分段閱讀_第 409 章
雜學接觸太多,反而有礙他求知,還不如繼續推導那些最重要的東西。 沒錯,自從“引力”一說出現后,程頤就覺出了不對。在千百次拋物蹦跳,以及翻閱典籍后,他漸漸也理清了思路。這說法,恐怕跟“渾天說”的“地如雞子”有關。天圓地方雖說流傳甚久,但是自東漢張衡提出“渾天如雞子,地如雞子中黃,孤居于天內”的說法后,“渾天說”就漸漸被人接受。只是一直沒人細想若是大地為圓弧形狀,萬事萬物要如何依附在地表的問題。而這“引力”的說法,就是最好的補充! 若是把這跟“天理”結合起來呢?氣壓雖說古怪,真空也讓人頭痛,但是萬物皆被天理束縛,對于他的學說而言,并非壞事啊。 如今程頤也重新整理出了一套理論,把“地如雞子”和“引力”囊括其中。只是有點害怕夢溪生又扔出什么言論,壞了自己的研究,才沒有急著公之于眾。 不過磨刀不費砍柴工,只要他仔細完善自家理論,總能得出個合乎天道至理的答案來。這也就是“窮究天理”的本意所在了。 這么重要的事情,怎能被外物所擾呢? ※ “存中兄,這《造化論》第二期的銷量,沒第一期好啊?!泵鎸ι蚶?,甄瓊忍不住要抱怨一番,“是不是咱們寫的太過艱澀了,旁人看不懂了?” 他的“丹du論”當然沒問題,只要是煉丹的都該買來看看,但是沈括和蘇頌倆人的文就太復雜了些,眼瞅著那么多算式,指不定要有多少人看不懂呢。 沈括聞言咳了一聲:“這話就有些偏頗了。如今不是臨近春闈嗎?士子們都在閉目讀書,肯定會影響銷量。而且第一冊 如今已經賣出東京了,自然越印越多不是?” 他的《夢溪筆談》和甄瓊的《造化論》,都隨著韓家的商鋪向外傳播。至少相州、應天府、兩浙路是不愁賣的。如今新刊不過是差些時間罷了。 蘇頌也笑道:“這《造化論》的行文之法,寫起道理可簡單多了。似我和存中這等知曉天文數算的,都是一看就會,將來傳開,說不定也能開宗立派呢?!?/br> 他也是瞧著《造化論》里的文章寫法新奇,這才挽起袖子寫了篇。而他在軍器監一年來的收獲何其多,若不是有些涉及機要,不方便寫,還能再寫好幾篇呢。 這“開宗立派”四字,倒是讓甄瓊松了口氣,嘀咕道:“我就說這寫法好吧,蘇子瞻還老抱怨行文煩瑣,言不及義。真是沒有眼光!” 這話讓兩人都是失笑,沈括安慰道:“子瞻才氣縱橫,自然不愛看這等文章。正好他不在,咱們也能談談要緊事?!?/br> 前些日子上元節,天子想要在宮中布燈,一口氣就要四千盞,幾乎把整個東京城里的燈盞一掃而空。蘇軾哪能看得過眼,立刻上本勸諫。天子看了他的奏本頗為羞愧,還把他專門招進宮里問對。這下蘇軾可來了精神,這些日都埋頭在家寫奏章,倒是沒有工夫跑來飲宴了。 甄瓊才不在乎那蹭飯的呢,立刻來了精神:“什么要緊事?” 蘇頌微微一笑:“最近我在研究擒縱術,若是設一組樞衡與格叉,和一組樞權與關舌,中間以杠桿相連,以水力帶動輪軸,一擒一縱,就能使得輪軸周而復始,以此替代漏壺用以計時。而且只要水流不止,計時也能更加精準。后來跟存中探討此事,我又想到除了水力之外,似乎還能用別的力道帶動此物。譬如扯一個根鏈子,下方懸掛銅球,左右搖擺時力度一致,不也能帶動擒縱機關嗎?” “???”甄瓊聽的茫然,“子容兄要制新的計時器嗎?” 這算什么要緊事??? 蘇頌卻搖了搖頭:“并非是計時,而是那懸擺讓我突發奇想。咱們不是一直想要證明地球自轉嗎?若是有一個重量足夠大的懸錐,用長索掛在半空,使其尾端緊貼地面,在底下鋪上細沙。那懸擺旋轉不休,畫出的圖樣會是如何呢?” 甄瓊嘶了一聲:“莫不是會畫個圓出來?!” “若是地球自轉,懸錐會隨著自轉偏移,最終畫出的就必定是圓!”蘇頌兩眼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