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386 章
是疑惑:“若學這些,豈不是平白多了層負累?!毒耪滤阈g》原文簡單質樸,如此修訂似乎是畫蛇添足啊?!?/br> 這些符號,連他都有些看不明白,何況那些太學的學子?能夠培養計吏當然是好,但是他可沒打算連教程都改了。 “用這碼字計數,比商家的碼字還要便捷。譬如記賬,只要列出就能看的清楚明白。若用算式,計算的過程也更好核查,哪部算錯都能輕易看出??此贫鄬W了些東西,實則是將之用作工具,更快的掌握數算之法?!闭f著,沈括又拿出了一本賬冊,“這便是利用碼子改過的賬簿,還請相公過目?!?/br> 王安石沒料到他連這東西都準備了,然而翻看一看,登時睜大了雙眼:“這記賬法,是你新制的?” “正是。有位算學博士曾在三司任職,提起了記賬之事,我便想了個法子,改良了一番。若是用新式碼子記賬,賬目清楚明白,更容易查看。再用不宜更改的文書數字,記錄銀錢往來的總賬,想來也能避除私改賬目的隱患?!鄙蚶ㄐχ忉尩?。 現在天下通行的乃是“四柱賬法”,就是把上期結余記做“舊管”,把本期收入記做“新收”,把本期支出記做“開除”,把本期結余記做“實在”。通過“舊管”加“新收”等于“開除”加“實在”的記賬方法平衡賬目。如此一來,既能保證數字的正確,又能分類匯總,讓人一目了然。 然而沈括做出的新帳跟“四柱法”有些不同,但凡來往賬目,如賒購、賒銷、外欠、外借都在賬上記錄兩筆,分列“出”,“入”。這些日常記錄,全都使用新式碼子,每日平賬,使得來帳合計等于去帳合計。再此基礎上,再用“四柱法”記錄結余,兩項對照,錯漏一看便知,更難作偽。 而這新穎無比的記賬法,一下就吸引了王安石的目光。三司掌管天下錢糧,賬目數之不盡,每次查賬都是個讓人頭痛的問題。王安石可不只想要掌管條例司,更想掌管國家財賦。在他看來,是有必要在三司的基礎上,在建立一個三司會計司的。而這,就需要大批能用的吏員,和一個更直觀的記賬方法。 現在這法子,就擺在了面前。這新式碼子比尋常商家用的草碼還要清楚明白,不論多大的數目,都能用幾筆表述清楚。再配上公文用的繁寫數字,賬面一目了然,連他都能看出好處。 而要用這法子記賬,想來也要重新培訓會計,讓計吏們知道這新式碼子的用法了。 對于數算如何教,王安石其實并不怎么上心。但是對于記賬法,他卻不能不在意。思索片刻,他終是點了點頭:“這新式碼子確有用處,不妨先讓算學博士教導三司計吏,使他們學會這新式的記賬法。若是能行,再令翰林院編修《九章算術》?!?/br> 雖然不是立刻改革教育方法,但是對這結果,沈括已經相當滿意了。等朝廷中的計吏都習慣了新式碼子,還怕算式推廣不開嗎?太學畢竟是需要人教的,也得先讓朝廷里那些博士、講師們學了才行。 這事也不能都jiāo給沈括,還要有專人負責。而且修訂了《九章算術》,其他算學經典不用動嗎?若是想要改制,必定也是個大工程。王安石立刻草擬了奏章,準備呈報天子。 當然,對于王安石的最終目的,數算只是旁枝末節,制科改詩賦為策論才是關鍵所在。這些日朝中為此事吵得厲害,尤其是蘇軾那個口無遮攔、文辭犀利的小子。原本王安石還打算讓他監考今歲的解試,現在想想,還別是給自己找麻煩了。此人跟歐陽修、司馬光jiāo往甚密,瞧著就是反對新法的,天子又極愛其才。若是讓他動不動就上本彈劾,說不定連天子都要被他的雄辯說動,讓新法的推行生出波瀾了。 既然熱衷夸夸其談,就要給他找些煩瑣事務,讓他知道任事的艱難! 略一思索,王安石墨筆一鉤,把開封府推官一職圈了出來。開封府乃是京中最熬人的去處,若是任職,必然事務纏身,哪還有精力干預朝政?而且務實總比務虛要好,等接觸了紛亂卷宗,繁雜瑣事,這文采橫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