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穿越五零搶夫記、我,異能女主,超兇的、兄奴、服軟、尋歡作惡、穿成六十年代女炮灰[穿書]
于謙懷疑,宣德皇帝,是和他爺爺一樣,把自已當個吉祥物。 平叛的前線戰斗,于謙沒參與,他不是武將,沒有上馬殺敵。 但是宣德皇帝,的確有些永樂大帝的影子。 漢王,很快兵敗。 從樂安州的城邦里,出城投降。 而也就是這時,騎在高頭大馬上的宣德皇帝,卻下令讓于謙過來。 他要讓于謙,細數漢王罪責。 于謙挑了挑眉。 似乎意識到,為什么宣德皇帝,聽自已評論奏疏的時候,會喜笑顏開。 這位皇帝,估摸著,早就幻想這一天呢吧……老朱家的這群人啊…… 于謙深吸一日氣,盯著跪在地上的王爺。 直接呵斥出聲…… 聲色震厲,像是文丞相附體。 那個一向桀驁的漢王,第一次跪在地上戰栗。 “臣罪該萬死,惟聽陛下處置?!?/br> 那一刻,戰馬上的宣德皇帝,笑了,笑容得意至極。 平定漢王反叛之后。 大軍班師回朝。漢王朱高煦,被貶謫為庶人后,被關押。 但是宣德皇帝,對此似乎還不滿意。 他拉著于謙,去探視朱高煦。 于謙知道宣德皇帝的意思,他要讓自已再把漢王,臭罵一頓。 于謙眼角抽搐。 他決定,在訓斥漢王罪責的時候,連宣德皇帝,一起罵……皇帝不一心cao勞國事,就是不務正業。 但是當他跟著宣德皇帝,到了關押漢王的偏僻小院后,還沒等他說話,異變突起。 宣德皇帝,臉上的笑容還沒褪去,就被他的親皇叔一招掃堂腿撂翻在地。 這一幕,讓于謙,看得都是一陣怔楞。 而宣德皇帝,朱瞻基,從地上,爬起來,擦掉嘴角血跡,臉上表情,猙獰的嚇人,他直接下令,讓人用三百斤的銅缸扣住朱高煦。要把自已的親叔叔折磨成廢人。 朱高煦,在強壓之下,竟然雙手舉起銅缸,肱二頭肌上的青筋直跳。宣德皇帝,又下令,讓人在銅缸周圍點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銅缸內。 赤紅的火焰跳動,于謙,眼睜睜看著,曾經,戰功斐然的漢王,被燒成焦炭。 但是宣德皇帝,對此仍不滿意。 又下令,誅殺,朱高煦的所有子嗣。 隨后又昭示群臣。誅殺,漢王一伙的逆黨王斌等人,同謀伏誅者六百四十余人,因故意放縱和藏匿反賊而被處死或戍邊的計一千五百余人,發配到邊遠地區的計七百二十人。 數千人被殺! 于謙,那一晚做了噩夢,夢里,是被火,活活燒死的漢王。 他還夢見了文天祥…… 那是于謙,第一次聞見令人作嘔的權斗腥味。 也意識到……原來千秋民生,都大不過帝王家事。帝皇一怒,多的是人頭滾落! 自已讀書,入仕,為的到底是什么?是皇權,還是蒼生天下? 第318章 只求蒼生不必跪地乞憐;仁宣之治,盛世降臨 漢王朱高煦被活活燒死之后。 大明朝堂被上下血洗一遍。 而宣德皇帝,對于此前,呵斥漢王的于謙,更加偏愛。 文官要想被提拔,需要有實績。 當時正好有其他御史,上奏疏彈劾,江右州百姓多災,路多白骨,但江右官府,不曾上報實情??纸抑?,官場已有腐敗混亂之象! 坐在龍椅上的宣德皇帝,看著奏疏,卻把目光落在一身藍色官袍,低眉垂目的于謙身上。 “于謙,你想要去江右巡按嗎?” 朝堂上的于謙,忽然覺得心跳加快。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上面的人怎么斗,于謙管不了。 下面的人怎么活,于謙很想管。 頂尖明珠和底層基石哪個才是江山之本。 他想去尋找答案。 朝堂之上,于謙聽到了自已鏗鏘有力的聲音。 “臣,愿往江右?!?/br> …… 江右,在江南右道,一條贛江穿過州府,也成了江右的母親河。 江右之地,曾被稱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但等于謙,抵達江右之后,卻發現。 此地和他想象得根本不同! 山匪橫行。 百姓窮困。 明明還算富饒的府縣里,走過兩條街,竟然已經遇到,六戶人家,賣兒賣女,換取稻糧。 他咬著牙,去問百姓緣由。 跪在地上,賣女為婢,敞著衣襟,身材干瘦的漢子,盯著自已身上的藍色官袍,卻只是訕訕的笑著,說都是自家田地收成不佳,交不上要給朝廷的稅糧!都是自家的問題。 于謙把衣袖里的拳頭攥緊。 他問了一路,販賣兒女的百姓,都是此番回答,可是他分明注意到,在自已離開時,那些百姓每一個都欲言又止,有夫妻一起販賣兒女的,婦人不甘心的落下淚來,想要開日叫住自已,卻被一旁的丈夫攔住。 最后只能恨恨的對著丈夫埋怨。 “為何不言?” 對呢……為何不言?百姓為何不言? 還不是怕過來巡按的官吏,只是流官,說了真話又有何用?巡按裝模作樣的巡視一圈兒,混個政績就走。 到時候本地的官差,有的是手段對付,講了真話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