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3 章
里,好像高考放假回來比以前多了不一樣的精氣神和擔當,以前回來只是知道躲屋里看書,很少關心家里事情,偶爾會去河里抓蝦撈魚,可是從來沒有這樣破天荒的想過補貼家用。 李和下午給老四補了會作業,就拾掇老三繼續去釣黃鱔,抓泥鰍,又抓了二十幾斤。 晚飯后,天氣悶熱,他來到河邊,不必碰觸河水,渾身上下便已感受到一股清涼之意。 作為男孩子,不需有所顧忌,他就穿著褲衩子,沖過去,撲通一聲跳進水里。 2、而今獨自睚昏黃 白日里立在大太陽底下,水騰騰的熱氣便直往人身上撲,夜晚起了風,才漸漸將那股子憋悶壓了下去。 忙完了一切,洗好腳,李和就讓李隆趕緊睡覺。 他也直接上床,這年頭,沒電燈,沒電話,沒電視,沒wifi,除了夫妻之間那點事兒,沒有任何可以稱之為娛樂的活動,不然哪來的這么多孩子。 大概在雞叫二遍的時候,李和就趕緊催促李隆起床,如果被四周鄰居發現未免多事。 雖然這兩年開放多了,但是做生意還是要小心的。 路過村旁,到處狗叫,還響起人們起夜的聲音。 他怕黃鱔悶死,半個小時蛇皮袋就要在河邊浸一次水,這樣袋子更沉,累的兄弟倆大喘氣,走了二十里路左右才到了縣城。 天還沒有開透,光線不甚明亮,將周圍零碎的物事映得影影綽綽。 來的早點的小販已經開攤,叫賣身是肯定不會有的,都還是投機倒把打游擊戰的年代呢。 城中和鄉村的各種相異之處,幾乎是從每天清晨就開始展現的。 李和趕快占好位置,然后就從懷里掏出干餅子讓李隆趕快吃一點,看到遠處有一家開水茶房已經點火了,又去要了一點開水,兄弟倆喝了一點。 天慢慢的放亮,路上的行人漸漸多了,買菜的人也多了。 他轉了一圈,看到旁邊有個豬rou攤子,問了價格,心里有了數,這年頭只有豬rou才算葷菜,油水多。 黃鱔泥鰍不可能賣出比豬rou價格高,這也是時代觀念吧。 “大姐,給你撈幾條,補虛勞、祛風濕”,好不容易看一大姐在他攤子上留著不走,現在不賣吆喝,要等到什么時候。 “什么價”。 “姐,4毛,有糧票rou票一斤換一斤半”,李和這幾頓飯吃苞米嗓子都吃的疼,真的需要糧票買點細糧,不然沒糧票,光有錢進供銷社人家都不賣你,正所謂有票走遍天下,沒票寸步難行。 農民是沒有糧票的,按照參加集體勞動的“工分”,可以分得“口糧”,如果不夠吃,只能另想辦法。 一些農民用自己家的雞蛋和蔬菜,與城里人換些糧票,以解決口糧不足的問題。 “那也太貴了,三毛五,行的話,給我五斤”。 李和心里嘆了一口氣,什么時候他都做起了五分錢的算計,越想越沒勁。 “大姐,開攤生意,不賺你錢,圖個順當”,李和說著就用老秤把對方的籃子去了重,又從袋子里掐黃鱔送到籃子里,秤砣高高掛起,“大姐,你看6斤4兩,去掉你籃子1斤1兩的,我這多給你三兩,就送你了,好吃,下次還來找我”。 “你這老弟說話勁道中聽”,大姐看著籃子里的黃鱔,給完錢就麻溜的走了。 沒有塑料袋,想出來買菜自帶帶籃子是必須的。 李和為了防止黃鱔進籃子溜掉,賣完之后,還要費事用狗尾巴草穿腮,跟串魚一樣,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他看著手里可憐吧唧的毛票子,實在提不起絲毫勁頭,隨手丟給了李隆,讓他收著。 他想著還是找機會,等遇著大生意,那一票下來了,還想去帝都擼幾個呢,哪怕在二環以內多擼幾個廁所,這輩子,下輩子都特么不用愁了! 幾分幾毛的,雞零狗碎沒什么勁,李和提不起一點精神 李隆看到哥哥讓自己收錢,喜歡的屁顛屁顛。 后面的買家都是零碎過來的,李和全都讓老三出來算賬,上秤,收錢。 偶爾會圍著幾個人,他才會出來幫忙。 泥鰍,可以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