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92 章
書迷正在閱讀:美味小萌仙、福寶女配、我的首輔大人、感化主角失敗以后[穿書]、皆歡、少爺的癡漢日記、這只龍有點不對勁(西幻)、租妻、然然旭日、絕地老母親[吃雞]
枝在外頭根本買不到)。 李元嬰在孫思邈那邊玩耍到宮門要落鎖才跑回去。聽底下的人說李二陛下命人把那套琉璃杯送來給他了,李元嬰大吃一驚,只覺覺得李二陛下一定有yin謀。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無事獻殷勤,非jiān即盜! 李元嬰十分警惕地打開盛著琉璃杯的錦盒一看,發現里頭確實是他非常眼饞的那套杯子沒錯。 他有點納悶李二陛下為什么突然這么好心,但思來想去也沒想出個所以然,索xing不想了,歡歡喜喜地拿起琉璃杯把玩了一會才去看孫思邈給他挑的醫書。 第二日一早,李元嬰隨意用了早膳,精神奕奕地跑去和孫思邈會合。聽說孫思邈要給李元嬰搞現場教學,其他太醫都很吃驚,不明白這位滕王怎么突然開始學醫,還能勞動孫思邈手把手地教。 懷著疑惑又艷羨的心情,太醫們紛紛派出手底的學徒去給孫思邈打下手,希望自己平時使喚的學徒也能學到一星半點。要不然光是給滕王講,完全是浪費??! 孫思邈不介意有人幫忙跑腿干活,由著他們齊齊上陣幫忙扛yào扛雜物。他也把太醫們的想法看得清清楚楚,不過他相信這些學徒們很快會發現,才入門兩天的李元嬰會比他們學得快許多! 驪山之下也有個人流密集的縣城,李元嬰頭一次到這種縣城來,一路上很感興趣地到處張望著。直至被孫思邈招呼著走進前頭的yào堂,李元嬰才安安分分地跟到孫思邈身邊。 孫思邈把自己要義診的事一講,和yào堂借了紙筆和銅鑼,親自寫了“義診一日”四字張貼到外頭,便讓隨行的學徒去外頭敲鑼叫喝。 縣城里頭熱鬧事還是不多,不消多時周圍的人便都循著鑼聲聚集而來。 聽說有位老神醫要在此處義診,眾人都將信將疑。等他們探頭往里一望,發現孫思邈鶴發童顏,面色紅潤,精神奕奕,頓時疑慮全消。 再一問,居然是孫思邈,更是都信服不已。有人當場便排起隊來,余下那些覺得自己沒病的也飛快往回跑,通知家里或鄰里的病人。 隨著孫思邈在縣里義診的消息傳開,鎮上人不管有病沒病都奔涌而至,或是想搭上良機治治身上頑疾或是純粹想看看孫老神醫到底長什么樣! 李元嬰瞧見這仗勢,眼睛睜得老大。 哇,真的好熱鬧! 果然來對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哪里有熱鬧,哪里就有我! 注:差點忘了標注,沉弦脈的脈象來自參考文獻,一時忘了是哪篇,反正一看就不是我寫的那兩句話不是我寫的! 第38章 李元嬰也就感嘆了一會,看排隊的人之中確實有不少面色憔悴,一看就屬于孫思邈所說的“身體有恙”那類人,便認真跟在孫思邈身邊忙活起來。 孫思邈是見過大場面的,外頭排了長長的隊伍也不慌,不急不緩地給李元嬰講解望聞問切之法。 李元嬰聽得直點頭,瞧見相似的病患便懂得舉一反三,學著孫思邈一一詢問過去,但凡孫思邈教過一遍的他絕對不需要孫思邈講第二遍。 隨行的學徒們都驚呆了,要知道孫思邈可不是專門停下來給李元嬰講解,而是按照平時的速度給人診病,頂多只是在李元嬰有疑問時解答一番。 一輪下來,李元嬰卻把縣里的春季常見病全給摸清了,只是沒學yào理,不能給人下方子而已。 而他們,還僅限于把孫思邈所說的話和往日所學的東西做個比對,離完全消化還遠得很! 外頭都傳言李元嬰是個混世小魔王,等閑不要和他有牽扯,今日一相處,學徒們倒覺得李元嬰遠比其他達官貴人要好。 至少他們沒見過哪位天潢貴胄能像李元嬰這樣殷勤地給孫思邈打下手,還時不時給孫思邈擦汗遞水的! 這家伙渾身上下好像有用不完的活力,見孫思邈累了還自告奮勇要幫忙把脈,診出摸不準的脈才叫孫思邈細看。 換成往日,這么個“小大夫”出診是沒人信的,不過李元嬰長得唇紅齒白,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孩子,嘴巴又能說會道,眾人哪怕是想逗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