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91 章
書迷正在閱讀:美味小萌仙、福寶女配、我的首輔大人、感化主角失敗以后[穿書]、皆歡、少爺的癡漢日記、這只龍有點不對勁(西幻)、租妻、然然旭日、絕地老母親[吃雞]
之勢,怕是沉弦相兼,不能輕忽?!?/br> 見孫思邈凝神細聽,李元嬰又把自己平日里注意到的一些情況與孫思邈一一說了,兕子身體比其他人弱,腸胃不太好,夏季容易出汗,秋冬容易咳嗽。 近來天氣多變,入睡時有些熱,后半夜又冷,兕子怕是有些著涼了,即便還沒顯出來也得多注意點,不都說病向淺中醫嘛! 李元嬰到底只是初學者,遇到這等相兼脈不敢妄下定論,所以先安撫完兕子才悄悄來找孫思邈。 孫思邈聽李元嬰這樣慎重,點頭說:“光憑脈象也不能斷定到底如何,還需再配合望診和問診,你都弄清楚了才能判斷是不是當真有問題?!?/br> 兕子雖還小,但到底是李家公主,孫思邈這個外臣不能貿然去替他看診。而李元嬰若是憑著一個不知對不對的脈象就跑去和李二陛下說“我學了一天診脈覺得兕子身體出了問題,你趕緊找人幫兕子治治病”,李二陛下怕是會把他打出去! 孫思邈想了想,讓李元嬰多留一會,他找些病患邊替他們看診邊教他如何綜合各項結果得出結論。 事關兕子,李元嬰自然一口應下,捋起袖子充當學徒在旁邊給孫思邈打下手,跟著孫思邈學那望聞問切之法。 診斷方法之中最難的其實是診脈,這個李元嬰都輕松學會,其他自然也不難,他缺的是多多識背和臨床實踐。 行宮之中只有那么點人,每日來求醫問yào的人來過一輪就少了,李元嬰等了一會見沒人再過來,便大膽地提出要和孫思邈出去義診。 義診這個詞還是李元嬰從孫思邈口里聽到的,孫思邈說他當年為了見識更多奇難病癥,偏又年紀輕,不易取信于人,于是每次攢了些錢便到街頭擺個攤兒搞義診,借機接觸大量病人。 那場景,光是想想就很熱鬧。李元嬰最喜歡熱鬧了,一聽還可以這么玩就躍躍yu試! 孫思邈道:“今日不早了,明日再去吧,要義診也得準備些yào材才行,有些yào在尋常yào堂一時半會可能找不著?!?/br> 李元嬰聽孫思邈這么說,立刻表示yào錢全部由他出,總不能讓孫思邈不僅又出人又出力,還得自掏腰包給人送yào! 惦記著明日去義診,李元嬰晚膳也不回去用了,直接跟著孫思邈用太醫這邊的“工作餐”,還叫太醫賣他個小yào箱,跟著孫思邈一起收拾yào材,孫思邈拿什么他便拿什么,十足十一個小跟屁蟲。 孫思邈收過不少弟子,還是頭一回遇上李元嬰這么個活力充沛的,由著他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跑來跑去。 李二陛下用飯時數了數小蘿卜頭的數目,發現少了一個,著人去問才曉得李元嬰不知怎地又跑去找孫思邈了,而且孫思邈干啥他都跟著,連晚膳都在那邊用了! 李二陛下想到那日自己說了李元嬰一句“你又不曾學醫”,難道他隨口一提,李元嬰便真跑去跟孫思邈學醫去?這傻小子,便是現在馬上開始學,等他學會得等到什么時候?李二陛下道:“既是如此,我們就不等他了,隨他去吧?!?/br> 兕子踴躍地和李二陛下晌午發生的事:“幺叔已經學會診脈了,可厲害了!” 高陽哼道:“哪里學會了,我看他分明是裝樣子!” 李二陛下也認同高陽的話,帶著兒女們用過晚膳,照常拉著魏征他們接著泡湯泉商討政務。 直至月兒高升,李二陛下才放幾個信重的大臣回去歇息,自己踏著月色往回走。 行至半途,李二陛下又想起自己那既糟心又貼心的弟弟,覺得他為自己去學醫著實難得,便讓人把李元嬰眼饞了好久的那套琉璃杯給他送去。 那套琉璃杯本不是李二陛下的心頭好,看李元嬰眼饞李二陛下才時常拿出來用用,而且專挑李元嬰在的場合拿出來,比如這次來驪山就讓人帶上了。 琉璃雖貴重,重金去買也不是買不著,只是這一套琉璃杯紋理特別得很,又通體晶瑩剔透,美得不得了。當初李元嬰一眼就看上了,結果李二陛下偏不給他,氣得李元嬰和他絕jiāo了足足好幾天(后來為了吃南邊送來的荔枝才結束了這次絕jiāo,因為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