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81 章
短短時間內,皇帝和邵淑華的聲望又再一次的提升了不少。 邵淑華仿佛是跟農作物懟上了,搗鼓完肥料和引水泵之后,她又開始大肆的購買田地,種植大棚蔬菜。她深知,自己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斷然滿足不了全國的需求。 于是,在大棚蔬菜的生意呈現火bào趨勢后,她迅速聯系了國內排的上名號的大商人,要出售制造大棚及培養反季節蔬菜的專利技術。她會將大棚的制造方法教給這些商人,這些商人每生產一個大棚,或是種植一批大棚蔬菜,就要向邵淑華支付少量的費用作為專利費。 這些商人們對于邵淑華手上的生意早已垂涎不已,見邵淑華主動找上門與他們合作,自然沒有不同意的。 如果邵淑華不是這樣的身份,想要這么輕易的讓這群jiān商松口,恐怕還沒有那么容易,但,誰讓她是公主呢?且還是最近聲名大噪,上得圣寵、下得民心的公主,只要能夠與她搭上關系,便是條件苛刻些也無妨。 如今,見邵淑華的要求并不過分,且邵淑華還向商人們承諾,出售專利所得錢財,她將拿出一半來以皇室和這些商人的名義建立救濟庫,日后專門用來支援因各種天災人禍而遭難的地區。 商人們見邵淑華這樣會做人,自己賺取好名聲之時也不忘讓他們分一杯羹,對于邵淑華自然更有好感,紛紛主動要求提高專利費。他們并不缺錢,到了他們這個地步,獲取好的名聲,以及得到皇家的好感,比些許利益更重要。 更何況,多付出這么一筆,他們也不虧,到頭來,還是有不少盈利空間的。 在談妥了大棚蔬菜的生意后,這些商人們又與邵淑華商議起清荷居、荷香亭及玩具屋之事。 眼見著這三家店鋪生意這般火bào,為邵淑華攬進了不少錢財,他們自也是心yǎngyǎng。 反正邵淑華一個人也不可能將這幾家店鋪開遍全國,何不與他們合作,邵淑華出技術,他們出人出地出力氣,一道賺錢? 邵淑華想了想,這倒也是個法子。橫豎她身份強勢,技術在手,也不怕這些商人會蒙她,當下便與這些商人拍板,她出技術,且負責產品的改良,商人們負責出人、出店面,所得的收益二八分。由于清荷居、荷香亭及玩具屋的包裝盒都是特制的,且樣式繁多,所以在包裝盒上,商人們也需付出一筆費用。當然了,他們是愿意掏錢向邵淑華購買,還是愿意把專利權買下來,每生產一個盒子便向邵淑華支付少量費用,全看他們自己。 幾筆生意談妥之后,邵淑華已經可以預見,今年年底,自己的身家只怕又要翻上一番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與這些走南闖北的商人們建立了合作關系,她日后想得到什么消息也容易些。 商人在本朝的身份不似前朝一般低賤,但達官貴人們多也是看不起商人的。 在邵淑華與這些商人們談妥生意后,太后一黨立馬開始攻訐邵淑華自甘墮落,與商人結jiāo。 可惜,這些話語非但沒有得到輿論的認同,反而遭到了百姓們的反彈。 說安和公主是為了錢才跟商人們來往的?呸!先前安和公主自個兒一個人做生意不是也做得挺好的,如果只是為了錢,她至于么!安和公主這么做,分明就是為百姓著想,希望不幸遭了災荒的百姓能夠活下去! 安和公主的仁義就不消多說了,不僅幫著遭了旱災的地方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還無償地推廣了制造水泵的技術和使用方法,雖說因著時日尚短,安裝水泵的村子數量有限,但效果還是很顯著的,尤其是因著遭了旱災而安上水泵救濟的地區。水泵也就罷了,邵淑華前頭推出的肥料,才真正使無數百姓受益,得到了絕大多數百姓的尊敬。 在這種情況下,百姓們可容不得有人說安和公祖一點兒不好。 更別提,安和公主后來還宣布,要將大棚蔬菜及反季節蔬菜所得的分成抽出一半來建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幫助遭遇饑荒的百姓們渡過難關。 對于邵淑華所做的這一切,百姓們是真感動。這年頭,多得是靠天吃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