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80 章
將幾種肥料的配方免費公布出去。橫豎這玩意兒不貴,就是普通百姓,花費些功夫也能夠尋來。 肥料使用好了,增產還是沒問題的。 至于可以反季節種植的大棚蔬菜……她還得好好想想。這玩意兒,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弄成的。 作者有話要說: 寶寶覺得寶寶的腦洞越開越大了……雖然寶寶寫得很哈皮,但看樣子親們不怎么喜歡這種情節額qaq 第 34 章 皇帝逛了一趟游樂園之后, 他本人和邵淑華都忙碌了起來。 在皇帝看來,當務之急就是盡快推廣施肥的法子,以達到盡快提升農作物產量的目的。 好在這一點倒不難,邵淑華讓皇帝派了一些人來跟她手底下侍奉蔬果的人學習,待學完之后,即刻趕赴各地, 由當地官員協助推廣。 這樣做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 待秋收之時,看著明顯比往年長勢好了不少的作物, 不少百姓都向著皇城的方向下跪,心中感謝著發現肥料使用方法的邵淑華以及皇帝。 恰好這一年, 有一處遭了旱災。多虧鄰近的省府作物產量富余, 及時運到那處救急,又有朝廷居中策應,將其余各地的余糧源源不斷的運往受災之處遭遇災難之處,那遭遇旱災之處,竟無一人被餓死。 消息傳出后,天下人皆心中震動。 多少明君都沒做到的事, 竟讓當今做到了,他們仿佛可以預見大夏在當今的帶領下呈現海晏河清之景。 與此同時, 還有一個人的名字也隨著這件事而名揚天下——邵淑華。 如果說,在此之前,許多百姓連皇帝都不知道姓甚名誰,對于邵淑華這個公主更是沒有什么印象, 那么在這件事之后,邵淑華的名字注定要被眾人所銘記。 作為提高糧食產量的功臣,邵淑華在大夏的地位無形中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早已非尋常的皇家公主能比。 這場旱災之后,不少劫后余生的百姓們為皇帝和邵淑華立了長生碑,日日在家供奉著,感謝這二人給他們帶來了第二次生命。 借著這件事,皇帝在民間獲得了極高的名望,一下子便壓過了太后一系,成為了眾望所歸的統治者,不少讀書人jiāo相稱贊皇帝有明君之相,言道有君如此,大夏何愁不興?這些輿論,無形中,又給太后一脈帶來了不少壓力。 如果說,原先后黨與帝黨之爭,只是雙方之間的權力爭斗,那么這一次,是來自民間的第三方勢力,頭一次這樣明確的站在皇帝一邊。 民心雖不可見,但太后不會不明白大勢的作用,再加上這些日子她眼瞅著威遠將軍一脈越來越有投靠皇帝的趨勢,她焉能不急?可惜,如今再不是她一手遮天的時候了,哪怕她再想動手腳,也不得不考慮可能會造成的后果。 太后的心理活動,邵淑華自是不知道的,她也沒有想到,她無意間冒出的一個想法,竟會造成這樣的影響。她忽然意識到,在這個時代,她所能夠做的,不只是開店賺錢,她能夠做的,比她想象中要多得多。 如今她不愁吃不愁穿,身為公主,每年被民脂民膏供奉著,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能為他們做些什么,也是好的。也許她一念之間的想法,能夠改變很多人的命運。 在此之前,邵淑華從未意識到,作為一位公主,她還能有這樣的影響力。 于是,繼肥料之后,邵淑華又向她的便宜皇兄提出建議,要在田間挖些蓄水池,用以儲存平日里多余的雨水,一旦遇上干旱天氣了,就是這些雨水派上用場的時候了。當然,考慮到雨水保留不了太長的時間,引水泵也是必不可少的。她制作出的簡易引水泵,能夠從河中抽取水分,用以灌溉。 現如今,那處遭遇旱災的地兒已經用上了引水泵,災情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百姓們對于邵淑華自然更為感激。任何時候,接受別人的幫助,都只是杯水車薪,能夠從根兒上幫他們解決問題,才是真正行之有效之道。 由于邵淑華制作的引水泵較為簡易和原始,倒是便于推廣。 沒多久,不少干旱之地都用上了引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