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04 章
起來,連風寄娘的輕笑中都帶了一絲異樣。 醇王身故時有一妃二孺人五媵人,更兼若干通房侍婢,其妻殷氏,出身百年士族大家,族中出過兩任皇后,殷氏更是知書識禮、進退有度,隨母赴宮宴,被醇王生母楊賢妃一眼相中,磨著承平帝為愛子求娶殷氏女。 承平帝先時還有些遲疑,太子妃氣度尚遜殷氏一截呢,架不住楊賢妃溫軟的枕頭風,吹得整個人熏熏如醉,道:“我試試為三郎求娶?!?/br> 楊賢夫笑著奉承道:“求?圣上說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殷氏還敢拒不成?” 承平帝哈哈一笑:“便是皇家,婚姻也講究個兩姓之好,殷氏百年積淀,很有些臭講究?!?/br> 殷氏雖不大情愿,到底沒敢拒,楊賢妃好不得意,見太子妃時深感遜自己未來兒媳良多,看著端方,好生生硬無趣。 偏偏楊賢妃苦心求娶的兒媳,醇王本人卻不大喜歡,比之殷氏,他更愛俏麗的表妹小楊氏,小楊氏常在楊氏跟前出入行走,時不時能見到醇王,一來二去,二人眉眼傳情,彼此有意。 楊賢妃當什么大事,漫不經心道:“既然喜歡,納了便是,你堂堂一個皇子,何必做小兒姿態?” 醇王慚愧,跪下認錯,叩謝母親教誨。 殷氏嫁醇王后,夫妻二人算不得情深,卻也當得相敬如賓,小楊氏進府后,仗著寵愛,屢屢挑釁殷氏,殷氏卻是一笑置之,并不放在心上。反倒是醇王過意不去,為此還與小楊氏拌嘴吵鬧。 殷氏大度,小楊氏拈酸吃醋,妻妾間別有情趣,醇王享了一二年的齊人之福,出入都是滿面春風,惹得眾兄弟艷羨不已。 直至醇王踏春,偶遇蕭氏,驚為天人,自此心心念念難以忘懷,輾轉反側間皆是倩影。什么殷氏,什么表妹,盡是凡俗。 “蕭孺人,有傾城之姿?!币笫系脑捳Z中滿是追憶,佳人翩然而至,回眸輕笑,剎時群芳失色。 可惜,人間留不住這樣的絕色。 殷氏道:“蕭孺人不是自殺的?!?/br> 雷剎與風寄娘皆問:“王妃為何這般篤定?” “因為,蕭孺人并不識字?!币笫侠湫Τ爸S,“大概兇手以為美人縹緲若仙,定是琴棋書畫樣樣皆通?!?/br> 第48章 暗涌(四) 蕭孺人出身尋常, 蕭家原也算得書香門第, 只是到了蕭父這一代,卻是家業敗落, 族產盡皆變賣,全家不得不在鄉野居住,清貧度日。 蕭父為人迂腐, 好顏面, 自恃身份不與田舍漢同,孺慕風雅不事生產,成日不是對著殘月長吁, 就是看著秋花感嘆,臨窗捧卷念些酸詩。家中一切生計,全靠著其妻梁氏的嫁妝支撐過度,好在梁氏持家有道, 雖是捉襟見肘倒也不至于過不下去。 蕭孺人前面還有兩個兄長,蕭父盼著二子能重振家業,無奈家中無銀, 不得不自己在家教二子念書認字,紙墨價貴, 等到蕭孺人出生,蕭家越見艱難, 常常數米下鍋,半月不見油星。 蕭孺人從五六歲起便幫著梁氏養蠶、采桑、燒火、漿洗,再大點, 又學紡織、繡花,好賺些銀錢,貼補家用。 雖是粗茶淡飯養大,蕭孺人卻漸漸顯出如畫的眉目來,梁氏每見女兒容貌,都要嗟嘆如今蕭家敗落,知jiāo故友盡皆零落,數遍人家,竟是不得良配。 美玉落于泥中,也只得與瓦礫為伴。 等到了蕭孺人七八歲時,村中皆傳蕭家有好女,大后必是萬里挑一的小娘子。 村中一戶林姓富戶,家有良田桑園,春日,蕭孺人挎了春籃在田間采野菜,林家小郎君看書看得倦了,帶了下仆在外散心,撞見蕭孺人遂動心思,輾轉不能忘卻,稟了父親言道思慕蕭家女。 林父自忖自家富裕,兒郎又念文章,村女貧,商女俗,詩書人家世家貴女許看不上自家鄉野泥腿,蕭家雖敗落,家中也有幾卷藏書,沾著一點書香,蕭家女又秀麗又勤快,倒與自家兒郎相配。林父是個麻利人,沒幾日便親自去蕭家為兒子提親。 蕭父拿著架子,腹誹林父這個田舍翁沒規矩,女兒歲小不曾及笄,婚配實是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