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116 章
且是第一批次,說不定有不錯的紀念價值。 教育局劉建設、校長顧文明、學員代表齊主任先后講話,老齊說完之后,把準備好的演講稿朝邊上一丟,在臺下同學們呵呵一笑,說:“各位,咱們也讓梁老板上來講兩句,好不好?!” “講兩句!” “好,梁老板,給大家講兩句!” 臺下一陣起哄,坐在第一排的梁一飛起身朝后面揮揮手,走上臺,從老齊手里接過話筒,先咳嗽了一聲,清了清嗓子,笑說:“老齊上次把球傳給我,我進了個烏龍,今天把話筒給我,我還真沒什么準備,說得不好,大伙別起哄??!” 說不起哄,可提到烏龍,下面已經哄一下又笑開了。 善意的笑,那種有著‘共同經歷’的會心之笑。 等了幾秒,梁一飛才再次正式開口。 “首先,感謝教育局和各位領導的厚愛,選擇我們新時代; 在學校里,我們渡過了愉快而充實的三周; 在學校里,大家是師生、是同學,離開了學校,我們可能是朋友、上下級、領導和被領導; 但是我想,除了這這些關系之外,我和在座的諸位,在座的諸位之間,諸位和新時代之間,還有一層更加值得珍惜的,那就是校友、同窗。 就像大家身上的文化衫一樣,這一百零三個人,一百零三個名字,都是獨立的個體,但是,我們曾經聚在一起,組成了新時代這三個字! 目前,新時代只是一個才起步的民辦學校,能擁有像諸位這樣的校友,是新時代的榮幸,新時代以各位為榮; 我希望,也堅信,在未來不遠,各位也能因為是新時代的校友,為榮! 最后,祝祖國繁榮昌盛,各位一帆風順,平步青云! 謝謝大家!” 梁一飛說完,走到中央,沖臺下深深一鞠躬。 齊副縣長和劉建設從座位上站起來,帶頭鼓起掌。 緊跟著,上百個學員和老師的掌聲響成了一片。 第071章 敢叫日月換新天 十天之后,濱海市第一界干部培訓班也正式結業,梁一飛作為特邀嘉賓,參加了教育局舉辦的結業典禮。 之后,教育局緊跟著舉行了災區捐款儀式,新時代作為全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民辦教育代表出席,代表民辦教育,捐款一萬元整。 同一周周末,南江省日報在第二版,刊登了一篇名為《我省民辦教育領頭羊》的評論文章。 這篇文章篇幅長達近六千字,在報紙這種刊物上實屬罕見,除了報道新時代的事跡之外,主要談了兩個問題。 記者提問,新時代來解答。 第一個問題,如何做好民辦教育? 民辦教育,和公立學校比,無論在師資力量、資金、文化知識沉淀,乃至政策待遇,都遠遠不如,怎么樣才能辦出特色、辦出實效? 新時代給出的答案是十六個字:‘明確關系、發揮優勢、統一領導、合作共贏’。 具體來說,民辦學校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和公辦學校之間,補充而不替代、合作而不競爭; 然后利用民辦學校自身辦學靈活、目標明確的優勢,在短時間內,有針對xing的進行教學; 總的來說,是在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統一領導和規劃下,和公辦教育一起,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全、更專業的人才。 第二個問題,則是向新時代的老板梁一飛提出的。 在改革開放中,應該做一個什么樣的企業家?! 這個問題有一個大背景:隨著經濟高速發展,涌現出一大批能力極強、賺錢極多的民營企業家,但是社會上,對于這批‘先富起來’的人,風評并不好,不少人生活作風糜爛、思想道德墮落,甚至對抗法律。 梁一飛給出的答案,十個字可以概括: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 有一些企業家,短時間內創造了巨大的成功,但沒有充分意識到自己所負載的歷史使命,僅僅陶醉在眼前的成功光環中,真正根源,是傳統的小農意識與改革開放現代精神的沖突。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下,私營企業家一方面,要承擔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