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中秋是要回梁家老宅子過的,這是梁老爺子立下的規矩。 梁老爺子今年八十有三,老人家出生在蘇州的一戶富裕人家,是家中最小的兒子,又生得聰明伶俐,梁家上下都疼惜小少爺??上г旎?,梁老爺子這個少爺只做夠將將十個春秋。那年戰亂,梁家舉家南遷避難,不料梁老爺子的父親和哥哥在逃難途中被山賊所殺,隨行的財物也一并被擄了去。梁老爺子和母親因去小解,躲過一劫。 蘇州是回不去了,孤兒寡母在廣州三水縣一帶落腳。家里沒了頂梁柱,梁老爺子一個柔柔弱弱的少爺,不得不去碼頭做工扛貨。此后種種際遇,此處暫且不表。 童年時期那段流離失所的往事,令梁老爺子很是珍惜家人。如今子孫開枝散葉,在各地立業成家,聚在一起更是不易。但梁老爺子早早就放話,每年清明祭祖,中秋賞月、除夕過年,這三個日子,但凡梁家子孫,必得回蘇州老宅。梁家家風出了名的嚴,上下都是孝子,自然將梁老爺子的話奉為圭臬。 梁斯堯陪同政府的參訪團在西海岸溜達了一個禮拜,緊趕慢趕在中秋節這天晚上回了蘇州。 梁家祖宅原在山塘老街,宅子很有些年頭,翻修起來不大方便,老爺子便在城南尋了一處僻靜地兒住下,閑閑地頤養天年。 傭人接過梁斯堯的行李,為他推開盤花綠漆的鐵門,領著他往餐廳去。這片住宅區是仿江南人家的式樣,又頗有些巴洛克式的設計。雕花鐵柵欄圍著白墻黑瓦的房子,穿過草地便是老爺子的花園?;▓@請了專人打理,栽了些雛菊、鈴蘭和三色堇,一絲不亂,瞧著倒有些英式花園的意思。 唯一令梁斯堯感到親切的,是滿院濃烈的桂花香。 其實梁斯堯更喜歡祖宅,七八歲狗都嫌的年紀,他最愛躲在假山后頭嚇人,為此很是吃過幾頓竹筍炒rou。那時奶奶還在世,盛夏的夜里,他和兩個弟弟搬來小板凳,坐在祖宅院子的角落,奶奶搖著蒲扇,就著蟬鳴,悠悠地給他們講亂世春秋。有時講到詭譎之處,奶奶學那說書先生添油加醋,嚇得小男孩們手心都冒冷汗。奶奶端起茶碗,牛飲一口,哈哈大笑。 憶及溫情的時刻,梁斯堯的心情松泛起來,腳步也輕快許多。 傭人見他心情不錯,便道:“您可算回來了,老爺子一晚上都在念叨您呢?!?/br> 梁斯堯道:“斯和他們幾點鐘來這邊的?” 傭人答道:“斯和少爺跟斯景少爺傍晚五點多鐘就到了。不過斯和少爺說還要去浙江那邊辦點急事,飯沒吃幾口就走了?!?/br> 梁斯堯只輕笑了一聲,并不說話。 江浙一帶潮濕,因而大宅子的地基總要抬高一些,門前或多或少都有臺階。梁斯堯跨了臺階,正要穿過游廊去餐廳,突然回過頭,遠遠地瞧見金桔樹底下隱約倚坐個人。夜色深重,那人的身形看得并不真切。 梁斯堯眉頭微蹙,轉身往樹底下走,步子也邁得大了些,傭人瞧見了,邊小跑著跟上,邊心里打了個突。 只見黃陶蹲在樹底下,捧著個大瓷碗,埋頭扒拉著飯。 “去桌子上吃?!?/br> 黃陶抬起頭,見是梁斯堯,也不起身問好,只是笑嘻嘻道:“這兒多好,滿院子都是桂花的味道,下飯?!?/br> 傭人垂著頭,不敢瞧梁斯堯的臉色。 梁斯堯道:“不如大哥陪你吃。大哥也來試試看,這桂花香有多下飯?!?/br> 他側過頭吩咐道:“盛碗飯過來?!?/br> 這哪能呀!大少爺如今可是老爺子眼前的紅人,一眾兒孫,老爺子單單就夸大少爺有他年輕時的風范,這要是蹲在院子里,叫老爺子知道,可如何是好。 傭人立在原地,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急得直給黃陶使眼色。 梁斯堯卻突然上前,一把搶過黃陶手里的瓷碗,狠狠摔在了地上。 他心內氣極,用了十成的勁,那瓷碗撞在青石板小徑上,碗里的青菜和米飯撒了一地。 他轉身對傭人道:“跟管家講,晚上飯廳里所有人這個月別領工錢了?!?/br> 傭人心里有苦說不出。今晚梁家小輩拖家帶口的來了五十多號人,小飯廳坐不下,這位梁家的小姐自個講不上桌席,誰還能攔得住她! 黃陶笑道:“大哥你這是何必,飯廳人多坐不下,我讓個位子而已,又不是被攆出來的?!?/br> 梁斯堯并不理會她,只是繼續對傭人道:“老爺子年紀大了,不免愛熱鬧,這幾年吃齋念佛又講究與人為善,哪怕是阿貓阿狗來,他老人家都開心。你們這些管事的就真擔子一撂,由著阿貓阿狗大搖大擺進來吶?” 他指著黃陶道:“她是梁家正兒八經的小姐,來了我家五六年,被那些個不知道哪里冒出來的親戚擠下桌子,蹲在門口跟個小叫花子似的,你說說,這是誰家的規矩?” 作者注:上章是回憶黃陶14歲第一次見到梁斯堯,這章是正敘,回到黃陶大一上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