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公主:…… 她原還想等對方放松警惕之后,再試探詢問方良的事情,結果王二這就直接跑了,倒是白費一番工夫。 但是這一番談話也不是全無收獲。 她得到了一個很重要的訊息。 上邽被屠城了。 確切的說,是城中世家富戶被屠殺了。 王二是個流民,從家鄉來到上邽,肯定也吃過不少苦,他能聚起那些流民,讓他們以他為首,肯定也是有點本事的,既是連他都說血流成河,那必定是死了許多人。 隴西李氏在本地是旁支,但幾代繁衍下來,連帶家仆奴婢也有上百口人,還有賀氏與孫氏,也都是本地出了名的商賈富戶。 只怕現在外頭,已是血流成河,人心惶惶, 外面天色已經亮起來了。 屋內沒有沙漏,但應該差不多到辰時了。 一夜未眠,說不困倦是假的,但公主估計自己在這里沒法清靜太久,想要見她的人,應該不止王二一個。 饒是如此,她還是手肘撐著下巴,任憑倦意侵襲而來,瞬間昏昏欲睡。 敲門聲果然再度響起。 這回很有禮貌,公主沒應,對方也沒貿然推門進來,而是很有耐心地繼續敲著,大有她不應就不走的架勢。 公主嘆了口氣,怎么就連瞇一會兒都不行。 “進來?!?/br> 下一刻,她面露意外。 “我還以為你能一直忍著不出面,讓崔千來當這個惡人呢!” 對方笑了笑,朝她拱手行禮。 “對殿下而言,什么是惡人,什么是好人?” 公主也笑起來:“這是個很寬泛的問題了,方使君這是準備與我坐而論道?” 沒有劍拔弩張,沒有破口大罵,兩人碰面,竟是這番仿佛老友相見的和諧。 “不敢叨擾殿下,聽崔千說,殿下想見我,我就來了?!?/br> “我的確有些困惑未解?!?/br> “殿下請講,若是能答的,我必知無不言?!?/br> 王二雖然怒氣沖沖走了,方良卻來了。 他的態度比王二還要好,擺出一副促膝長談的誠懇。 公主也不客氣:“楊園的案子,是不是你布置的?” 方良略略有些意外。 “我以為殿下最先會問我流民軍或城中大亂的事情?!?/br> 公主笑道:“這個問題,我怕方使君不肯告知,自然是得珍惜機會,先從好回答的問起了?!?/br> 方良也笑:“殿下妙人也。那就一個個來吧。不錯,與楊園有關的兩個案子,都出自我之手?!?/br> 公主蹙眉:“據我所知,那功曹黃禹還是方使君你的遠房親戚吧,那滿門十二口的人命,就為了陷害楊園?而且這案子未免做得太糙,再多兩日,我們怕是就能找到真兇了?!?/br> 方良道:“這案子本來就不是為了陷害楊園,只是借他來拖延二位的時間,所以糙不糙的,不打緊。如今目的已然達成,可見效果還是不錯的。至于黃禹,此人流連賭場,賭癮深種,我也曾苦口婆心勸過他許多回,可惜他都聽不進去,還到處借錢,秦州府的同僚,幾乎沒有不被他借過的,他走投無路,差點連女兒都要賣掉,可要真那樣做了,那就變成北朝最大的笑話了?!?/br> 公主凝目:“因為如此,便索性連他家人一塊殺了?” 方良嘆了口氣:“人生苦短,父母又是孝道所在,有這樣一個爹,他的兒女以后能快活到哪去,不如一塊走了,也算是解脫?!?/br> 公主算看明白了,這方良竟是個佛面蛇心的人物。 她也嘆了口氣:“我剛到上邽城時,見方使君日夜奔波,為了百姓不辭勞苦,還很是敬佩,如今看來,卻是我看人的眼光還不到家,得好好修煉一番?!?/br> 方良聞言,竟還反過頭來勸她。 “殿下不必妄自菲薄,您已是我見過的人里,數一數二的聰明人,只可惜有心算無心,你們路過此地,本就不可能對我們這些人太過了解,倉促幾日,能將事情揭開一半,已經很不錯了?!?/br> “可我不懂,你到底意欲何為?” 公主搖搖頭。 “如今北朝,雖不能說盛世太平,大部分百姓也沒到活不下去的田地,就算你占了秦州,又如何往其它地方推進,讓那里的百姓隨著你造反?” 方良道:“如今我已占了天水、隴西、武始三郡,殿下不妨猜猜,下一步我要往哪里走?” 公主蹙眉,想了很久。 “梁州?” 方良撫掌一笑:“剛剛傳來消息,梁州刺史何忡也與我一道起事了!” 公主愣住,她只是試探一問,沒成想居然真是梁州。 她本以為方良僅憑一州之地走不了多遠,結果居然還有人跟著他一塊干的,可見方良的籌謀,只怕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 她不由陷入沉思。 按理說,西州都護府李聞鵲那邊,是不可能跟著方良一塊造反的。 因為皇帝對李聞鵲有知遇之恩不說,現在李聞鵲也是鎮守一方手握大權的封疆大吏,干造反這種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活兒,對他沒有任何好處。 既然不是往西,那就是往東。 東面,過了扶風郡和始平郡,就是長安了。 扶風始平二郡沒有府兵,屬于拱衛京畿的緩沖地帶,真正的精兵,是鎮守長安的禁軍。 公主不由皺眉:“你們想去長安?” 方良:“殿下英明?!?/br> 公主:“且不說你們拿下長安容易與否,就算你們得了長安,鎮壓京中數十萬禁軍,那時候也已元氣大傷,如果長安告急,雁門的鐘離,汝南的白遠,都不會坐視不管?!?/br> 方良笑道:“柔然雖然大敗,可還有余孽逃去敖爾告,鐘離如果離開雁門,那些東柔然余孽可就坐不住了,是中原人取了長安危險,還是放任柔然人入關危險?他可得好好掂量了?!?/br> “至于白遠,他是防止南朝人北渡的重要關卡,有他在,南朝人還有所顧忌,他若馳援長安,恐怕人前腳剛走,后腳南朝人得到消息,馬上就北渡了?!?/br> “這兩個人,固然重兵在握,但都是不能擅離職守的,哪怕長安出事,他們都不能說走就走,否則,讓我這等反賊扶持了新帝登基事小,直接丟掉半壁江山,乃至讓柔然人跟南朝人會合瓜分大璋,才是千古罪人?!?/br> 兩人既是就事論事,便出奇平和,公主也沒有因為他的話生氣,反倒仔細想了想,才搖搖頭。 “不對,還是有漏洞!” “你跟何忡,就算你們倆已經安排好去京城該怎么分配果實,那滿城的公卿世家,可不像這上邽城的好拿捏,到時候你們已經跟禁軍打過,元氣大傷,如何還能對付得了那些人?” “李聞鵲得到消息之后,肯定也會追上來,到時候他也不用入城,只要圍困長安數日,這長安城里無數人吃喝拉撒,又無物資進入,很快就要到人吃人的境地。這應該也不是方使君造反的初衷吧?” “還有南朝那邊,如果他們就偏不北渡取地,而是以討伐你們為由要求北朝割地呢?方使君,人心易變,這世上許多事情,未必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心思瞬息萬變,想的再好,也趕不上變化?!?/br> “至于柔然人,以我對敕彌的了解,他倒是最有可能照你設想去走的人,只要雁門那邊,鐘離一走,他肯定會立馬攻打雁門關,新仇舊恨,務必將雁門郡化為焦土不可?!?/br> 她一個一個掰碎了分析,竟是將方良的計劃由頭到尾都演練一遍。 第55章 “若殿下是男子,也許今日就不會發生這些事了!” 方良聽完她的話,不由嘆息道。 他的言下之意,公主如果是男子,肯定就是嫡長皇子,也是如今坐在皇位上的人。 公主卻笑道:“方使君少拿這些話來給我戴高帽,你要造反又不是因為現在長安御座上坐的是哪位皇帝,別說我了,就算阿父在位,你肯定照樣也要反的?!?/br> 方良也哈哈笑道:“起碼不會是現在反,可能是過幾年再反,過幾年我更老了,也許就沒那份雄心了。您也說了,人心易變,幾年前的我跟現在的我,想法未必就一樣!不過殿下方才說的那幾點,有些錯處?!?/br> 公主哦了一聲:“愿聞其詳?!?/br> “首先是何忡,其實他的野心比我大多了,我只是想要打到長安,找一位合適的宗室幼童,扶持為新帝,他卻想取而代之,自己去坐那把龍椅。不過他若能成,我也不會反對,當此之世,皇帝輪流坐,有能者居之,也不是什么稀罕事?!?/br> “再說李聞鵲,不錯,他若知道我與何忡起事,就一定會帶兵趕過來,但若是他趕不過來呢?”方良意味深長反問,卻沒有給出答案。 “至于南朝,殿下也想岔了,只要我與何忡能拿下長安,南朝人就不會北渡?!?/br> 公主一愣,不由微微蹙眉。 “恕我愚鈍,方使君的意思,是南朝也會內亂?” “不是,是殿下漏了一個很重要的地方?!狈搅既粲兴?。 地方? 她曾仔細看過天下輿圖,這北朝璋國、南朝辰國,北面柔然,西面吐谷渾,東面高句麗、東瀛…… 還有個燕國! 燕國占據青州、光州等地,算是被南北兩大國包圍的小國,之所以能存在至今,不是因為它足夠強大,而是兩國誰也不想因為去侵吞燕國,被對方趁虛而入,燕國也做足了姿態,年年給兩邊上貢稱臣,一碗水端得比誰都平。 但如果北朝這邊亂起來,肯定就管不了南朝會不會去打燕國了。 從東萊郡出發前往高句麗、東瀛等地的距離最短,風險也最小,燕國船只每年往返,所賺取的貿易財富車載斗量,如果南朝能拿下來,也就相當于得到一條富可敵國的航路。 “是燕國吧?”公主被方良點醒,恍然大悟,“是我想少了,姜還是老的辣??磥磉@回南朝是將燕國當成囊中之物了?!?/br> 有了燕國,南方對北朝就會形成東南包裹的局面,實力也會大大增強,往遠了說,一統天下的贏面又大了不少。 “以殿下的年紀,已經堪稱神慧?!狈搅急凰t虛的態度逗笑。 若非二人此時處境涇渭分明,外頭還有森嚴守衛,還真像祖孫倆在閑談天下大勢。 “倒是殿下問了這么多,卻為何沒有問過自己的前路?” 公主笑道:“我的前路,不都掌握在方使君手里了?使君沒有讓那些流民殺了我泄憤,我都覺得有些奇怪?!?/br> 方良:“和親柔然,十年塞外,于國有功,我即便當了亂臣賊子,也不能讓殿下落得如此下場,所以為您選了三條路?!?/br> 公主:“哦?我竟還有得選?” 方良似乎沒聽出她話語里的嘲諷之意,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