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節
花姐一直含笑看著她,等她將所有的事都安排妥當,又要將全州的情況再來一次摸底,又要再查一下所有的署名等等之類。又宣布了:“凡在梧州境內,愿自投編戶者,聽之!” 花姐心道:這樣我的戶籍也就……不愧是小祝。 梧州官員也不覺有異,因為各地為了搜括隱戶經常會干這個事。主動一點的官員,下鄉“掃蕩”,將已經隱身了的田地、人口造冊收稅。被動一點的就宣布:自己來投! 梧州新設,刺史要充實人口太正常了。 祝纓安排完一應事務,道:“散了吧?!?/br> 眾人散去,花姐留了下來。參與官府的事務且是以一個正經官員的身份,這對她來說充滿了新奇,其興奮程度更甚顧同。不過她知道自己得穩住,并不跳脫。 她說:“大人,番學的醫學生,可以先不識字,那可以年紀大些么?” 祝纓道:“當然?!?/br> 花姐高興了一下:“那我、下官就去辦啦?!?/br> 晚上祝纓才知道,花姐要招的第一個學生并不是哪家的小姑娘,而是一個中年的婦人,還是她的病人。婦人早年死了丈夫,獨自支撐一間小絨線鋪子,有個兒子已娶妻了,兒子倒孝順,看母親病痛,就求了花姐給婦人看病??戳苏f是早年生孩子落下的病根兒,花姐給她治了。 婦人與花姐閑聊時得知花姐是死了丈夫之后才開始學醫的,便想自己也學醫! 花姐就高興的答應了。 今天白天得到祝纓的許可,跑去同婦人講定,晚上特意找到祝纓說明了情況。 祝纓道:“那你順便把娘也帶上?!彼恢辈恢缽埾晒孟矚g干什么,張仙姑并不喜歡跳大神,連祝大其實也是不喜歡的。自從她當了官,這兩位并不是被迫放棄愛好,而是真的不喜歡。他們拜佛,拜天尊,有時候也會說“我看某某面相不好”,卻從來不曾懷念以往的生活。 祝大還有點醉酒的小愛好,張仙姑就整天憂慮。兩人前幾年是慢慢的識字,讀一點邸報,好歹有點事做,現在又沒事做了。 花姐道:“好!這……也算官學生?” “那不算。她要愿意,你就帶上,或者問問她喜歡什么。算了,一問,就是想要我好好的,還想要我有個孩子?!?/br> 花姐哭笑不得:“我慢慢打聽。你也別煩,他們也是擔心你。就怕你有個閃失。這幾年看你忙成這樣,只好背后發愁,也不敢當面說你?!?/br> “知道?!?/br> 花姐忽然感慨:“我這就……真的……做官了?我還怕萬一我做不好,被人說女人家不合適做官,壞了大事?!?/br> “我不是做得挺好的么?”祝纓說。 “那是你?!?/br> “嗯,會有更多的。不說我,就說武相、崔佳成,都干了十幾年也沒出差錯。以后別業里,誰有本事誰來干,不管男女。再說了,你不知道大理寺每年判多少犯法瀆職的官員,那可都是男人,我也沒聽誰說男人犯法如此多,男人不合適做官的?!?/br> 山外的手伸不到她的“別業”里,山里的人誰也管不著她,“別業”的范圍內,她盡管為非作歹,只要能養活這一座小城的人就行。 花姐道:“管家么,誰都行的?!?/br> “那可不一定啊,”祝纓說,“現在是個別業,以后興許是個縣城呢?” 花姐又是一驚,旋即笑道:“干這樣的事還得是你!我去與干娘說話了?!?/br> “哦,讓她也準備準備,看看想帶什么東西,我巡一巡下面,咱們就進山?!?/br> 第241章 秩序 梧州實屬“草創”,相關事務千頭百緒,祝纓且不能扔下州里的事務就進山了。她分派完事務之后并未離城,而是又在刺史府里住了數日,每日觀察之前分派任務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隨時調整。 刺史府內眾人見她平靜如常,佩服之余也平心靜氣了下來。祁泰是最鎮定的一個,他似乎天生的對外界鈍感,核算完了稅賦數目,得出一個“比先前略少一些,并不曾少去太多?!钡慕Y論之后就將賬本拿給了祝纓。 祁泰的賬做得很明白,雖然以前的南府四縣還要供養一層州府的官員,但那是與其他府分攤的?,F在只余三縣,還要供養這一整州的官員,壓力是比較大的。因為羈縻的各縣,只有象征性的稅收,是不能倚靠的。而州的官吏無論數量還是品級都高于府,花費也是一樣。 祁泰道:“還好,羈縻之官不必朝廷發俸祿?!?/br> 祝纓看了一看,一年沒少多少,也就不再更改征收的預算,只讓祁泰將每年節余留下。俸祿不發,補貼還是要給的。 祁泰道:“還要再支領紙張?!?/br> 祝纓道:“你與小吳他們說就是了?!?/br> 祁泰一板一眼地道:“這次要用的尤其多,正好要將戶籍重新謄抄,是件大工程?!?/br> 祝纓道:“你寫個公文,我批?!?/br> 祁泰高興地走了,過了一會兒變成小吳過來找祝纓了:“大人,祁先生要支取紙張?!?/br> “你給他就是了?!?/br> “他要得太多,庫里沒那么多存貨,都給了他再有別的用處就騰挪不開了?!毙钦f。 祝纓道:“他一時也不能全用盡,你一批一批地給他?!?/br> 小吳陪笑道:“這個下官也想到了,就說,他那兒一時半會兒也干不完,每旬我給他一批。也好騰出手來再弄些別的紙來。他又說要先盡著他的使,可這府里哪哪兒都得重新用,編方志也得用紙筆。紙坊產的也不夠好,一時采買不及……” 祝纓道:“小黃,你去把彭司士、祁司戶都請來?!?/br> 小吳忙說:“大人,我再想想辦法去!” 祝纓手指遙點了一點他,并沒有讓小黃回來,小吳只得苦著臉等到了彭司士與祁泰過來。祁泰凡在祝纓面前,話就多,他也不與人爭,就只看著祝纓說話:“大人,下官辦的這可是正事!全州也沒有比這個再正經的了!” 彭司士馬上說:“大人,紙坊造一時不出這許多紙來!凡產紙,耗時頗多,造書寫好紙,又要好料。民間所謂土法造紙,所用之破魚網爛稻草之類,造出來的并不合用。又要取料、又要漚料,所費時日頗長?!?/br> 小吳道:“已設法往外地購買,只是一時不湊手?!?/br> 祝纓問祁泰:“你要多少紙?” 祁泰道:“新修戶籍要多少紙,怎么也得雙倍呀!重修之后,還要謄抄送戶部哩。各縣自己也還要用呢?!?/br> 買,就是一大筆開支了,有造紙坊不如自己造。祝纓道:“去紙坊看看?!?/br> 他們一行人馬上去了紙坊,原南府自己就有各式的作坊,鐵匠、木匠、石匠之類常見的工匠都有。紙坊也有,人數也不算少,抄紙的熟手就有六個。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師傅帶著徒弟在一口大池子邊上查看:“天冷了,要多泡幾天?!?/br> 彭司士咳嗽一聲,老師傅抬起眼來一看,忙在舊圍裙上擦了擦手,弓著腰過來對彭司士:“拜見大人?!?/br> 彭司士道:“還不拜見刺史大人?” 老師傅這才看到祝纓,祝纓沒穿官服,一身簡單的藍綢羊皮袍,對老師傅道:“你是有年紀的人,免禮吧。我們過來看看?!?/br> 老師傅有點緊張也有點惶恐,又夾一點看到刺史的欣喜,道:“都在趕工哩!”在這里當差是很不錯的,征發得也少,還可以做一些自己的活計。因為刺史大人是個好人,所以底下的官吏也不敢如何敲詐勒索,平日只要稍稍請他們一點茶錢,日子就能很太平地過下去了。 祝纓問道:“您老貴姓???” 老師傅連連擺手:“不貴不貴……” 彭司士道:“他姓烏,大名烏十二?!?/br> 祝纓道:“原來是烏師傅?!?/br> “不敢不敢?!?/br> 祝纓道:“咱們邊看邊說?” “哎!” 祝纓拿出了算命騙錢時的態度,極和氣地與烏師傅聊天,從他年紀問起,將他祖宗八代街坊四鄰都問光了。又問烏師傅:“這是干什么?那又是干什么?哦,這個要泡很多天么?必得用嫩竹?手捶?你們不容易呀?!?/br> 烏師傅被她哄得一愣一愣的,什么都往外倒。他自認說得很認真,彭司士聽他講得結結巴巴的,幾次咳嗽,想讓他說得流利一點。 祝纓道:“冬天干燥,你嗓子不舒服一會兒向朱博士討點川貝枇杷丸吃?!?/br> 彭司士活活忍住了接下來的咳嗽。 祝纓沒有絲毫不耐,她認真地聽烏師傅講述了造紙的種種事項,又詢問了一些問題。又問烏師傅造紙有什么難處。 烏師傅道:“還照著師傅教的老法子造,也沒什么難處,就是快不了。大人請看,這個就是不行,還有絲呢?!庇种笓]徒弟繼續用功。 祝纓問道:“只用人工嗎?能用水碓嗎?”她原本就計劃著將來一部分糖坊也要用水力來榨汁,這樣可以大大地減輕工匠的負擔,不但省人力還能省畜力。 烏師傅道:“那敢情好!就是不……不大敢用?!?/br> 祝纓問道:“為什么?” 彭司士道:“那樣紙坊就要搬遷了,且河道上不許多設水碓,水碓舂米做碾坊尚且不夠哩。朝廷三令五申,不得這樣……”他說著,聲音又小了下去,后悔不該面刺長官之疏失。 水道上設水碓碾坊的妨礙有許多,阻礙河道啦、妨礙灌溉啦之類的。因為適合的水段就那么些。 祝纓道:“不會選個合適的地方嗎?” 烏師傅忙說:“那就太好啦!” 祝纓道:“我再想想?!?/br> 小吳心頭一跳,差點出言反對。等祝纓離開了紙坊,他跟在后面尾巴一樣的跟進州府后衙,一溜煙兒地溜進了書房:“大人,您該不會是想……再造梧州紙吧?那,糖坊的本錢才收回來。一個糖師傅花了快一千貫,再來一個紙師傅,那也太……太……” 祝纓道:“哪兒來那么多的廢話?” 她當然知道制糖的事兒上多花了不少錢,當時整個南府也找不著制糖的熟手,她又要人家改進工藝,做得更好的人必要多花錢,那是不得不如此?,F在看來造紙比制糖要容易一些,因為自己手下就有會做的人。 她提筆寫了幾條,造紙速度慢,一個原因是料,好紙要用成批比較好的原料。誠如彭司士所言,雖然樹皮稻草破布之類都能當原料,但是好紙還是得用比較固定的原料。比如本地產的竹紙,就要選用大批嫩竹,而不是在大街上隨便揀破爛當原料。 這樣整齊的原料又有另一個問題:加工的時候更費力。 再好的料子,造紙前也得把它打碎了!以竹為例,要經過截斷、浸泡、搗爛等等諸般工藝,最后成漿才能抄紙。又要壓平陰干。 祝纓心道:紙可是需要的!不能總是靠買! 紙的用處是很多的,學習也得用到紙。她說:“去糖坊看看?!?/br> 糖坊制糖要先榨汁,剩下的甘蔗渣有些拿來喂牲口或者漚肥。榨完汁的甘蔗渣長得有點像紙坊截斷之后才開始搗制的竹子,都是長長的絲。當然,長得像不一定就能成,但是如果能夠試一試,則甘蔗渣就又有了新的用途了。 梧州地方土地肥力稍遜于中原,甘蔗渣漚肥也是個不錯的用途。不過在祝纓的計劃里,以后糖坊會擴大,甘蔗渣也會變得更多,給它找個新用途預備著也不錯。 她讓項安將甘蔗渣裝了幾大麻袋送到紙坊,讓烏師傅帶人試一試用這個。她只負責出個主意,行就行,不行就還把甘蔗渣拉回去漚肥種地。 烏師傅心道:貴人就愛有新鮮主意鬧著玩,大人不是個不講道理的人,只要以后不追究我耽誤工夫的罪過,那我就陪他玩鬧也不礙事。 解開麻袋一看,烏師傅就更加放心了,造紙的時間是有一大半花在處理原料上的,甘蔗渣已經是渣了,繼續加工也比較容易。他說:“可以一試,不過也要些時日,小人這里人手略有不足,又制著正經使的紙,恐要十五天后才能交出紙來給大人?!?/br> 祝纓道:“十五天就十五天,只要能造出來,再緩你幾天也使得?!?/br> 烏師傅道:“小人這就試來?!?/br> 祝纓點點頭,對小吳、彭司士、祁泰等人道:“行了,讓他們先忙著,小吳,你先按月分紙給他們,再采買,一次不要采買太多,免得砸在手里。老彭,多看看烏師傅這里,烏師傅要用什么,你來調配。祁先生,紙你先用著?!?/br> 三人都答應了。 ………… 刺史府事務繁劇,不能細數,祝纓又花了數日一一處置完畢,心道:可用之人還是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