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節
祝纓道:“可以?!?/br> 蘇媛先挑了一些農具,其次又要了些兵器。祝纓遵循著朝廷的規定,可以給她箭頭之類,卻不賣弩給她,蘇媛也沒有過多的堅持,她要的更多的還是長刀。 過不數日,兩下交割完畢。 蘇媛也如祝纓上次那樣親自監督,直到最后一匹馬被祝纓這邊接收,她說:“好啦,你是個公平守信的人?!?/br> 祝纓問道:“那么,可以互相交換奴婢嗎?” 蘇媛沒想到她還有這么一出,沒有馬上拒絕,而是問道:“怎么交換?” “一換一。你能做主,現在就定下章程,需要請示令尊,也請帶話給他,我等回話?!弊@t干脆地說。 這事兒是她吃虧,因為她手里沒獠人奴婢,要從大戶手里摳出來奴婢,得花錢買。經濟越好的地方,越貴。虧得福祿縣自去年起就有了盈余,不然她還真拿不出這一筆錢來。 蘇媛點頭道:“可以?!逼鋵嵥惨匝桶?。誠然,山上奴隸最多的人是她們家,但是不是所有被搶的奴隸都在她家手上,她也得出點血跟人換。她答應這個是要頂住很大的壓力的,想來她哥哥也不會很同意。 那位樹老兄下意識地想阻攔,又忍住了。 祝纓問道:“怎么?” 蘇媛道:“沒事兒!就這么說定了!咱們還照上回交易的樣子來?” “可以。我這里數目已經有了?!?/br> “好!等我將這批米運回去,再來?!?/br> “靜候佳音?!?/br> 第149章 進展 與阿蘇家幾次接觸都還算順利,這樣的買賣可以繼續做下去,這對祝纓而言是個不錯的消息。再繼續接觸下去,整個“獠人”不敢說,至少奇霞族、阿蘇家是極有可能成為她的政績的。如果讓她在這里再多干些年月,跟整個“獠人”都聯絡上也不是不可能。 祝纓有點遺憾。 轉念一想,自己這也算開了個好頭,她就又釋然了。 踱著輕快的步子到了后衙,還沒進門就聽到了女人的笑聲。邁進去一看,張仙姑正跟祁小娘子、小江、小黑丫頭等人在說笑。 看到她進來,張仙姑道:“送走啦?” 祝纓往她身邊一蹲,道:“嗯,走了?!?/br> 張仙姑伸手往她腦門兒上摸了一把,拿個帕子給她擦汗,說:“那你可能輕快些日子了?!?/br> 祝纓奇道:“我啥時不輕快了?” “三天兩頭不著家,別來也沒幾頓跟家里一起吃的,還說輕快呢?” 祝纓道:“在外面也不是累,”下句話她識趣地沒說,換了個話題,“大姐呢?” “弄藥呢?!?/br> “誒?誰病了?我沒聽說呀?!?/br> 張仙姑道:“非得病了再吃藥么?是藥茶,說試一試,喝著清熱解毒祛濕,等到大夏天的時候更好?!?/br> “這個好,去年你們出去時都病了呢?!?/br> 張仙姑道:“就算不病,我也不想大夏天的出門兒,你也別出去?!?/br> 祝纓道:“那可不好說,我年中還得見刺史大人去呢,大夏天我準出門兒?!?/br> 一眾人閑聊,杜大姐從廚房洗了一大盤水果出來,到了福祿縣之后,吃水果可比在京兆方便多了,種類也更多。此時春末夏初,荔枝還沒好,一些其他的水果陸續都下來了。什么枇杷、櫻桃之類,又甜又好吃的。杜大姐另用個細竹蔑編的大盤子涮了一大竹盤子的桑葚出來,水還淅淅瀝瀝的往下滴。 祝纓拿起一個梨來,驚訝地道:“這會兒就有梨了?” 張仙姑道:“怎么就沒有了?咱們在京,這會兒也能吃上呀,就是貴?!蹦菚核岵坏觅I,后來祝纓管大理寺庶務了,家里就經常有稀罕東西了。 梨是秋天的水果,現在是春末了都,天都熱了……祝纓若有所思。京城什么沒有?她想的是福祿縣。 祝纓道:“大姐不出來吃么?” 花姐也從房里出來了,笑著說:“來了來了?!?/br> 推了個小凳子給祝纓,祝纓一撈,塞到屁-股底下,張仙姑就喂她一顆桑葚:“你別上手了,一會兒沾了一手洗不掉叫人看著了不好?!?/br> 她喂一顆,祝纓吃一顆,邊吃邊讓別人:“你們吃啊。小江?” 張仙姑笑道:“她都快氣飽了,還吃呢?” 祝纓心道,你不是一直喜歡小丫一點的么?怎么跟她也說笑了?問道:“我聽你們剛才笑來著,怎么生氣的?” 張仙姑笑道:“學生太笨哩?!?/br> 她們又笑了一陣兒,小江才嘟囔著:“我教幺妹她們。她們學得倒快,可是唱出來之后就跟我教的不一樣了。調兒錯了,高高低低的還會自己變調我就不挑剔了。她們還自家疊詞、重復句子,這就與碑上的字對不上了。我是想,照著官話的發音唱著歌,不但字能識了,口音也能改了。當初為了縣學生的官話,您費多少心呢?可……” 一個唱歌音準、官話順溜的小江,掰不過一個女監的方言,可就氣著了。 祝纓正笑著,祝大哼著歌從外面進來了。小江、花姐等都站了起來,祝纓聽他哼的歌有些耳熟,也站起來過去問道:“爹,你唱的這個——” 祝大清清嗓子,有點不好意思,又沒那么不好意思似的,說:“啊,你爹不能識個字???” 祝纓道:“當然能啦,你本來就識字,就……你唱這調子不大對吧?” “胡說!我就這么唱的?!弊4笫肿煊?。 祝纓對小江道:“真的唱得對???” 小江臉上哭笑不得又有點懊喪,卻說:“字兒都是對的?!?/br> 祝纓笑得更厲害了,問祝大:“爹,你這歌兒哪里聽來的?” 祝大“哼”了一聲:“你還問我們呢?我和你娘都在衙門里跟人家江娘子學的!不跟你說了!我去寫字兒去!” 劉松年出手水平就是不一樣,他比花姐實在高明許多。兩人學字時不會哼唧了,也不容易忘。 小江起初就是教女監的女典獄來學這個,女典獄半是閑的,半是給她面子,也都學些。彼時祝纓忙著外面的事兒時常不著家,張仙姑和祝大在家里沒旁的事,聽小丫說了識字歌的事,也有點意動。 小丫就回去跟小江講了,兩頭一掇攛,小江就來給張仙姑和祝大也教一教唱歌。那識字碑的底稿她也有,連歌帶詞,老兩口識字比之前快了不少。 這本是花姐先想出來的事兒,她也不惱,也不爭,專心去研究藥方去了。 看到父母有事兒做,祝纓也高興,問張仙姑:“娘也學會了?” 張仙姑不好意思:“我就會幾篇,沒全學會呢?!彼先思姨笊駮r唱歌從來都只有一個調子,讓她學會十六篇,確實得比較長的時間。 她又說:“不耽誤你們正事兒吧?” 小江忙說:“大娘子放心,耽誤不了的,幺妹她們調子學得快些,詞兒她們也慢,還會自己亂填詞呢。?!?/br> 本地之民歌、山歌有些與張仙姑的“神曲”有異曲同功之妙,都是一個譜子自己往里面編詞兒填進去。也慢。 祁小娘子道:“不能找些學得快的人一塊兒教么?” 祝纓道:“哪有那么多學得快的人?” 小江心頭一動,當時沒說什么。不多會兒要吃午飯了,她要離開,被張仙姑留下來又一道吃飯。能幫她閨女的人,在張仙姑這里都能得到優待。小江之前也跟張仙姑又吃過幾次,只是當時祝纓忙外面的事,又去西鄉,并沒有在場。 吃完了飯,祝纓就往前衙又處理事務去了——各鄉識字碑相繼立起來了,她得評估一下,看看接下來往大些的村落里立石碑的工程怎么繼續。以及,流人營也開工有些日子了,她也要及時去巡視一下。 小江也跟著出來了,她身上有個“差使”張仙姑也就沒在意,自己拿著抄的稿子背歌詞。 ………… 祝纓和小江出了二門走了幾步,小江看就要拐上大路有人看到了,突然說:“大人,我有個念頭?!?/br> “嗯?” 小江道:“我想去那邊柳巷走一趟?!?/br> “干嘛?” 小江道:“咱們都知道的,凡詩詞傳唱,經妓-女的口是最快的。你不提是顧及到我,我卻想把這事兒給辦好呢。她們學得又快,唱得又好聽,沒多久就能傳唱開啦?!?/br> 祝纓道:“那可不一定?!?/br> “可以的,”小江說,“不用借劉先生的名頭,她們也有人會愿意學的。身在賤籍,能識兩個字也能多賣幾文錢不是?這地方不比京城,也沒個人特意的教。我告訴她們對著碑學字,她們學得一準快?!?/br> 祝纓道:“好吧。你既要去,就派個人跟你一同去。再有,去了給我留意一件事?!?/br> “什么事?” 祝纓道:“官-妓、營-妓官府都要抽點兒,我看了縣衙的賬,數目不算很少了。這里面的經營我不是很懂,我手中事多、千頭萬緒,抽不出空來理會這個。你幫我看一看,福祿縣這里是怎么經營的、分哪幾項、什么人在做。里面的女娘年歲、身體是否康健,一旦不賣身了,還有什么技藝、能做什么營生?!?/br> 小江問道:“您這是要干什么?” “有點兒想法,干什么、怎么干得看你打聽到多少消息。你把這些都探聽完了,我再告訴你下一步干什么?!?/br> 小江一口答應:“好?!?/br> 她出了縣衙便行動了,她不直接一頭扎進柳巷里,而是在柳巷的巷口轉悠兩下。然后去集市上“偶遇”個出來買菜的妓-女,在同一個攤子前站住了,借著買菜聊上了。識字碑就在市集外面,兩人挎著菜籃子路過,小江就給這個妓-女順口說了識字碑的事。 妓-女道:“都說識字碑、識字碑的,識字才能看得懂,我與它相了這么久的面也不認識得它?!?/br> 小江就說:“有歌呢,你會唱了,照著碑一個字一個字的對著詞兒就認得了?!彼f著就哼了一句,然后指著碑說:“第一個字就是‘煌’,第二個也是‘煌’第三個就是‘圣’,就第一篇的字難點兒,后面碑上的字都好記好寫的?!?/br> 妓-女將信將疑,道:“這么容易?” 小江道:“嗯?!?/br> 第一天就過去,第二天再買菜,兩人就又聊了一陣兒。過不幾天,這妓-女就跟小江約好了,到河邊小江教她,不用小江去柳巷。 歌傳得不算快,“歌詞對著識字碑能識字”這個消息倒是火速傳播開來了。 小江高興地把消息帶回來,祝纓道:“這個消息能傳開來,比這些人都學會唱歌還要強呢。否則空有碑立在那里、歌唱在人的嘴里,無人去對照,兩樣都白瞎了。消息探聽得怎么樣了?” 小江嚴肅了起來,慢慢地說:“柳巷里人還不算少哩……”衣著打扮跟京里比土得要命,苦卻是一樣的。在官府名冊的竟有幾十人,每天一睜眼就背著多少不等的要繳給官府的錢。大部分人身體都不好,少數人病得更重。 小江低聲罵關丞:“他只知道收錢,也不管管里面的人,四、五十歲了還不放人家,這一行,能活這么久不容易?!?/br> “唔,你先擇年紀大的透個信兒,不要多,四、五個人,咱們先試試,她陳情,我放她脫籍?!?/br> 小江瞪大了眼睛。 “福祿縣是窮,縣衙是缺錢缺得厲害。難道要我跟她們催要賣-身-錢?” “您……您真的要放了她們?” “不然呢?給她們看看病,好叫她們多活一陣兒,好好地賣-身?” “可這樣,您會不會有事?這都是錢吶!”小江說,“每月、逢年節,都要給官府繳錢,少了這一筆錢,您的日子怎么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