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節
“應該是美國的機床廠,或者他們的協會之類的,一篇采訪而已,推廣一下只是隨手的事情?!?/br> 齊豐根本不理解:“沒必要吧,這才多大的事兒?” 許如意卻知道,這不在于事兒大,而在于揭露日本人的陰險,這是一種隱晦的宣傳。 齊豐雖然努力去了解這個行業,可能也知道一些知識和數據,但他不是許如意,許如意是從后世來的,太知道此時的日本機床業給美國的機床業怎樣的沖擊! 美國機床行業馬上就要被日本機床行業吃掉了。 他們所有新增出的需求,并沒有被本土機床廠接收,而是都歸了日本機床公司。 因此,在1982年,美國機床協會不得不對日本機床進口實行限額,為的就是保護本土公司。 這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對任何可以打擊到對方的辦法,都去試一試,推一推,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目前一些事情還未發生,許如意也不能說的詳細:“長期的宣傳就會造成刻板印象,自然會引起美國人對于日本機床公司的厭惡。就跟他們如此宣傳夏國一樣。水滴石穿的事兒,不用太大,堅持就行?!?/br> 這點齊豐是知道的,他無奈地點點頭:“也是。不過這樣的話,這條新聞勢必最近會被不停提起,你不是想只在美國走個過場,在其他國家轉載宣傳嗎?這動靜可不??!怎么辦?長崎那邊會不會有意見?” 許如意壓根不怕。 她沒準備在美國下功夫,是因為數顯裝置在美國安裝率已經超過了五成,而且美國的機床雖然在后世喪失了市場,但在現在還是強者。燎原廠暫時也進不去。 但是,如果有這樣的機會,可以不停地和長崎機床廠一并提起,她干嘛不要啊。 雖然現在他們進不去美國,可不代表以后不去。 許如意笑著說:“那就讓他們宣傳,適當的話,咱們也可以幫忙增加一下曝光,別讓熱度涼下來。而且趁機往其他國家轉發,這消息來源可更讓人相信了?!?/br> 齊豐應了一聲:“好!” 許如意倒是沒想到,在八十年代,她還會面臨兩個國家的媒體宣傳狂潮。 夏國這邊人民報的專訪,直接將燎原機床廠參加國際機床展并取得了好成績的消息,傳到了全國各地,無論是機床行業,還是其他行業,都知道了在南河省有這樣一個工廠,居然不但能夠在廣交會上賺外匯,還能去外國賺他們的錢! 這年頭外匯異常重要,所以燎原廠這種跑出去的做法,贏得了不少喝彩。 他們廠不但接到了很多的賀信、電話,甚至還收到了不少機床廠和其他廠子的來電,說是想要來參觀學習,也想出去賺外匯。 這在八十年代可是非常流行的做法,而且還能增進相互之間的聯系,許如意就把自己收集的一些關于國外展會的資料拿了出來,還讓出國的同志各自寫了一篇所見所想,匯在一起,如果來參觀學習就當是課本了,如果不來,也會免費郵寄贈送,讓大家看看,國外的展覽是什么樣。 倒是得到了不少廠子的稱贊。 如果說人民報在大面積范圍內引起了轟動,是揚名,那么179家報刊刊登的那一篇《機床升級改造的意義》,則是真正的在基層范圍內,引起了注意和共鳴。 雖然在國外,數控機床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在國內,也有了不少的研究和落地,但其實在基層很多人對于數控、數顯還是陌生的。 尤其是,這個行業很多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數控和數顯一看就是很高大上的設備,還帶著顯示器,大家一聽第一反應就是,我們手工就挺好,這東西肯定又貴又難cao作,沒這個必要。 而在這篇文章中,許如意就像是個幼兒園的老師,從數控和數顯的定義區別入手,幾乎是將這門技術揉碎了講給大家,這是什么原理,比之人工cao作有什么樣的優勢。 當然,最重要的是成本,許如意直接將改造的成本和利潤完全算了出來給大家看,譬如一臺立車裝上兩座數顯,在國內的價格是7000元。這一年就可以新增1140工時,按著正常的工時價格來計算,一年可以多產生12000元的利潤。不到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況且,不僅僅是多賺錢了,數顯裝置還可以提高加工質量和精度,減少輔助工時,這又是一筆隱形的財富。 比之大家偶爾能接觸到的專業期刊,這篇文章真的是太詳細了,就像是各家的技術員和會計合在一起,跟你在這兒掰扯,這東西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裝上有啥好處,這下可都能看懂了。 不過即便是這樣的普及性文章,如果是發在了機床報這樣的全國媒體上,其實效果不會特別好,一方面是常年訂閱這些報紙的人員已經有了這樣的認知,另一方面是,需要這些知識的人,其實拿不到這些報刊的。 否則的話,為什么許如意當初拿著老師的過期雜志,居然還能賣出去幾十塊錢?還是獲取知識渠道的問題。 但這個問題,放在這179家期刊上,就不是問題了。 他們不是廠辦就是學校辦,大部分都是內刊性質,這樣反倒是有個好處,能切切實實的讓這部分基層廠子都看到這篇文章,從而了解改造升級需要付出多少,又會得到多少。 更何況,又因為不帶有盈利性質,所以一些在大刊上不能寫的內容,在這里面也都是可以寫出來的,譬如許如意還寫道:他們提倡升級改造就是想要提高國內各廠的效率和利潤,燎原機床廠會根據各廠的情況作出詳細的分析,這里面還包括需要投入多少,多長時間收回成本,利潤能提高多少,滿意了,才簽合同。 這些可愛的主編們,居然都沒有給她去掉,而這一條,也是讓很多廠子動心的原因——誰家也不富裕,能夠實打實地知道,自己不會虧本還能賺錢,明明白白地簽合同,這才能放心改造啊。 所以,文章在這179家報刊一發表,回來后就沒事干的張元他們,終于也忙活起來了。 倒是美國那邊,齊豐經常會給許如意打電話報告一下進程,震驚體既然能夠脫穎而出,的確是有優勢的,它可以在短短的標題內,制造最大的懸念吸引人看下去,所以即便有人抨擊這樣的題目一點都不文雅,可在美國也迅速的流傳開來。 用齊豐的話說:“簡直到處都能看見?!?/br> 同樣能到處看見的,就是對震驚體怎么來的溯源,很多報紙都進行了轉載。尤其是再配上這樣的名字:《驚!原來震驚體是這么來的!》《美國人都知道了,震驚體居然來自日本》《震驚體怎么來的,男的看了沉默,女的看了流淚!》 想堅持住那是不可能的,但凡看,就會知道,一切的來源就是日本的長崎機床廠在日本的國際展會上出于嫉妒,違反規定進行的一次不正當競爭! 所以,不過寥寥數日,不但長崎機床廠,就連日本機床行業的名聲都壞透了! 在大家看來,他們自己沒本事賣不過別人——溯源刪去了他們賣的具體東西。還不正當競爭——溯源刪去了圖爾機床廠,直接用長崎機床廠代替。最重要的是,在這樣一個國際機床展上,他們居然能這么干,這不但說明日本國際機床展根本就不公平,還說明在看不見的地方,他們不知道使用多少花招! 不少美國人都認為,應該反對日本機床進入美國! 許如意這才知道推這一手的意義——他們在為進口機床限額造聲勢,原來這一局里,沒一個是笨蛋。 當然,長崎機床廠美國分公司的人很快就發現了這個問題。 “仿佛是突然間出現的,一下子就風靡了起來,現在滿大街都是。起源是這個?!惫ぷ魅藛T將一份印著《美國人都知道了,震驚體居然來自日本》的報紙遞給了負責人入江友。 入江友皺著眉頭看了看,燎原廠和圖爾廠的沖突其實就是一件小事,所以入江友完全不知情,看到后,自然也是很吃驚,立刻打了電話給了川田祥太匯報,并且將這份報紙傳真回了總部。 川田祥太是一邊接電話一邊看的報紙,聽了后直接就罵了一聲:“八嘎!” 他一直認為,那不過是一個小沖突,來自于夏國的燎原廠,已經在這次沖突中獲得了好處,這件事情已經結束了??赡睦锵氲?,居然會在美國發酵起來,作為一個社長,他當然知道,這不是燎原廠能夠辦到的,肯定跟那群看他們不順眼的美國佬有關系,如果任其發酵,恐怕不僅是長崎名聲受損,甚至連其他的日本機床廠也會遭殃。 畢竟這個意圖太顯眼了。 他們這是打不過就想趕他們走,哪里有這么簡單?! 他直接說:“立刻壓下去!” 當然,對燎原廠,川田祥太也是異常憤怒的,和美國人斗智斗勇他覺得這是因為他們強大了,但是被一個來自比日本弱的國家的一個小廠子這么挑釁,他很不爽。 他皺眉問:“整理一下燎原廠的資料,整理一下夏國合作企業的資料?!?/br> 入江友聽到了吩咐后,第一站就是跟《機械日報》來談判,要求他們不再接受采訪,這是為了從源頭斷絕,只可惜的是這家報紙簡直喪心病狂,居然獅子大開口要了一筆匪夷所思的費用。如果是平日,他們根本不會答應的,但此時,入江友只能應了下來。 他以為一切都會順利,不過是多出點錢而已,但顯然這才是最順利的一步。 隨后這件事的發酵,就不受控制起來,溯源的文章到處發,非但如此,還有了不少日本威脅論的論調出現——他們將日本的汽車機床當做了洪水猛獸,認為如果任由他們肆意發展,美國的工業會遭受前所未有的沖擊,大量的工人即將失業,這會給整個社會帶來隱患! 而且,社會上關于反對日本機床進口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大,此時此刻,去花錢要求各個報紙不在進行轉發,根本就沒有用了。 因為這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和憤怒。 他們已經不需要再看震驚體是哪里來的,他們只需要聽——周圍的人,電視上的人在告訴他們,日本人搶走了他們的利潤,搶走了他們的飯碗,不能在這樣下去了。 很快就有了風聲:美國似乎在考慮,對進口機床限額,日本是對美機床最大的出國口,這不就是限制他們嗎? 川田祥太接到消息的當天,就飛到了美國,試圖去左右這條政策的下達,但顯然,對于一場很可能形成危機來說,一個公司的力量太薄弱了。 他在一名官員的辦公室里等了許久,最終也沒有見到人,由此,他可以確定,這個政策肯定會下達。 出來的時候,川田祥太都覺得不可思議:誰能想到,對日本機床行業,對長崎機床廠至關重要的一個政策,起因居然是國際機床展上的一次小摩擦?一個跟笑話一樣的文章標題?這太匪夷所思了,他想不通怎么會如此呢? 車子停在門口,出來后他就想上車,恰好聽到了路邊兩個正在玩滑板的年輕人的對話: “你知道震驚體怎么來的嗎?” “好像是兩個機床廠起沖突的一個八卦新聞。我覺得日本的那個太過分了,質量不如對方,銷售也不如對方,就用了陰招。我不喜歡他們?!?/br> 川田祥太身體晃了晃:什么叫質量和銷售都不如對方?長崎機床廠怎么可能和燎原機床廠是一樣的?! 第90章 三章合一 在川田祥太眼中,不要說燎原廠,就是整個夏國的機床廠,都沒有一個有分量的。 而如今,憑什么和長崎并列,還被說不如它? 即便知道這很失禮,而且并沒有什么用處,在這一天,在剛剛知道有個壞事肯定會發生的情況下,川田祥太忍不住關上了車門,走到了那兩個滑板少年旁邊。 兩個人大概十四五歲的樣子,正在練習,雖然看見他過來了,但根本就沒搭理他。 不過川田祥太并不在意這個,他直接開口:“我必須糾正你們的錯誤,長崎機床公司是日本最好的機床廠之一,是世界排名前二十的機床廠,我們生產的數控機床在全球具有領先優勢,而你們說的燎原機床廠,只是一個來自夏國的小工廠,他們甚至都沒有自己的機床生產線!他怎么可能比我們的質量好?請收回你們的言論!” 如果是在日本,恐怕對面的男孩會低頭說一聲嗨,但別忘了,這是美國。 兩個男孩就跟看傻子一樣看著他,都興奮起來:“他一定是日本人!嘿,你在干什么小垃圾?” “你們很厲害嗎?我看過那篇報道,你們就是只會用陰招的垃圾!” “你管我怎么說,這是我的底盤,我想怎么說就怎么說!” “哦哦哦,日本的機床就是不如夏國的,日本的機床太垃圾了,滾出美國!” 那兩個家伙不但在侮辱他,沖著他叫囂,甚至還舞動起來,做著各種可惡的動作,川田祥太簡直怒火沖天,真想上去狠狠地踢這兩個家伙,但被慌忙下車的司機和秘書連忙抱住了,“記者記者!”他們喊! 川田祥太根本就不想順從,但這會兒實在是太敏感了,雖然說限額出臺是肯定的事兒,但此事就是從長崎機床公司所出,如果再因為他門的不謹慎繼續拱火,有了其他的變故,那真是在國內也無法自處! 他緊緊地握住自己的手,張開又合上,是做了數次心理建設,才終于松開了拳頭,一把甩開了抱住他的下屬:“走!” 這一幕并沒有被所謂的記者看到,畢竟記者也不是萬能的,但無論他動不動手,已經不能改變這件事的發展方向了。對于進口機床侵占美國本土市場的反對聲越演越烈,甚至有不少機床廠的工人開始上街游行。 當然,與此同時,作為這件事的源頭,燎原廠被提起的次數也越來越多,當然都是和長崎機床廠放在一起,被稱之為質量不錯卻被故意針對的一方,燎原廠的形象在這一刻和許多美國機床廠結合了起來。 他們都是可憐的被欺負者,據調查,很多美國人都對燎原廠抱有同情。 許如意的確是沒想到,震驚體的生命力會這么強悍,即便在幾十年前的美國,也能掀起熱潮。但是她很快適應了,作為一個在短視頻年代沖浪的選手,她太知道流量來襲時最重要的是干什么? 不是沉淀,而是快速將流量轉化。 所以,很多美國人在周末逛超市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個現象,他們最喜歡逛的戶外專區似乎有些不一樣了。 原先這些東西都是老老實實地放在那里,你隨便去看去試去選擇,可今天,他們在路的中間設置了小場景,綠地之上,一個巨大結實的帳篷,上面撐著漂亮的天幕,有戶外的桌椅,還有他們這一年里最受歡迎的產品收縮拖車。 這個場景前面放了一個牌子:燎原牌戶外產品推薦。 燎原? 這兩字其實在美國并不常見,但此時此刻,很多人都覺得,怎么這么耳熟啊。 然后,終于會有人恍然大悟,這不就是最近最紅的震驚體起源,因為質量好被日本機床廠欺負的燎原機床廠嗎?原來,他們最喜歡的戶外產品都是燎原牌的。 報紙上終究是虛幻的名聲,如果沒有后續產品的落地,那么很快燎原廠就會被遺忘。 但是,現在,雖然他們的機床產品沒辦法在美國上市,可是,美國人終于將這個遙遠的并不知道是哪里的工廠從報紙上落到了生活上。 ——果不其然,這個企業就是很厲害! ——用過的就知道,他們的戶外用品比別家的更結實還便宜,這顯然說明,他們的質量就是不錯。而我開的就是日本車,他們的車子的確省油,但是外殼真的跟紙皮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