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節
第89章 三章合一 “來一份!” 這位工作人員也就是詹姆士指著《機械日報》說道,隨后扔下了五美分。 報攤主人很快遞給了他一份,他咬了一口手中的漢堡,向著地鐵站走去,準備等會兒在地鐵上仔細看看。 詹姆士認為,日本的長崎機床廠肯定是和一個機床廠在國際展覽上產生了矛盾,大打出手,然后,長崎機床廠肯定是出了什么saocao作,讓這個燎原機床廠吃了大虧! 這符合他對長崎機床廠或者說對日本人的印象,他們就是這樣,看起來非常有禮貌,背地里搞小動作! 尤其是,他們最近剛剛跟長崎機床廠競爭失敗,損失了一個大單,要知道,在美國機床行業,這已經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了。 ——他記得二十年前,日本人前來參觀學習,那會兒他不過是個剛剛畢業的新職員,瞧著他們點頭哈腰的樣子,心里想的是,他們能做出什么東西來?可誰能想到了,短短二十年間,他不過是從新職員變成了一個中年職員,日本人卻拿了美國的技術快速發展,在美國市場上,占據了巨大的份額。 而且,這不是溫水煮青蛙一般慢慢發生的,而是從1977年底特律汽車城開始升級改造,需要大量機床后突然發生的,隨后經濟危機,加劇了這一現象。 仿佛是抓著了他們的薄弱之處,日本人開始大肆進攻,他們的汽車搶占了美國的汽車市場,而作為汽車行業的上游機床行業,也跟著強勢地擠入了美國市場。今年已經到了年底,預計日本機床將占美國機床進口量的四成以上,明明幾年前,這個數字還不足兩成。 但這不是最嚇人的,最讓人驚駭的是,日本數控機床的進口量占到了他們進口的數控機床總量的八成。 所有的信息都表明,日后是數控機床的天下,這就代表著,他們引以為豪的普通機床市場在淪陷,而冉冉升起的新市場,他們已經被占走了大部分的位置。 短短幾年,就有了這樣大的變化,誰能不害怕他們呢。 而且,日本人實在是無所不用其極,他們本來就人工便宜,為了壓低價格,連政府都全力出動給與免息貸款,減免稅收,相同的設備,他們的價格只是美國機床的五六成,怎么可能競爭得過? 詹姆士就職于wt機床公司,這是全美十大機床公司之一,可今年開始,連他也感覺到了行業的艱難。 就譬如說這次丟失的這個大單,是一家美國著名汽車公司要新建工廠,需要汽車生產線,他們和長崎機床廠進行了長時間的角逐,要知道,雖然他們的價格更貴一些,但是相應來說,日本的產品和他們的產品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結果誰能想到,本來兩邊不相上下,長崎機床廠卻突然縮短了供貨時間,他們將原本十個月的供貨時間縮短到了6個月。 要知道,美國機床廠的供貨平均時間是15個月,為了拿下這次的訂單,他們費盡心思將時間縮短到了12個月,這已經是極限了,才能夠跟長崎機床廠打個平手。 誰能想到,長崎居然將時間縮到了他們的一半,建造工廠才需要多長時間,這就代表著,如果采用長崎機床廠的設備,會比采用他們的設備提前三到六個月開張,這都是錢! 對方幾乎沒有猶豫,就對他們說了抱歉。 想到這里,詹姆士再一次確定:日本人都很陰險。 所以,當他將最后一口漢堡吃掉后,終于上了地鐵,找到了一個座位后,連忙迫不及待地打開了報紙,開始瞧見燎原廠大賣,日本參與合資的工廠也進行售賣的時候,他不由點頭,對的,這就是他們喜歡干的事情。他們瞧著你賣得好,就會想辦法擠進來,永遠會比你的價格低,將人擠得無法生存。 不過,當瞧見燎原廠要了一張整改通知書的時候,他的腦海里就閃現了一個問號? 再看到了燎原廠拿著通知書要求同樣違規使用展臺的這家合資廠收起所有不合規展品時,他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最后看到那家印日合資的圖爾機床廠不得不收起東西,再也不能繼續銷售,燎原廠又恢復了獨一家的熱鬧。 他腦子里只有一句話:就這? 他不由再看向了標題:《驚!日本國際機床展,長崎機床廠竟對燎原機床廠做了這種事!》? 地方是對的,主人公是對的,的確也是做了不對的事情,結果也挺爽的,只是……他想看的爭吵,打架,相互砸攤子,最后全部被抓到了警察局這種超級大八卦,完全沒有???! 這內容能配得上這個標題?! 詹姆士現在就一個想法:《機械日報》真的越來越差了,這是哪個喝可樂沒有氣的編輯想出來的標題,這簡直是掛著偷賣狗rou,詐騙行為! 他直接將報紙放在了一邊,他覺得自己早上的好心情都不見了。 他想,等會兒到了辦公室,他一定要打個電話給《機械日報》,控訴他們的行為! 只是沒想到的是,正想著呢,他對面坐著的一位中年人突然沖著他來了句:“嘿,哥們!” 詹姆士疑惑地看著他,對方笑著指了指他放在包上的報紙:“能借我看看嗎?” 詹姆士看看報紙,那個夸張的新聞標題正對著對方,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哦這又是個和他一樣被新聞標題騙了的家伙! 如果說剛剛是憤怒,這會兒他仿佛突然心情好了一些,你看,并不是他被騙了,實在是這個標題太可惡了,誰看了能受得了?他壞笑著將報紙遞了過去,甚至還開玩笑地說了句:“很精彩!” 對面的哥們眼睛都亮了,顯然期待極了。 立刻接了過來,仔細看了起來,然后,詹姆士就觀察到了對方表情的變化——疑惑,不解,憤怒! 如果不是當著對方的面,他真想笑起來,你看,果不其然,不是我一個人這么笨,居然被個標題騙了。 顯然,對面的哥們這會兒很是不爽,盯著那張報紙看了半天,大抵是想跟他交流一下的,可誰能想到,斜對過的一個年輕人突然開口了:“哥們,能讓我也看看嗎?我太想知道長崎機床廠干了什么?他們總是這樣!” 這個城市聚集著不少機床廠,大家都是同行,對長崎的吐槽簡直不要太贊同!更何況,對面的哥們顯然有種跟他剛剛一樣的心情,用一種你知道的眼神看向了他,意思是你看,又一個受騙的,讓他也知道一下人間險惡吧。 所以,在一聲“很精彩”中,這張報紙又傳到了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人手中,而且因為看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吸引人,隨后,幾乎整個車廂的人,都在等著那張報紙。 詹姆士住在郊區,平日里上班需要半個小時的車程,但他發誓,今天的上班路是最好玩的一天,他雖然開始的時候覺得很憤怒,但隨著這張報紙傳來傳去,無數個人被這個標題騙了后,看著每個人遞給下一個人時,一本正經說很精彩時的表情,這簡直太有意思了。 尤其是最后一個拿到的人,看完后,再也沒有人伸手要報紙了,他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以一種無奈地口氣將這張報紙還給了他說:“哦,兄弟,你簡直是個天才,你怎么能看著這么多人受騙,忍住不笑的呢?!” 這就好像是一車的陌生人,在毫無商討的情況下,心照不宣地共同合作完成了一件事情。 此刻,終于被揭破了,頓時,整個車廂里都哈哈笑了起來。 他甚至聽見有人說:“我也要買一張回去騙騙他們,這是哪個家伙想出來的標題,實在是太有意思了?!?/br> 詹姆士想:他大概也可以去辦公室來這么一圈,他確定,那群家伙們肯定會受騙的。 齊豐都沒想到,原本只是想在美國轉一圈,來個新聞出口,卻不想能夠在21世紀生存下的震驚體,是有真實力的,即便是《機械日報》這樣一個小小的已經沒落的報紙發出的一篇廣告新聞,居然火了! 齊豐專門挑了個正常時間給許如意打電話。 許如意剛剛從京市返回燎原總廠——她接受了人民報的采訪,同時,也接到了足足179家大小媒體的邀約,他們都想采訪她,轉發她和燎原廠的稿件,他們都想謝謝她! 這些說是媒體,其實大部分都名不見經傳。 有的是廠子里的報紙,有的是學校里的報紙,有的是各市的報紙,他們其實可以完全不發聲的,因為這年頭轉載是很正常的行為,沒有人會說一句:你轉載了別人的文章,就要給稿費,你學會了文章上的辦法,就要說謝謝。 可他們都站了出來。 許如意那天讓工作人員說都同意,其實不是她不想多接幾個電話,多跟這些可愛的人說幾句話,是因為她哽咽了。 寫文章很累,尤其是她如今工作多,幾乎是見縫插針才能找到時間,而且這會兒也沒有電腦,所有的都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的寫出來,甚至有時候需要用圖來做標注,還要自己拿著尺子一筆一劃畫出來。 但瞧見了這179個名字,她這會兒覺得一點都不累。 采訪完后,她又仔細寫了一篇文章,叫做《機床升級改造的意義》,發給了這179家媒體,讓他們選取片段進行加工轉載。 今天是剛回來。 接電話的時候,郭培生還在辦公室呢,正跟她說今年的秋交會情況,目前一期已經結束,跟他們預想的一樣,大家的鍋爐都上了控制器不說,還都五顏六色花哨起來,讓采購商們齊齊稱贊。 不過燎原廠的生意并沒有因為加入了競爭變差,春交會的鍋爐訂單已經陸續交付并投入了使用,口碑非常好,燎原廠的鍋爐肯定是不可能跟那些國際大牌媲美的,但是,在這個價位,有這樣的外觀質量服務,那是無可出其右的。 所以,今年秋交會不少東南亞國家的鍋爐廠都組團過來采購了。 另外是其他廠家簽署的訂單,也有燎原廠的利潤——通過了實際使用證明,長安機器廠的控制器質量完全合格,卻比國外知名品牌要便宜不少,幾乎所有的采購商選配的都是長安廠的控制器。 這可是燎原廠和長安機器廠共同研發的,每一臺都有燎原廠的分紅,算是隱形收入。 郭培生笑的皺紋都堆在了一起:“比春季多了360萬美元,二期還在進行中,應該是能維持春交會的成交量,很是不錯啊?!?/br> 說完了,郭培生就起了身:“行了,你忙活吧,我這邊還有不少事兒呢。有空咱們再說?!?/br> 許如意就笑著問:“啥事啊這么忙?” 郭培生很不滿的看她一眼:“你說啥事啊,你從國外拿了一千多萬美元的訂單,咱們省就是東陽機床廠也沒在國外展覽中有這成績,說是讓咱們寫份材料交上去,要表彰。這活你肯定沒時間,我給你寫唄?!?/br> 許如意沒想到是這個,頓時不好意思了,她實在是忙。 這種匯報還會發在省政府或者廳里的內刊上,其實是一種榮譽,開始的時候,郭培生覺得,這是露臉的好機會,所以都讓許如意寫。許如意只能抽時間,可偏偏需要寫匯報的時候,一般都是他們做出了成績的時候。 譬如廣交會拿回了成交量,專利運營中心開始辦公。 對其他廠家來說,拿回了訂單回來生產就行,可燎原廠不一樣,他們廠底子弱,廣交會回來不是擴廠,就是找合作,許如意忙的團團轉,再讓她寫這個,郭培生都心疼,干脆自己來了,現在已經成了慣例。 許如意立刻說:“多謝老廠長幫我!” 郭培生臨走前叮囑一句:“回來放兩天假,好好休息休息,年輕身體也重要!” 許如意連忙應了,恰好電話打過來,郭培生看到是從美國打過來的,就知道是齊豐,跟著又說了句:“讓他也好好睡覺!” 許如意就聽見,齊豐本來應該是想說話的,霎時間就沒音了,一直等到郭培生離開,關門聲響起,齊豐才出聲:“老廠長怎么說起這事兒了?!?/br> 齊豐跟郭培生根本沒見過面,不過因為燎原廠的專利問題,打過不少交道,小老頭看他啥都好,就一點覺得不好:日夜顛倒!用他的話說:“這身體不搞垮了?!?/br> 齊豐知道這是好意,可又不想改,于是變成了能躲多遠躲多遠。 許如意自然知道,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尤其是還屬于兩個國家,夏國人現在還處于遠親不如近鄰的階段,包個包子都給左右鄰居和同事送一送,美國人應該是很注重隱私的,所以從不兩邊說話。 這是難得相互碰上了,她笑笑:“沒,他說我順便帶上你了。要不我跟老廠長說說,讓他別管你?!?/br> 齊豐立刻說:“別別別!老廠長說我,我就覺得有個長輩關心我呢,雖然不會改,但是就是有人記掛著挺好?!?/br> 許如意:……又想被記掛又不躲著,這什么腦回路??! 不過很快,她就發現,自己的腦回路還是不夠啊,因為齊豐跟她說:“震驚體在美國火了!” 震驚體還是許如意跟齊豐說的,可是這意思,許如意有點不懂:“怎么火了?你不就是發在機械日報上了嗎?” 這個報紙雖然名字高大上,但內容不怎么嚴謹,以許如意的認知就是《走進科學》這種,披著工業的皮,寫著偽科普的內容,圈外人表示不感興趣,圈內人表示看不慣。 選它登報一是因為它名字像是正規媒體,二是自然也是因為好上。 齊豐立刻說:“是,但你知道嗎?登報那期的銷量多了三成,我分析,一方面是你的標題太吸引人,另一方面日本人不怎么受待見。我本來以為也就是這樣了,結果大前天我看到了一條這樣的新聞?!?/br> “《震驚!昔日影后竟混成如此模樣,沒有最慘只有更慘》!你知道內容是什么嗎?” 許如意覺得有點耳熟,她年少無知的時候,沒少被這樣的標題騙進去,不過齊豐根本不用她猜,因為他根本壓抑不住自己的震驚:“我還以為混的多慘呢,結果是盤點他們最慘的角色!而且你知道這是發表在什么樣的媒體上嗎?” 許如意一聽就知道,肯定答案很匪夷所思,要不齊豐也不能成為一個人型震驚體,他這會兒說話不帶驚嘆號好像不會斷句! 所以她也不猜,直接遞梯子:“什么?” “《娛樂周刊》!而且還是封面!你知道娛樂周刊有多火嗎?這可是全美銷量最好的娛樂報刊,影響力巨大。前天出來的,昨天就有報紙學了這個標題,今天我去報刊亭,大部分的報刊已經都用上了!” “但有點很奇怪,居然有報刊開始對這個標題的來源感興趣了,《機械日報》的編輯告訴我,他們已經收到了好幾個電話,想要采訪一下,為什么他們會想到聳人聽聞的標題?!” 許如意不太懂美國的報刊市場,不過她覺得,這又不是網絡時代,大家會對一個梗是怎么來的去溯源。 如今的美國即便傳媒發達,報紙也不可能有這樣快的速度去響應,除非是人為的。 齊豐也是這意思:“要采訪的媒體還都不錯,我有種感覺,他們不是沖著震驚體來的,而是沖著這事兒來的。似乎是借著震驚體的火了,去推廣這件事?!?/br> 許如意同意:“我也覺得是?!?/br> “對吧!你也認同,可是這是誰?為什么要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