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這個外室有點良心,但不多、重生后侯府夫人開始止損、狗狗眼、含梔、今日不宜晚安
沒錯,股票還能不能漲,就看你們了! 而使用了mf-101s的哈佛和加州理工,發現自己身邊的空氣突然就變得格外凝重了起來。 被無數的人,用冰冷的眼神盯著,他們覺得自己簡直坐立難安。 陷入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是什么樣的感受? 他們現在終于感受到了。 身為校歌賽參賽歌手、航空設計大賽參賽選手雙重身份的顏學信,在這里得到了近乎主場的待遇,不論走到哪里,都會迎來一陣熱情的歡呼。 相比之下,東原大學的參賽隊伍,則沒有太多的關注。 他們只參加了“模擬任務賽”。 主席臺一側,作為這次航空設計大賽主辦方的東原大學航空學院院長榮徐滿心的不是滋味。 自己的主場,自己卻沒有資格當主角。 航空設計大賽的第一場比賽,就是常規賽里的競速賽。 這個競賽環節里,所有的參賽隊伍,將會從a點起飛,到達b點。 為了這場比賽,東城封閉了大半的城市空域,就連機場的飛機航線,都臨時調整了方向,從城市的另一側降落。 而這場比賽的a點,設在了附近另外一所大學的cao場。 ab點之間,直線距離為五公里。 在開幕式的時候,部分參賽選手,已經前往a點,進行準備了。 mit的隊伍里,顏學信和麗夏留在了b點,而馬庫卡和梅兩個人,則去了a點。 其他,也有許多的學生是這么安排的。 五公里的距離,其實是民用無人機圖傳的安全距離。 但是在東城這種大城市里,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各種無線電信號非常復雜,顏學信擔心飛行器在飛行途中丟失信號,失去控制,影響成績,所以設計了中間接手控制的方案。 在a點起飛之后,天空殺手由馬庫卡控制,然后在距離b點還有兩公里的時候,由顏學信接手控制,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目視降落,比圖傳更即時,更清晰,也更準確。 mit是老參賽選手了,經驗很豐富。 早上9:00,比賽正式開始。 a點的各色飛行器,開始起飛! 參賽的數十架飛行器,各色各樣,五花八門。 有單軸螺旋槳,有多軸飛行器,有的有機翼,有的有涵道…… 有的長得像鳥,有的則好像是只是用民用無人機直接改了改。 而有幾架飛機,占據了跑道的中間位置。 來自mit的4號“天空殺手”、來自哈佛的7號“白色隼鳥”、來自清大的11號“清三”、來自京航的15號“罐頭開罐器”。 這四架飛機的造型各異,但是體型在所有參賽的飛機中,都算是比較大的,它們的造型,都是近似傳統飛機的造型,特別是哈佛的“白色隼鳥”,像是縮小版的客機。 在比賽的槍聲響起的瞬間,所有的飛行器同時點火,開始加速! 一時間“嗡嗡嗡”、“轟轟轟”、“吱吱吱”的聲音響起,像是群蜂飛舞,亂成了一團。 起飛還不到三秒鐘,就已經有飛行器撞在了一起,從天空中墜落下來。 “嗶!嗶”的吹哨聲此起彼伏,旁邊的裁判們和志愿者們,開始記錄不同編號的飛行器。 一些來參賽的學校,其實能夠來參加,就已經歷盡了千辛萬苦,此時發現自己的飛行器被撞毀,一個個欲哭無淚。 某種程度上來說,航空設計大賽的常規賽,也像是一種淘汰賽,能夠經受住這三場比賽的折騰的飛行器也不多,一輪比賽下來,淘汰得也差不多了。 “嘖……”馬庫卡搖了搖頭,如果要和這些飛行器爭奪航線,那怕不是要落后了? 早知道,就直接把自己家的飛機擺成火箭升空的姿勢了。 幾十公斤的推力,推這么一架飛機,跟玩兒似的。 先搶占高度才是最合適的。 不過,現在后悔也晚了。 既然這樣,先爭取距離吧。 在馬庫卡的cao縱之下,天空殺手火力全開,像是點著火的老鼠,在地面上噴著火焰飛速向前狂奔。 幾秒鐘之后,馬庫卡眼看兩側的距離足夠,輕輕一提cao縱桿。 天空殺手離地而起,直沖天空。 “嗖”一聲,天空殺手幾乎是在視野里閃了一閃,就已經消失不見了。 地面上,裁判們目瞪口呆。 臥槽,這么快! 后方,那些升空的飛行器,還在亂哄哄的爭奪空間呢。 而在天空殺手的后方,另外三架飛機也先后起飛,直飛向了遠方。 旁邊,天空中也有一道影子“嗡”一聲跟了上去。 那是一名身穿背負式飛行器的攝影師。 他負責轉播這次比賽的空中實況。 但現在他的感覺是。 臥槽,這些飛行器怎么也那么快! 就連背負式飛行器都有點跟不上! 其實這也很正常,背負式飛行器的動力雖然更強,擁有四個比罐頭渦扇更強的渦扇發動機,但人類的體重實在是太重了,也不符合流體力學。 而那幾架飛行器,則是用了各種超輕材料,幾乎將自身的重量減少到了最輕,同時也經過了最嚴格的空氣動力學設計。 “哦!”東原大學的cao場上,所有的觀眾們緊緊盯著屏幕。 天空殺手飛在最前方,后方緊緊咬著的是mit的“白色隼鳥”。 再后面,才是另外兩架,而且還有被落得越來越遠的趨勢。 坐在主席臺上,空客的副總裁彭帕掃了一眼身邊一名波音的工程師,道:“這白色隼鳥,用的是你們的技術吧?!?/br> 這種外觀設計,有很多波音的影子。 那工程師沒說話,算是默認了。 經過多次模擬計算,跑過大型風洞,從外形上來看,白色隼鳥比天空殺手看起來要成熟、完整多了。 而航空領域,某種程度上來說,真的是顏值即實力。 第1348章 輸給我,是你的榮幸 但是這個時候,外形的優秀,卻有沒有給白色隼鳥帶來太大的優勢, 起飛之后,“天空殺手”就一直維持著領先地位,穩穩壓住白色隼鳥。 二者并駕齊驅的同時,后方的另外幾架飛行器,也牢牢霸占住了第二梯隊。 加州理工使用了mf-101s的飛行器,清大的“清三”和京航的“罐頭開罐器”,就在這個第二梯隊中。 其中表現比較讓人側目的,是清大的“清三”,沒有使用谷小白的罐頭渦扇,而是使用的自己的渦扇,但憑借長期的優化和良好的飛機設計,也能拿到這個成績,實屬不易。 而明眼人也能看出來,“清三”的背后,是國內的幾大飛企的技術儲備。 而大屏幕上的轉播,也已經分成了好幾個畫面,顯示著不同的飛行器。 有的是從地面上追蹤,有的是定點的拍攝氣球,有的是直接截取的部分飛行器的圖傳信號。 但更多的,則是來自許多身穿背負式飛行器的攝影師們的拍攝。 這支拍攝團隊,完全是由小白娛樂提供的。 上次拍攝《云中君·鋼鐵之夢》及后續的mv《國殤》時,就曾經啟用過這支拍攝團隊。 雖然現在大量的航拍鏡頭,已經可以使用無人機來替代。 但在圖像處理和解決眼下情況來說,任何的無人機,都沒有人類本身的反應速度快。 特別是這種整個天空尋找值得拍攝的畫面的情況下。 人類雙眼一掃,就能找到合適的畫面,屬于完全直覺的類型,cao作飛行器在天空中搜尋,卻不可能那么快。 在座的許多航空設計師,這輩子也參加了不知道多少航空設計大賽了,但是從沒有見過這么舒服的觀看體驗。 像是在看一場剪輯完畢的競技電影,體驗極佳。 這則是校歌賽的幕后導播團隊的功勞。 這支完全由東原大學的師生們組成的導播隊伍,雖然還很年輕,也已經越來越專業化、尖端化了。 只是,這個觀影的體驗,實在是太短了。 一分鐘之后,所有人都聽到了天空中傳來的嗡鳴。 不如大型飛機起飛時的震耳欲聾,但也絕對不會讓人忽視的程度。 現場的觀眾們抬起頭來,看向了天空中。 就看到兩架飛行器,一前一后,從遠方飛了過來。 “咦?到了?” “這才多久?” “有一分鐘嗎?” 確實沒有一分鐘,因為在大屏幕上,正顯示著比賽的時間。 現在才剛剛52秒。 天空中的兩架飛行器,開始俯沖、減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