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這一道前朝的御膳,哀家也曾聽說, 卻是從未嘗過。虞娘子,你真是手藝高超,博聞強識?!?/br> 虞凝霜連忙謙虛了幾句。 若說是手藝高超嘛,這道甜品其實非常好做。 若說是博聞強識,她倒是擔得起,畢竟有穿越的金手指在呢。 虞凝霜知道這一道“龍睛清風飯”的做法,是因為在現世時看過一篇《盤一盤那些盛唐宮廷美食》的輕松科普文。 其中就記載了這一味奢侈的夏季消暑美食—— “法用水晶飯、龍睛粉、龍腦末、牛酪漿,調事畢,入金提缸,垂下冰池,待其冷透供進,惟大暑方作?!保?) 虞凝霜之所以記得,是因為讀到這個食譜的時候她反復琢磨,覺得甚為有意思。 古文如此簡潔,寥寥數語就將一切講明,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各種名詞。 在這一道清風飯中,糯軟的“水晶飯”是主體,“龍睛粉、龍腦末”負責重要的調味,甜潤的“牛酪漿”則是點睛之筆。 虞凝霜算來算去,好像只有那“金提缸”并無用處,可有可無。 當時她還在心中嘲笑,說這對“金提缸”的特意提點真是多此一舉。 然而此時此刻,處境和心境完全不同,眼見著滿目輝煌,感受著等級森嚴,虞凝霜才驚覺當時的自己是多么天真可笑。 恰恰相反,這道菜肴中最重要的就是那金提缸。 沒有金提缸,它頂多只是一道加了些調味的糯米飯。 有了金提缸,它才能升級為御膳中的“龍睛清風飯”。 淡褐色的龍眼粉細細灑在上面,至于本就是純白色的龍腦粉,則像是一片雪融入一捧雪那樣,早與潔白的米飯融為一體了。 這貴逾千金的香料已然孤影難尋,只剩下一抹極其清涼提神的悠然味道,輕柔如風地蕩在每一個品嘗者的口中。 水晶飯烹制得可口,香料也是昂貴精巧。但若僅憑此兩點,這清風飯倒得不了劉太后太高的評價。 將整體口感提升的,還是那牛酪漿的功勞。 唐朝所用的“牛酪漿”到底是何物,虞凝霜好一番考據。 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這應該是輕微發酵的牛乳,有點像她之前抨制酥油過程中的產物。 但是龍眼粉和龍腦粉味道都很濃郁、很特別。 如果再加上發酵的酸味,口味未免太過紛雜,沒有重點,只怕那時就不是清風了,而是將亂七八糟全部攜卷進去的龍卷風。 于是虞凝霜做出了煉乳。 她覺得沒有人會不愛煉乳,這東西就是極致的香甜,是牛乳的精華。 做法也簡單到不可思議。只需鮮乳加糖,細細熬制,直熬到黏膩的狀態即可,冷凝之后的煉乳會更加濃厚,更加稠密,呈極淡極淡的淺黃色。 一股腦澆上去,頓時乳香四溢。煉乳緩緩浸潤在米粒之中,將它們包裹起來。 它像是一份柔和的連接,將其他食材的香味和口感全部發揮到最大。 由劉太后起頭,眾人都先用了一點清風飯,而后,又都恭謹地等她先下箸。 虞凝霜在一旁都替他們著急,恨不得把剩下的食物都塞他們嘴里,趕緊結束這漫長的折磨,她也好下殿去填填肚子。 宴席既然已到尾聲,腹中余裕實在有限,揀自己喜歡的吃幾口也就是了,不用管那些虛禮——劉太后這番勸慰下,眾人這才自在地行動起來。 趙妙嘉迫不及待示意乳娘,給自己拿了一塊荔枝玫瑰果凍。 拿近些看,才發覺這果凍更加好看。其中散落的花瓣仿佛在閃爍一般,又有許多細小的氣泡,好似發光。 其實,像花瓣這樣極不規則的物品浸入果凍汁液時,物品邊緣會自帶許多氣泡,但是虞凝霜向來手藝精巧,對經手的事物要求極高,她本來想把花瓣邊的氣泡等全部挑開。 可轉頭一想,這果凍中竟是有氣泡才更好看,正是因為有氣泡才更顯得本體晶瑩剔透。而且也增添了一絲活潑之感,讓每一塊果凍都像是一個閃亮的圣誕水晶球。 趙妙嘉一口咬下去,也不知流入口中的是花汁還是果汁,總是都是極致的香甜馥郁。 她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仿佛直到此時此刻才終于確信——這是吃食,而不是寶石。 小皇子趙宸做了和meimei一樣的選擇。 而劉太后和齊郡王一致,似乎都對那清風飯,仍是沒有放下金碗。 唯有官家趙律,叫了一品桃間晴雪到面前。 他垂眸將這份桃膠細看。而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居然又點了虞凝霜近前回話。 “虞娘子,”他問,“這道桃間晴雪,最開始就是你做的,是也不是?” 這話問得有些沒頭沒尾,然而虞凝霜卻莫名明白了。 因李貴妃曾經得意洋洋、大張旗鼓地將這一味得官家賜名的甜品送予各宮,引發了一陣吃桃膠的風潮。 因此,如今許多宮殿的小廚房,乃至御廚房的諸位都會做這一樣了。 虞凝霜甚至聽說御廚房的新膳工一進來,都要教授這一道桃間晴雪。 她第一次聽到這消息時,簡直哭笑不得,然而很快,難免還萌生了一些入選教科書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