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而且此時烹制豆生,正應和時節?!?/br> ——虞凝霜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自七月七開始,便有“種生”的習俗,即是將各類豆子放入精美的小瓷碟瓷碗,或是小竹籃里,待其發芽。 芽發數寸之后,再用彩色絲縷將其纏繞裝扮起來,花花綠綠的甚是好看。 它們就像一個小玩具,或是小盆景似的,看著便很討人喜歡,街上總有人售賣,虞凝霜也給弟妹買過。(1) 隱隱約約,虞凝霜能夠理解市井百姓對豆生的喜愛。 喜愛它們便宜又耐儲存,喜愛它們可以現吃現生,喜愛它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為舌尖添一抹鮮味。 它們令人安心。 當然,人們也許更愛豆生的纖長美味,愛它永遠欣欣向榮,勃勃向上的姿態。 以豆生作為常用蔬菜入菜,正是始于本朝。 因此仍屬于一個熱火朝天探索的蜜月階段,大家吃得極其兇猛。 但凡往那種生小籃子里看一眼便知,只要是豆子谷物,甭管什么蠶豆、紅豆、綠豆、黑豆、豌豆、小麥……都得讓它發出個芽兒來看看。 主要是來嘗嘗。 可這樣轟轟烈烈的“豆生家族”,到了現代,卻沒落到一提起豆芽,首先想到的無非是黃豆芽和綠豆芽兩種,頂多再加個黑豆芽…… 可見,漫長的時間中,智慧的先民們已經從味道、性價比、安全性等等方面,替子孫后代做出了選擇。 所以,虞凝霜用的是黃豆生,耐煮,而且味足、營養豐富,的確是豆生中的扛把子。 聽了虞凝霜的講述,這一次開口的,卻是那一位小公主趙妙嘉。 “黃豆生?和我種生小籃子里生的是一樣的嗎?” 與自家meimei同樣年紀的小姑娘,白雪可愛,金玉之質,看得虞凝霜心中喜歡,便溫聲回答。 “微臣無緣得見公主所種的豆生,不敢妄下結論,但大致是如此?!?/br> 趙妙嘉聽了,燦然笑起來。 即使她丫髻上一顆珍珠就能換數百石豆子,但那籃子豆生,她確實是在小心養護著,每日還要跟它們說話呢,金貴得很。 “你做飯好吃,又會做豆生,你來我殿中,幫我看著那些豆生好不好?” 未等虞凝霜回答,也未等他人表態,趙妙嘉已經被她的父皇輕聲呵斥。 虞凝霜是太后娘娘宮中人,怎么能因為孩童玩耍之心便被隨意要走呢? 虞凝霜依吩咐退下之前,見可憐的小公主已經眼淚汪汪。 是齊郡王在哄她。 虞凝霜隱約聽他講起,說閩地人家也會在中元給先祖供奉豆生。待豆生長三日之后,便取來做菜,很有意思。(2) 他還約定和小公主再一起生些豆生,小公主似是終于破涕為笑,只是再后面的,虞凝霜就聽不見了。 她不禁想起上一次、即是第一次見到這位齊郡王的場景。 一眾朝臣當中,他拿著一點風俗異聞高談闊論,成為所有人矚目的焦點。 還真是天生玲瓏手段,虞凝霜想,真會待人接物。 太后娘娘仁厚,不愿給宮中人立規矩,她用膳時向來只幾位貼身女官侍奉即可。 只是今日這家宴確實不同于往日,慈寧殿眾人都屏息凝神,隨時待命。 虞凝霜也快步回了小廚房。 她總共做了六樣吃食,這才上了一樣,剩下的都要片刻不懈地盯著才是。 很快,虞凝霜做的兩樣飲子——桂花雞頭米糖水和綠豆爽也被端走。 在這初秋時節,雞頭米又新上市,而虞凝霜如今烹飪起這味食材,可算是爐火純青。雪珠一般的雞頭米浸在甜水中,表面飄著金箔一樣的新桂花。 至于那綠豆爽,是綠豆粥熬到起砂而后冰鎮,加了水晶一般的小芋粉圓子而成。 這是虞凝霜最近在嘗試的新菜譜。 圓子里還加了一些木薯粉,比例剛好,每一個都是外圍晶瑩剔透,中心有一點點乳白,兼具純凈和可愛。 尤其那口感極佳,獨一無二。 冰鎮之后,小園子更有韌勁、更有嚼頭,配上綿軟甜蜜的綠豆沙,讓人忍不住一顆接著一顆吃。 一冷一熱的甜飲子,都很美味。 虞凝霜正在糾結給自己盛哪一樣,歇口氣兒,結果又被懵懵懂懂叫上了殿。 第141章 海石花、荔枝果凍 眼看著虞凝霜第二次上殿, 在場眾人好像都有一瞬間愣住了。 尤其是趙律。 他只不過是見女兒因為剛才的呵斥而悶悶不樂,而她似乎又很喜歡那一道綠豆爽。 小圓子彈滑可愛,綠豆沙細密香甜, 幾片軟糯的百合也是錦上添花…… 尤其是那冰冰涼涼的清爽口感,別說是趙妙嘉,就是趙律也十分喜歡,為了安撫女兒,也為了凸顯君父威嚴,于是他隨口讓做這當綠豆爽的膳工上來領賞。 沒想到又是虞凝霜。 這下趙律都不知道怎么開口了。 還是劉太后先反應過來,帶著慈祥的微笑夸贊了虞凝霜, 又與她有來有回幾句話, 簡簡單單問了問這綠豆爽的做法。 虞凝霜也如之前一樣落落大方地回答。 她做這一味甜湯, 不像竹蓀清湯有那么多彎彎繞繞和典故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