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趙律微微挑了挑眉。 怎么會這么鮮? 明明只是一碗清得不能再清的湯,除了幾塊竹蓀,再無他物。 然而這滋味竟是極致的鮮美,一瞬間都讓他懷疑后廚是不是為了保住好滋味, 而偷偷熬制了葷高湯。 可是……趙律打量著手中清湯, 其中分明沒有半點油花和雜質, 泛著清澈的漣漪, 像是夕陽下的波光。 一入口,輕若無物。 別說是葷腥之物了, 好似連多余的調料都沒有加, 只點了點鹽巴。 清簡至味。 正合趙律的心意。 而且這道湯很神奇。 乍一看,必然以為那名貴的竹蓀才是出彩之處。 然而只要喝一口湯便知, 這湯才是主角, 鮮美無雙, 潤澤有味。 這讓趙律頗為驚奇和好奇。他確實也是先喝完了湯,才想起將囤在碗底的竹蓀一塊塊舀起吃掉。 “這湯不錯,是哀家小廚房進的。竟是比之前吃過的竹蓀都要鮮靈?!?/br> 劉太后也開口夸贊, 顯然非常滿意。 云雀適時又給她老人家添了半碗, 正要再給趙律添, 齊郡王趙循卻接過玉勺,親自給兄長添了湯, 雙手奉上。 “有勞二弟?!壁w律悠悠接過。 趙循致禮落座,笑吟吟開口,“娘娘宮中小廚房廚藝越發精進,想來是陛下為娘娘置了最得力的人手,孝心可感天地?!?/br> 這話趙律很愛聽,不由點頭道,“娘娘春暉照耀天下萬民,自然受萬民誠心供養?!?/br> 話都說到這兒了,趙律著實是對烹調這一道竹蓀清湯的人很感興趣,加之心中仍有是否以葷代素的疑慮,便召其上殿回話。 云雀姑姑心善且精明,向來很看好、很照顧虞凝霜。 親自引虞凝霜上殿這段路,她比表現得虞凝霜還緊張。 即使知道這小娘子向來在禮節上并無錯漏,還是仔細囑咐著。 等到看虞凝霜落落大方自報了姓名官職,與主位那幾位一一見過禮之后,云雀姑姑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然而,剛放到一半,趙律下一句話卻讓她都跟著屏住了呼吸—— “虞娘子,竹蓀少味,而你這清湯卻美味異常??墒菫榱吮W『米涛?,破了這桌素宴的規矩?” 哈?! 做得好吃也有錯??? 虞凝霜嘲諷著腹誹,面上卻忙將頭又底下一分,朗朗道。 “官家明鑒,春祠夏礿、秋嘗冬烝,四季敬祭先祖,何其鄭重。微臣又怎敢只為沽名釣譽,就如此大膽妄為?” 雖然目前在慈寧殿工作,但虞凝霜相當于是從翰林司被暫時借調過來,她的一應官職、待遇等仍按著那邊走。 既然身為光祿寺的女官,那便是外臣,她自然以“臣”自居。 一番話答得真誠謙順,不卑不亢。 趙律本也只是炸她一炸,現下見虞凝霜如此表現,態度也緩和下來。 “哦?既然如此,那便說說,為何這清湯被你做得比火腿熬的高湯還鮮美?” “回陛下的話,這湯確是高湯,是只用了一種蔬菜的素高湯?!?/br> 眾人一聽,都瞪大了眼睛。連剛要相信虞凝霜的趙律都手上一頓,放下了剛拿起的湯碗。 “只用一種蔬菜的素高湯”,這話聽起來,簡直比這高湯的葷素之爭更加離譜了。 凡是燉高湯,哪有用少于五種材料的?若是葷的,便要將雞架、火腿、豬棒骨、牛筒骨等一遭放進去,還要再加香菇等素物調味。 就算是簡單的素高湯,總也要有蘿卜、白菘、生菜等林林總總。 什么菜蔬這樣霸道?只用它自己就能吊出如此可口的高湯? 眼瞧著眾人炯炯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好像不能合理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受刑似的,虞凝霜趕緊答道。 “是用豆生,黃豆生熬的素高湯?!?/br> 此時,豆芽尚被叫做“豆生”——這個樸素而直白的名字。 別小瞧這廉價又易得的豆生,它們久煮之后,豆腥氣便會盡數散去,只留下清爽靈秀的滋味,成就一味完美的素高湯。 其中也是加油了的,但只有一小勺。并在熬煮的過程中被虞凝霜一點一點細心撇出去,到最后再拿紗布濾兩遍,僅剩的油花也被吸附,只余澄澈湯底。 其實這湯看起來清清淡淡,其中還另有乾坤,細節多著呢。 比如,因為單用竹蓀來熬湯,湯色太過寡淡,所以虞凝霜加入了那橙黃鮮艷的蟲草花。 蟲草花與大名鼎鼎的“冬蟲夏草”其實沒有直接關系,它只是一種天然的蘑菇,不僅給這碗竹蓀清湯貢獻了漂亮的顏色,還添加了一點清甜的味道。 又比如,其中還加了虞凝霜特制的干香菇粉,充作味精。 本來用小蝦米干粉鮮味會更足,但既然是素宴,虞凝霜便不會留下一丁點的紕漏。 所以這小小一碗清湯,實際上是三種菇類的精華凝成。 若真要真讓虞凝霜講下去,她可以滔滔不絕講半個時辰。 然而說多錯多,她在這宮中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謹慎、謹慎、還他喵的是謹慎。 既然人家只問了豆生,她就只答豆生,還答得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