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這類味道說不上濃郁,更勿論獨特,在這碗配料豐富的芋圓冰中不爭也不搶,可就是細細流淌,慢慢滲透, 給整碗冰點打下了讓人安心的穩重底色。 和忠厚老實的味道相反, 小芋圓的口感頗有些勁道的反骨, 寧國夫細細慢慢咀嚼之后才咽下一個, 而后開口詢問虞凝霜。 “加的什么粉,怎么如此勁道?” “加的糯米粉?!?/br> 芋圓的眾多做法中, 似乎加木薯粉才是正道。 畢竟加木薯粉確實更韌、更彈、更勁道, 賦予芋圓獨特的特質。 可虞凝霜卻覺得加糯米粉也不賴。 木薯粉和糯米粉各有千秋,虞凝霜倒沒有讓二者爭個高下的意思。 選用糯米粉單純是因其成本低, 還更好cao作。 而且……她到現在還未在此世見過木薯??! 只能先用糯米粉頂上。 寧國夫人對此甚為驚訝。 “糯米粉?糯米粉應更軟滑, 這不像是糯米的口感?!?/br> 寧國夫人確實是懂吃的。 面對這樣的資深老饕, 虞凝霜也很有傾訴的熱情。 “之所以口感勁道,是因為芋圓煮熟馬上用冰水沖洗兩回,再鎮于冰水之中?!?/br> 虞凝霜娓娓道來, “如此表層黏膩會被洗去, 芋圓也會縮緊, 口感便和熱時截然不同了?!?/br> 寧國夫人聽了,若有所思。 確實是她從未聽過的烹調方法, 但是又很有道理。 只是她看著眼前侃侃而談的小娘子,總覺得她還藏著什么訣竅。 寧國夫人看人可準,在這芋圓的制作中,虞凝霜真的還留了一手沒說,那就是她又加入了一些地瓜淀粉。 那可是她自己做的地瓜淀粉! 把地瓜切片、搓洗、沉淀出的潔白齏粉漿子曬干收起,費時費力。 這地瓜淀粉是千辛萬苦才做出的,加之這小小一味材料,卻是整道芋圓的點睛之筆,虞凝霜怎么可能輕易宣之于口? 她自不語,滿屋陸家婦卻忍不住地竊竊交頭接耳。 “這冰怎么镩得這么細?” “還有嗎?我給我家辰郎留點兒?!?/br> 這是連寧國夫人都沒吃過的新奇做法,她們自然是連想都沒想過,也不怪會如此驚奇。 但如果只是做法新奇,還不能引人慨嘆不停。 這碗芋圓最神奇之處就在于,明明都是最普通的食材,卻脫胎換骨共筑成了驚人美味。 就比如那芋頭,便宜又耐貯,也是陸家常吃的。 可在虞凝霜手下,它們不僅被做成芋圓,還被做成糖芋頭,乖乖碼在碗里。 這芋頭,虞凝霜選的可是上好的荔浦芋頭。 只需將芋頭和糖以小火同煮,等待芋頭滿吸糖水,就成了糖芋頭,這是虞凝霜最愛吃的小食之一。 煮出的米白芋頭塊處在一種奇妙的混沌狀態—— 又粉又沙,嬌嫩得很,勺子輕碰一下就刷刷落粉; 可與此同時,還又潤又糯,因為糖水的滋養所以不再那么噎人,讓人吃了一塊,還想再吃。 當那一口口糖芋頭觸到舌尖時,芋頭的柔軟便與糖水的甜蜜交織在一起,入口即化,每一口都帶來滿滿的幸福和滿足。 不止是味道,虞凝霜也很喜歡糖芋頭的賣相。 每一塊糖芋頭都像是一塊凝固的牛乳,并沒有太平滑,而是自帶一種被燉煮到迷迷糊糊的粗糲感。 最漂亮的,還屬懸浮在那一抹抹乳白色中的淡紫色纖維。 明明是天然的植物,卻仿佛在以自己獨一無二細膩的肌理和紋路,驕傲地展示大自然雕琢的鬼斧神工。 本是同根而生,質性自然相合,糖芋頭的粉糯正搭配芋圓的軟滑,再加上蜜紅豆那些微硬韌,以及炒花生碎的酥脆…… 不得不說,一碗小小芋圓就像一方熱鬧的舞臺,主角配角輪番登場卻又井井有序,共同完成了一場完美的演出。 若是吃得稍覺甜膩,那正好,舀一勺清清爽爽的冰沙當做幕間中場休息即可。 細潤的冰沙稍稍融化,帶著一點點的甜,一點點的涼,如同織法獨特的真絲雙宮紗——滑中有澀,自帶無數細小的織結,自然而然地撫過全身,穿著時透氣又清爽。 主角芋圓的美味自不用說,若要問寧國夫人在一眾出色的配角中最喜歡哪一個,她和虞凝霜所見略同,也是以糖芋頭為頭籌。 看著碗中奶呼呼的一塊糖芋頭,寧國夫人忽覺往事如風吹上心頭,吹皺眼角笑紋。 “老身想起從前,太后娘娘得了一塊于闐產的羊脂白玉玉料?!?/br> 寧國夫人謹言慎行,從未夸耀自己身份。這還是她第一次在陸家提起禁宮種種,一聲“太后娘娘”驚得滿屋眾人下意識肅立,無不屏息聽著。 “那玉rou剝出來,七分實、三分透,是十分細潤的乳白色,本算上上品。只是其中有幾絲細如須的晶絮,平白折了品質,便不好再嵌到釵冠上去。娘娘仁慈,就將那玉賞給了老身。如今一看,不知怎的,竟覺得這糖芋頭和那未經打磨的白玉極像?!?/br> 吃了滿嘴甜蜜,寧國夫人心情舒暢,便如尋常長輩和晚輩談天似的,帶著愈深的笑意隨口問虞凝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