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書迷正在閱讀:世子給我當馬夫[重生]、汴京冷飲鋪[美食]、我在無限游戲偽裝花瓶、位面:放棄繼承家產后,我賺翻了、別叫我歌神、這個外室有點良心,但不多、重生后侯府夫人開始止損、狗狗眼、含梔、今日不宜晚安
再說,他們自己也閑不下來,特別是幫忙出題目跟改卷子之后,心里難得癢癢。 在汴京的時候,他們也很少干過這種實事了,不是跟政敵吵來吵去,就是規勸皇上的一言一行。 還不如這樣,徜徉在書海當中,當個純粹的讀書人。 這種想法一起來,就很難再按下去,這次跟屺王談各處官員是否能任職,也讓他們大有啟發。 而且屺王是個脾氣好的,也能聽得進去意見。 或許,他們可以施展自己的拳腳? 陶文見此,就知道他已經說通了。 那他就對接下來的第二官學更加有信心。 雖然屺王說,盡力即可,做好自己的事。 可他心里,是第一要比第一官學厲害的。 還有一點,陶文有些說不上來,他總感覺屺王更相信那些奇奇怪怪的華城人。 其實他們來歷不明,不應該那么信任的,但屺王就是不同,他好像格外相信那些奇怪的人。 反而是他,有點重視他,但又沒那么重視。 這么想著,難免起了比較的心思。 他一定會比華城人更有用的。 紀岱也不知道哦他們這么奇怪的想法,只想著用人之際,能讓陶家人都幫忙,那是更好的。 只要陶軒民跟陶萬清同意了,他們帶來的二十多個陶家的子弟學生們,肯定也會幫忙。 二三十個會寫字,會讀書的人,放在那可太浪費了,只有好好用才是真的。 就算暫時明面上不能幫忙,但只要時機成熟,就能給自己光明正大辦事。 雖然給不了官職,但該有的待遇還是有的。 剛剛看他們的表情,這事應該差不多。 紀岱這邊帶著大家的卷子回到屺王府,范州長,王刺史都已經在等著了。 他們兩個也做了年末考核,心里自然忐忑。 其實王刺史還好,他畢竟正統科舉上來的,對此還是十拿九穩。 他就是紀岱口中,態度不錯,學問也不錯的,所以大手一揮,直接給了個優等的分數。 今年的評分,以優等為最佳,后面就是上等,中上,中等,中下,下等,下下。 一共七個評分。 最高的優等是會給獎勵的。 最后的下下,會給兩個月的觀察期,兩個月后給一個補考,補考通過則還能繼續暫時留任,年中額外多一次考核,考核過了中等才行。 王刺史看著自己成績,心里難免欣喜。 他到秦州也有三年了,每年都覺得自己無用的很,反正當地被范家把持,他只要等著被調離就行。 看看,他怎么會沒用,他可是中過進士的人。 除了他之外,下面還有個縣城的知縣,也得了優等,只是那個知縣已經回鄉了,還需要別人把消息送過去。 到范州長這,則是特別緊張。 他是土官,是上任州長推薦,名單報給朝廷,朝廷給特批的。 雖然學過四書五經,到底不專業,這次他還請了第一官學的學政,狠狠惡補知識。 想他五十多的人了,每日挑燈夜讀,誰不說一句勤勉。 成績出來,正上上等。 紀岱道:四書五經雖有待加強,但策論寫得極好,不錯。 就是文學知識差了點,可實際案例不錯。 這成績其實也算放水了,按照陶老先生的說法,評個中等已經可以了。 但紀岱指望刺史跟州長之間互相平衡,自然要提提的。 秦州最大的兩個官員成績都不錯,也就有心情公布其他人的考核結果。 剩下的官員們有喜有憂,消息快馬加鞭送到他手中。 秦州一共十九個縣城,一個秦州城。 算是二十個地方,一共有一百五十三名官吏參與這次的考核。 其中二十三個官員是下下等,需要參加年后補考跟年中考核,其他人勉強通過。 但是,明年依舊有年終考核,年后會有人編纂出各級官員的職責出來,大家需要努力學習,年終繼續考試。 聰明的官員已經回過味了。 屺王的目的根本不是考核,而是教你們做官! 以前西北很多官員世襲,以至于很多職責是不清楚的,屺王剛接手的時候劃分職責。 現在摸摸底,明年手把手教你們做官。 如果這樣還不行,那就真的要罷免了。 原本還覺得屺王考核是為難他們,現在感覺,好像也不錯? 如果真的能學到怎么做好一個官,其實大有用途。 特別是在屺王為藩王的時候,不好好做官,是真的會被罷免的,范家都能拔出,何況他們? 這一百五十三名官吏考核結束,他們還要組織自己的人進行考核。 應該是自己也走過這一遍流程,大家也算有模有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