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書迷正在閱讀:世子給我當馬夫[重生]、汴京冷飲鋪[美食]、我在無限游戲偽裝花瓶、位面:放棄繼承家產后,我賺翻了、別叫我歌神、這個外室有點良心,但不多、重生后侯府夫人開始止損、狗狗眼、含梔、今日不宜晚安
西北的十月,天氣漸漸變冷。 秦州今年的十月卻跟往年不同,各地的稅收竟然正常不少,各地官員都不敢跟之前一樣要什么鼠耗,該是多少就是多少。@無限好文,盡在海棠書屋 加上抗災有力,各家不說有余糧,但至少餓不死。 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有很大進步了。 不過他們隱隱聽到,秦州有個地方,不僅沒有受災,好像糧食還豐收了。 這個消息原本只在鄉野間傳,等傳到秦州城的時候,百姓們都是不信的。 西北那么多地方有旱情,怎么就你沒有? 什么天選之地。 可漸漸的,他們發現好像還真的有一群人,趕在天氣真的寒冷之前來秦州城采買。 各家都在扯新布,做新衣,還買了很多以前不敢買的吃食。 一問他們是哪里的人,他們只回答三個字。 屺王城。 屺王城是什么地方? 誰也沒聽說過。 畢竟大家第一時間沒敢跟屺王聯系起來。 只有一個店鋪的伙計,好像認出其中一個老漢。 那個老漢原本在這個店鋪搬貨,出了點差錯,被店鋪原本的主人范家人揪住,狠狠責罵,還賠了很多錢。 等老漢拿不出錢的時候,范家人才說,是想要老漢十三歲的孫女給他當小妾。 老漢的孫女去過店鋪幾次,都是給老漢送吃的,誰能想到會被老板看上。 這老漢不愿意賣孫女,趁著夜色離開秦州城,徹底成為流民。 這會怎么衣著整齊,手里還寬裕了。 伙計看了半天,忍不住上前認人。 那老漢懶得理這些伙計,當初他有事的時候,所有人都冷眼旁觀,他還記著呢! 這仇不能隨便忘! 不過他還是道:我們從屺王城出來,得了屺王的庇護。別說這一年了,就算是去年冬日,我們也能吃飽喝足。 沒錯,這老漢正是第一批投奔紀岱的流民之一。 伙計不是第一次聽到屺王城的名字,這會終于可以厚著臉皮問:你們說的屺王城,是什么地方,為什么西北那么多地方受災,只有你們那沒事啊。 這還用說,屺王城,自然是屺王殿下一手建起的城池啊。 等老漢離開,這句話瞬間傳遍整個秦州城。 畢竟所有地方都有災,只有屺王城沒有,這也太神奇了。 屺王城從大家口中津津樂道地存在,不少人還有些后悔,若是早早去了屺王城,即使要開荒,那也好啊。 到現在人家都不收地租,也不收田稅。 加上屺王幫忙,糧食也豐收了。 在大家后悔之余,心里也忍不住想。 或許有屺王在,他們明年的日子,也會好過很多? 在秦州各地都在討論此事的時候,秦州城第二官學招收十五歲少年少女的消息傳來。 上兩年學,一年識文斷字,一年學習一門技術。 出來之后可以工作。 放在之前,大家或許聽聽就過了,不會覺得這些事跟自己有關。 現在卻忍不住想,跟著屺王做事,好像沒什么不好,甚至非常好。 要不然去試試? 一邊舍不得十五歲已經可干活的小孩,一邊又覺得,萬一搏出點什么,各家各戶都在商議。 不過不著急,開春才正式招生。 這個消息傳遍整個秦州城的鄉野,越是貧困的地方越是要說。 很多華城人跋山涉水都要過去說這個好消息。 或許本地人不明白這意味著什么。 受過教育的華城人卻深切明白。 這就是最能培養人的職業學校??! 上兩年,是不是苗子就能看出來,不是苗子也有一技傍身。 在年頭,識字的人都很少,能識字這是好事! 再說,第二官學也不要學費,誰不去誰是傻子! 華城人們的奔走相告,讓陶家人觸動最深,作為現在秦州城最有學問的一家人,其實對華城人十分好奇。 可他們發現,不知道從什么地方來的華城人,似乎眼里只有屺王一個。 華城人就是為了屺王而來。 只是他們到底是何方人士,沒人能說得清。 紀岱自然也不會多說,問了也只是神秘笑笑。 他肯定不能說啊。 更不會說華城人以為自己是游戲玩家。 官學的事基本已經定下,辦教育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他有耐心可以慢慢來。 說話間,就來到另一件事。 也跟陶家人有關。 陶老先生跟他兒子,做了詳細的年末考核題目。 從十一月初一開始,秦州下面十九個縣官員分批到秦州城。 期末考試要來了! 你們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