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書迷正在閱讀:世子給我當馬夫[重生]、汴京冷飲鋪[美食]、我在無限游戲偽裝花瓶、位面:放棄繼承家產后,我賺翻了、別叫我歌神、這個外室有點良心,但不多、重生后侯府夫人開始止損、狗狗眼、含梔、今日不宜晚安
可既然有老三的先例,他這個老十一想接母妃,肯定會被拒絕。 見屺王皺眉,陶萬清道:接人只怕很難,除非能讓皇上高興。不過送些東西,讓屺王您的母妃日子好過些,那應當是可以的。 這樣,似乎也行? 他也是晚了一步,想來去年寫信,詢問是否可以接回母妃,已經讓皇上不滿。 現在算是知道真正的原因。 紀岱謝過陶萬清,開口道:我必備好金銀,還請陶先生指點,送到誰處。 陶萬清本想說自家準備,可想到他家因流放,很多財產都已充公,便是來的路上,也是折損朋友們的金銀,也不好多說什么。 陶萬清親筆書信,再有紀岱派人過去,相信這事能成。 不管在哪,有些銀錢傍身總是好的。 敲定好這些,陶萬清跟陶軒民也松口氣。 被屺王照拂那么多,能幫上忙總是好的。 至于秦州官員考核的卷冊,自然也被留下來,有他們兩個參詳,估計今年的考題會很有趣。 走這一趟,算是徹底安了陶家的心,陶文做事也更加得心應手。 只是想到母妃的事,到底還是差了些日子。 不過他的母妃雖然不能接來,其他人的家人卻是可以帶回來。 特別是巫新祿的妻女,他努力那么久,就是想給妻女一個好的生活,所以現在終于在這里落腳,肯定是要把她們接過來的。 紀岱派的人很是靠譜,跟當地鏢局一起,也更有保障。 不止是巫新祿,還有幾個隨從的家人也很快能接到這。 等這些事處理完,秦州城第二官學終于辦起來了。 陶文雖無官職,但大家都知道,他才是真正的主事。 只是跟其他官學不同,這里夫子有一半都是女子,她們看著很得信賴,許多重要的工作都交給她們。 身為秦州城第一官學的學政仉銘,在第二官學辦起來的時候,肯定要來看看的。 他剛來,就看到這里大部分的夫子都是女子,下意識皺眉,而且她們口中還在說什么教學質量,從頭教起云云。 等仔細看了才知道,這里的教學跟他們第一官學完全不同。 首先,進來的學生都一樣,學千字文,知道常用字。 然后就分開了。 想要繼續深造,便學四書五經。 想要快點工作,那就學一門手藝。 手藝? 這種詞也能出現在官學里? 簡直可笑。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這種做器物的風氣哪里來的!@無限好文,盡在海棠書屋 手藝也是五花八門,總之男女不限,想學什么也不限,只要自己喜歡。 學習一年之后,通過考試就能畢業。 這算什么學校? 凈弄些烏七八糟的,果然年紀小,拍拍腦袋做事。 仉銘看的十分不爽,但第二官學的人根本沒打算理他,他們籌備出來的官學確實有些職業教育跟基礎教育。 不過對現在的秦州來說,這才是最關鍵的。 現在培養出那么多能科考的人做什么,一路科考到汴京? 不如學點真才實學,方能對本地有大用。 當然,要是真有天賦,他們也不會埋沒。 只是科考這事,如今要看天時地利人和,不是自己有才就能考中。 其中種種,那就是另一碼事了。 第二官學招人,招的都是十五歲上下的少年少女,一年基礎知識,一年專業知識。 不是紀岱不想從啟蒙開始教,而是現在人手少,不能顧及方方面面。 不過還有個辦法是可行的。 紀岱鼓勵玩家教人寫字,不會毛筆字也沒關系,就要竹筆寫簡體字,他也是認的。 反正文字這種東西,重要的還是實用性,什么樣的字,什么樣的字跡,他要求都不高。 只要能方便交流,那就是好的。 所以第二官學看著聲勢浩大,實際上私下跟華城人的交流也是重點。 至于看不明白的人,那就繼續看不明白吧。 紀岱也沒打算跟他們多作解釋。 學政仉銘應該以為對他沒什么威脅,也就對紀岱的官學不多作關注。 只要科考的權利在他手中就行。 誰想往上爬,都要過他這一關。 畢竟誰不想去汴京。 便是指揮使那樣的人,也是希望兒子往汴京考的。 這里太苦了,苦到沒人會真正在這待得長久。 更別說根本沒有升遷的指望,這一切都讓人想離開。 屺王倒好,辦官學,也不是把人往外送,而是學些不入流的東西。 有女夫子就罷了,竟然還要招很多女學生,實在是可惡。 等著看他的官學灰溜溜倒閉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