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火葬場文里的深情竹馬 第110節
裴謹修聞言,甚至一反常態地笑了笑,淡淡開口道:“恭喜?!?/br> 這場景溫馨和睦地宛如舊友重逢。 某一瞬間,裴驕甚至懷疑裴謹修是不是忘記了他們年幼之時發生過的那些嫌隙,忘了他曾幾何時說過的那些飽含威脅之意的話語。 七歲,少不知事的年紀,也許真的只是童言稚語,隨口亂說,嚇唬他而已。 但當年的那番話如同附骨之疽般困擾了裴驕多年,令裴驕永遠如鯁在喉夜不能寐,日復一日地活在無止境的焦慮和擔憂中。 如果真的是裴謹修亂說,那未免顯得他這么多年的誠惶誠恐無比荒唐可笑了。 但少了這樣一個如日中天的假想敵,對裴驕來說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如釋重負般,既然已經達成目的,裴驕自然也不愿意多留。走之前,他甚至還禮貌地跟裴謹修說了聲再見。 將要離開之際,裴謹修身旁的池緒突然叫住了他。 裴驕轉頭,不明就里地看著池緒。 他和池緒可以說是素不相識,裴驕猜不出池緒到底還有什么想說的。 穿著剪裁精致的淡綠色西裝,池緒坐在觀眾席上,整個人干凈而又溫和。 他仿佛擁有一種神奇魔力,能融化所有的距離感,很好相處般,看一眼就讓人心生親近。 眉眼一彎,池緒望向裴驕,笑得十分真誠。 他輕聲道:“裴驕,我其實等你很久了?!?/br> “……”等他做什么? 裴驕生出困惑,下意識地警惕了起來,但見池緒的表情仍溫柔和煦,實在不像有什么惡意的樣子。 莫名其妙的。 還沒等裴驕尋根究底,追問一句為什么,池緒就接著開口,送出了與裴謹修同出一轍的祝福。 “裴驕,恭喜呀?!?/br> 他看著裴驕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說這話時的語氣和神態倒是比裴謹修真心誠意得多。 ……但還是古里古怪的。 事出反常,裴驕總覺得奇怪得很,哪里不對勁,但他又不知道為什么裴謹修和池緒都表現得如此不對勁。 實在不知道說什么好,裴驕道了聲謝謝后就匆匆地離開了。 望著裴驕離開的背影,池緒的目光忽然落在了他右手上。 收斂起笑意,池緒輕輕抿了一口手中的酒杯,神色晦暗難明。 第103章 祁華名苑。 時節五月, 正值花期。池家的花園里一大片錦簇花團,叢叢花發,簇簇蘭香, 萬紫千紅,爭妍斗奇。 天風吹拂,清光如水。于裊裊沁香中,裴謹修和池緒正坐在花園一旁的涼亭內, 下著一局棋。 和撲克牌一樣,池緒的圍棋也是裴謹修手把手教的。 經年累月, 耳濡目染之下,兩人棋風難免相近, 但細微之處卻也因人而異, 多少有些不同。 這十年里, 他們一起對弈過上千局, 對彼此的路數早已一清二楚, 每次下起棋來總是戰況焦灼,短時間內難分勝負。 這一局足足下了三個小時,最后竟然是罕見的無勝負, 三劫循環, 局勢重復, 無法往下進行,只好就此打住。 池緒喝了口手邊早已晾涼了的白開水, 沉默了一會兒,突然抬頭道:“這次還是我來出手?!?/br> 石桌對面,裴謹修眉目輕斂, 沒什么意見地點了點頭。 在對付裴見微的事上,無論是從產業協同效應增值關系的角度, 還是從關系親疏遠近的角度來看,池緒所倚靠的禎河都比慎明更為合適。 裴見微是三天之前回的國。 雖然他有意隱藏行蹤,回國之后也一直低調行事,但無論是裴謹修還是池緒,都對他回國本身與回國的目的了如指掌,心知肚明。 既然知道了裴見微回國的打算和目的,那么對付裴見微的計劃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不言自明了。 三天前得知裴見微回國這件事后,池緒只說了四個字,裴謹修就完全明白他的意思。 默契得宛如他們對弈之時,對方的每一步都在計算之中。 手上收著棋子,池緒低垂下眼,略微有些出神地想:他等這一天,真的是等了太多年了。 裴見微是五年前出的國,去的國家是a國。 憑借著出售股權獲得的大筆閑置資金,以及多年來從事投資工作所積攢的經驗與人脈,裴見微最終花費半年的時間,在a國成功組建起了一只多空頭股票對沖基金。 最開始他cao縱的資金只有四千萬a元,其中兩千萬都是裴見微自己的積蓄,剩下的兩千萬則來自于對他頗為信賴的顧客。 起步階段,他按資產收取1.5%的固定管理費,再收取利潤的10%,十分低廉的管理成本。 一方面,裴見微運氣不錯,另一方面,他或許確實有些投 資頭腦,第一年基金便賺了35%,第二年又奇跡般地賺了65%。 此后資金便源源不斷地送上門了,他管理的資金從四千萬連翻數十倍,變成了如今十分龐大的十多億。裴見微也身價倍漲,管理費上漲到了2%,抽取的利潤也隨之上漲到了25%。 出國五年,裴見微連續盈利了五年,成為對沖基金里當之無愧的明星。他膽子也越來越大,逐漸加上了杠桿,兩倍到五倍不等。 裴見微對自己的能力極其自負,他投資過程中收益率往往波動極大,基金大起大落是常有的事。 但他確實也耐得住性子,不急不躁,定好策略后就會堅持到底,基金大跌時也不會恐慌無措,對不安的客戶更是態度強硬。 他年初時基金可能會大跌20%,年尾時又會大漲110%,但總體還是大漲。 一年到頭,裴見微的客戶們都享受到了豐厚的利潤,但一部分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人選擇撤出資金,同時也有另一部分大膽的人適應了裴見微的管理風格,選擇繼續相信。 這五年來,裴見微確實建立起了一套獨屬于自己的投資機制。 他是徹頭徹尾的價值投資者,價值投資的理論與體系貫穿了他整個投資生涯。 他會選擇投資那些被低估的、低持有的、低關注的公司,同時也會做空那些在他看來名不副實、估值虛高、甚至財務造假的企業。 此次回國,他正是盯上了一家在a國上市的華國公司,懷疑對方虛構了盈利增長率,股價虛高。 這家公司名叫艾拉骨瓷,創建至今已經有三十年了。 艾拉骨瓷創立之初便獲得過不少國內外獎項與專利,現在發展得更是蒸蒸日上,已經出口到了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與若干高檔酒店、高檔百貨公司達成合作,還成為了一些國際宴會的餐具設計與制作品牌,毫無疑問是現在國內外最有價值與影響力骨瓷品牌之一。 裴見微偏好投資性做空,盯上這家公司倒是也有其理論依據,他確實經過了嚴格的證券分析,并深入行業內部仔細調查了解,看似十分嚴謹地得出了艾拉骨瓷不符合市場預期的結論。 他這些年無往不利慣了,對未來的預測總是過于樂觀,憑借投資明星所帶來的光環效應,裴見微無論說什么都能一呼百應,他自以為摸透了市場,猜透了人心,把一切都牢牢地掌控在了手中,殊不知,形勢隨時都可能急轉而下。 微觀來看,裴見微或許確實是對的,艾拉瓷器的股價確實被過分高估,但也遠遠沒到值得做空的地步。 況且,市場大多數時間都是不理性的,就算裴見微想撥亂反正,市場不理性的時間也極有可能比裴見微能堅持的時間要久得多。 池緒的作用,自然就是讓這種極有可能變成既定的事實。 更何況,裴見微剛愎自用,膽大妄為,從來不懂也不屑于懂得杠桿的危險性與及時止損的必要性,這勢必會讓他摔得更慘,并且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傾家蕩產,血本無歸,資產一夜之間從正轉負。 一念地獄。 · 裴驕最近住在市中心的一家高檔酒店里,計劃在國內再待一個周,于一個周后的星期六返回a國。 時隔五年重回國內,回到自己出生與長大的故鄉,裴驕卻并不感到親切懷念,反而心情低落沉悶,內心總縈繞著一股強烈焦躁與不安。 已經入夜了,窗外華燈璀璨,流光溢彩,窗內卻是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寂靜空洞。 裴驕鎖好了房門,又拉緊了窗簾,瑟瑟發抖地蜷縮在臥室內側的一個小角落里。他整個人面目扭曲,涕泗橫流,心跳快得仿佛要蹦出胸膛,骨頭縫里都泛著連綿不絕的疼痛與癢意,痛苦到恨不得失去意識,卻怎么都沒辦法暈過去。 緊緊握在手中的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裴驕愣了一瞬才反應過來這微弱的訊號,他笨拙地點開手機,努力辨認清楚短信上寫的字,終于被近在眼前的希望喚醒起了意識與對肢體的支配能力,連滾帶爬地打開了房門。 門口站著一個黑衣男人,裴驕宛如見到救世主一般握緊了他的胳膊,小聲地哀求著:“給我、給我……求你、給我!” 那黑衣男子從容進屋,也不管裴驕如今這幅癩皮狗般丑陋低賤的模樣,淡淡開口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小少爺?!?/br> 裴驕仿佛失去了思考能力,反應總是遲鈍緩慢,黑衣男子重復了很多遍后,他才理解了意思,跑去拿錢了。 幾乎拿出來了為這次回國換的所有現金,又賠上了一塊名表,黑衣男子才勉強滿意,施恩般地丟下一袋白色粉末。 臨走之前,也不管裴驕能不能聽得到,黑衣男子冷冷地留下了一句“下次可就不是這個價了”,然后就轉身離開了。 六七個小時后,直至東方既白,裴驕才從虛幻中清醒,疲倦而又頹喪地去洗了個澡。 洗完澡,將房間清理好,裴驕這才讓前臺送上來了早飯。 喝了口熱牛奶后,裴驕這才有種重回人間的真實感。 他一邊吃著早飯,一邊遙遙地看了一眼擺在床頭的小提琴。 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裴驕放下手中的刀叉,直直地朝著小提琴走去。 他似乎極為畏懼,一雙手顫抖地摸向小提琴。 不同于昨天回來后僵硬的肌rou與混沌的大腦,今天的裴驕倒是十分順利地拿起了小提琴,并且熟練地拉了一首難度極高的練習曲。 練了一個小時琴后,裴驕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終于徹底地放松了下來。 早在七歲那年的裴謹修生日宴后,裴驕就表現出了十分嚴重的應激障礙。 那之后每次拿起小提琴時,他腦海里總不自覺地回憶起裴謹修在陽臺上跟他說過的那些話,那些如同讖言般可怖凄慘的未來,裴驕越努力地想忽略,越拼命地去練習小提琴,最終效果卻總是適得其反。 他在小提琴上的天賦以rou眼可見的速度逐步地流失著。盡管那時他還年幼,但裴驕已能敏銳地感覺到老師眼中流露出來的失望與不滿,還有隱藏在溫和話語下冰冷無情的審視與批判。 某一天,他的老師突然叫住了裴驕,委婉地暗示他,以他目前這種學習與練習的進度和表現,他勢必無緣洛津音樂學院附中。 裴驕仿佛被人宣判了死刑一般,一瞬間如墜地獄。 他那時候還不知道自己是心理出了問題,執拗地想通過時間的累積達成熟練的肌rou記憶,壓力暴增之下,裴驕很快就崩潰了,只要一碰到琴就會惡心想吐。演變到后來,他只要看到琴就會渾身僵硬,顫栗不安。 出于某種不愿被人看輕的自尊心,裴驕并沒有告訴裴見微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變化,他只說是自己不想拉小提琴了,想換個別的樂器玩玩。 裴見微溺愛兒子,當然一切隨裴驕的心意。 轉折發生在他們因朱家的事而選擇出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