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332節
為什么他們要放著吃穿不愁的良民日子不過,非得回朱瑞手下做仆從呢?難不成這郡王府的名頭,就真的那么重要? 從前古娘子是平民身份,雖然受了好友李姨娘的請托,替朱瑞跑腿送信給謝慕林,但每次到謝家來,謝慕林都要客客氣氣地請她坐著吃茶說話,拿她當個客人待,古娘子看謝慕林,也有幾分長輩替子侄相看媳婦的意思。而現在,她成了朱瑞的奴仆,連娶謝慕林的丫環為兒媳婦,都要看謝慕林的臉色,時時刻刻想著要怎么獻殷勤了。這前后心理變化那么明顯,謝慕林察覺到,都有些不是滋味,古娘子難道就不覺得有問題嗎? 謝慕林看著周圍的人都覺得古家人的cao作很正常,翠蕉和她的父母甚至還覺得這樣更榮耀了,非常樂意這樁原本該是仆從嫁良民的婚事,轉變成仆從嫁仆從的姻緣,她就算心里有什么看法,也不好說出口,只能憋在心里,暗暗郁悶著。 可惜,她現在不方便見朱瑞,翠蕉又要與古東山成婚,沒辦法替她傳遞信件,她連通過書信的方式給未婚夫吐槽都不行,只能忍住沖動,等待她跟朱瑞成了夫妻之后,再避開旁人好好說個痛快! 說起來,朱瑞這幾日好象都在北平城里,也不知道做什么呢。兩人這么多天沒見面了,他會想她嗎? 謝慕林正百無聊賴地看著窗外稍稍放了晴的天,忽然聽到青橙來傳信:“太太那邊喚姑娘過去呢,說是王府把姑娘的大禮服給送過來了,讓姑娘去試一試,合不合身?!?/br> 謝慕林有些驚訝地回過頭看青橙:“已經完工了?燕王府的繡娘速度夠快的呀!” 青橙笑道:“瞧姑娘說的,就算燕王府的繡娘繡得不夠快,到這會子了,也沒辦法再拖下去了。太太讓姑娘過去試試衣裳,就是因為婚禮還有三天的功夫,趁著還有時間,若衣裳有什么不合適的地方,還來得及讓燕王府的繡娘們改過來。再遲,就真的趕不上了!” 謝慕林深以為然,連忙整理了一下衣裳頭發,便往前頭正院上房去了。 文氏正在窗下的大炕上欣賞著燕王府剛剛送過來的郡王妃冠服。燕王府準備得齊全,郡王妃的大衫霞帔,連同七翟冠、鞠衣、大帶、玉谷圭、玉革帶等等配件,全都做好了,繡工精湛,珠玉熠熠生輝。文氏雖然見過幾次燕王府穿大禮服時的模樣,但這么近距離地欣賞王妃冠服,還是頭一回。 她非常仔細地檢查著禮服與各配件上的種種細節,以確保不會有任何疏漏之處,聽到女兒進門的動靜,連頭都沒轉過來,就揮手叫喚:“真姐兒快來,你瞧燕王妃命人送來的這套郡王妃冠服,多么精致呀!這完全就是全新的!” 謝慕林湊近了看,也覺得衣裳華麗,珠玉還略有些晃眼,但還不至于精致到令她看呆的地步。她畢竟見過不少世面,光是明清兩朝的皇室華服就見過不少圖片了,哪怕眼前的衣冠嶄新華麗之處,不輸她見過的那些圖片,她也依舊穩得住。 此時此刻,她看著那碩大的七翟冠,還有衣裳上貨真價實的珠寶裝飾,頭一個念頭就是:“這套大禮服加起來有多重?我一個人要撐起來嗎?可別等到婚禮那天,我要撐起幾十公斤的東西行禮。人才跪下去,這頭冠就重得掉下來了?!?/br> 文氏聽了這話,臉上頓時收起了笑容,轉過頭來狠狠瞪了女兒一眼:“少胡說了,從來沒聽說誰家新娘子在婚禮上行禮,頭上的鳳冠還能掉了的!你也不怕晦氣!快叫人拿盞清茶來給你漱漱口,回頭你再說這樣不吉利的話,看我怎么治你!” 謝慕林縮了縮脖子,認慫了。 第1214章 發愁 慫歸慫,當謝慕林試穿起整套郡王妃禮服時,還是被壓得頭痛欲裂了。 她深呼吸了幾口氣,才小聲哀叫道:“這可怎么整?!果然很重!尤其是這個冠,重得我頭暈!就算把它固定住了,我行禮的時候不會掉下來,可光是戴這么個東西,我那一天就夠受罪的了!婚禮那日我要戴這個戴多久來著?” 在旁侍候的宛琴姨娘稍稍見過世面多些,給出了參考答案:“這翟冠要戴好了,不是臨時往頭上一放就行了的,肯定在王府來人迎親之前,姑娘就得全套裝扮好,坐在家里等著。等郡王爺前來親迎姑娘,不能直接回王府,會先往紫禁城的奉先殿行廟見禮。行完禮后,方才回燕王府行合巹禮。那個時候,姑娘應該就能換下這身大禮服了。 “不過這還不算完,第二天清晨,按規矩郡王爺要與新娶的王妃進宮晉見皇上皇后的,如今皇上遠在京城,郡王爺與姑娘就只能進紫禁城走過場了。然后還有第三日清晨,姑娘同樣要穿這么一身,進紫禁城,面向京城方向拜詣皇上。就是不知道,要不要再拜一回東宮太子殿下。若是要照足規矩來,姑娘拜東宮時,也是要穿這一身的?!?/br> 這么算來,謝慕林在整個婚禮期間,起碼要穿這全套禮服進行三到四次的跪拜程序,想想都覺得頭皮發麻。若說這里頭有什么能讓她松一口氣的好消息,那就是她的婚禮是在北平進行,而非京城,否則她要與朱瑞進宮晉見皇帝或太子的話,光是走路的時間,等待的時間,就夠折騰的了。 現在他們只需要進紫禁城去走過場,遙拜京城方向的皇帝——若是太后有興趣,也有可能代皇帝受他們的禮。反正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是不需要遷就皇帝或太子的時間安排的,倒是輕松不少。再加上紫禁城里基本沒什么人,謝慕林也就不必擔心期間會遇上哪位貴人、妃子,還需要應酬或應付某些人刁難什么的了。 謝慕林把自己的注意力從稍稍發散開去的思維收縮回來,苦著臉看向母親文氏:“娘,我們是不是得想個辦法,讓我戴這冠,還有穿這一身禮服時,能稍稍舒服點兒?不然我受罪多了,自己難受,你也心疼不是?” 文氏又瞪了女兒一眼,但因為沒什么力度,輕飄飄的,看起來更象是嗔了女兒一記:“少胡說了,旁人想要穿這么一身還辦不到呢,你一年里才穿幾回?婚姻大事,在婚禮上穿幾個時辰,又能有多辛苦?!燕王妃娘娘的冠服比你這一身還重些,她身體又不如你康健,每年在各種重要場合上穿禮服,也從來沒出過岔子,更沒喊過辛苦。你年輕力壯,就算不敢跟你婆婆比肩,也別顯得那么沒用呀?!” 謝慕林扁扁嘴,脫下那那頂七翟冠,仔細觀察了一番,方才小聲說:“那我不訴苦了,另想個法子把這冠固定得穩當些,輕巧些,好讓自己戴著它時沒那么難受,行不行?” 文氏其實也心疼女兒,倒也不至于太固執:“只要別叫人看了笑話,誰管你這些?不過你要是真想到什么好法子,記得先問過我,免得犯了什么忌諱,叫外人看了說嘴?!庇址愿劳鹎倥c大金姨娘,“姑娘若想要什么東西,我沒空管時,你們幫襯著些,盡快給她弄來?!?/br> 宛琴與大金姨娘齊齊低頭應是。 這門婚事在謝璞與文氏夫婦看來,可能只是一樁尋常的兒女親事,但對這兩位姨娘而言,意義重大。 宛琴一想到自家又有望成為皇親國戚,心里就火熱得不行,巴不得女兒和兒子多與他們二姐親近,若是近來能靠著二姐,請燕王府幫忙說一門好親事,那就更好了!曹家已經靠不住了,太子都未必能自保,她早就不存指望了,但心中夙愿若能靠著謝家人實現,她又有什么理由拒絕呢? 至于大金姨娘,她如今聽了女兒謝映容的話,也認可二姑娘與未來的王爺姑爺會給女兒女婿帶來好處。謝映容不懂得如何奉承討好人,萬隆遠在京城,這時候只能由她出面了。再說,謝映容的婚事是定了,謝徽之還沒有呢!女兒終身有靠了,大金姨娘也有閑心關心起了這個親外甥兼養子,盼著他也能謀得好姻緣,日后有了好前程,不但能給自己養老,還可以給她女兒做臂膀! 兩位姨娘如今低眉順眼地給文氏打著下手,比從前更殷勤規矩了十倍!文氏近來因為女兒婚禮忽然提前,許多原本安排好的事都必須重新作出安排,她忙得亂了手腳,幸好女兒們還能替她搭把手,又有兩位姨娘鼎力相助,她才算是撐了過來,心里對兩位姨娘倒是感激了幾分。她也不在乎她們各有私心,只是想著一家人這般和和睦睦的,真是再好不過了。 謝慕林在幾個丫頭與宛琴的共同協助下,把那一身冠服脫了下來。燕王府的繡娘手藝了得,當初量尺寸時也量得仔細,這一身衣裳基本是合身的,下裙略有些長了,可能也是特地留有余量,免得她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在這一兩個月里又高了幾分,把做好的裙子襯得短了。謝家不必把衣裳送回燕王府修改,自家針線上的人就能把裙擺這點活計給做完了。倒是燕王府送來的配套襪子,不知是燕王府主人們一向的習慣,還是當初量尺寸時就留的余地,略嫌寬大了些。謝慕林十分不習慣穿這么松垮垮的襪子,總覺得會走著走著襪子就自個兒掉下來了,因此打算自家修改一下,把襪子改得緊身一些。 文氏指揮著眾人小心地把全套禮服重新裝箱,親自上了鎖放好,要等到婚禮當天,方才送到女兒屋里去,看著她穿上。襪子的修改工程只是小事,她如今最愁的是另一個問題:“如今天氣看著似乎放晴了,卻不知大婚那日會是什么情形。萬一仍舊是這么陰雨綿綿的,不但路上不好走,進紫禁城廟見時更是連個擋風雨的棚子都沒有,那時候新人可怎么辦呢?” 宛琴笑道:“太太別擔心,到時候自然有人一路打傘送郡王爺與姑娘,還能讓他們淋了雨不成?!” 謝慕林嘆了口氣:“就算有人替我們打傘,腳下卻沒有什么防御措施。這又是雨又是泥的,新衣裳沾上一點半點的,可就廢了!”她看著那裝有全套冠服的箱子,也有些發愁,“這衣裳以后還得用呢,這么貴重又費功夫,若只是穿了一兩回就廢了,豈不是太可惜?!” 第1215章 閑談 謝慕林開始跟幾個丫環一起研究,如何把頭發梳成緊實的圓髻,戴七翟冠時,能用不起眼的銀簪把冠在發髻上固定得穩穩的,但又不至于揪得她這個新娘子頭發疼。 同時,還得考慮鞋子與裙擺的防雨防塵問題。 文氏則跟兩個姨娘念叨,想去向兩位老太太以及小姑子取經,要不要在婚禮前每日都到廟里去拜拜,好求老天爺賜一個晴朗的好天氣,讓女兒的婚禮能順順當當進行。 當然,如果當日天氣不但晴朗,而且還有風有云,那就更好了。眼下已是六月底,即將轉入秋涼天氣,但夏天的尾巴還在。若不是連日下了幾天雨,北平城里早就熱得不行了。雖說文氏不希望婚禮當天有雨,但還是盼著能有些涼風,能讓女兒輕松一些,否則她全套大妝上身,厚厚實實,又不能挪動,那滋味可不好受。萬一才新婚,就鬧出一身痱子來,豈不是太煞風景?! 唉,本來婚期是在七月底,那時候北平的天氣正好,夏天剛過,中秋未至,正是秋高氣爽的好時節,不冷不熱的舒服著呢。文氏當日與丈夫謝璞商量了許久,才跟燕王夫婦定下了這個最合適的好日子。無奈婚期忽然提前,令她措手不及,原本再周全的考慮也無用了。 但文氏實在沒辦法抱怨什么,這種事不是他們夫妻能決定的,甚至也不是燕王夫婦能決定的。誰預料到太后娘娘會身體抱恙呢?皇上心急想接太后回京,乃是一片孝心。太后不想錯過孫兒孫女的婚禮,也是為人祖母的慈愛之情。謝家人誰都沒辦法抱怨,只能嘆一聲老天爺不作美了。但考慮到她還有求老天爺開恩的地方,所以這點怨言是萬萬不能說出口的。 謝家上下,也就只有謝慕林知道婚禮提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伤徽f,旁人就只能胡亂猜想了。謝璞在外頭聽說了些消息,回來跟妻兒們說起,又引發了更多沒邊沒際的猜測。 今日謝璞就提前從衙門里回來了,提醒妻子,明日有天使降臨家中行冊封禮,家里一應人事都要準備妥當,萬萬不可在天使面前出了差錯。 本朝宗室婚禮一向有詳細的規定,朱瑞認祖歸宗又封了郡王,自然也要照著規定行事。納征儀式早早就舉行過了,大婚前三日行冊封禮,順便還要催妝,然后就是送嫁妝鋪房。這些事謝家人提前了解過,燕王府長史還特地過府為他們解說明白,文氏自然知道明日就是女兒受冊封禮的日子,也早早準備妥當了,但如今看丈夫的態度,似乎明日將要上門的那位天使,有些個不同尋常。 文氏不由得壓低聲音問謝璞:“不知來的天使是哪一位?我早前聽長史說起,來的會是一位公公,我還當是燕王身邊的內侍總管呢,想著這些年也沒少與這位總管打交道,彼此都是熟人,招待起來也自在些。如今聽老爺的口氣,莫非明兒來的不是這位?” 謝璞嘆氣:“我原本也以為是燕王府的幾位熟悉的公公,方才重林打發人來說了,我才知道會是宮里的高公公前來。高公公是今兒一大早進的城門,并沒有張揚,因此城里知道他來了的人并不多?!?/br> 文氏訝然,她對這位高公公隱約有些印象:“可是上回皇上派人來召小袁將軍進京獻俘那一回來的高公公?我記得他好象是皇上的心腹,怎么又來了北平?!” 朱瑞并沒有詳細解釋是怎么回事,謝璞倒是隱約能猜到幾分:“聽說高公公到了北平后,并不僅僅是見證重林與真姐兒的婚禮而已。過后永平郡主大婚,他也要頒旨的。之后他會一直留在太后娘娘與四皇子身邊侍候,直到兩位貴人儀駕返京為止。高公公還帶來了一隊護衛,并不是上回來的那幾位,而是真真正正的軍中精銳!我瞧著他們的服色有些眼生,不象是往常在京中常見的武官,也不知道皇上是從哪里派來的,一個個板著臉,不茍言笑,看著怪滲人的?!?/br> 文氏笑道:“想必是皇上不放心太后娘娘的身體,特地派了身邊的心腹太監前來侍奉,再帶上軍中精銳保護太后娘娘安危,也是皇上一片孝心。老爺又少與軍中打交道,何必理會來的是哪里的精銳?今兒是高公公來得突然,城中得到消息的人少,等到他在北平待的時間長了,你還怕那些將軍們會打聽不出這群精銳的來歷么?” 說完她就隨手給謝璞送上了一盞酸梅湯,好讓丈夫解解渴。 謝璞漫不經心地接過酸梅湯,喝了兩口,注意力仍舊停留在高公公帶來的軍中精銳上:“這些人一看就不是等閑軍士,我在京中這些年,竟是從未見過,也不知道他們是什么來歷。坦白說,我看到他們那氣勢,總覺得皇上命高公公帶這些人來,不象是僅僅為了護衛太后娘娘的平安這么簡單,興許……是有什么我們不知道的大事發生了。北平這段時日的氣氛也有些不同尋常,只是我們不知情罷了?!?/br> 文氏訝然:“老爺是北平布政使,管著這一地的民政,在北平地界上,還有什么事是老爺不知道的?不能吧?我也沒聽別家太太奶奶們說起有什么不對呀?” 謝璞笑笑:“若真有什么機密之事在發生,又有人有能力瞞住世人,他們還能讓你們這些內宅婦人知道了?不管是什么事,你們一旦知道了,這機密也就不再是機密了?!?/br> 文氏嗔道:“老爺這話也太瞧不起人了!可別讓外人聽見,不然這滿城的太太奶奶們要與老爺計較,老爺你可吃不消!” 謝璞笑著擺擺手,放下酸梅湯,不再與妻子說笑,而是轉入了正題:“我并大無的放矢,只一件事,便說明北平城眼下有大事發生——婚禮將至,連太后娘娘都覺得近日身上大好,打算帶著四皇子從紫竹院移駕回紫禁城,重林這個正經新郎官,竟然還有閑心城里城外地晃蕩,前些天還往天津去了一回,每每出門都帶了不少人手,你以為他在忙活什么?! “若不是真正要緊的大事,燕王殿下又怎會讓即將大婚的兒子四處奔波?!燕王自個兒也沒閑著,這幾日都少在王府,婚禮之事,幾乎都是燕王妃帶著長史司的屬官們辦的,連即將出1嫁的永平郡主都搭了把手——你說,這難道還不能證明城中有大事發生么?” 第1216章 準備 謝璞能察覺到的事,城中官員未必沒有別人有所察覺。但燕王府暗中行動,對外閉口不言,自然有他們的道理。再加上太后、四皇子都在北平,不比以往,城中文武官員們即使有所猜測,也不會胡亂議論,以免惹得貴人不快。 當然,他們私底下在家中是否會與家人心腹暗中議論,那就不是外人能知道的了。 謝璞從準親家準女婿的言行中察覺有異,但他同樣沒有吭聲的打算,只是跟妻子絮叨兩句,甚至連女兒都不打算告知。女兒婚禮在即,他們家要忙活的事多了去了!燕王總不會讓獨生兒子的婚禮出什么大問題的,所以他們謝家只需要配合行事就好。燕王府不打算讓他們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們就沒必要去理會。 只是謝璞發現明日來家中頒冊封旨的天使乃是御前侍候的高公公后,特地囑咐妻子文氏要把事情安排得更周全更仔細一些。燕王府的公公們看在往日的交情,以及他們是燕王夫婦的姻親份上,他們即使出了些許差錯,公公們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但御前的公公卻不同,謝家真要是在這當口出了岔子,那可就是出丑出到宮里去了! 謝璞知道自己已經在北平當成了布政使,以他的年紀來說,在滿朝上下都是少見的??伤麤]有進過翰林院,不可能進內閣,他如今又成了王府的姻親,按照規矩,便不好再任六部主官,五寺倒還罷了,偏偏近幾年沒有空缺。這時候他要是調回了京城,也頂多是做個高品階的閑官罷了,不但要忙于應酬上下,手上還沒有多少實權,做不了什么事。與其荒廢光陰,他寧可留在地方上任職。 眼下因為燕王府地位特殊,他還能繼續在北平做幾年官,可這一任期滿后,會被調往何處,卻很難說。如今他先跟御前的人打好了關系,將來再請燕王府幫忙打點一二,又有京中舊友幫襯,他興許還能在北平多留一任,即使調走,也不會離得太遠??扇f一御前無人替他說項,甚至是御前有人對他沒有了好感,天知道他會被調往哪個窮鄉僻壤?!哪怕到了他如今的官位上,無論調去哪兒,地方都不會太差,畢竟他的品級放在那兒,任所起碼也是一省首府了??赡茉谑煜さ牡胤阶龉?,終究還是不同的。 謝璞有心要趁此機會,與那位高公公好好寒暄一番,能跟對方結下交情,那是再好不過,至不濟也要維持好這條人脈,將來需要的時候能派上用場。他是因為與曹家結了仇才出的京城,原本的人脈幾乎都用不上了,能保住交情的官員基本都官位不高,幫不上他什么忙。如今曹家半敗不敗,應該不可能再給他添亂了,焦聞英身份特殊不方便與外官有私交,永寧長公主與馬家都很少插手朝政,謝璞能倚仗的可能就只有一個燕王府。但考慮到燕王府的身份處境,謝璞又不希望事事都求上門去,給女兒添亂…… 謝璞與妻子文氏商量了一下,彼此對這件事都有了共識。文氏不知道該如何討好那位高公公,送禮送銀子什么的固然是常見的手法,但如果高公公是樂于受禮的人,也就不會象今日這般受皇帝信重了。他們不是不能給高公公送禮,但需要注意分寸,千萬別討好不成,反惹來對方厭惡才是。不過幸運的是,高公公帶著大批護衛北上,是為保護太后娘娘與四皇子而來的,他們起碼還要在北平城里待上半個月,謝家還有機會與他接觸,暗中打探他的喜好禁忌,必要的時候,還能讓新出爐的二女婿幫忙牽個線…… 夫妻倆商量這事兒商量了挺久,直到夜深方才睡下。所幸這一晚他們睡得很好,次日起床,便又是精神翼翼的模樣了。 文氏一大早就梳洗完畢,帶著家中下人在前院布置開來。今日皇帝派來的天使會到謝家行冊封禮,謝家除了香案外,還得再設一冊案。文氏先前經歷過一回納征禮,又有王府長史親自面授機宜,燕王妃還特地派過吳瓊葉姑姑前來指點,因此心里也算有數,早早就把準備好的家具擺設與各種物品都擺出來了,又鋪上了大紅地氈。 今日天公作美,半夜里只下了一陣小雨,早起天氣已經放了晴,只在天邊隱約有幾片云海,還有微風輕吹。院子里的地面上幾乎都已干透,早起就有仆婦再擦了一回,鋪上紅氈后,瞧著也是纖塵不染的模樣,再擺放上嶄新的桌案,侍立在旁的謝家男女仆婦也都個個衣飾整潔,禮儀周到,文氏看著就覺得心情很好。 文氏接著又轉回內院去看女兒的情況。天使到家是有時辰的,眼下已經離得不遠了,女兒要是還沒穿戴好,在高公公面前露了怯,那可不大好看。 不過令她放心的是,謝慕林此時早已妝扮妥當,精精神神地坐在炕邊,拿著一本書不緊不慢地翻著,等待著父母的召喚。她今日不必穿那身重死人的郡王妃冠服,只需要穿戴得端莊大方就可以了,衣裳顏色盡可能素一點,首飾也不能太過繁雜,那樣顯得不夠尊重。因此她就穿了一身平日出門用的紅衣藍裙大禮服,頭發梳了個端正的圓髻,戴了個花絲嵌珍珠百合花金冠,襯著配套的耳環,兩邊手腕各戴一個金鐲子,顯得富貴又大方。 就是有些顯老。 這身衣裙是文氏提前選定的,盡管謝慕林覺得這配色很是一言難盡,無奈這就是當代的審美,她也只能認了。還好金冠耳環都是依照她的意思打的,看著富貴,實際上用了特別的工藝,輕巧又精致,戴得容易還穩當,她心里很滿意。就連今日的妝容,也是香桃根據她的意思替她化的,看起來既突出了她的秀美容顏,也沒有旁人那種白臉紅腮點絳唇的傳統風格,倒是顯得非常自然,氣色又好,氣質特別出眾,比平日看著更端麗幾分。 文氏便夸了香桃的妝化得好,還特地賞了她一個紅包,然后又拉著女兒的手,把冊封禮上的種種程序、禮儀都跟女兒重復了兩遍,生怕女兒忘了哪一條,一會兒要在人前出丑。 謝慕林一一聽了,但見她重復又重復,便忍不住懷疑,生怕自己忘了禮數的,其實是她娘才對吧? 母女倆正說著話,馬路遙家的火速奔了進來:“太太,二姑娘,人來了!” 第1217章 冊封 到謝家來的人很多。光是主持永安郡王妃冊封禮這一項,就有好幾個人參與。 首先是正、副婚使,皇帝在京城中就指定了,正使由巡撫大人充任,馬駙馬做了副使,這兩位都是謝家的熟人,一個是相識多年的同僚,一個是剛剛結親的親家,才進門,便看著前來迎接貴客的謝家男主人謝璞笑了,寒暄間就透著親近,沒有別家正、副婚使常見的那種嚴肅和拘謹。 還有一位太后身邊侍候的嬤嬤,以及燕王妃的心腹吳瓊葉姑姑,兩位穿了女官的服飾,充任贊禮女官與宣冊女官的職責。在吳姑姑的小聲提醒下,文氏暗示大金姨娘去把裝有郡王妃全套冠服的衣箱搬了過來,交到吳姑姑手上。一會兒這套冠服還得在冊封禮上走個過場呢。 皇帝派來的心腹大太監高公公充任了司禮監官,他還帶來了一個小黃門充作副手,另外有兩位燕王府的內侍從旁協助。謝家準備的家具擺設等本沒有大問題,只有些許疏漏之處,也被高公公發現,示意小黃門去跟謝太太文氏說了。文氏迅速命人更改過來,見旁人似乎沒怎么留意到這一點,心里暗暗松了口氣,對高公公便不由得感激萬分,還再三向他道謝,又拿眼神示意宛琴,讓她幫著送上一個裝滿了珍珠的荷包,算是對高公公的謝禮。 高公公不動聲色地收下了荷包。有些禮,他是可以放心收下的。他若在這里明晃晃地拒絕謝太太給的荷包,反而容易引人注目,讓其他人發現謝太太做了些什么。那樣尷尬的就是謝太太了,說不定會讓她記恨的。高公公對燕王府很有好感,連帶的對燕王府的姻親也是愛屋及烏,可不打算干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反正回頭他把這荷包拿給皇上過了目,稟明了緣由,照樣能袋袋平安,皇上可沒那么小氣! 一行人和樂融融地在謝家客廳里用茶寒暄,哪怕是一向等外臣態度頗為冷淡的高公公,今日在謝璞與兩位婚使面前也顯得十分親切和氣,簡直就是有問必答。倘若是遇上某些他不方便回答的問題,他也會繞著彎兒地給個似是非非的含糊答復,令人挑不出錯來。 巡撫大人打探到了自己想要打探的消息,覺得自家的計劃有很大的成功可能,心滿意足;馬駙馬打聽到了一副宮藏古畫的下落,正尋思著要不要求永寧長公主到皇上面前求畫去;謝璞也察覺到了高公公對自己的善意,甚至探聽到了皇帝暫時不打算將自己調離北平的小道消息,心情大好。就連文氏與吳姑姑合力招呼太后身邊的嬤嬤,也頗為順利。大廳里一片和氣。 上位者們在寒暄,自然有底下辦事的人留意細節,把院子里的場地布置得更妥當了些。接著守在客廳外頭的小黃門把手上的懷表塞進懷中,跑進屋里向高公公低聲稟報了一句,高公公便微笑著看向謝璞與正使巡撫大人、副使馬駙馬:“時辰到了,謝藩臺與謝夫人這就請姑娘出來吧?早些把冊封禮行完了,咱家還得回宮去向太后娘娘、四殿下與燕王、燕王妃復命呢?!?/br> 謝璞忙應了,示意妻子文氏去喚女兒。 謝慕林此時其實早就在正院上房里等著了。她穿著一身大禮服,雖然頭上首飾簡單,可要端坐如儀,不得隨意晃動、行走,也怪累人的。好不容易等到吉時到了,母親文氏派人來通知她,她才總算可以起身走幾步了。 不過等到出了房門,她就不能再隨便行走,還得照著先前習練過的“端莊”、“穩重”的步伐,慢慢兒地、儀態萬千地走到二門去。母親文氏與兩位女官都在那里等著她呢,連謝老太太、二老太太宋氏與姑姑謝梅珺也都穿了大衣裳立在道旁觀禮。 宋氏很淡定,謝梅珺略有些激動,但也穩得住,謝老太太則明顯激動得有些過頭了,似乎有些想要哭著撲過來,說幾句自己的心里話,不過謝映芬與珍珠一左一右地,合力把她扶住了,免得她在那么多客人面前鬧出笑話來。謝映容雖然也穿著一身華服,卻面色復雜地獨自站在邊上,眼神幽幽地盯著她看,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反正不象是高興的樣子。 在女眷對面站著的則是四位兄弟,個個看起來都是玉樹臨風的清俊少年,穿戴體面,氣質不俗,面帶微笑,眼中滿是對自家姐妹的衷心祝福。 謝慕林只來得及跟親人們交換一個微笑,便沒功夫與他們做進一步的交流了。文氏上前用眼神示意她走到院子里合適的位置上,又命同樣打扮一新的香桃與青橙兩個大丫頭一邊一個扶著她,準備受禮。兩位女官則各自捧了東西,立在一旁,預備儀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