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243節
謝慕林先去找了住得最靠里的三妹謝映容。但她院里只有兩個粗使婆子在掃雪,正屋仍舊緊緊關著門,沒聽見有動靜。青橙去問了婆子,得到的回答說是三姑娘還沒起來呢。謝慕林當然不會硬要把人叫醒,便打算轉身走人。順心匆匆忙忙從廂房里跑出來,頭發都只梳了一半,低眉順目地向謝慕林賠罪,解釋說她們三姑娘有些水土不服,昨兒很晚才睡下,因此今天就起晚了,怠慢了jiejie。 謝慕林也不在意:“這有什么?讓她睡吧,休息充足了,才能養好精神。這北方的冬天可不好過?!彼侄嗫戳隧樞膸籽?,“傷好得差不多了吧?你們也不容易,要是需要什么藥,或是缺了東西,你們姑娘想不到,你和如意就去跟我的丫頭說。香桃和小桃你們都熟悉,找她們就行了。只要你們把三姑娘侍候好,該得的東西,家里是一樣都不會少了你們的。但若你們還象從前那樣,糊里糊涂地看著三姑娘行差踏錯,如今當家的是我娘,她可未必會象我一樣心慈手軟。別以為其他人說她心軟好說話,你們就能糊弄她。我娘也是當娘的人,為了自己的骨rou,也不是事事都會忍讓的?!?/br> 順心微微變了臉色,面上的表情更加恭謹了:“二姑娘放心,我和如意絕不會再犯蠢了!”頓了頓,她又把聲量壓小了些,“三姑娘其實昨兒是因為一直在抱怨住得太閉塞,出門太難,才睡晚了的?!?/br> 謝慕林點點頭,什么都沒說就走了。 順心目送她離開,頓時大大松了口氣,看了正屋方向一眼,暗暗下定了決心。 第841章 眾人 謝映容會為了住得閉塞而抱怨整晚,謝慕林卻覺得還好。 她站在通向大廚房的門道前張望了幾眼,發現這里的墻上竟然還有個小小的雕花窗,過人當然是不行的,但隔著墻說說話,傳遞些小物件,卻沒多大問題。如果謝映容想要跟廚房點菜,其實連路都不必走,只需要在這雕花窗前喊人傳話就可以了,挺方便的嘛。只可惜這座官邸是不能進行任何改造的,否則把這雕花窗稍作整改,弄個大點兒的墻洞來,連送飯的問題都可以解決掉呢。不過眼下也不差,客觀條件放在這里,光是抱怨有什么用?還不如多發現一下新住處的優點。 謝慕林回頭看看自己的院子,覺得自己應該也能利用上這個雕花窗,不就是多走幾步路嗎?總比叫丫頭們跑大老遠的,就只是為了去廚房傳一句話強。 翠蕉看見也在笑呢:“咱們院里的兩位mama,冬天里早上不想跑大老遠的去廚房拿飯食,就是在這里叫廚房的人透過窗格塞饅頭包子過來,放在屋里火盆上烤熱了吃。不過這法子只能用來傳遞些小件的點心吃食,碗碟盤子什么的一個都塞不過來。太太聽說了,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只要底下人別把這花窗給弄壞了,她就由得他們去?!?/br> 謝慕林想了想:“將來我們想跟廚房點菜,也不必走那么遠了,在這里傳話多方便呀,等廚房差不多做好了,跟我們說一聲,我們再派人去拿,既省事省力,也能節約時間。若是食盒保溫效果好,說不定拿回來時,飯菜還是溫的呢?!?/br> 翠蕉聽了,頓時笑瞇了眼:“我就知道姑娘一向最體恤我們的!那我們也就厚著臉皮偷幾回懶啦!”青橙也在旁露出歡喜的表情。別說是在冬天了,哪怕是天氣暖和的季節,能少跑些腿,小丫頭們也是樂意的。 謝慕林帶著兩個丫頭繼續往外走。這次她是要去大姐謝映慧的院子。 雖說她的院子稍稍閉塞些,不過真正看清了周圍的環境,其實也還好。謝映容的院子另一頭,挨著廚房院子與仆役們居住的地方,雖然是在清早,卻已經清晰地傳來了人聲動靜,透著熱熱鬧鬧的煙火氣,但又隔著一段距離,不會顯得太喧囂,倒有一種鬧中取靜的意味。而東夾道西邊,她們姐妹們院子的對面,則是長輩住的院落,此時也有動靜傳來,透過圍墻上的雕花窗,隱約可見對面院子里的人影。 若這里不是不可私自改造的官邸,而是謝家私宅,在這面墻上開個門洞,通往長輩院,其實位置非常方便,半點都不閉塞。 謝慕林走進了謝映慧的院子。她院子里的人全都起來了,掃地的掃地,燒水的燒水,也有人在屋里翻箱倒柜地收拾東西。綠綺手下的小丫頭打起棉簾,將謝慕林迎進屋,后者在外間沒看到謝映慧,便聽到自家大姐在暖閣里傳出了聲音:“我在里屋呢,你快過來?!?/br> 謝慕林進了暖閣,才發現謝映慧穿著家常錦襖,自盤坐在炕上,面前擺著一張寬大的炕桌,上頭是吃得差不多的早飯,旁邊還擺了一些書冊模樣的東西??蛔赖牧硪活^只留下勉強能坐一個人的空位,其他空間都被各種鏡匣、錦盒之類的東西占滿了。 謝慕林詫異地在謝映慧對面坐下:“大姐這是在收拾東西嗎?怎么一大早就忙活起來了?” 謝映慧臉微微一紅,瞥了她一眼,含糊地說:“早晚都要收拾的,這會子閑著也是閑著?!逼鋵嵤且驗橄氲剿呀浉S巖定了婚,擔心過些日子就要見未來婆母了,首飾衣裳什么的,當然要早早準備好,免得到時候給未來婆母留下不好的印象。但這種話,她怎么好意思跟meimei直說?尤其是二妹的性子,定然會忍不住打趣她的。 謝慕林也沒多想,見她早飯已經吃得差不多了,便把自己今日上午的計劃告訴大姐,問她要不要一塊兒來:“大姐不想瞧瞧什剎海的冬景嗎?” “不想?!敝x映慧興趣缺缺地縮了縮脖子,“我早起出門在院子里站了一小會兒,就受不了了。一杯guntang的茶,一會兒的功夫就冷透了,這北平城的冬天比京城和湖陰縣都可怕太多!我在這屋里待得好好的,炕燒得正熱,茶水點心一點兒不缺,我想干什么都可以。父親上了衙門辦差,一整個白天都不在家,太太也說我們可以到午飯時再去前頭,那我又何必出門吹西北風去?暖暖和和地在屋里待著不好么?我還有這么多行李沒收拾呢。園子就放在那里,什剎海也不會跑,等天兒暖和了我再去看也不遲?!?/br> 生在江南,長在江南的謝大小姐表示,她就宅在屋里了,連院子都不想出,更別說是院子外頭更冷的地兒了。 謝慕林無奈,只得放棄勸說她了,陪她坐了一會兒,便起身離開。 大姐不肯跟她做伴,她只能找可愛的小妹謝映芬去。 誰知謝慕林才走到謝映芬的院子門口,便看到她從北過道的路口轉了進來,小臉繃得緊緊的,似乎在生氣,連走路的步子都重了幾分。謝慕林驚訝地迎了上去:“四meimei這是從外頭回來?好早呀!” 謝映芬見到她,腳下一頓,臉上怒容瞬間消失了,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向她行了一禮:“二jiejie,早上好。我才從四弟院子回來呢。我們初來乍到的,又是頭一回住這北邊的四合院,昨兒晚上這么冷,半夜里還下雪了,我擔心四弟不習慣,早上起來就特地過去瞧了瞧?!?/br> “那四弟還好吧?”謝慕林打量了謝映芬身上的穿戴幾眼,“你一臉不高興的模樣,是誰惹著你了?” 謝映芬忿忿地說:“還能有誰?姨娘唄!住進了這深宅大院里,姨娘輕易出不去,總算收了心,開始關心自己的親骨rou了??伤P心得不得法。明明二伯祖母早在南邊時就說過,睡火炕時不必蓋太厚的被子,免得熱過頭。姨娘也不知是不知道,還是沒把二伯祖母的話放在心上,竟然還特地囑咐丫頭給四弟蓋厚被子,說是別著了涼。四弟院子里的mama勸她,她還嫌人家不識禮數,多嘴多舌,被那位mama嗆了回去,她又抱怨起太太心腸太軟,不會管教下人了!可四弟孝順,照著她的話去做,卻熱出了一身汗,覺也沒睡好。剛剛我過去時,他還咳嗽了幾聲呢,也不知道是因為出汗吹了風被冷著了,還是熱出來的毛病。一會兒只能去求太太,請位大夫來給四弟看一看了?!?/br> 兄弟姐妹們齊齊cao心,好不容易保得小弟謝涵之入秋以來沒再生病過,因為宛琴姨娘幾句話,就這么糊里糊涂地破了功。謝四姑娘一肚子氣,哪里高興得起來?! 第842章 新幕 謝慕林便放棄原本要直接去正院的計劃,拐進了小弟的院子去探望謝涵之。 謝映芬要跟上來,被謝慕林勸住了,指著她腳上的繡花鞋道:“你這是匆匆找了雙鞋子穿上就出來了吧?這樣的天氣,半夜里才下了雪,你穿成這樣出門,不覺得腳上冷得慌嗎?快回去用熱水泡泡腳,再換上干凈的厚棉襪。我知道我娘給大家都準備了在北平適用的冬衣,肯定少不了羊皮靴什么的,我現在穿的就是新靴。你換上自己那雙,再出門也不遲。否則,四弟的病還沒好,只怕你也要倒下了?!?/br> 謝映芬低頭看看自己的鞋子,其實是夾了棉的,在南邊算是很暖和的冬鞋了,但現在她穿著確實很難受,她都覺得自己的雙腳快凍僵了,不過是憑著胸中一股氣轉移了注意力,才能行走如常罷了。她早起后惦記著弟弟在北平睡的第一個晚上,不知道他能不能習慣,沒想太多就跑出來了,連個丫頭都沒帶,如今想起來,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便乖乖聽了自家二姐的勸告,回院去泡腳換鞋了。 謝慕林去瞧了謝涵之。謝涵之臉上猶帶著幾分紅暈,時不時低低地咳兩聲,看到二姐出現,也不好意思得很,躺在炕上,拿被子遮了下半張臉,小聲說:“我沒什么大礙的,就是咳嗽兩句,歇一歇就好了。我真的沒有凍著,身上還暖烘烘的,一點兒都不冷?!?/br> 謝慕林試了試他的手心,確實不冷,還有些熱呢。 他的丫頭小螢向謝慕林稟報說:“四少爺昨兒晚上本來并不覺得冷,可姨娘特地過來囑咐,要給他換厚棉被,我們就聽了。院子里的石mama說,被褥不必蓋得太厚,睡著炕呢,萬一熱出一身汗,叫風吹了反而容易生病。姨娘覺得石mama沒道理,就算是睡著炕,也不過跟湯婆子、熏爐什么的烘熱了被窩一般,能熱到哪里去?況且就算是熱的,也不過是熱著背上罷了,身上還是需要蓋被子的,否則半邊冷半邊熱,同樣會著涼。石mama說姨娘這話沒道理得很,根本就什么都不懂。姨娘反罵了回去,說石mama多嘴無禮,冒犯主家,要稟了太太把她趕出去,又說太太……” “小螢!”謝涵之忽然打斷了小螢的話,“姨娘是不熟悉火炕,又不知道石mama是好心,才會吵起來的。二姐特地來看我,你跟她說明白我沒什么大礙就好,何必多言這些有的沒的?” 小螢便閉了嘴。 謝慕林含笑看了謝涵之一眼:“你這是怕我知道了琴姨娘說的冒犯我娘的話,會生氣?方才我已經見過你jiejie,她什么都告訴我了。你放心,琴姨娘的想法我心里清楚,不會誤會的。倒是你現在的情況,我覺得與其說是冷著了,倒不如說,更象是上了火。但以防萬一,還是請個可靠的大夫來診診脈吧。你就別推辭了。你的身體一向比旁人弱些,如今又是冬天,你初來乍到的,也不知會不會水土不服,有什么小病小痛就要及早醫治,免得拖拖拉拉的,釀成大病,不但你自己受罪更多,家里人也要跟著擔心,何必呢?” 謝涵之這才不提婉拒的話了,只是仍舊滿臉羞愧:“姨娘是糊涂了,總想回到過去的日子……二姐別跟她一般見識?!?/br> 謝慕林當然不會跟宛琴一般見識,這不過是小事,還有大事等著宛琴做決斷呢。 她又囑咐了小弟幾句,命小螢等丫頭把他照看好了,午飯時不必勉強自己出門,要以養病為先,方才出了屋子。 這時候,她提前派出去的翠蕉已經跟那位石mama搭過話了,向對方道了謝,給了賞。翠蕉見她出來,便跟石mama打了聲招呼,向她跑過來。石mama遠遠地朝她行了個禮,面上帶著歡喜的笑容,沒有半點怨氣。 前往正院的路上,翠蕉便告訴謝慕林:“這位石mama并不是咱們家的人,是老爺太太從外頭雇來的,原是這北平城里的坐地戶,家住西直門內的口袋胡同,兒子是個貨郎,家境倒也過得去。象她這樣到官邸來做工的婆婆mama們不少,做的活不辛苦,還能貼補一下家用。但她們不是奴仆身,還是良民,所以各家主人輕易打罵不得。從前出過人命,主家還得丟官坐牢呢!所以各家大人太太們都是客客氣氣地,只讓她們做些不用近身的活計。因外地來的官員帶到任上的下人不多,她們還是很幫得上忙的。 “這位石mama干這活已經有十來年了,自打她兒子媳婦生的孩子滿了周歲,她就出來干了,前前后后換了三四家,家家都說她好的,做事麻利,又是個熱心腸,而且很守規矩,絕不會胡亂打探些有的沒的,心性也正派,不會貪圖些不該拿的錢。就因為她有這樣的名聲,太太才會特地把她安排在四少爺這里,想借著她是個沉穩知事的老人,在飲食起居上多提點一下四少爺?!?/br> 謝慕林點頭:“我娘這么安排,自然有她的道理,琴姨娘還是習慣了從前在南邊豪門大戶里的作派,不把下人放在心上?!笨伤救嗣髅饕仓皇桥境錾砹T了,哪兒來這么多的優越感? 還有一點,謝慕林想不明白:“琴姨娘從前不是跟著我爹在山東任上待過幾年嗎?難道開州不用火炕?” 這種事翠蕉怎么可能答得上來?謝慕林也沒指望她能給出一個答案,眼見著正院到了,三人便轉頭拐進了門洞里。 文氏見女兒穿了新衣過來,非常高興,忙招呼她上炕。 謝慕林脫了羊皮小靴上了炕,見文氏面前的炕桌上擺了許多賬冊,也不多言,先把謝涵之可能生了病的事說了。文氏連忙吩咐丫頭們:“快去把劉先生請過去給四少爺看一看。我記得今兒劉先生沒有跟著老爺上衙?!毖绢^們應聲去了。 謝慕林有些好奇:“這位劉先生是附近的大夫嗎?” 文氏笑著搖頭:“是你爹爹到了北平后,才請來家的一位幕客,原是北平本地老戶,對這北平城內外的風俗人事最是熟悉不過,有他幫忙,你爹爹平日里辦公,少了許多麻煩呢!劉先生家中先人曾經做過燕王府的府醫,他也從小跟著學了些,疑難雜癥不成,小病小痛卻是能醫得來的。如今咱們家里的人,但凡有個頭疼腦熱的,都是請劉先生幫著開方。劉先生跟成先生、莫先生一樣,就住在這府里,請他過來,也比上外頭請大夫便宜些?!?/br> 謝慕林眨了眨眼:“他們住在府中哪里?咱們家這座官邸,到底有多大呀?” 第843章 獎勵 謝璞這座官邸有多大?按照文氏的說法,謝慕林走過、見過的部分,其實差不多只有一半而已。 她沒去過的部分,包括前院北邊的客院,南邊的外院,東邊的花園,還有東南角的仆役居所與車馬棚,都是占地頗廣的地方,其中又以花園最大,可不得占上整個官邸的一半地界嗎? 客院沒什么好說的,前院的花廳以北,就有一扇小門可通。昨天晚上,謝慕林借著燈籠光,隱約也能瞧見一點。只是客院如今無住客,所以門是鎖上的,差不多十天半月的,文氏會打發人過去打掃一番。此次謝家眾人北上,因為預備著二房的楊淳可能不會選擇與表兄弟們同住,所以文氏也事先命人把客院打掃干凈了。由于楊淳去了謝謹之的院子,客院眼下仍是空置。 南邊的外院占地就大得多了。從前頭大門進來,謝慕林一行昨晚是走向了左手邊的門洞,另一邊隱約能看見一條掛了許多燈籠的走廊,其實那便是外院了。外院是個三進的院子,第一進有門房、茶房以及幕僚們用的小書房,還有幾間空屋,是預備謝璞在北平本地請來的幾位幕僚、文書有時候工作晚了,來不及趕回家去時,可以直接歇在上司家中。其中那位通曉醫術的本地通劉勉劉先生,就長期占了一間屋子,只在休沐日時會返回自家私宅去住。謝璞從江南帶來的成安山、莫燕客兩位幕友,則安排在外院的后頭兩進院子里,一人一進,正好夠他們帶著家眷齊住。 仆役們住的地方與車馬棚什么的,也沒什么好說的。那里離謝慕林的院子其實并不遠,只是有高墻阻隔,她也看不見那邊的情形罷了。倒是花園,令她頗感興趣。 謝慕林便問文氏:“今天要是沒什么事,我能不能到花園里走走?我聽翠蕉說,那里的假山上可以看到什剎海的景色,我好奇是什么模樣的?!?/br> 文氏忙道:“你若想看看花園,沿著游廊逛逛就可以了。那游廊幾乎是繞著園子建的,幾十年前有位出身富貴的布政參政,還自掏腰包給整條游廊裝了玻璃窗子,秋冬時節沿廊賞景,可以不懼雨雪,我也不怕你會被風吹著。我看你在家書上說,時常在家里催著兄弟姐妹們多走路,鍛練腿腳,連杜老爺子都說這么做對身體有好處,便也催著老爺閑時常去走走。我還陪著他走呢,果然覺得腿腳有力氣了許多,身體也好了,生病的次數大為減少。因此,你若只是去園子里賞景,我是不會攔你的??缮缴喜灰粯?,那亭子沒遮沒擋的,夏天還格外風大涼快些呢,更何況是冬天?前兒一個婆子上去打掃,差點兒叫風給吹僵了。你這小身板,哪里受得了?!” 謝慕林小聲嘟囔:“穿厚些也不行嗎?我這不是換上了一身新衣?方才一路走來,暖和極了,半點都不覺得風冷?!?/br> 文氏不肯答應。事關女兒身體健康,她是斷不可能輕易通融的,反而勸謝慕林:“過幾日天氣晴好些,又不再刮風了,你再穿厚實些,登上去看一看也行。昨兒雪小,連地面都沒蓋住,湖面也沒結冰,你這會子去了,也不過是看到灰蒙蒙的湖景,還可能會有霧氣在水面上彌漫,未必能看得清楚,有什么意思?” 這話倒有些道理。謝慕林想了想,也不多堅持,轉而問起了另一件事:“真有人給花園里的游廊裝玻璃窗呀?那花費不小吧?不是說,不能改動這宅子里的建筑嗎?” 文氏笑道:“那位參政大人出身不凡,還是皇親國戚,到北平來不過就是鍍個金罷了。他要花錢給游廊裝玻璃窗,誰又能攔得住他?況且他也沒對游廊作大改動,燕王府都不吭聲,還給他的玻璃窗打了八折,旁人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橫豎等他三年任滿,他就走人,那玻璃窗還不是便宜了后任們?” 謝慕林聽得好笑:“居然是這樣?玻璃窗的生意是燕王府的產業嗎?那條游廊很長吧?需要的玻璃肯定少不了,燕王府當然不會拒絕這么大的訂單了?!?/br> 文氏嘆道:“如今在北平地界上,還能做玻璃生意的,也就只有燕王府了。從前倒是有前頭某位燕王妃的親戚在外頭開玻璃作坊,跟王府搶生意的,沒撐多久就倒閉了。哪怕是他家賣的玻璃更便宜些,這北平的官民百姓,也依然更信任燕王府的招牌?!?/br> 謝慕林想了想:“娘,玻璃產業既是燕王府所有,那水泥呢?這邊用水泥多嗎?” 文氏說:“官府修路還是有用它的,這北邊跟南邊不一樣,并不避諱用水泥,只是材料比較麻煩。老爺看了你從老家寫來的信,得知還有其他的土法水泥方子,便也獻給了燕王爺。如今北平地界上有好幾個水泥方子同時在用,比從前方便多了?!彼龑ε畠盒α诵?,“這是你的功勞。老爺說了一定要獎勵你的,只是一直沒拿出東西來,只說等你到了北平就知道了。這么長的時間過去,也不知道老爺還記不記得?;仡^你可以跟老爺撒撒嬌,向他討要這份獎勵?!?/br> 謝慕林頓時來了興趣:“會是什么呀?爹爹有沒有告訴過娘?” 文氏搖頭:“想必是些書本文具,又或是首飾衣料之類的吧?你一個女孩兒,還能獎勵你什么東西?” 如果只是這些東西,謝慕林就不大以為意了,擺擺手,看向炕桌上的賬冊:“娘這是在盤賬嗎?” 文氏道:“如今家里人口多了許多,又將到年關了,得算一算年下的花費。需要采買的東西不少呢,得心里有個數才行,不能事到臨頭了,再慌里慌張的,漏了這個漏那個,沒得添亂。再有,你嗣祖母回了老家,少不得要去拜祭先人、走走親戚,這親戚間往來的禮數,該送什么禮,也得好生籌謀一番呢。若我不事先想清楚,回頭你嗣祖母問起,我一問三不知的,也太無用了些?!?/br> 謝慕林見是正經事,忙道:“我很多事都不太懂,但幫著算賬還是沒問題的。娘,我幫你吧?” “好呀?!蔽氖闲Φ?,“你算賬素來最精了。有你幫忙,我也能快些把這賬算清,回頭也可以早些去見兩位老太太了?!?/br> 第844章 賠禮 謝慕林陪文氏算了賬。她原本就有心算的技能,這幾年在湖陰老家主持中饋,鍛練得多了,越發算得快了,沒用多長時間,就把文氏的賬給算了個清楚明白,令文氏大大松了口氣,還十分驚喜。 喜上加喜的是,劉勉那邊打發人過來回話,他已經去看過謝涵之,把過脈了,說是不妨事,只是小毛病而已,開了張方,喝兩劑藥就好了,只是往后在生活上需要小心些,怕冷可以穿厚點,炕不必燒得太熱,被褥的厚薄也是適度就好,要是在屋里待得太暖和了,出門猛一吹冷風,更容易生病。最重要的是,出了汗必須馬上換衣裳,不能就這么濕答答地悶一個晚上。劉先生也提到,謝涵之應該是胎里帶來的弱癥,平日就該好生保養,慢慢地用食補把身體底子補起來,而不是動不動就靠喝藥。他在這方面并不是很擅長,但認得北平城里兩位擅長此道的大夫,也把名字說了,讓東主自己決定要給四少爺請哪一位。 文氏仔細聽了回話,一一記下,打賞了傳話的人,又讓人備一份厚厚的謝禮,給劉勉送去,還吩咐廚房今日給他加菜。過后,她就派身邊的大丫頭,把劉先生囑咐的話全都告訴宛琴了,讓宛琴去照看兒子,順道給石mama賠禮道歉兼道謝。 宛琴低著頭從耳房那邊過來給文氏磕頭道謝,滿臉的窘迫與羞恥,還吞吞吐吐地想求文氏放過她,別讓她給一個仆婦賠禮,那樣太丟臉了。 若是從前的文氏,說不定就應了,但她這兩三年在北平做參政太太,見的世面多了,又長年主持中饋,已漸漸養出了威儀,竟半點不為所動:“原就是你的不是,石mama好心告訴你,你不領情不說,反而還罵了人家,怎能不賠這個禮?我知道石mama在好幾位大人家里做過事,都是侍候小主子的,一向十分精心,家家主母都夸她,因此我才會特地把她安排在涵之院子里,只盼著她能時時提點涵之。 “涵之從小兒在江南長大,初到北平,肯定有很多不習慣、不懂得的地方,有位積年的老人家從旁提點,我們做大人的也能少cao些心了。如今涵之待石mama很是客氣守禮,你做姨娘的卻還不如他一個孩子懂事。你不為自己犯過的錯賠禮,難道還指望石mama今后能象從前一樣,對涵之盡心盡力?哪怕是為了孩子,你也要放下這個臉面?!?/br> 宛琴漲紅了臉,不情不愿地去了兒子的院子。據小螢事后回報,她確實跟石mama賠不是了,就是說話聲音小了些,臉上的表情也不大真誠。但由于謝涵之與謝映芬、謝慕林都先后安撫過石mama,后者得了體面也得了實惠,才懶得跟宛琴一個拎不清的小小姨娘一般見識,抬抬眼皮子就接受了她那虛應的賠禮,然后自去做事了。她如此爽利,倒反而把宛琴氣得夠嗆,偏又沒處發火,只能在兒子面前抱怨。謝涵之那邊吃了藥,歪頭睡著了,謝映芬趕來看弟弟,嫌生母吵鬧,又直接把宛琴懟了出去。宛琴只能灰溜溜地離了兒女們的地方,回到自個兒的小耳房里發呆。 這都是后話。 在宛琴告退后,謝慕林還問了文氏一個問題:“琴姨娘不是跟著爹爹在山東任上待過幾年嗎?應該用過火炕吧?怎么我瞧她好象很多常識都不太清楚似的?” 文氏嘆道:“也是因緣巧合,前任的開州知府太太聽說出身富貴,又是南邊人,睡不慣大炕,就在府衙后衙加建了火墻。因此,老爺在開州那三年,后院冬天就沒為取暖犯過愁,琴姨娘沒有睡過炕也就不出奇了。不過,老爺若是宿在前衙,又或是巡視各處夜里住驛站、民居什么的,肯定是要睡炕的?!?/br> 簡而言之,就是謝璞有經驗,但宛琴沒有,遇事也就想當然了。 謝慕林嘖嘖兩聲:“可惜,這北平的官邸是沒有火墻的,只有火炕,琴姨娘也只能重新適應了?!?/br> 閑話少提。算完了賬,文氏處理了一些家務事,便帶著謝慕林去了后頭的長輩院。母女倆先是去見了宋氏與謝梅珺。宋氏母女倆都睡得挺不錯的,早起精精神神、胃口大開地吃了一頓北平風味的早飯,還把院子里侍候的粗使婆子叫進屋來聊了一小會兒天。據說那兩個婆子也都是昌平人士,只是或嫁到北平城,或隨兒女搬進北平城來罷了。宋氏問起自己老家的情況,她們也能答得上幾句,令宋氏母女頗為驚喜。 文氏與謝慕林過去了,宋氏與她們聊了兩句,便讓她們去見謝老太太:“我這里聊得正高興呢,你們在此,倒叫兩位老jiejie不自在了。你們且去,我這里沒什么好擔心的,萬事還有梅珺在呢?!敝x梅珺在旁笑著點頭。 文氏于是便恭敬地行禮,告退出來,謝慕林本想再去瞧瞧楊沅,卻被母親拉著進了南邊的半個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