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慕林在線閱讀 - 慕林 第196節

慕林 第196節

    壽昌伯府家道中落,如今空有個伯爵之位,其實什么權勢都沒有?,F任壽昌伯倒是有心要重振門楣,奈何本人才干平庸,子孫們也沒一個有出息的,只有一個女兒生得美貌,還能借著伯爵府的名頭,攀上一門好親事,帶挈一家人重得富貴榮耀。

    出于這個想法,壽昌伯讓女兒去參選太子妃。這個主意不能說壞,因為藍氏既有美貌,還有幾分聰明,又成功地摸清了東宮太子的性子,獲得了對方的青眼。若不是太子對王湄如更加看重,為了能名正言順地得到王湄如,把太子正妃之位都舍了出去,因此選中了薛大小姐為太子妃,藍氏說不定就如愿以償了。無奈人算不及天算,她最終只能鎩羽而歸,連個側妃之位都沒輪上。

    由于她此前與東宮太子一度有過緋聞,名聲有些不太好,壽昌伯扼腕之余,還沒放棄讓女兒高嫁、為全家謀利的念頭,就打算讓女兒找個借口到外地親戚家避兩年,等京城中人忘了那些緋聞,再把她接回來說親。再怎么說,他閨女也是差一點兒做了太子正妃的人,自然有的是權貴子弟樂意求娶。

    至于藍氏與東宮太子鬧出的緋聞,說什么她與太子有肌膚之親等等,壽昌伯倒不是很擔心。藍氏曾經跟父母坦言,這些傳言有些言過其實了。

    所謂她與太子有肌膚之親,其實是她裝作體虛腿軟,跌倒在太子懷里,嬌柔地撒了幾句嬌;此外,便是她裝作無意被太子撞破換衣時的情景,隔著一片輕紗帳幔,稍稍顯露了一下模糊的美好身段,如此而已。她這兩回出手,真的是成功吸引住了太子的目光,若不是薛家祭出了王湄如這個大招,她早已是東宮后院的主人,至少也該是個側妃才對。

    壽昌伯雖然有些覺得女兒叫太子占了便宜卻什么都沒得到,實在太吃虧。但好在這虧并不算很嚴重,女兒依然是清白之身。事情又是發生在皇宮內部,外頭沒幾個人知曉,頂多就是那些皇親國戚私底下傳點閑言碎語罷了。他完全可以把女兒嫁給京城以外的權貴名門,騙對方那些負面的流言全都是現任太子妃薛氏故意放出來中傷女兒名聲的,因為薛氏差一點兒就因為女兒當不上太子妃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壽昌伯就讓妻子開始為女兒收拾行囊,打算找個借口將女兒送出京城了。他還特地去打聽了一下,京城以外有哪位權貴人家,家中子弟正好適齡又未訂親,還得是前途看好,未來有可能飛黃騰達的那種。他可以直接把女兒送到當地去,慢慢下水磨功夫。

    可不等壽昌伯采取行動,柱國將軍蕭明德就為了警告不安份的外甥三皇子,提出要請皇帝把藍氏賜婚給他,好徹底打破三皇子企圖求娶表妹蕭琳,以獲得舅舅蕭明德軍權支持的盤算。

    三皇子又驚又怒,他住在宮中,怎會不知道藍氏與太子之間有過曖昧?雖然不確定藍氏是否已失身于太子,但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妻子曾經與太子親近,他就無法忍受了。他生怕舅舅蕭明德真個去求旨賜婚,就命手下人在京城內外遍傳藍氏與太子的緋聞,還特別添油加醋,只差沒把藍氏描述成蕩|婦|***,順便也踩了太子一把。

    這種事對太子來說,不值一提,可對于藍氏,卻是極大的打擊。這種傳言一旦傳開,就算再過兩年,京城里的人也未必會忘記。萬一傳到地方上,她想要高嫁的希望就徹底斷絕了。壽昌伯氣得快要吐血,也不提送走女兒的話了,試圖四處跟人解釋女兒與太子是清白的,無奈旁人看戲聽八卦的興趣更大些,并不是很相信他。還有人落井下石,給藍氏說十分不堪的親事,連她的兄弟們,也沒少被人笑話。

    壽昌伯只覺得前途茫茫,病倒了。壽昌伯府幾乎關緊府門,不再出門參與交際。幾個小輩的婚嫁之事,也暫時中斷了。藍氏開始在家中自辟靜室念經祈福,同時在心里憋了一口氣,無論如何也要為家人掙出一條路來!

    東宮太子這條路已然斷絕。藍氏聽說了他如今獨寵通房如姬,連正妃薛氏都失寵了,便知道自己不可能成為東宮側妃。她又不甘心就此清燈古佛,認為若想要重振家門,至少也得要有一門不輸給東宮的親事,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令人不敢再說她的閑話。

    正好,太子之下,還有兩位皇子,年紀都與她差不了幾歲,而且正值成婚的歲數。二皇子就算了,藍氏有些疑心關于自己的流言就是他讓人放出來的,因為這些流言打擊了太子,而眾所周知,如今京中最熱衷于打擊太子的,就是二皇子了。

    四皇子太小,三皇子則素來有溫和好學守禮的好名聲,似乎是個不錯的對象。

    藍氏有心要算計三皇子一把,覺得以三皇子長期以來表現出的好脾氣,就算她算計失敗了,對方也不會對她怎么樣的。她不會受到太大的傷害,卻又有極大可能擺脫眼下的困境,運氣好的話,就能成為三皇子妃,有什么不好的呢?

    只是,為了確保她能順利謀算得這門親事,她得先讓父親壽昌伯振作起來,并且能在皇帝面前露臉說話才行。

    具體的cao作過程就不贅敘了,總之,壽昌伯成功地在一起皇室主持的游獵活動中,拍了皇帝的馬屁,獲得了皇帝的歡心。今年春天以來,皇帝就挺喜歡聽壽昌伯奉承自己的,曾經幾次召他進宮晉見。在六月一次皇家主導的賞荷宴上,壽昌伯奉旨帶著家眷參加了宴席,席間發生了一點小意外,藍氏與三皇子撞在了一處,竟叫皇帝看了個正著。由于當時兩人的姿勢有點問題,皇帝竟覺得他們私下有情了!

    皇帝原本覺得這種事無可無不可的,不過是兒子的風流事罷了,可這兩年察覺到三皇子有異心還沒少算計他們的皇后與太子,卻覺得這是大好機會,拼命在皇帝耳邊說藍氏的好處,意圖撮合藍氏與三皇子的姻緣。另一方面,永寧長公主也在太后面前提過三皇子曾經對女兒的算計,太后心中不喜,也在皇帝面前說,這門親事可以考慮。

    于是三皇子就悲劇了。

    他倒霉地接到了從前拋出去的鍋。

    第657章 報應

    有時候,人作孽太多了,是很容易遭到報應的。

    三皇子如今面臨的,就是這種情況。

    當年他如果沒有算計藍氏,敗壞她的名聲,也許她早就去了外地,嫁進了哪家高門大戶,自然不會再與他有任何關聯。

    他如果沒有因為算計趙瀅不成,使了陰險手段,招來舅舅蕭明德與青梅竹馬的馬玉蓉的警惕,就不會攤上藍氏這門親事,也不會被馬玉蓉認定是個壞人,從而引起了永寧長公主的疏遠戒備。永寧長公主就不會在太后面前告他的黑狀,太后也不會因此對他產生不滿,不復從前對他的疼愛關懷了。

    而如果他不是早年刻意巴結討好東宮太子,想要偽裝成貼心好弟弟,背地里卻在暗暗挖人家的墻角,還沒少在皇帝面前私下進讒言的話,曹皇后與太子就不會在察覺到他的所作所為后,生出怨懟之心,如今聯手在皇帝面前坑了他一把。

    這里頭也有蕭貴妃的責任在。她一慣是在皇帝面前扮演賢惠角色,曹皇后百般嘲諷都沒讓她失態過,端得是溫柔端雅、與世無爭的典范,給皇帝留下了極好的印象?;实壑挥X得曹皇后善妒又霸道,專會欺負老實人,蕭貴妃的溫言軟語,只會讓他對曹皇后更加不滿。

    而曹皇后發覺到蕭貴妃的手段之后,自然更加忿憤了。她認定蕭貴妃母子倆都是陰險狡詐的小人,百般提防,卻得不到丈夫兒子的理解。如今好不容易兒子醒過神來了,不再當著她的面護著那個陰險的三弟,她自然要把人往死里坑,不叫三皇子有機會翻身才是。她也想趁機打擊蕭貴妃一把,讓對方徹底失去娘家兄長的軍權支持。

    皇后與東宮一系這三年來沒少受打擊,好不容易眼看著林昭儀與二皇子一脈做事太過火,惹得皇帝厭棄,快要涼了,曹家又出孝了,有望卷土重來,這種關鍵時刻怎么能讓三皇子有機會出頭?!

    三方夾擊之下,三皇子似乎面臨著不得不娶藍氏為正妃的困境,這令他如何不驚怒非常?

    蕭貴妃當然是反對親事的,她溫言軟語地想拿藍氏當年與太子的緋聞做借口,想要為兒子擺脫這門婚事?;实蹍s說了,他已經從她的親哥哥蕭明德將軍那里聽說過,三年前三皇子糾纏蕭琳,惹來蕭明德不滿,決定要請旨為三皇子與藍氏賜婚,三皇子不樂意,就命人在外頭胡亂放藍氏的流言,害得人家幾年都沒能嫁出去?;实壅J為自己的三兒子這事兒做得不大厚道,如今既然占了人家姑娘的便宜,姑娘的家世門第也不差什么,相貌人品都挺出眾的,那就娶回來做個正妃好了?;始易拥?,當然不能做不負責任的事。

    反正那所謂藍氏與太子的緋聞也是三皇子自個兒放出去的,他本人很清楚姑娘的清白,所以也沒必要計較那些緋聞了。

    蕭貴妃當時很不容易才在皇帝面前維持住了溫雅端莊的儀態,心里卻恨不得立刻種自家哥哥大罵一場。事后她也想方設法見了蕭將軍一面,質問哥哥為何要在皇帝面前說這樣的話。

    蕭將軍很直白地告訴她,三皇子與蕭琳是不可能的。他手里執掌京西大營的兵權,京城城衛防務都在他手中,皇帝怎么可能會允許一個皇子有機會拿到這樣的大權?而一旦與皇子聯姻——哪怕是他的親外甥——皇帝對他的信任也會打了折扣,他很可能會失去手中的兵權了,那完全就是得不償失!沒有了蕭家的兵權,三皇子還能重視蕭琳么?為了女兒的幸福著想,蕭將軍絕對不會答應這門親事的!他已經替女兒看好了一戶人家,無論妻子是否反對,他都會在近期把女兒的婚事訂下。只要婚約一定,就算妻子再做任何手腳,曾經訂過親的姑娘也不可能成為皇子正妃的人選了。他讓meimei蕭貴妃直接死了這個心吧!

    另一方面,藍氏的名聲敗壞,確實跟三皇子脫不了干系。如今壽昌伯府藍家的人還不知道這個真相呢,只把責任算在二皇子與林家頭上。蕭將軍讓蕭貴妃想明白些,別透露什么不該透露的消息。否則等皇帝真個賜了婚,三皇子這輩子都別想有清靜日子過了。

    藍氏明擺著不是省油的燈,絕對不是好惹的!

    蕭貴妃是又氣又怕,驚覺自己母子倆似乎也走上了林昭儀與二皇子的老路,隨時都有可能引起皇帝的厭棄與戒備了。眼下她還能暫時用三皇子對舅家表妹有情義來引開皇帝的注意力,不讓皇帝懷疑他們母子是真的打起了京西大營兵權的主意。但蕭家這門親事,恐怕是真的沒有希望了。

    她只能回頭去找兒子商量。三皇子知道自己的處境后,又是氣急敗壞。雖然消息還未傳開,京中還未興起他與藍氏有私情的流言,但只要皇帝一日不改主意,他就一日擺脫不了藍氏這個正妃人選,難不成他真要收下這頂綠帽?!

    這時候,他倒開始后悔,當初不該把藍氏與太子的流言傳得人盡皆知了。倘若他沒有這么做,知道這樁緋聞的人就不會那么多,即使他真的迫于皇命,不得不娶了藍氏,好歹也不會惹得眾人笑話呀!

    就在三皇子絞盡腦汁想要擺脫這門不想要的親事之際,蕭瑞回到了京城,順利高升。三皇子想起這個表弟自小沒少替他出主意,就找上了他,又有意將他拉攏回身邊。一位前途似錦的青年武將,有出身有軍功,廣受軍中大佬們的欣賞,倘若能回到京城任職,怎么也能在禁衛軍里做個小統領呀!若是能一步一步往上升,至少也能掌握一部分的禁衛軍權吧?既然與蕭家聯姻,獲取城衛軍力支持已成泡影,那三皇子肯定就要想辦法另起爐灶了。

    蕭瑞既不想給三皇子出主意,坑害人家無辜的姑娘,也不想要投奔三皇子,為他的奪嫡大計出力。他當年之所以北上,跑到邊疆去冒著性命危險吃沙子,就是為了擺脫三皇子這個泥潭。如今眼看著有望成家立業了,他又怎么可走回頭路?

    蕭瑞找了借口躲出來,卻不知道能躲多久。三皇子那邊有些著惱,便輾轉托人給他捎了話,叫他乖乖回去,否則就要往外放他與藍氏的流言了。反正三皇子是不想娶藍氏的,改變不了皇帝的想法,就只能犧牲藍氏了,利用上表弟,還能假托自己是在為表弟與藍氏傳信,才會與藍氏碰面的呢!別人信不信都無所謂,反正三皇子就不能讓給自己添堵的人好過!

    蕭瑞為此特地在信里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得清清楚楚,同時還附上了他從各方打聽來的小道消息,甚至連壽昌伯府那邊,他都打聽到了不少內|幕。藍氏能不能成為三皇子妃,與他一點兒關系都沒有。但終于有望久別重逢的心上人,卻絕不能誤會了他的清白!

    第658章 分析

    謝慕林一邊看信,一邊驚嘆不已。

    京中局勢有了這么大的變化,她離開湖陰縣的時候,還真是沒預料到。

    曹家這兩年勢頭不妙,被二皇子與林家一脈打擊得不輕,她是知道的。謝映慧那邊經常能收到京城閨蜜寫來的信,蕭瑞的產業“瑞記”也有伙計會把京城的消息告知謝徽之,更別說謝徽之又跟從前的老朋友曹榮聯系上了,差不多幾個月就有一次書信往來,對曹家的現狀也算有所了解。

    不過,二皇子與林家開始遭到皇帝厭棄,眼看著就要涼了,這件事她就只是近期聽說過一點風聲,卻不清楚內情如何了。本來她還以為,太子遭受打擊,二皇子又要涼了,就該是野心勃勃的三皇子上位的好時機了,沒想到如今三皇子尚未出頭,就先遭到了太后與皇后、太子等人的聯手算計,即將在婚事上吃一個大虧。那三皇子還有希望嗎?

    謝慕林想起謝映容隱隱約約透露的口風,三皇子好象才是那個奪嫡之爭中的勝利者吧?

    她并不是很擔心蕭瑞會被三皇子算計到婚事上,被栽贓一個藍氏。蕭瑞如今雖然已是軍中有名聲的后起之秀,卻依然還是柱國將軍府的庶子,區區五品的千戶而已。跟三皇子相比,差得遠了!藍氏怎么也是壽昌伯府的千金,還被皇帝看重了要指婚給兒子,怎么可能會低嫁給蕭瑞?那不是在打壽昌伯府的臉,而是在踩皇帝的眼光呢!

    三皇子多半是氣瘋了,又急瘋了,才會說出這種無厘頭的威脅話來。

    藍氏連跟蕭瑞見面的機會都少有,兩人如何能炮制出“私情”的緋聞來?皇帝又不是不知道三皇子不樂意這門親事。既然前頭已經有過他為了擺脫藍氏而制造流言的前科,如今一旦再出現藍氏與他人有私的傳聞,焉知皇帝不會猜到自己的兒子頭上呢?就算到時候皇帝礙于流言,不再堅持讓兒子娶藍氏,三皇子在自個兒老爹面前也絕對討不了好!

    上綱上線一些,這是三皇子有心違逆圣命哪!

    無論是違抗圣旨,還是違逆父命,這兩種說法都夠他喝一壺的?;实劬退悴恢亓P他,今后也不會多看重這個兒子了。做老子的,尤其還是做皇帝的老子,怎么可能忍受得了有個忤逆的兒子?

    謝慕林對如今在位的這位景樂帝,一直不敢小看。別看這位皇帝是靠老婆娘家的勢力與同胞兄弟的軍功上的位,又正好趕上奪嫡之爭打過一輪,所有有實力爭儲位的哥哥們都自相殘殺得差不多了,才叫他揀了便宜,他這些年能抗過曹家的強勢,把曹家的權力抑制在一個可控的范圍內,不曾造成太過禍國殃民的后果,就絕對不是容易能辦到的。

    如今皇帝一派可以說是羽翼豐滿了,不用太給曹家面子,連軍權都剝奪了大半。二皇子與林家打擊得曹家損兵折將,多半就有皇帝在背后支持。而當二皇子與林家發展得太快,有可能會影響到皇帝權威的時候,又再次因為犯忌而失勢,這背后很難說是否也有皇帝的手段。

    反正,如今曹家剛剛出孝不久,能不能重掌權勢,還是未知之數,二皇子一系很可能就不行了。本來三皇子可以順勢崛起的,卻又在這個當口,攤上了藍家這門姻親,首先就斷絕了憑借未來岳家謀取軍事或政治優勢的可能。沒有了這條路,三皇子還剩什么呢?親舅舅是皇帝的死忠,不會聽他指派,他自己又沒幾個靠譜的盟友,恐怕連失了勢的太子與二皇子都還不如。

    這個時機是如此的巧,皇帝堅持讓三兒子迎娶藍氏為正妃的理由又略嫌薄弱了些,不象是很重視這個兒子的模樣,與過去傳聞中他極為疼愛三皇子的說法有些矛盾了。謝慕林不由得懷疑,皇帝會不會已經發現了三皇子的野心,生出不喜,所以故意借著婚事來敲打這個兒子?

    否則,三皇子與藍氏只是“恰好”在一個公共場合里碰撞到一起,再有些容易惹人誤會的姿勢什么的,又如何有足夠的說服力,讓皇帝連兒子與藍氏是否私下有交集都不曾確認過,就定下了兒子的婚事?即使蕭明德將軍坦言了三皇子曾經陷害過藍氏,那也不足以讓皇帝犧牲自己兒子的終身幸福去賠償一個無權伯爵之女。

    太后的勸說可能有點作用,但皇后與太子都遭到皇帝的厭棄,他們說這門親事好,皇帝又怎么可能聽得進去?自然是皇帝自己有心要促成這樁姻緣,才會無論蕭貴妃與三皇子如何反對,都堅持要定下這門婚事。據蕭瑞信中所言,蕭貴妃與三皇子還在糾結自己的作為是否在皇帝面前暴露了野心,恐怕還沒反應過來,皇帝早已猜到了他們的盤算吧?

    謝慕林忍不住暗暗為蕭貴妃與三皇子點根蠟。不過蕭明德將軍如今堅持自己的?;逝闪?,沒有因為親meimei與親外甥的存在而動搖過對皇帝的忠誠,柱國將軍府應該不會受三皇子的牽連的。只是……當今皇帝在位時倒也罷了,新君上位后,又會如何呢?

    無論是太子還是二皇子上位,都有可能會因為對三皇子的敵意而牽連柱國將軍府,哪怕他們明知道蕭將軍只忠心于皇帝也一樣??扇羰侨首由狭宋?,恐怕也會怨恨今日親舅舅不肯伸出援手,甚至還落井下石吧?

    以這三位皇子一直以來表現出的脾氣性格與人品,他們干得出來這樣的事。

    難不成只有四皇子繼位,才是對柱國將軍府最好的結果?

    謝慕林心中微微一動。她留意到,皇帝膝下的四位皇子中,前三位年紀較長的,都先后受到了打擊,未來很有可能已無力威脅到皇權了,也不象是會受到皇帝看重的樣子。只剩下一位年紀最小、母家出身最低的四皇子,依然還是清白無暇又受寵的狀態?;实劭傄袀€繼承人的,難道他看中的是小兒子?因為這個兒子最小,實力也最弱,不會威脅到他嗎?

    她離開京城太久了,消息也不夠靈通,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但這種事是一定要提防的。謝家在燕王的地盤里做官,可能不會受到朝中皇位更迭的影響,但蕭瑞出生柱國將軍府,與三皇子關系太近了,必須要有所準備才行。

    謝慕林開始寫信給蕭瑞,提醒他要注意四皇子的消息。

    第659章 寬慰

    謝慕林很快就寫好了信,通過謝徽之的手,走“瑞記”的渠道,順利發了出去。

    她本人則繼續裝作沒事人一般,與家中的兄弟姐妹們一同陪伴著二房與三房的兩位長輩,結束了在蘇州的愉快行程,再次踏上旅途。

    在這三天的時間里,謝家眾人都多添置了不少東西,謝慕林這里有時新花樣的衣料、首飾,也少不了各式新奇別致的文具、刺繡與一大箱的雜書。這一回,她收羅到的舊書、殘書不多,倒是買到不少實用的書本,醫書、游記、農書都有,雖然不好搞什么“內容摘抄”,把書房空間里的資料偷渡出來,但這些書本的內容都還算靠譜,勉強也可以充作資料的來源了。反正別人也未必有精神一本一本地仔細翻查過去,糊弄一下還是沒問題的。

    宋氏那邊也收獲了不少好書和文房用品,有一些是預備著回到北平老家后送親戚朋友的。她問了一下謝慕林買到的書,苦笑著嘆息:“你這孩子,還是這么喜歡雜書,多看點兒詩詞歌賦不好么?哪怕是看看史書也好呀。你的天賦不錯,記性好,學會什么都能舉一反三,為何就是不愛在詩詞學問上多下點功夫呢?”

    這兩三年里,謝慕林一直跟著宋氏讀書,學到的東西比在族中女學學到的還多,文學水平大有提高,常識基本補足,連編造一下白話文式的“古文”,也勉強能上手了,不會弄得通篇都是破綻,叫人一眼就瞧出來。若遇到某些場合,需要她作點詩呀詞的,她也可以胡謅一首打油詩應付了事,不至于落入出丑的境地。由于她的進步太大,用時卻少,宋氏頗為驚喜,認定她潛力巨大,就一直勸她多在詩詞上下功夫,爭取掙個“才女”當當。

    謝慕林真沒興趣做什么才女。她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學到與一般甚至是比較優秀的官家閨秀們同等的文化水平,她努力一下是沒問題的,眼下也能跟大姐謝映慧比一比,偶爾還能小勝一兩回。但真要努力到成“家”的地步,那就省了吧。她讀了這么多年的書,深知能在文學史上留名的女詩人是什么水平,她要有那個本事,在現代時就已經成名了,又怎會還是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畢業生?

    她又不走炒作成名、自抬身價好爭取嫁入高門的路子,何必費那精力呢?有時間,她還不如在自己書房空間里的資料上多下點功夫,爭取多研究出一些來自現代的技術,為身邊的人,為周圍的平民百姓,多謀一點利?最起碼,她也可以先讓自己家的生活過得舒適一些,讓自己的日子更加便利一點……

    宋氏心里深感遺憾。女兒謝梅珺出嫁后一直做賢妻良母,如今與丈夫析產別居了,又忙于照顧孩子,外孫女楊沅則不好此道,她找不到繼承自己學問的傳人。好不容易有個嗣孫女,頗有天賦,也謙虛好學,結果卻更喜好實務,而不重視詩文……她又不可能讓決定走科舉士途的孫輩們荒廢學業,專攻詩詞一道。她這一肚子的學問,該傳給誰去呢?身為一個上了年紀的寡婦,她如今連個能詩詞唱酬的人都找不到了,只能天天回憶早逝的丈夫……

    在宋氏的長噓短嘆中,謝家的船停在了無錫的碼頭。在這里,謝映慧分別收到了好朋友馬玉蓉與盧飛云的來信。

    由于謝映慧如今與二妹謝慕林關系最要好,遇事也愛找她商量,于是謝慕林有幸來到大姐

    的艙房,看到了這兩封書信的內容。

    謝映慧即將回京,撞上那位再度與丈夫鬧翻,哭回京城找娘家兄姐撐腰的母親曹淑卿。為了讓謝映慧避開某些尷尬的場合,不受這位不省心生母的牽連,馬玉蓉與盧飛云也是煞費苦心,特地幫她打聽了許多消息。

    據說曹淑卿回京找曹皇后哭訴,曹皇后壓根兒就不耐煩搭理她,連宮門都不想讓她進。偏偏當時還未涼的林昭儀“路過”,很熱心地想幫一幫皇后的親妹子,讓守衛宮門的侍衛放曹淑卿進去了。曹淑卿去到坤寧宮時,正值曹皇后與幾位王府太妃、王妃坐著品茶,討論曹家出孝后,幾位少爺、小姐的婚事。曹皇后正為了沒人接自己的話茬而煩心呢,就被妹子哭上了門,幾位太妃、王妃竟也沒有留下看戲的意思,紛紛借辭告退,令她的如意算盤落了空。送走客人后,曹皇后就直接沖著曹淑卿發火了。

    結果是曹皇后急宣了承恩侯夫人進宮,把曹淑卿給帶回了承恩侯府。連同曹淑卿帶回京城的隨從、下人與行李等,都一并被承恩侯安置了去。后來沒聽說曹淑卿再進過宮,倒是有其他幾房的曹太太們去探望過姑太太,據說也是不歡而散。

    但曹皇后與承恩侯也不是任由曹家女受了夫家欺負就算了,他們再看meimei不順眼,她也是姓曹的,不是什么阿貓阿狗都能踩,更別說方聞山以前還是承恩公的親兵之子了在曹家的貴人們眼中,他跟家仆之子又有什么區別?就算曾經做到過禁衛大將的高度,奴才也依然是奴才。曹淑卿哭著喊著堅持要嫁給他,那是她自甘墮落,可方聞山竟然沒把她供起來,膽敢欺負她,那就是不把曹家放在眼里了。

    承恩侯直接讓人找到了方聞山老家,拿他的雙親出氣。方聞山在任上聽聞,據說也是大發雷霆,卻又無可奈何。他沒辦法擅離職守,只能寫封親筆信,帶上豐厚的禮物,派上親信上京向妻子曹淑卿賠禮,哄她早日回來。至于那個老妾和幾個孩子,他心里固然認定他們無辜又可憐,是曹淑卿在無事生非,此時也不好再繼續公然維護他們,只得派了心腹,把他們送回老家去,交給父母照顧。至于兒子們的前程,他也只能另想辦法,托付至今還愿意與他維持交情的老朋友了。

    信和禮物都送到了承恩侯府,但曹淑卿一直沒有動靜傳出,誰也不知道她是否原諒了丈夫,又是否打算回陜西去。

    但好消息是,京中關于曹淑卿的流言一直不大好聽,所以承恩侯夫妻都不想讓她出現在公眾場合里了,即使是曹家自己舉辦宴會,也會跟客人們說,meimei身體不適在休養,又或是正在齋戒,出城禮佛去了。反正,沒有人在公開的場合里見到曹淑卿。

    先前二皇子風頭正勁時,依附他的人與林家人還會公開嘲笑曹家有位不要臉又倒霉的姑太太。如今二皇子眼看著要涼了,依附他的人與林家人忙著自保還來不及,誰還有空去譏諷一個不重要的曹家外嫁女?要攻擊也該直接沖著東宮太子或承恩侯去!

    而三皇子一脈眼下因為正主兒正忙著擺脫一門不想要的親事,也沒精力分心了。四皇子一系的人一向低調,除了跟人炫耀幾句,四皇子又得了皇帝什么夸獎、什么賞賜,就沒干過什么了。

    因此,馬玉蓉與盧飛云都在信里寬慰謝映慧,讓她放松心情,只管放心進京。

    第660章 憂愁

    謝慕林看信看到這里,發現后面沒有了,竟然連署名落款都不見,便猜想這兩封信估計都還有后續,只是謝映慧出于某些考量,沒有拿出來而已。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