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強爽之重回十五歲 第37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四個哥哥的豪門繼妹、迷蹤(年下1v1)、七零小俏媳:我家村霸超兇的、穿成年代文天才反派親媽、變形金剛穿越文---失落之鷹、偏偏心動、被魔尊玷污后(仙俠1v1)、星星輕顫時、雨天里的晴空、意外深情
雖然學得很辛苦,但也的確非常充實,林桐這段時間的解題能力明顯上升了一個臺階: 之前她要十幾分鐘才能解出來的題目,現在可能只需要幾分鐘就能解出來,有些題目就算解不出來,她也能大致知道解題的方向——這些東西,都是她或主動或潛移默化地向老師和同學們學習的。 實驗班的考試和各種小測驗也很多,最開始,她還會因為不理想的成績和與身邊同學的巨大差距而感到失落和難過,現在,她已經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弱勢,難受之后快速振作起來,重新投入到新的學習中。 她本身理科就不強,更何況在理科學霸云集的實驗班呢?她不想自己被壓力捆綁束縛,所以干脆就不去看每次考試和測驗的成績和排名,就專注自己試卷上的錯題,專注每次測驗下她微小的進步—— 只要有一點點的進步,她就能開心很久很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嘛,總有一天,她能把理科學好的! 時間飛逝,第一次月考考完了,林桐的成績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 她的成績在班上是倒數幾名,語文一如既往的還是年級第一,英語也依舊名列前茅,只是偏科嚴重,數學、物理和化學的成績在理科實驗班里就完全不夠看了,生物因為初學,靠記憶性的東西比較多,而林桐又是那種夠努力、愿意花時間背東西的學生,所以生物成績在班上處于中等水平。 不過林桐心里明鏡一樣地清楚,本來她就是因為期末考試超常發揮才進入的實驗班,排名很后也是正常的。 中午放學后,她站在教室后墻貼有排名表的通知欄前,仔細地看著班上同學們的成績。 她的目光放在排名表最上面的地方,那是談亦穩坐如山年級第一的位置。 永遠滿分的數學成績,在年級里一騎絕塵的總分…… 他總是在排名表上最前面的位置,而她通過努力,終于有資格擠入這張排名表,卻也只是位于這張表上的末端——這仿佛暗示著她與談亦之間的距離。 學習之路,任重道遠啊。她在心里重重地嘆了口氣。 但未來之路還長著呢,說放棄、說不可能還為時過早。 林桐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學校、食堂、家三點一線,每天空閑的時候她腦子想的都是題目、方法和知識。 她隱隱地有一個目標:她想變得更好一點。 期中考試的成績出了,學習委員把舊的排名表從通知欄里撕下,換上新的排名表。 林桐在擁擠著看各自成績的人群的夾縫中,看到了自己上升的排名——她比第一次月考進步了三名。 這三名,看起來似乎很微不足道。但是,對她來說,對競爭激烈的理科實驗班來說,已經是一個巨大的突破了。 這個讓她驚喜的突破,來自于她的理科成績的提高——她的數學現在已經能穩定在130左右了,基礎題基本都沒有什么問題了,大部分中等難度的題目也都不在話下,并且有些很難的題目她也能想出一些解題思路,起碼不是毫無頭緒了。 物理和化學也都能維持在85分到90分之間。 雖然這個成績在高手如云的實驗班著實算不上厲害,但是加上林桐拔尖的語文和英語成績,她的總分倒也還算不錯——這僅僅是針對與以前的她來說,相比于其他學霸們來說當然只是一般水平。 但林桐非常滿意,學習逆襲的道路,看起來是越走越順了—— 她已經開始期待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了! 第75章 報名北大暑期夏令營 期中考試過后的周一班會課上,譚娜宣布了一個通知,說清華和北大發布了夏令營活動的通知,三中有不少的名額,讓有想法的同學可以自愿報名。 每年暑假的時候,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都會針對各個省市的優秀學生開展暑期夏令營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尖子生們將在這兩所國內頂尖高校進行一個月左右的學習與生活,感受優秀學府的校風與欣賞校園美景,提前了解學科專業的相關知識。 在這段時間里,清華和北大會提供一系列各院系學科講座和名師講座,學長學姐們以及招生組的老師們可以與學員們交流互動、拓展活動,除此之外,同學們也需要參加由學校組織的學生綜合素質考核,考核中成績突出的同學可以獲得自主招生優惠加分等政策。 顯然,清華和北大的夏令營對于全國的高中生來說,是一次拓展視野、提升眼界、增強各方面能力和為高考增加一些砝碼的機會。 畢竟,這兩所學??墒侨珖袑W生心目中的殿堂,“長大后是讀清華還是上北大”這個問題幾乎是每個學生小時候都思考過的問題,雖然他們越長大越發現,事情并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簡單。 誰的心中沒有一個清華夢或者北大夢呢?而且就算最后沒有考上清北,能來到自己夢想中的大學,認識一些厲害的同學和老師,也算不虛此行了。 但是,要想拿到參加夏令營的資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全國那么多高中生,而清華北大的夏令營的名額加起來不過幾百人,從報名申請到篩選確定,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夏令營的申請分為個人報名和學校報名兩種,即學生可以自己在相關網站上交所需的材料申請,也可以通過所在的學校,以學校集體的名義報名申請,后者主要是針對一些比較有名的重點中學。 這里所說的重點中學,指的是每年能向清北送去大量人才的學校,畢竟,能穩定提供生源的學校,清華和北大才會愿意相應地給出一些特殊對待。 而三中每年不論是走競賽自主招生,還是走高考路線,最后考上清北的人數加起來都能穩定在四五十人左右——每年全省最終上清北的學生總共也不到二百人。 三中這一所學校就能搶走全省超過四分之一的清北名額,更別說它還經常包攬全省文理科狀元和總分前十的尖子生。它理所當然的成為清華和北大重點關注的學校,從高一到高三年級前五十的學生基本都記錄在招生組老師緊密關注的檔案里。 清北的招生組的老師們對三中既滿意又放心,大手一揮,每年分給三中的冬令營和夏令營的名額不少,基本上說到了“實驗班的學生只要報名了都能拿到參加的資格”的程度,這讓其他學校眼紅的不行。 不過,三中的實力擺在那里,他們也只能捶胸頓足,暗自嘆氣。 實驗班的學生們基本上都已經提前知道了這個消息,所以譚娜通知完這個事情之后,就各自去拿報名表填好申請—— 能考上實驗班的尖子生們大部分都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晰的規劃,比如想考什么大學,大致對什么方向感興趣,所以他們很快就填好報名表交給譚娜。 但是林桐和他們不一樣。實驗班對上輩子的她來說,是前進的方向和目標,她這一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一些小小的運氣才進入實驗班。 不論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對于未來,她都沒有什么具體的規劃和安排,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初中的時候親戚們問她想上什么大學,她也只是回答“看高考成績,能上什么大學就讀什么大學?!?/br> 不過,如果要讓她在清華還是北大中選擇一所學校申請夏令營,她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北大。 這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考上北大,讀中文系,在未名湖旁與博雅塔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她從譚娜那拿了一張北大夏令營的報名表,擰開筆蓋,用黑筆填好自己的信息,檢查無誤后再交給老師。她對暑假的生活更加期待了,北京,北大,這幾乎是她上輩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沒想到這么快就像一個大餡餅一樣砸在她的頭上。 宋可瑩拿著自己的報名表在教室里像小蜜蜂一樣轉來轉去,她在打探大家是報名清華的夏令營還是北大的。她剛好轉了一圈回到林桐的位置邊上,問她:“桐桐,你報的是哪個學校的?” “北大的?!?/br> 宋可瑩大大的眼睛里閃過一絲喜悅,她的好朋友林桐申請的是北大的夏令營,她向爸媽解釋的理由似乎又多了一條。 她說:“太好了!那我也報北大的!這樣就有一群認識的人一起去啦!” 林桐問道:“一群認識的人?還有哪些人報名北大的夏令營???”林桐在班上能稱之為“熟識”的人其實不多,有好一部分同學她只能說是點頭之交的關系。 “馮揚和談神他們啊,還有你認識的之前參加過知識競賽的徐松……”宋可瑩有點激動,掰著手指數給林桐看。 “馮揚和談神……?”林桐忍不住開口問道。 “談神不是學數競嘛,他最后肯定上北大數院啊,然后馮揚學化競,最后大概率也是讀北大化院。所以他們倆肯定都報北大的夏令營?!彼慰涩摻忉尩?。 “我剛才在教室里轉了一圈,咱們班有一半左右的人報北大吧……基本上報北大和清華的人數對半分吧?!?/br> “桐桐你報的北大,那咱們倆到時候就可以住在一起啦!” 宋可瑩說了一連串的話——說實話,她現在已經沒有心思學習了,她就想暑假快點到來,然后和同學們一起快快樂樂地去北京,去北大! 教室里也鬧哄哄的,同學們都在找報了同一所學校的人,七嘴八舌地討論自己知道的小道消息,聊一聊暑假去清華或者北大之后要干什么。 有一些人之前去北京旅游的時候和父母已經去過清華和北大了,此時就頗有優越感地在和身邊的同學分享他們覺得學校里必須要打卡的一些景點——好像現在早已經到了暑假,而他們明天就要坐上到北京的航班,踏入清華北大的大門,參加暑期學堂了! 第76章 嘗試寫短篇小說 床頭柜上的手機準時在六點的時候響起,林桐迷迷糊糊地睜開眼,一只手向右探摸到手機,然后拿到面前摁亮,是鬧鐘。 單手把鬧鐘劃去,啪一下拋在蓋著的薄被子上。今天是周六,不用起那么早。 但已經有陽光透過薄薄的紗簾照進房間里來了,窗外也有鳥鳴聲低唱。林桐右手蓋在眼皮上,稍微遮住一些刺眼的陽光。 轉眼間春意消退,初夏在不知不覺間到來。 而夏日的天亮的總是那么快,像是急匆匆地把人們從床上叫起,催促他們開啟嶄新的一天。 房間里又安靜了好一會。 林桐把右手從眼皮處移開,緩緩睜開眼睛。掀開被子下床,站著伸一個大大的懶腰,短袖睡衣因為伸展的動作上縮,露出一截盈盈可握的細腰,其間隱隱可見馬甲線。 她走出房間,對面林爸林媽的房間還是一片寂靜,他們還在睡覺。 拿著杯子接一大杯溫開水,然后倚在臥室的書桌邊一口一口慢悠悠地喝完。 周末的早晨永遠都是那么愜意,不用著急忙慌地趕去上學,也不用忙著調動腦細胞,把全身的精力投入學習中,她可以靜靜地享受一時半會的寧靜——雖然周末也還是不能懈怠,要安排額外的學習。 暫時還沒有什么食欲,她打算等林爸林媽起床之后再做早餐。 林桐現在的早餐有一半都是自己做的,兩片吐司面包,再給自己煎一個黃澄澄的雞蛋,熱一杯牛奶,有的時候還會切一點蘋果或者火龍果作為維生素補充。 早餐很簡單,cao作方便,但勝在營養豐富,碳水、蛋白質、維生素齊全,這是她上輩子獨居時經常給自己做的早餐搭配。 她喝完那一大杯溫開水,又接了一杯熱水,然后舀了一小勺咖啡粉,用勺子混勻,深棕色的咖啡粉從水面開始向下溶解蔓延四散開來,有騰騰的熱氣從水面上氤氳而出,在杯口撞成點點水珠。 把咖啡擱在書桌一角,林桐坐下,打開電腦,鼠標點開收藏夾里的一個網站。 頁面跳轉,很快一個淺粉色的網站頁面出現在電腦屏幕上。 林桐在網站右上角的登錄窗口點擊了一下,然后輸入自己的賬號和密碼,頁面跳轉到作者中心。 一跳轉到作者中心,就能看到信息界面閃著紅點,這表示收到了新的信息。 林桐點開,是系統給作者自動發來的信息。 【作者信息審核通過】 【恭喜您加入文城小說平臺?!?/br> 【作品審核通過】 …… 林桐的視線放到信息欄最下面一條信息,那是一條通知她作品審核通過的信息。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電子購物、電子閱讀等新型生活方式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其中,網絡文學是一個在文學領域翻起驚濤駭浪的潮流。借助網絡,許多人在各種各樣的閱讀平臺上發表自己的作品,而讀者也不再需要以傳統的購買紙質書的方式,只需要用鼠標輕輕一點,或者只是用手在手機屏幕上劃動,就能在任意時間任何地點開始閱讀。 有人說,這是一種閱讀領域劃時代的突破,它大大降低了人們閱讀的門檻,或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人們的書籍閱讀率。 但也有人說,它也許是潘多拉的魔盒,背后藏著許多未知的危險…… 但網絡文學、網絡閱讀剛剛興起的時候,大部分人還是對這一新興事物充滿期待和好奇,對后者的說法嗤之以鼻。 但從十年后回來的林桐知道,后者的話不無道理。 由于電子信息的高速發展和互聯網時代的極速到來,“新媒體”這一行業出現在人們面前,紙媒日益衰微,紙質書、書店等傳統事物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中。 與此同時,網絡文學,即網文,以人們難以預料的速度發展起來。 在林桐高一那一年,網文已經發展得頗具規模,在年輕人群體中影響很大。 伴隨著網文的發展,各種各樣的閱讀平臺相繼出現,它們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分別擁有各異的閱讀流量和閱讀人群。 其中,“文城小說”這一平臺是所有網絡閱讀平臺中流量最大、小說包容性最廣的平臺。 它起初收集的文章多是一些偏文學性的小說,這一點,根據這個平臺的名字也不難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