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朝 第25節
兄弟二人靜靠著,久久不言。 天色漸暗,屋外傳來侍從的稟告,“大人,沈大人求見?!?/br> 紀榛抬起一雙紅腫的眼睛,看向門口。 紀決唇峰緊抿,末了道:“父親的身后事我會辦妥,你先回沈府,明日.....” 紀榛搖頭,“我想留在家里為父親守靈?!?/br> 紀決沉默幾瞬,握了下紀榛的手,重重道:“好,就留在家中?!?/br> — 侍從將沈雁清領至院前,“沈大人稍等片刻,小的前去通報?!?/br> 話落,臉色煞白,唯滿目通紅的紀榛從濕漉漉的石板路上走出來。 細雨綿綿,秋日枯槁的草木罩上水汽,兩人隔著一層模糊的霧幔遙遙對視著。紀榛換了一身守孝的素白衣袍,烏發僅用一條青帶束起,他從未穿得這樣素凈,神色又太過凄然,乍一看似隨時會化羽。 未等他走向沈雁清,沈雁清先邁步而來。 “節哀?!?/br> 紀榛一聽對方這兩個字,眼睛guntang,他哽咽道:“沈雁清,你能留在紀府陪我嗎,我有些.....” 他又想到父親臨終前的模樣,想到那些噴灑在他身上的鮮血,十指顫栗。 沈雁清沒說話,朝后伸了伸手。 吉安將白狐襖放在他臂彎,“大人,拿來了?!?/br> 沈雁清把柔軟厚重的襖子給紀榛系上,牽住對方冰冷的手進屋。 這是紀榛未成婚前住的院子,幾年間皆有奴仆打掃,干凈整潔,地龍已經燒起來了,滿室暖意。 紀榛卻仍是覺得冷,裹著狐襖坐在榻上,平時那么活潑愛笑的一個人,現下懨懨地低眉垂眼。 有奴仆往他的院檐掛白燈籠,紀榛把腳也蜷了起來,閉眼不肯看。 這是沈雁清第二次來此處,上一回,是勸解紀榛不要執意與他成親。時移世異,恍如隔世,心境變遷。 吉安端著瓷碗入內,他也哭過兩回,嘶嘶抽著鼻子,說:“大公子命小廚房溫的南瓜小米粥,公子,吃些吧?!?/br> 紀榛搖頭。 沈雁清接過瓷碗,吉安擔憂地看一眼紀榛,擤著鼻子出去了。 房中寂靜得只能聽見紀榛輕微的抽泣聲。 沈雁清把粥擱置一旁,慢慢撥開狐襖,讓埋在里頭的淚臉露出來。 紀榛抽噎道:“我吃不下?!?/br> 再好的佳肴珍饈于此刻都失了滋味。 許是他傷心過度,竟在沈雁清的眼里窺見了罕有的溫意與憐憫。 是以,當熱氣騰騰的粥遞到他嘴邊時,紀榛還是強迫自己吃了一口。 驚惶與悲痛之下,他食之無味,恍惚記起父親臨走前那句他未聽清的話。 “沈雁清?!奔o榛想了想,求助地低喃,“什么是死兔子死狗.....” 狡兔死,良狗烹。 沈雁清動作一凝,眼底微暗。 紀榛耐心地等著,等來沈雁清淡淡的一句,“我不知?!?/br> 他失落地垂下腦袋,連博學多才的沈雁清都不曉得,那大抵只是父親臨終前的糊涂話罷。 紀榛抿了一小口熱粥,大滴大滴的眼淚啪嗒掉進碗里,泣不成聲,“往后我就只剩下你和哥哥了.....” 作者有話說: 沈大人:笨笨老婆惹人憐,我還是不要告訴他好了…… 第24章 內閣首輔紀重突發惡疾逝世,滿京城嘩然。 可一切又仿佛早就有跡可循,幾月內太子黨派一連受挫,如今紀重一死,似乎坐實了太子勢頭將去的風言。 對此一無所知的紀榛跪在靈堂前對準棺槨叩首。 父親下葬這日,他隨送葬隊伍一同上山,親眼看著塵土一鏟鏟蓋住棺槨。 回程路面灑滿了紙錢,馬車被堵在熱鬧的街道停滯不前。 紀榛神色萎靡地靠在車壁,隱隱約約聽見百姓圍聚談話的內容。 “太子出身東宮,乃正統龍脈,是大衡朝當之無愧的儲君人選?!?/br> “兄臺說得對,歷朝歷代哪不是如此,立嫡立長才是正途?!?/br> “噓,你不要命了不成,當今陛下的母妃.....” “不可說不可說?!?/br> 議論帝王是千刀萬剮的大罪,這些人怎么如此之大膽? 紀榛困惑不已,雖也覺著太子東宮地位不可撼動,可不知為何,聽著這些話,內心竟頗有幾分惶恐不安。 大抵是他多心。 處理好父親的身后事,紀決送紀榛回沈府。 兄弟二人在府前道別。 紀榛仍未從父親離世的悲痛當中走出來,也有些不舍兄長,一步三回頭。 紀決站于馬前,英英玉立,朝他擺一擺手,“去吧?!?/br> 二十一載,紀決曾多次矚目紀榛的背影。 是他松開蹣跚學步幼童的手,策勵其勇敢前行;是他板面佯怒斥責不愿進學堂的少年,目送之哭著臉進圣廟;亦是他親手將身披紅霞的新嫁郎交托出去,近望那道與旁人對拜的身影..... 人生太長,相遇苦短。 榛榛,往后的路你要一個人走了。 此后兩日,風恬浪靜。 紀榛連著夢見臨終死不瞑目的父親,心中也被莫名的驚慌填滿。 吉安將從街頭巷尾聽到的流言盡數告知紀榛,議論得最多的還是太子和三皇子誰能嗣位之事。大多數百姓持“正統”言論,認為他朝繼承大統的定是東宮龍脈。 支持太子的人越多本是好事,可紀榛總覺著有哪里不對勁。 他從不議論朝事,也免不得在塌間問沈雁清一句,“近來朝堂是不是多有事端?” 紀榛雙臂緊緊纏著沈雁清尋求安樂。 沈雁清沉著道:“紀大人驟然離世,你心不靜才生恐慌?!?/br> 紀榛嘟囔道:“我總是夢見父親,他好像有什么話要對我說,可我聽不清楚?!?/br> 沈雁清忽而翻身將他壓倒,烏眸靜穆得有幾分陰郁。 紀榛不明所以地咬了咬唇。 “明日母親到寒山寺祈福,你也隨她一同前去暫住些時日?!?/br> 寒山寺位于遠郊,坐落于深山老林,遠離世俗紛擾,是平心靜氣的好去處。 沈雁清撥開紀榛額前的發,不等紀榛開口,又道:“法空大師與母親相識多年,我請他為紀大人誦經念佛,也算盡.....”他微微一頓,“盡我身為紀家子婿之責?!?/br> 紀榛近乎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驚詫地瞪了瞪眼,喃喃問:“你說你是什么?” 沈雁清默然。 紀榛不依不饒,纏道:“我沒聽清,你再說?!?/br> 沈雁清掌心捂住他的唇,“不要得寸進尺?!?/br> 紀榛嗚嗚叫著,慢慢地靜下來。沈雁清指節感到些許熱意,低頭一看,紀榛濕濛的淚眼里滿是眷慕。 沈雁清松了掌,紀榛拿濕漉漉的臉頰蹭著對方,破涕為笑,小小得意地道:“其實我聽見了?!?/br> 他攀住沈雁清的肩頸,祭獻一般把自己邁進對方的懷里。 紀榛等這一句承認等得太久,雖然他不知沈雁清是否因他喪父心有同情才這樣說,但想必也有些真情在吧。 他如此相信著。 “明日我隨母親去寒山寺?!奔o榛抬起清炯炯的眼睛,又依賴地說,“往后你讓我去哪兒我就去哪兒?!?/br> 沈雁清捂住紀榛的眼眸,低低嗯聲。 秋夜涼如水,妖風四起,打更聲咚咚到天明。 翌日,紀榛和沈母前往寒山寺,只帶上了些簡單的細軟,吉安隨行。 馬車啟程后,紀榛從車簾里探出個腦袋朝府前的沈雁清招手,得到對方一個頷首,滿面春風地放下竹簾。 見沈母一臉嚴肅,急忙忙收了笑乖巧端坐。 “到了廟里,不許如此放肆?!?/br> 紀榛忙不迭點頭,“我聽母親的?!?/br> 馬車駛出城中,揚起一地塵灰,遠離紛亂喧擾。 — “正統論”聲勢浩大,甚囂塵上,乃至引出了天子的往事。百姓議論紛紛,口口相傳,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街頭巷尾皆能窺見竊竊私語。 前頭有官兵在捉拿編排皇家秘事的說書人,圍觀的百姓既懼怕又好事,將街道堵得水泄不通,車輪寸步難行。 只聽得一聲慘叫,拘捕的說書人被斬于刀下,血濺三尺。百姓爆發出驚叫聲,唯恐被牽扯,如無頭蒼蠅一般亂竄逃離。 巡城御史收了刀,瞧出街前馬車的來歷,快步上前行禮,“臣不知三殿下在此,這就為三殿下開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