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就職德魯伊開始 第318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冥府賣能源、救命索(年上 強制 調教 H)、想分手的第327天、高門庶女的生存指南、腳踏三條船(1v3)、太子妃的八零創業路、退場、得寸進尺、奪性食者(黑道強娶豪奪)、你有一筆新的喂了么訂單(產乳,校園H)
而這個法門他只傳授過兩個人,那就是魯公和周王。 再加上他能透過法門看出,此人體內所蘊含的周朝王室血脈之濃郁,純正。 那么不出意外的話,這人應當就是未來的周赧王了。 至于說身為未來天子的姬延,為什么會成為許行的弟子,他一點也不意外。 要說身為農家傳人的許行和周王室一點關系也沒有,那才讓靈青感到意外呢。 “不知道自己的到來,這一方世界的他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 靈青看著沉著穩重的姬延心中暗道。 若是翻看周王朝歷代君主世系表你會發現。 自東周始,歷代君王近三十人,除了幾個是被殺身亡。 其余的都是病死、病死、病死??! 讓人細思極恐。 特別是自周頃王姬壬臣之后,更是從無例外。 當初左丘宜回來的時候,靈青也曾聽他說過。 當今的天子姬扁原本氣色十分不好,不過在賜下詔書的那一天,卻莫名的好了三分。 靈青當然明白是怎么回事,正是因為自己所贈法門的緣故。 在送走了許行等人,又安排顏如為其準備住所之后。 他看著體內的玄壇中壇上,那新增的兩個爍爍明星。 這是這兩天多出來的兩道神敕。 分別代表了禮神和稷神。 禮者,履也,凡所依皆曰履。 禮神,是禮制之神,掌管天下間的一切禮儀制度。 能夠從天地間的一切禮儀制度之中凝聚禮神的概念,并用以保護、制約遵守禮制之人。 大小尊卑是禮,長短貴賤為制。 規矩就是禮制。 稷者,五谷之長;五谷眾多,不可徧祭,故立稷而祭之。 稷神,即是五谷之神,谷神;掌管天下百谷生長,能壯嘉禾、豐百谷。 萬民求五谷豐登之念,皆可為其資糧,稷神守護之地所得糧田豐獲亦是對其最好的祭祀。 靈青之前在祭煉眾神的時候,自然也曾設法將之一并祭煉了出來。 然則這才過去多久,他所祭煉的靈神,還沒有那么快能夠凝聚神敕。 因此這兩道神敕,自然是他“借”來的。 從魯公和周王那里借來的。 之前便曾說過,這方世界沒有天庭,而諸侯王就是最大的神靈。 靈國能有《靈明神典》這個修煉靈明神君真身的法門。 其他諸侯國自然也有相應的真身修行法門。 而魯國和周國所煉的正是這周公真身和稷王真身。 周公自不必說,“周公解夢”、“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被孔子所尊崇的《周禮》,就是他所作的。 當初周王姬發分封列國的時候,將其封在魯。 魯國也因此禮儀最重,在周國沒落的現在,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 因此魯國所煉的這周公真身也即是禮神真身。 而稷神指的是農耕始祖,被尊為稷王的后稷。 相傳其人有相地之宜,善種谷物稼穡,教民耕種;為堯舜之相,司農之神。 而后稷,姓姬,名棄,亦是周國的祖先。 因此周國煉就的正是這位祖先的真身,是名稷王真身。 神明真身,雖然強大無比,能使人獲得非凡的神力。 但亦不是沒有缺點的。 當初靈青初為靈君之時,就曾被靈明神君真身禁住了一身的修為。 用以修煉這真身的國民祈念,更是猶如帶著劇毒的蜜糖。 當國民對國君信任并崇拜之時,這祈念乃是上好的蜜糖,能壯大真身。 但當國民對國君嫌棄甚至厭惡之時,那么這祈念將會化作劇毒來腐蝕真身。 這腐蝕可不僅僅如同周王那般晚年不是病死就是被殺,不得壽終正寢。 還會如同邾公曹孔那般,腐蝕他的心靈。 讓他一步步的看著自己的國家沉疴難起,國祀將亡而不覺。 仍舊在那里宴飲娛樂。 此即所謂: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這妖孽不僅僅是起自于外,亦是國君內心之妖孽。 商紂王之所以落得個鹿臺自焚、殷商滅絕的下場。 可不僅僅只是因為一個九尾妖狐蘇妲己而已。 更多的還是因為他的行為弄得天怒人怨,八百諸侯皆反,以致他毒念侵心蒙了心智所致。 因此當初靈青將靈國神靈真身單獨分離出來,祭煉為靈明神君作護國神。 除了要去了禁錮恢復修為外。 亦是要避免被其迷了心智,免得道心喪失,修為盡散而不自知。 而他之前之所以自信魯公會為其請封,周王會不吝冊封。 也正是因為他將這煉真身為護國神的法門傳于了他們的緣故。 畢竟這神靈真身強是真強,但這缺陷也是真大。 面對這種新法門,由不得他們不動心。 “不過數月的時間,就能使得一位國君將這神明真身煉成神敕。 那這法門也就不急著散出去了?!?/br> 靈青算了一下,自姬扁得到這法門不過一月有余就煉成了稷神。 而魯公與其差不多,然他先得了一個月。 這時間稍長一些,但也就兩月有余。 如此算來,若是讓諸侯王得了這法門,不出半年就能免了祈念侵心的苦楚。 第三百四十九章 許行論靈青 但這樣一來,對他并沒有太大的好處。 因此,他打算在他即將離開這方世界的時候,再以這種方法收割一下諸神權柄神敕。 或者在他即將完成筑基,成就人仙的時候。 畢竟他遷延那么久,不就是為的要鑄就一個完美的道基嗎? 至于說諸侯王得了這法門之后,這天下將陷入何等的境地,又與他何干? 畢竟,先前沒有這法門,當今這天下也沒好到哪里去。 諸圣降臨,傳播自家的學說,以致門人弟子為此攪動天下,誰又能說這影響就比他小了? 他們又豈能不知會有這番的結果? 只是天道無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畢竟天若不取,他這法門自然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當此時,百家爭鳴,群星璀璨,華光照亮歷史長河,但日后又有幾多傳承了下來? 似許行這般的,僅在一些閑散的記錄中,讓人知道那華光盛世之中,有這么一個人的存在。 那被歷史遺忘的不知道又有多少。 靈青換回道袍,回到觀星臺上。 抬手打出兩道流光,直沖半空中靈明神君的神靈法域。 只見這里好似美玉雕琢而成的世界,其中的形狀,也如靈國的疆域一般。 兩道流光一進入其中,就分散開來,各自奔著南北而去。 其中一道來到北方,與一枚玄璜合在一處,化作一名身穿朝服,腰懸印章,手持朝笏的卿士模樣。 一道來到南方,與一枚赤璋和在一處,化作一名身穿麻衣,手持禾穗、荷耒耜的農人形象。 這正是他之前所祭煉的禮神和稷神形象。 如今以借法之術,得了魯國和周國國君祭煉兩神的道理,自然也就能輕易的將其凝成相應的神敕了。 要知道這些道理可都是兩國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積蓄啊。 在兩尊神靈成型的剎那,整個神靈法域之中所有的玉都顯現出一種謙謙之感,儀儀之態。 仿佛每一道瑩光,每一個棱角,都帶著一種規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