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醫院都穿了 第142節
突然,潤和帝的聲音從筆記本里傳出:“來人,給他們好好地醒醒酒!” “不用驅趕百姓,讓他們好好看個熱鬧?!?/br> 魏璋和東宮冼馬互換眼色,旅賁軍立刻執行。 很快,十六桶井水,將他們從頭淋到腳,每個人都滴著水,雖然陽光和暖,但水是真的涼,眼神從朦朧到清醒,從清醒到驚訝,卻也只是驚訝…… 太醫令兩頰酡紅,眼神發直,怒不可遏:“大膽,本官是太醫令!誰敢拿潑本官?!” 潤和帝繼續:“一桶不夠,再加一桶!” 又是十六桶井水。 這下,酒醒了八分,十六名官員看著四周的人,驚訝的眼神漸漸驚恐,尤其是看到捧著筆記本電腦的魏璋,秦國公和云閣老。 反應是立即的,他們縮著脖子、瑟瑟發抖地向在場官員恭敬行禮,卻忍不住環顧四周,剛才分明聽到潤和帝的聲音,可見不到人,這是不是大白天鬧鬼?還是酒沒醒透? 這十六人里,有三公主阿耶家的親外甥,七公主附馬的親弟弟、有文閣老的孫子,還有將軍府的親信……簡而言之,他們是真正的世家子弟,每個人背后都有極大的靠山。 就算太常寺的官員來查,或者查到,也不敢把他們怎么樣。這一點,身為太常卿的盧澹非常清楚,只是他任太醫丞時,好歹努力制衡,沒有這樣荒唐過。 潤和帝的嗓音還算溫和,出口卻如刀劍:“來人,傳孤口諭,太醫署官員簽到造假,無假條無故曠班,撤除這十六人所有職務,押入大牢聽審?!?/br> 十六人有些很慌,有些非常淡定,畢竟靠山很大,就算是潤和帝處置也是需要思量的。再說,平民百姓進大牢,不死也要脫層皮。 他們可不是螻蟻之命,就算進大牢,獄吏不僅會小心招呼,還會噓寒問暖,努力巴結。而且家中長輩一定會努力營救,可能還沒進大牢就被接回家了。 只是喝酒被抓現行而已,頂多挨一頓訓斥,沒什么大不了。 禁軍將十六人押走,個個垂頭喪氣,但也只有這些。 官員到齊了,其他師生呢? 另一支禁軍在一刻鐘后趕來,向云閣老行禮:“有二十名老師帶領一百三十三名學生,在曲江泛舟聽曲,說是一年之季在于春,春色不等人?!?/br> “已在趕來的路上?!?/br> 在場的人再清楚不過,游曲江的是混日子的世家子弟,那些老師為了討好世家;去太醫令家中干活的是家世一般 ;而在太醫署里晨誦的,可能是家世相對較好,可以拒絕太醫令家事的那些人。 而在這等待的時刻,三位考官完全不閑著,他們都曾在太醫署任職,也當過老師,而且是上課爆滿的名師,熟門熟路地進去挑選考場,準備考題,完全不受影響。 因為他們太清楚這里的門道,也知道該如何把潤和帝交待的事情做得圓滿,才能在陛下離世時保住自己及家人。 這是潤和帝給他們的機會,當然機會和機關有時只在一念之間,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更要盡心盡力地完成。 白奉御、張醫師和前任周奉御,三人各有所長,剛好覆蓋所有知識點;出完學生的考題以后,百無聊賴,順便連老師的考題都準備了。 三個人按照醫科、針科、按摩科和咒禁科的內容,布置了八套考題,并為了更加“隨意choucha”,還增設了抽題桶,每個桶里有十道難度相當的題。 一切準備就緒,白奉御把魏璋招進來,把考場、考題和抽題桶都詳細拍了一遍,向潤和帝證明,他們三人盡心盡力完全沒有放水。 半個時辰后,師生們終于到齊,本就在里面的課也結束了,被召集到抽考院里。 不論是哪位老師,還是哪個學生,看到三位考官的時候,臉色都有不同程度地改變,有些是震驚,有些是驚訝,還有些是驚喜。 等到三位監督說明“choucha規則”以及考試成績帶來的后果,所有師生都只剩驚嚇。 有人當場暈倒,突然腹痛的,還有突發痙攣的……什么狀況都有。 可這是哪兒?太醫署啊,最不缺醫工醫師的地方,被人一眼看穿。 云閣老呵呵:“凡今日逃避考試的,把行囊包袱收拾好一起帶走,到仁心閣找東宮冼馬注銷學藉,他還會修書一封由禁軍親送至你們家中,明日就不用來了?!?/br> 這下,暈倒的、腹痛的、頭痛的……奇跡般的無藥而愈,硬著頭皮開始考試。 其實,學生們的各種作妖在云閣老面前都是浮云。 太醫署老師的考試,由秦國公帶著趙景監督,他們當然當然不能像學生們那樣耍無賴。 但是在秦國公宣布考試結果帶來的后果時,有好幾位老師真的暈了,有三位進屋時被門檻絆倒了,摔得鮮血淋漓。 秦國公呵呵,太醫署里診箱要多少沒有?三位主考官什么病沒見過? 當然,這種小病小傷哪用得著主考官出手,真材實學的老師們隨手就處理好了,而且因為病人評估和處理得不錯,還意外獲得了主考官的加分。 這下,暈的醒了,傷的縫好了,都眼巴巴地看著秦國公,能請假嗎? 秦國公摸著滿臉絡腮胡子,笑著可開心了:“考試只此一次,考砸了就去找東宮冼馬注銷師籍,明兒也不用來了?!?/br> 但考試這事兒,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平日刻苦用功的學生和真材實學的老師,一點不慌,只是牢牢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 而大郢史上年齡最小的監督趙景,則在默默觀察每個人的臉色以及最細微的表情,努力提升自己識人的能力,隨手抓了二十三名作弊的。 凡是作弊被發現的,立刻趕出考場,銷籍。 …… 太醫署內三百多人的考試,從巳時一直持續到戌時二刻才結束。 三名主考官的批卷極快,考生的成績當眾宣布并登記造冊,為此,魏璋筆記本電量用完又改換手機,保證潤和帝哪里都能看見。 師生們的成績相差懸殊,有一題未對的,有對錯各半的,有全部答對的,還有全答對還領到加分的……三百人的成績讓監督和主考官五味雜陳。 理所當然的,有人對主考官和監督訴苦,考試未曾準備,考題過難,申請再考。 更當然的,主考官回答:“考題都在教材范圍內,如果真的超過,哪有這么多高分之人?” 于是,訴苦不成改成賣慘,無外乎求主考官和監督,“人非勝賢,孰能無過?!?/br> “知錯難改,善莫大焉?!?/br> 監督一揮手,被禁軍們轟出太醫署。 在大郢醫療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潤和十二年三月初八: “太醫署十六名官員因玩忽職守、簽到造假、帳目混亂被罷黜;同日一場choucha考試,篩掉太醫署一半師生?!?/br> 事實上,監督只說了考試不合格會被注銷學籍和師籍,等到那群醉心吃喝玩樂、混日子的師生們被趕得很遠。 云閣老正色道:“陛下在飛來醫館,替太醫署學子爭取到了學習飛來醫術的機會?!?/br> 留下的師生們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兩眼放光,真的嗎?! 云閣老繼續:“但醫館的文字和語言與大郢有極大的不同。凡是愿意學習飛來醫術的師生,必須先學習飛來語和文字,教材很快會運來?!?/br> “學習語言和文字,需要再次考核,通過的才可以學習飛來醫術?!?/br> 師生們激動得搓搓手:“那教習老師呢?” 云閣老向魏璋招手:“魏家的魏七郎君,明日起在國子監教習飛來語和文字,你們去國子監聽課。再提醒一次,學習自愿不強求?!?/br> “愿意學習的,現在去仁心閣向東宮冼馬報名,明日一早就帶著課牌去國子監聽課?!?/br> “保管好課牌,不得出借和轉讓,丟失無補?!?/br> “是!”太醫署的師生們齊聲應道,有序地趕到仁心閣報名。 畢竟只有一百五十三人,比國子監一千多學生少得多,所以,仁心閣的墻皮保住了。 國都城夜禁早就開始了,錯過回家時間的老師們,與學生們一起找地方夜宿。 而忙了整整一天的監督和主考官,已經累得趿坐都只能勉強撐住腰背的程度,不得不承認歲月不饒人。 秦國公打量著疲態盡顯的老人們,只有趙景的精神極好,打趣道:“哎,你說,我們這把老骨頭還能有這么大的用處,是不是還有些高興?” 云閣老笑不說話,其實已經累得不說出話了。 三位主考官不服老,不能學習飛來醫術這個遺憾也只能默默埋進心里,帶進黃土里。 不過,他們還能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給太醫署找來真材實料的老師,找來認真學習的學生。以他們此生的閱力和眼力,這些都不是難事。 不止他們這樣想,潤和帝也這樣想,打了視頻電話發了條口諭:“明日,你們去尚藥局抽考,替孤把拿人命當玩笑的醫工醫師們也挑出來!” “對了,從世家中挑選聰慧、細致的少女,按照太醫署的招生要求考核,通過后入學,定向學習婦產科?!?/br> 三位主考官面面相覷,又同時行禮:“是,陛下?!?/br> 秦國公和云閣老也聽到了,心情復雜又帶著莫名的緊張,太子在選拔人才,陛下在甄別良莠,兩位下手都不留情,而且選人也合適。 如果世家里沒有出眾的兒孫,家道中落近在眼前。 而“太醫署抽考”的事情,現在應該已經在全城傳開了,這一晚注定有許多人徹夜難眠。 秦國公和云閣老也不例外。 當然,潤和帝要從世家挑選聰慧少女學習飛來醫館的醫術,這個勁爆的消息,在黑夜里炸得各個世家長輩頭發都要掉一把。 固執守舊派,當然要大聲反對,自大郢建成以來,醫工醫師都是男子,即使有醫女也只是打打下手,更何況男女有大防,女子學醫豈不是要給男子看??? 家里有日常接觸男子身體的少女,這個消息傳出去,哪個好人家會上門提親? 學醫就嫁不出去,誰家愿意學就學,反正自家女兒不學! 而有些急著發展家族勢力的,則已經開始篩選自家女兒和外孫女,其他的不說,飛來醫館醫術那么高,學到手了,誰有個頭痛腦熱不爽利的,都不用出去找醫工,多好! 還有些對這個消息半信半疑,準備先觀望再說。 偏偏正在這時,有興奮得無法入睡的師生們,悄悄趕來問,眼中有光: “飛來文字和語言由魏七郎君教習,醫術由誰來教呢?” 這……主考官和監督都怔住,不知道啊。 白奉御笑了:“放心,飛來醫館的醫仙們各有特長,大醫仙更是深謀遠慮,他們現在肯定在挑選教材和下山授課的醫仙?!?/br> 聽這么一說,師生們更激動了。 白奉御覺得有必要潑些冷水:“機會難得,但能抓住這次機會是需要拼命的,本官也曾毛遂自薦想當弟子,張醫仙嫌棄年齡太大,記憶力不行?!?/br> 師生們聽完都僵住了,白奉御這么厲害的都被嫌棄,醫仙們的要求是有多高? 白奉御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順便補充:“本官有幸見識了飛來醫仙們的教材,這么大這么厚……” 師生們呆成一群傻大鵝。 “那還只是其中的一本,據說有好幾十本。所以,還不趕緊去休息?” “是,白奉御?!睅熒鷤儬幭瓤趾蟮仉x開,沒什么,被嚇到了。 但是就這么放棄嗎? 不可能! …… 就像白奉御說的,飛來醫館里,鄭院長就和各科主任開了視頻會議,結合之前大郢病人的素材樣本,討論了半個小時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