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醫院都穿了 第141節
白奉御抱著厚重的教材,腳下一晃,差點撞在病床的床欄下,幸好譯語人眼明手快扶住,不然他能被教材砸骨折。 不止白奉御,就連潤和帝和盧家父子都有些傻眼,盧家參加春闈考試的子孫很多,能高中的也不少,但他們所有背下的書,都不及白奉御捧著的那本教材的四分之一厚度。 盧澹任太常卿以前,也曾在太醫署內當過太醫署丞,對師生和教習非常了解,教材有《素問》、《脈經》和《甲乙經》等,所有書籍加起來都不及白奉御手中的那本的五分之一厚度。 可偏偏張蕾說這么厚的教材都要背誦,這是什么樣的學習難度? 潤和帝開口:“兩位大醫仙,不知大郢太醫署的學生能否學習?” 鄭院長和金老互看一眼,也能體會潤和帝的良苦用心,鄭院長開口:“這樣吧,就像國子監的學生一樣,報名自愿,先學文字,考核通過后上課?!?/br> 潤和帝聽了譯語人的翻譯長舒一口氣,太好了,急忙拿出筆記本電腦,想要通知魏璋。 鄭院長提出建議:“陛下,您也看到了,我們教材里的疾病與大郢有許多不同,醫學是一門專業性非常強的學科,所以,醫館需要更多不同的病患?!?/br> “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因地制宜,學習內容可以更貼近大郢國都城的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br> 潤和帝硬撐著向鄭院長微笑點頭:“醫仙仁善?!?/br> 鄭院長趁熱打鐵:“繼續要學,國都城的病人檢查、診斷和治療,就是學生們最好的學以致用。所以……” 潤和帝覺得鄭院長和金老考慮得既周全又用心,趕緊問:“所以什么?” 鄭院長同樣微笑點頭:“陛下,國子監和太醫署會有多少學生報名?” “昨晚魏璋稟報說,國子監報名的學生把墻灰都擠到了,共有一千兩百多人;太醫署共有師生三百多人?!睗櫤偷塾浀锰貏e清楚。 鄭院長語出驚人:“陛下,為了更好地教習太醫署學生,送與學生數量相當的病人上山吧,各種各樣的都好,盡量不同?!?/br> “我們可以邊治療邊拍攝教學視頻,教學先行,等他們選拔出來以后,就有足夠豐富的臨床教學內容了?!?/br> 這下,不止潤和帝,連盧氏父子都站起來,連同白涿整齊向鄭院長行禮:“有勞大醫仙?!?/br> 潤和帝立刻鋪開床旁用餐位,拿起醫院的紙筆,寫得極為認真又飛快,寫完后不忘吩咐譯語人:“來人,把這封書信送下山去交給魏七郎君魏璋?!?/br> 金老聽完立刻告訴鄭院長。 鄭院長樂呵呵地拿出口袋里的手機,摁下通話鍵:“陛下,給?!?/br> 于是,只睡了三個時辰的魏璋,迷迷糊糊拿起手機:“喂,鄭院長,什么事?” 潤和帝又辦成一樁大事,心情正好,聽到魏璋累變聲的嗓子,打趣道:“魏璋,聽孤口諭……” “哎喲!?。。?!”手機里還傳出一個物體摔落的聲音,足足等了十秒才有魏璋的回音,“是,陛下!” 潤和帝笑得像頭千年老狐:“怎么?摔下榻了?” “陛下,您請說?!蔽鸿安恢箛樀脧拇采蠞L下去,還結結實實摔了個屁股墩,疼得呲牙咧嘴。 潤和帝通過手機傳了太醫署學生自愿學飛來醫館醫術的通知,還提了明確的考核標準以及替學生招驀各種病人的要求。 魏璋開了手機錄音,記得清清楚楚,又向潤和帝核實以后才敢掛手機。 譯語人翻譯得飛快。 鄭院長這話一出,搶救大廳的醫護們以及金老都眼前一亮,高??!妙??!不愧是鄭院長! 不過,按照潤和帝替學子們爭取學習的機會,以及鄭院長話術的作用,搶救大廳的醫護們相信,用不了多久,各種奇奇怪怪的病人就會源源不斷地上山。 到時候,別說第十項任務的326名病患,就算系統發布第十一項任務,也不用為沒病人發愁了。太好了! 可偏偏正在這時,白奉御走到潤和帝身旁,小聲說:“陛下,臣有一事……不得不講……” 潤和帝心情很好:“講?!?/br> 白奉御把太醫署內許多師生不求上進、學業不精的事情抖露出來,太醫署的老師有醫工、醫師等等差別,但因為這是份清貴的差使。 王公貴族想盡法子把利益相關的人塞進太醫署,造成師生們良莠不齊的現象非常嚴重,說穿了,就是身在高位者貪得無厭。 之前,白奉御做好了給潤和帝殉葬的打算,太醫署里的一團亂象與自己無關,也不打算戳穿,但是能學習飛來醫館醫術的機會實在難得。 白奉御自己沒機會,雖然心有不甘,但也是心服口服;就更加看不得這么難得的機會被白白浪費。 潤和帝帶笑的眼神瞬間變冷,一個眼神示意白奉御退下,看到趙國公的孫子孫女趙景趙月走進來,向他們招了招手:“你們來?!?/br> 趙氏兄妹倆立刻上前,恭敬行禮:“陛下?!?/br> 潤和帝已經知道春闈的結果,趙景才十七歲就榜上有名,實在難得,而且他能豁出一切救治阿翁趙國公,既有勇氣又有擔當,尤其是那雙堅毅的眼神,令人印象深刻。 “趙景,孤考考你?!?/br> “陛下請說?!壁w景剛從食堂吃完早飯,吃飽喝足心里不慌。 “有那么一群良莠不齊的人,足有三百余人,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挑出里面的良材?” 趙景連眼睛都沒眨一下:“啟稟陛下,選三名公認的高才,再選一干人證,隨機對三百余人考試,考得好的就是良材?!?/br> 潤和帝笑了:“到底還是個孩子,哪有考試不報名不通知的?” 趙景跟著笑了一下,眼神更顯純真:“啟稟陛下,奴以為,學以致用,功夫皆在平時。當然,找理由逃避考試的,必定不是良材?!?/br> 潤和帝注視趙景片刻,然后吩咐譯語人打開筆記本電腦,直接看早朝的情形,其實今天已經挺晚的了,剛好趕上太子要散會,插了一句:“孤有話說?!?/br> 太子昨日早朝就讓四部忙得人仰馬翻,更讓他們想不到的是,聽說國子監的學生可以學習飛來醫館的文字,這一下,更加打亂他們的陣腳。 今一早朝總算順利結束,萬萬沒想到,潤和帝忽然出聲,緊接著又是出人意料的消息:“太子,現在命人把太醫署團團圍住,不得傳遞任何消息?!?/br> “是,陛下?!碧臃愿篮蛟谔珮O殿下的東宮冼馬。 潤和帝繼續: “午時,你帶張醫師和前周奉御,外加孤送下山的白奉御,三人組成考核團,隔簾而考,考核太醫署師生。另,云閣老、秦國公和趙國公嫡孫趙景為監督,讓魏璋帶著筆記本電腦全程錄像?!?/br> “孤倒要看看,堂堂大郢的太醫署里,到底混了多少蛀蟲?” 第130章 抽考 東宮冼馬總在太子附近, 平時連人都不容易找到,但聽令而出,辦事效率高得連拼命魏璋都佩服。 東宮冼馬率領旅賁軍, 兩刻鐘內將太醫署團團圍住, 也不知為何這么巧, 剛好在太醫署規定的師生早晨打卡時間后的一刻鐘。 也就是說,太醫署師生們剛好到齊,不會有一個人跑掉。 幾乎同時,魏璋捧著筆記本電腦趕來匯合, 沿著太醫署各個門轉了一圈,確實守得嚴實,才和東宮冼馬站到一起。 陽春三月,風和日麗, 太醫署的圍墻內高大的樹木都伸出綠枝來,桃花、杏花和梨花開得到處都是, 成就了國都城著名的景致。 只站了短短五分鐘,魏璋和東宮冼馬就覺得不對勁。 按平日,太醫署被圍是何等大事,偏偏內里靜悄悄, 無人出來詢問。 倒是外面路過的百姓們,或遠或近地圍觀,外面人聲鼎沸, 里面靜得像沒人似的。 魏璋忽然反應過來:“這群人不至于膽大妄為還沒簽到吧?” 東宮冼馬一揮手,六名旅賁軍士沖進虛掩的大門,一刻鐘后回來稟報:“教室十有九空, 各職守處無人,只有兩名醫師帶著五十名弟子在?!?/br> “太醫令, 兩名太醫丞,其他管事都不見蹤影?!?/br> 魏璋抱著筆記本電腦:“我在這里拍著,你進去把簽到名冊找出來,然后進去核人頭……” 東宮冼馬再次帶人進去,又過了一刻鐘,拿著核對過的名冊出來。 潤和帝現在做任何事都追求飛來醫館的效率,說完就讓人把白奉御和趙景送下山,與其他人一起匯合。 監督也好,考核也好,都是非常正式的場合,尤其都是被潤和帝欽點的重臣們,手中的事情一做完,立刻離開太極殿,一定提前趕到太醫署。 畢竟,文武百官自從見識過“原音重現”和“原景重現”的飛來秘寶,聽到潤和帝讓魏璋帶著筆記本電腦去太醫署跟拍,凡是牽涉其中的都惴惴不安。 而沒被牽扯的、知道太醫署內情的,表面鎮定,內心狂喜,又有一場好戲可以看。 事實上,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場大戲遠超出所有人的意料。 按照規定,太醫署每日早晨的簽到時間是辰時二刻,也就是食時,因為屬于清閑之地,有一刻鐘的來去。也就是說辰時三刻必須到齊,否則就是遲到。 如果遲到時有假條遞來,那就算情有可原,如果沒有,太醫署官員會被御史臺彈賅;學生們則會被老師責罰,超過三次就會被除名。 魏璋和東宮冼馬看了一眼天色,現在已經巳時正,三百多人仍然只有五十二人,真是不知死活。 東宮冼馬又對著旅賁軍士們耳語幾句,除了守門的,其他都四散離開。 魏璋瞥了一眼東宮冼馬:“你又做什么?” “一張假條都沒收到,這本簽到名冊是真的每日在記,”東宮冼馬又從袖子里拿出一本名冊,“今日才三月初八,看這本,他們已經簽完整個三月了?!?/br> “喲……”魏璋挑了挑眉毛,不知道潤和帝會不會氣得病情加重。 “我讓旅賁軍先去告訴太子殿下,殿下調禁軍去找這些不知去向的人,名義是擔心未曾告假的官員和師生們的安全?!睎|宮冼馬難得主動說話。 魏璋豎起大拇指。 東宮冼馬總站在暗處,很少笑,一笑就露出特別白的牙,看著有點陰森,但眼睛又特別清澈還有些調皮,除了太子沒人知道他的姓名,連魏璋也不知道。 國都城的禁軍每日換防,再多利益關聯,都來不及通知;而滿朝文武們,除了被欽點的可以離開,其他的也都在太極殿內,互相盯著。 所以,不存在走漏風聲的事情。 在云閣老、秦國公、張醫師和前任周奉御,下山的白奉御和趙景,風塵仆仆地在太醫署門前匯合時,剛好巳時三刻。 大家相互見禮以后,寒暄幾句。 秦國公高聲問:“師生考核場所可曾準備好?” 魏璋故意面露難色:“啟稟三位考官,三位監督,太醫署官員以及師生共計三百一十二人,實到五十二人,其他人不知所蹤?!?/br> “半個時辰前,禁軍已經全城搜尋,想來,很快就會出現?!?/br> 三位考官滿臉痛心之色,怎么能蒙混到這種地步? 云閣老、秦國公和趙景三人的臉色,真是復雜又精彩,又不約而同地看向魏璋懷里的筆記本電腦,再次擔心陛下會不會被氣得暈過去。 太醫署是太常寺下的機構,荒廢成這樣,上官肯定脫不開干系。 沒多久,禁軍押著渾身散發濃重脂粉氣和酒氣的太醫令兩人、太醫丞兩人,太醫監四人以及太醫正八人,共計十六名官員,到達太醫署門前。 站在這里的,懂的都懂,無非就是前兩天上巳節玩得不夠盡興,又在平康坊通宵達旦地美酒美色。 即使被禁軍押著,一群爛醉如泥的官員都沒有大禍臨頭的覺悟,不盡興當然不開心,推推搡搡的,有笑著找美人的,有揮著手要斟酒的,還有嚷嚷著要對詩的…… 眾目睽睽之下,丑態百出。 東宮冼馬比了個手勢,旅賁軍就開始驅趕圍觀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