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節
徐瑾瑜只聽著點頭如搗蒜, 他當然知道,他知道的不能再知道了。 可……他那不是和曾經歷年的出題大人學來的嘛。 “咳咳, 諸君可是覺得這些題目太難了?” 徐瑾瑜輕咳一聲, 看上去分外淡定,墨色的眸子卻一片誠懇, 等眾人剛一點頭, 他便話風一轉, 認真道: “那諸君可知這些題目都是吾將吾在西宿藏書樓中看過的歷年科舉試題,結合時事變化可得? 曾經與吾在西宿的諸位同窗,做了這些題目不過兩個月, 便與吾霸榜西宿紅榜。 吾將這些試題與山長趕在年假之前, 印刷成冊贈予諸君, 惟愿他日紅榜之上,我東辰學子皆能榜上題名??!” 徐瑾瑜說的句句誠懇, 字字認真,可隨著他這話一出,眾學子也有些不敢置信起來。 “只用了兩個月,就霸榜西宿嗎?” “難怪吾覺得這些題目實在太難,原來還是吾學問不夠扎實!” “倘若真如瑾瑜所說,那他日科考之時,我東辰學子之名,只怕要傳揚四方了!” …… 徐瑾瑜三言兩語之下,眾學子被成功轉移了注意力,一下子覺得出題人那一欄徐瑾瑜的分外可親起來。 而徐瑾瑜看到同窗們的怨念消除,對自己接二連三的道謝,甚至還期待起了《五年科舉三年模擬貳》,不由勾了勾唇,悠哉負手走出人群。 哎,他這些單純的同窗們啊,怕是還不知這世上還有一個詞,叫“畫餅”。 不過,畫餅畫的得宜,也焉知不會有實現的一天。 徐瑾瑜回到了舍館,準備收拾收拾,將自己年假期間想好的題目謄寫出來。 畢竟,他不能辜負同窗們的熱情嘛。 只不過,徐瑾瑜才堪堪寫了一個開頭,外頭就傳來了小廝的敲門聲: “徐瑾瑜學子可在?山長請您前去院中一趟?!?/br> “好,就來?!?/br> 徐瑾瑜不得不停下動作,凈手后踏出舍館,朝翠微居士的黛山院走去。 等徐瑾瑜到的時候,翠微居士已經沏好了熱茶等候,看到徐瑾瑜從從容容的走進來時,翠微居士還有不可置信: “徐小友今日回書院,可曾遇到什么人?” 徐瑾瑜聽了這話,揚了揚眉: “山長是說諸位同窗嗎?今日學生倒是難得見到同窗們齊聚在前校場呢?!?/br> 徐瑾瑜含笑說著,翠微居士倒茶的動作都不由一頓,試探道: “那徐小友就不曾和那些孩子說說話?” 據翠微居士所知,那些孩子回書院后的怨念,可是連他這個山長都不敢輕易露面。 年假結束前,那些先生們因何黑眼圈? 那都是他們不但要審題,還要共同答題,探討正確的解題思路。 先生們也算是身經百戰的人了,可也有些無法解出來的題目,最后還得去尋出題人解。 在這樣的難度之下,翠微居士確信這些孩子們可以過一個極為充實的年假。 只不過,可能會對他這個送出重禮和冊子上明明白白寫著姓名的出題人不滿罷嘍。 徐瑾瑜看著翠微居士那暗搓搓打探的模樣,只是風輕云淡的彈了彈衣角,在翠微居士的對面落座: “您說什么呢?學生與諸位同窗多日不見,自然要好好說說話,親密一二了。 同窗們都是一片赤子之心,吾十分動容,他日一定出更多的題目,幫助諸位同窗早日高中!” 翠微居士:“……” 許是徐瑾瑜說的實在淡定從容,讓翠微居士都有些懷疑起自己書院的學子們一個個都是抗壓的一把好手,隨后立刻道: “那徐小友近來可有新題?這些題目還需要先生們一一講解,但書局已經可以著手印刷第二版了?!?/br> “有倒是有,只不過學生需要兩日謄寫。此次的題目較之前面的題目,更為新穎有趣,想來諸位同窗一定十分喜歡?!?/br> 翠微居士都沒有忍住抽了抽嘴角,他早聽學子們私下里都說什么瑾瑜學子乃東辰第一非人哉,現在他算是結結實實體會到了。 因為西宿先生出題敷衍,他以一己之力,徹底改變了所有學子的學習方式! 偏偏人家這法子,十分有效,想想就讓人忍不住嘖舌。 “罷了,他們以后會感謝你的?!?/br> 雖然,此刻會很痛苦就是了。 徐瑾瑜端起翠微居士倒好的茶水,輕抿一口,聲音清潤: “不謝也無妨,努力不負趕路人,若不言棄,他日大道必有所成,不在一朝一夕?!?/br> 翠微居士也不由笑笑: “徐小友倒是豁達?!?/br> 二人說話間,空中突然響起一陣鳥鳴。 翠微居士撫了撫須,伸出手掌,一只鴿子便落在了他的手上。 等翠微居士取下鴿子腿上綁著的信件,認真閱覽時,那鴿子已經蹦跳著去啄徐瑾瑜的手了。 徐瑾瑜只一打量,隨后伸手讓那鴿子跳上來,便不由無奈道: “十三,你怎么又重了?你可是信鴿啊,再重下去就要飛不動了?!?/br> 翠微居士手下大名鼎鼎的懶鴿子十三對于徐瑾瑜的譴責充耳不聞,等發現這個熟悉的人身邊少了那個投喂它的“好心人”后,毫不留戀的拍拍翅膀飛走了。 徐瑾瑜搖了搖頭,沒有出言譴責這只沒有良心的懶鴿子。 而一旁的翠微居士拿著信件的手卻不由微微顫抖起來,連徐瑾瑜都覺得不對勁兒: “山長,您怎么了?” 翠微居士忙用袖子拭了拭有些濕潤的眼角,隨后將那不大的信箋遞給徐瑾瑜: “你且自看吧。這些日子吾一直慶幸那日幸好吾被清淼老兒邀去探討標點符號之妙用,之后才發現西宿種種惡行。 回來后,吾憶起當初我東辰去往西宿的學子之中,總有些學子留在了西宿,心中好奇,這才托人打聽一二,卻沒想到……” 徐瑾瑜心中疑惑,隨后展開信紙仔細的看了起來。 鴿子傳遞的信件體積不會太大,那上面傳來的消息上,清楚的記載這一個名叫穆衡的學子于景慶二十年離開東辰,進入西宿,卻在景慶二十一年時,徹底銷聲匿跡。 而翠微居士這會兒面上也閃過哀痛的回憶之色: “穆衡那孩子性堅韌,十歲父母雙亡,與他那先天不足的幼妹相依為命,幸得村中的赤腳大夫關照識字采藥,倒也勉強糊口。 但即便這樣艱苦的條件,他也一直孜孜不倦的讀書,更于十七歲時考入書院。 當初,穆衡與徐小友你一般,月月霸榜,攬獲所有獎銀,可吾知道他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或者說,他不及徐小友天賦異稟,可過目不忘。他有得只有一股韌勁和努力,吾是打心眼里看重那孩子的。 可惜,所有的一切,都在他抽簽去了西宿改變了?!?/br> 徐瑾瑜靜靜的聽著翠微居士的話,腦中卻在勾勒穆衡此人的性情特征。 一個在逆境之中,仍能自強不息,意圖突破階級改變之人,為何能留在西宿。 他有弱點。 是他的幼妹。 果不其然,翠微居士說起那日的光景時,聲音都忍不住顫抖起來: “那孩子跪在吾面前,說他并非有意要離開書院,可是西宿允諾他,可以一直出銀子,幫助他治愈meimei的頑疾。 吾告訴他,吾亦可以資助他,助他治療幼妹,可那孩子太過要強,他要憑自己的本事養meimei。 且西宿里勛貴子弟居多,他還打算找機會請太醫為meimei診治一二。 那孩子一片赤誠之心,吾縱使不舍,也只得允了,卻沒想到,吾沒有等到他金榜題名之日。 他竟是,一去不回啊——” 翠微居士說著,情緒低沉下來,徐瑾瑜抿了抿唇: “那,西宿的清淼居士可有拷問那韓監院?他應該有消息?!?/br> “吾去信問過了,韓峰借著西宿的名頭,短短十年,斂財百萬,早在賬本水落石出之日,于茅草屋中懸梁自盡?!?/br> 翠微居士說完,不由恨恨的一掌拍在桌子上: “他做下那么多的孽,怎么敢自盡?!他怎么敢?!那么多的孩子都不知下落,他怎么敢???!” 徐瑾瑜敏銳的察覺到翠微居士口中的字眼: “那么多?山長是說……” 翠微居士忍著悲痛,起身去屋里拿出來了一個木匣子,里面是一沓信件: “都在這兒了。二十六名學子,除了三名京城本地的學子外,其余都是異地求學的學子。 他們滿懷抱負而來,可卻不明不白的失了蹤跡,吾,吾愧對他們!” 縱使那些學子當初紛紛表示自愿離開東辰,可是翠微居士仍然深覺是自己當初沒有盡好一個師長的責任。 “徐小友見笑了?!?/br> 翠微居士拿起寫著“穆衡”名字的那張信箋,表情沉重的放進了木匣之中。 “那山長可有報官?” “已經報于京兆尹處,只是此事時隔多年,很多事早已不可追,吾亦不知何時會有音訊…… 瞧我,好端端的和徐小友說這些做什么?本來只是想讓徐小友來討論新的題目,沒想到倒是讓徐小友擔憂了?!?/br> “山長說的哪里話?若是那些失蹤的學子未曾離院,他日吾等也算同門兄弟。 此事今日學生既然聽到,那便會放在心上,日后若有發現,一定第一時間告訴山長?!?/br> “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