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靠抽卡君臨天下[基建] 第94節
書迷正在閱讀:豪門養女找錯爸爸后爆紅了、外室女(作者:菜汪汪)、重生:刑少嬌寵白月光無下限、七零年代文中醫不是沙雕[古穿今]、意外攻略瘋批反派、胭脂痣(重生)、低劣真心、榮耀巔峰[電競]、被渣后漂亮alpha跑路了、死皮賴臉纏上反派后(1v1)
魏山已經把那群敢滋事的流氓地痞教訓了一頓,抱拳道:“莫大人放心,這事隔三差五就有,反正苦役的差事多得很,任憑多少外州來的混子,干幾天活就老實了?!?/br> “這下家伙平時在外州作威作福慣了,竟敢跑到這里來撒野,真是不知死活?!?/br> 說罷,他一擺手,身后的巡邏警隊立刻押著這群鬧事的混混走了。 沒過多久,有醫療隊的人過來將被打的百姓抬走,粥棚很快又恢復了秩序。 ※※※ 惴惴不安的李計,被帶到警察廳關押犯事者的牢房,差役將他的身份來歷盤查了一通,稀里糊涂在一份罪狀上按了手印。 他仔細一看,上面寫著自己在粥棚尋釁滋事,造言生事,破壞京城治安和秩序,處罰五日拘役和十兩銀子的罰款。 可他哪兒來的銀子罰款,差役冷笑一聲道:“沒錢不要緊?!?/br> 說著,換了一份“作jian犯科服勞役通知書”,上面的處罰變成了十日苦役。 差役熟練地開具文書:“苦役沒工錢,每日包兩頓飯,晚上跟隨苦役勞工一起住,要是敢偷偷逃跑,就按逃兵罪論處。干十天活,來我這里銷賬,你就沒事了?!?/br> 李計目瞪口呆,這是什么章程?他在寧州從來沒見過。 犯了事被官府捉住,要么使錢,要么好一頓板子,吃完板子再吃牢飯,如果不能叫家人送錢進來,還不知道要受多少折磨。 李計愁眉苦臉地想,既然是苦役,比起挨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當今天子在大興木土,說不定每天都有活活累死的人,還不如挨板子輕松,至少不會被打死。 正胡思亂想之際,他已經被另外一個差役,連同一群跟他一樣服苦役的人,帶去城郊河邊。 那里有一棟新建的建筑,外墻竟然是用紅磚砌成,磚縫之間糊著一層灰色的泥漿,有工匠正在往紅磚上刷白色的膩子,屋檐是黑色的瓦片,看上去結實又氣派。 李計好奇地張望一會,門口牌匾赫然寫著“京城水泥廠”幾個大字。 廠里專門有人負責接收他們這群“苦役勞工”,很是熟練的給每個人分發了一塊棉布,兩側縫有兩條短布,正好可以勾住耳朵。 戴好了口罩的李計被人帶到廠房內,這里不斷有工人推著獨輪小推車來來往往。 李計一眼就看見車里堆起來的灰色細末,就是他在城門口看見的那些,好像是專門用來鋪路的。 廠房內,一處寬闊的瓦棚下,李計驚訝地看見一只巨大的錘子,上半部分是木頭,下面釘了一層厚實的鐵,錘子由一架粗壯的三腳木質支架支撐住,安裝錘子的那截木桿較短,后半截較長。 鐵錘正下方,是一方極為厚重結實的石臺,中央凹陷處被鑿空一個碗口大的洞,洞口鋪有一張結實的鐵絲網,有工人源源不斷將石灰石、粘土等碎渣,按一定比例倒進石臺。 大鐵錘的另外一端,垂吊著幾塊大石頭,木桿長端末尾處打了孔,系有幾根結實的粗麻繩,麻繩被三四個健壯漢子拉扯著,他們個個光著膀子,帶著手套。 為首的漢子喊著號子:“一二進!” 幾人腳步整齊劃一地往前走,吊有大石頭的竹籃在滑輪的作用下,開始往前滑動,那鐵錘失去拉扯的力量,立刻重重砸下來,發出巨大的沉悶響聲,李計幾乎感到地面都被砸得抖了三抖。 一瞬間,礦料的碎屑和灰塵揚的漫天飛舞,李計這才明白,難怪他們都要戴口罩。 “一二退!” 石頭吊籃往后滑,鐵錘被杠桿拉起,在工人們有節奏的號子下,巨型鐵錘反復抬起又砸落。 石臺里的礦料不斷被破碎,然后經過中央凹陷處的鐵網,漏到洞中,順著通道滑到出料口,那些不夠小的碎礦料則會堵在網外,繼續不斷被鐵錘錘砸,直到碎到能漏下去的程度。 早有工人等在出料口,將初步破碎的原料繼續磨細,直到制成堪用的生料,再喂入后方的露天水泥窯中煅燒。 李計等人觀摩了一下這座大鐵錘的用法,就被人帶到下一個破碎車間,這次換成他們開始cao作。 李計看那些工人,只需要喊著號子前進或者后退,還覺得很簡單,誰知等他抓上粗繩,鐵錘傳來的那股巨大的拉扯力道,差點沒把他瘦弱的身板挑到空中去。 “這么重?!”李計暗自咂舌,幾乎是使出了吃奶的勁,在一個熟練工的帶領下,踏著步子前進后退。 很快,他又犯了一個新手一定會犯的錯誤——步子不夠整齊。 一會比別人快,一會比別人慢,力道沒往一處使,立刻影響了砸錘子的效率。 其他幾個破碎車間已經砸出了好幾麻袋的生料,唯獨李計這個車間,比別人慢了兩倍有余。 李計平日里很少做力氣活,雙手皮膚細嫩,帶著手套也很快被磨出了泡,雙臂絞著麻繩的皮膚也被磨得生疼,他暗暗叫苦,但周圍習慣了力氣活的工人卻完全不當一回事。 片刻,一個穿著素衣白衫的書生模樣男子,帶領四五個學子走進來。 那人三十歲左右的年紀,總是習慣性仰著下巴和鼻子,皺眉觀察了一會,不悅道:“這也太慢了?!?/br> 方遠航轉頭看向身后幾名技術學院的學子:“你們不是說,陛下給了一張‘水排’圖紙,可以利用水力給爐窯鼓風,這個專門碎石的鐵錘,是不是也可以用那玩意?” 幾個學子相互商量了一下,點點頭:“方老師,理論上沒有問題。只怕水力鍛錘的速度太快,下面的木頭支架承受不住?!?/br> 一人嘆口氣道:“要是全用鐵打就不擔心了,多快都能承受?!?/br> 方遠航嗯了一聲,手里攤開一張小冊子,將水泥廠遇到的種種問題都記錄下來,方便給陛下做匯報:“先試試看,有問題再說?!?/br> 過了小半時辰,李計的已經累的兩只手抬不動了,他旁邊幾個強壯的工人只是微微喘氣而已。 他看著這些技術學院的學子,忍不住想起李長莫小少爺,該不會也正和這群學子一樣,在水泥廠的煙塵中辛苦奔波吧? 連他這個小廝都受不了,小少爺養尊處優的,肯定更加辛苦。 皇帝也不知道什么毛病,放著好好的經世治國人才不用,非要一門心思搞什么技術學院,憑白受這些賤民才需要受的苦楚。 李計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早點找到少爺,將人帶回寧州享福。 好不容易挨到休息時間,李計渾身汗如雨下,坐在一旁扇風,他的肚子已經開始餓了。 正好到了午飯放飯時間,李計立刻興沖沖跟著大家去打飯。 本想著若是有粥棚的濃米粥,再配點咸菜就不錯,沒想到到了露天食堂,李計看著大鍋里熱騰騰的rou沫蔥花斬蛋,香飄飄的白米飯,還有小白菜配酸豆角,整個人都驚呆了。 水泥廠竟然吃的這么好?有rou沫,還有蛋? 他捧著一個大碗坐在一邊,埋頭就開始狼吞虎咽扒飯,鮮香的雞蛋與碎rou沫混在一起,用油爆炒過,佐著白米飯一起吃,那滋味,噴香! 露天食堂幾乎沒什么人說話,大家熬了半天力氣,都餓了,耳邊全是大口吃飯的咀嚼聲,那蔓延的香味,光是聞著就有種幸福感。 李計想起在寧州李家時,偶爾老爺會賞些rou給他們這些下人吃,但多是殘羹剩菜,大多數時候,逢年過節才能飽吃一頓好的,更別提那些一年勞作到頭,也不過饑飽半參的農人。 “這里是天天都有這樣的伙食嗎?”李計偷偷問旁邊的工人。 “也不是?!惫と耸娣呐呐亩亲?,道:“這里稱七天為一個周,每周有兩頓帶葷,其他時間有大白饅頭?!?/br> “干六天活,能歇上一天,不過如果不休息,那天能多領一半工錢,大家大部分都是每天干活的?!?/br> 李計哦了一聲:“可是那么大的鐵錘,干一天,不累嗎?” 那工人奇怪的看著他:“難道下地干農活不累?再說了,那也得你家有田才行,咱們這些人,除了一身力氣,還能干啥?” “我是從寧州來的,以前在碼頭做挑工,比這累多了。干一天活才能賺頓飯錢?;钌俚臅r候還吃不飽?!?/br> “這里包飯,量還足,廠里從不拖欠工錢,日結少拿點,月結拿多點。外面不知道多少人愿意進來干呢?!?/br> 那工人懶洋洋的剔牙,樂呵呵道:“我還是第一次每天吃這么飽過,到了月底發工錢,能給家里補貼一下家用,每個月還能給媳婦吃上一頓rou食呢?!?/br> 李計頓時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在李家雖是下人,但一直以來自問日子過得還滋潤,至少不愁衣食,出門在外,誰見了他不看在李家面上,點個頭陪個笑。 李老爺派他過來,希望他能帶一些好忽悠的流民回去給李家當佃農。 他原本并不覺得有什么困難的,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命,流民比草芥都不如,給口飯就能跟著走。 這么多流民,就算皇帝天天施粥賑濟,能養多長時間? 到最后,還不是派兵驅散的下場,歷朝歷代,哪次不是這樣? 直到現在,李計才突然發現,一個水泥廠賣力氣的小工,本應該屬于cao持“賤業”那類泥腿子,怎么著跟自己也不算同一個層次的人。 萬萬沒想到,對方的日子過得比他還好。 想起城門外那么多招工的小攤,就算待遇不如水泥廠,只怕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李計嘴里的飯菜瞬間不香了。 過了一會,他又看見了那群技術學院的學子,和那位讀書人打扮的方老師,身后帶著一大群木匠。 李計有些好奇,又想打聽一下自家小少爺的消息,就跟著人群一起過去看熱鬧。 水泥廠選址就在京郊的河邊,一處水流湍急之處,碎石車間和爐窯沿著河岸排開。 幾個學子手里拿著一副十分詳實的水排圖紙,聚在一起討論著剛才設計的新方案。 這些木匠都是有經驗的熟練工,這座水力設施,他們已經打造過好幾次,如今已是輕車熟駕,水泥廠的爐窯就豎起了幾架,專門用來給爐窯鼓風增溫。 一群木匠敲敲打打,將事先制作好的臥輪和軸體組裝起來,大群工人扛著粗麻繩,將巨大的木架固定在河岸邊,木樁深深嵌入泥土中。 每一座木架上下兩端各安裝一個大型臥輪,用轉軸相連,像一架側臥的馬車輪躺在水中。 水中的臥輪四周傾斜葉板,類似簡易版木質渦輪,隨著水流川流不息流淌,渦輪慢慢隨著水流旋轉起來,連帶著上方的臥輪跟著旋轉,在皮制傳送弦索的牽引下,帶動連桿運動。 連桿的另外一頭,三根粗麻繩擰成一股牢牢系好,這樣利用水流的圓周運動,取代了工人們喊號子前后踏步的力道,麻繩牽引鐵錘另一端的大石頭順著滑輪前后運動,鐵錘立刻被杠桿帶著開始上下起落。 “砰!砰!砰!”大鐵錘砸落碎石的聲音,高效且規律,甚至帶著某種獨特的韻律美,比另外幾個車間的熟練工,還要來得快。 李計和幾個工人都驚呆了。 不到片刻,機械似乎出了一些故障,幾個學子趕緊上前查看,一邊往紙上記錄問題。 李計暗暗咂舌,他剛才還在同情小少爺跟著這群學子,吃苦還沒出路,轉眼人家就給了他一記悶棍。 有了這架水力鍛錘機械,李計再也不用抱怨手上會起泡,雙臂會被磨破皮,因為他連當錘工的資格都沒了。 不多時,他果然被碎石車間趕了出來,又有人領著他往爐窯走。 書生打扮的方遠航,正指揮幾個工人,將燒制好的焦炭送進爐窯。 方遠航有些不高興:“怎么才送了這么一點碳過來?根本不夠用,沒有焦炭,還是得用木炭?!?/br> 他以前煉丹的時候,就發現把木炭先燒制成焦炭,能使爐溫更高,煉丹的五金熔得更快。 但他煉丹只需要一點點碳,現在陛下命他燒制水泥,水排鼓風的設備發揮了大用,但是碳完全不夠用。 缺口巨大。 “煤呢?陛下說了煤炭也行?!?/br> 內務府的管事太監苦著臉道:“方大人,不是我們不愿意給你,只是宮里的碳都是儲備到冬天供暖用的,實在沒有多的了?!?/br> “京州的煤礦廠離這可遠的,道路崎嶇,很難運輸,每個月運量只有那么一千斤,還要供給京城的貴人們?!?/br> 李計沒有注意方遠航說的話,他幫著工人們往爐窯中添加磨碎的生料,待燒制成熟料,加入一定量的石膏,與鐵礦粉渣一同粉磨裝袋,再有那群運輸工,用獨輪小車運走。 一整日下來,他累得疲憊不堪,倒頭就睡,李老爺吩咐的事情全部被他忘到九霄云外。 李計在這間水泥廠干了整整三天的活,手都快抬不起來,到了第四天,正好是水泥廠發工錢的日子。 之前跟李計搭過話的砸錘工,得了一百錢,嘴都樂開了花。 李計這些服苦役的人,是沒錢拿的,他看著工人們樂呵呵的分錢,心里羨慕的不得了,嘴上卻撇一撇嘴:“才一百錢,有什么好得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