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反派怎么可能傻白甜 第86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八零之繼母上崗、當反派綁定了女主系統、招婿后的發家生活、蟲族之我來自遠方、年代文里的炮灰真千金、穿成七零惡毒小媳婦、重生后肆爺他嗜妻如命、我那溫柔強大又短命的丈夫、穿成外室文里的反派正室、獸世(高h)這世界是個巨大的XP收集器
佘氏心有戚戚焉地點了點頭。 她也是這么想的,殷婉必不敢拿這門御賜的婚事去賭。 佘氏與殷煥就回了自己的院子,數著日子等著盼著。 不想,沒等到殷婉他們回去,兩天后,衛國公夫人就親自登了門。 提前一天收到拜帖的殷氏緊張得一夜沒睡好,那天便有些精神不佳,只能用脂粉遮掩了黑眼圈,強自振作起精神。 出乎殷氏意料的是,衛國公夫人雖然沒有那么熱誠,一貫的端莊,卻也不似殷氏原本所擔心的冷淡。 從頭到尾,衛國公夫人一個字也沒問為什么殷氏會離開侯府,連旁敲側擊也沒有,只是說:“阿池前天離京去獵雁了,應該要再過幾天才能回來?!?/br> “我本來讓人算的良辰吉日是五月二十五,現在瞧著他怕是來不及回來了?!?/br> “接下來,最近的吉日是六月初一,我打算在那天過來下定,不知親家意下如何?” 當聽到顧非池竟然親自去獵雁時,殷氏先驚后喜,喜的是他的用心。 因為活雁難得,時下大都用木雁代替作為贄禮,顧非池愿意做到這份上,殷氏是挑不出一點不好,心下萬分的妥帖,二話不說就應下了。 殷氏親自送了衛國公夫人出去,還目送對方上了馬車。 今天之前,殷氏也擔心過,考慮是不是暫時搬去安德街的那棟陪嫁宅子,更想過要是實在不行的話,就帶著女兒先回侯府,等國公府這邊下了定再議其它。 現在,殷氏懸了好幾天的心徹底放下了,精神一振。 等回正院,殷氏心情大好地在蕭燕飛面前大夸特夸了顧非池一番,說顧非池有心,說他再知禮不過,感慨從前那些說顧非池桀驁冷血的流言真是不可信。 殷氏心里認定了,肯定是顧非池從中周旋,才會讓衛國公夫人同意來殷家下定。 手里捧著本賬冊的蕭燕飛聽得喜滋滋的,笑容如清風曉月般明快。 殷家老兩口心情也不錯,笑容可掬。 “阿螢,”殷老爺笑呵呵地與殷太太商量著小定禮的事宜,“既然衛國公府會帶活雁為贄禮,我們這邊是不是也當以古禮來準備?” “給燕兒做身曲裾深衣吧,她穿著肯定好看?!?/br> 殷太太深以為然,可蕭燕飛卻是皺了皺小臉,曲裾深衣通身緊窄,長可曳地,好看是好看,但穿著就跟戴了副鐐銬似的,委實行走不便。 她這一分神,就感覺手背被殷老爺用戒尺輕輕拍了下。 蕭燕飛捏著賬冊的手下意識地往回一縮,露出委屈巴巴的表情,大眼水汪汪的。 她其實不疼,殷老爺舉的這把戒尺上包了好幾層布,這么輕輕地拍一下就跟蚊子叮一下似的,不為懲戒,只是為了提醒。 “喵嗚!”蕭燁養的那只白色小奶貓奶聲奶氣地叫了一聲,也睜著一雙可憐巴巴的貓眼看著殷老爺。 任何人看著這一人一貓,都會不由自主地心口一軟。 殷氏湊過去對著女兒小聲說:“我小時候,你外祖父盯著我學看賬、珠算、心算時,他也拿著這么把戒尺?!?/br> “是啊是啊?!毕肫疬@段往事,殷太太笑道,“他又不舍得真打你,就讓我在戒尺上又是纏棉花又是包絲綢的,生怕把你真打疼了?!?/br> 母女倆抱頭笑作一團。 殷老爺也有些繃不住,瞪了蕭燕飛一眼,意思是,快看賬。 蕭燕飛乖乖地收回一度飄走的心思,又繼續垂眸看賬,一頁接著一頁…… 屋子里好一會兒靜謐無聲。 直到她差不多翻了半本賬,殷老爺突然問道:“看明白沒?” 從昨天起,殷老爺就開始教蕭燕飛看賬。 他想著外孫女從小沒有人教,如今她要出嫁了,得趕緊學著怎么主持中饋,怎么管賬,這才自高奮勇地提出給外孫女補補課。 蕭燕飛:“……” 她好歹是理科生,數學自然學得不錯。 只不過,外祖父給她看的這本賬冊是關于海貿的,對于海貿,她實在是一竅不通。 她只能看出這賬冊中的數字算對還是算錯,看出在海船出海前,船隊先在大景采購了一批貨物,有瓷器、茶葉、絲綢、漆器等等,這批貨物會運去西洋銷售,再用賺來的銀子從西洋采購一批貨物回大景。 海外貿易是暴利,最大的風險就是在海上可能遭遇的意外,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 “外祖父,”蕭燕飛本著學習的精神,翻著賬冊中的某幾頁,“這部分可是買船、雇船員的賬?” “我瞧瞧?!币罄蠣斈轫氁恍?,湊過去看。 殷老爺年紀大了,眼神也不太好了,瞇著眼去看賬冊,還沒看清,外頭就有一個小丫鬟急驚風似的打簾進來了,用一種異常興奮的口吻道:“老爺,太太,太醫院的王太醫來了!” 太醫?!殷家二老以及殷氏不由面面相看。 他們沒叫過太醫啊。 而且,殷家只是白身,也根本就沒資格叫太醫,連武安侯府也沒這資格。 蕭燕飛第一個開口道:“先讓王太醫進來吧?!?/br> 小丫鬟就又像一陣風似的跑了出去,不一會兒,就領著一個發須花白、中等身形的青衣老者來了。 后面還跟著一個提藥箱的小藥童。 王太醫客客氣氣地拱手對著屋里的眾人團團行了一禮,笑容滿面地說道:“衛國公讓老夫來給殷老爺看看,開一副調理身子的平安方?!?/br> 藥童在后方昂首挺胸,他們王太醫那可是太醫院里最擅長治療中風、溫病的圣手。 “那真是勞煩王太醫了?!币笫下冻鱿采?,心里更歡喜了:衛國公能這般有心,自然是為了顧非池才愛屋及烏。 雖然殷老爺的身子在抵達京城后已經好轉了不少,但至今還無法行走,只能坐在輪椅上,平日里稍微看會兒書,就會覺得疲乏。 殷氏作為女兒,看著老父體弱也是心疼。 藥童很快取出了一個脈枕,給殷老爺枕在腕下,王太醫坐下后,就凝神給殷老爺探起脈來。 眾人不由屏息,也包括蕭燕飛。 須臾,王太醫就收回了手,眸光閃了閃,拈須笑道:“養得不錯。老夫這就給殷老爺開個方子?!?/br> 蕭燕飛便笑著吩咐丫鬟筆墨伺候,親自跟著王太醫去了隔壁。 殷氏望著王太醫的背影,眼神深邃,想起身,但終究是坐著沒動,笑盈盈地與二老說著閑話。 到了隔壁稍間后,王太醫胸有成竹地執筆沾墨,一氣呵成地寫好了方子,又檢查了一遍,這才放下了筆:“照這方子抓吧,每日一劑,分三次煎服。先服上五日?!?/br> 蕭燕飛拿起那方子細細地看了一會兒。 她看了好幾個月的醫書藥書,把從前丟下的中醫一點點地撿了回來,而且還有了些長進,這一看,就敏銳地察覺到這方子中的幾味藥有些不尋常。 外祖父是中風,病因是閉證,痰瘀痹阻,蒙覆清竅。照理說,應該開些化痰祛瘀、補氣活血的藥才對,可這方子中有幾味藥卻是大補脾胃的。 蕭燕飛纖細的手指下意識地捏緊了方子,突然抬頭問道:“王太醫,我外祖父真的是中風嗎?” 第57章 面對蕭燕飛的發問,王太醫再次拈須,但笑不語。 他們這些太醫平日里出入宮廷,都是給宮中貴人以及王公貴胄看診的,見慣了各種陰私,太醫們早就學會了不聽不說不問,更不追根究底,以免惹禍上身。 反正太醫只負責看病,少說少錯。 蕭燕飛一看王太醫這諱莫如深的樣子,就懂了。 她想了想,斟酌著說道:“外祖父剛病倒時是突然跌倒暈迷,牙關緊閉,喉中有痰鳴,脈案上說他是脈象弦而滑,治當疏通?!?/br> “確是陽閉證?!蓖跆t點了點頭。 導致中風的原因有好幾種,殷老爺這是中風在里的癥候。 從殷老爺的脈象所現,老爺子當時應是瘀血內阻,壅滯臟腑氣機,乃至血行不暢,屬于中風危急重癥,以王太醫行醫幾十年的經驗來看,這種情況十之八九昏迷后就再也醒不過來了。 而現在,殷老爺這般神志清醒,口齒清楚,王太醫也有些意外,不免感慨這位殷老爺委實是運氣好。 蕭燕飛從袖中掏出了一個青色的小瓷罐,遞了過去:“王太醫,此藥名為安宮牛黃丸,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之效,可治中風陽閉證。外祖父在服下一顆后,一個時辰后就蘇醒了;服下第二顆后,便能坐起……” 王太醫聽著臉上逐現驚容,猶有幾分驚疑不定,慢慢地接過了蕭燕飛遞來的小瓷罐。 他家世代行醫,從前朝起就是太醫,家傳了不少治療中風、溫病的秘方,也是以此在太醫院立足,他可從來沒聽過世間有哪種藥丸有如此奇效的。 蕭燕飛又道:“海棠,你去取外祖父的脈案,給王太醫一觀?!?/br> 海棠應了聲,很快就取來了幾張脈案,呈給了王太醫。 王太醫接過脈案,細細地翻了起來,越看表情越是肅然。 行家看門道,只是從這脈案上的寥寥數語,他就能看出殷老爺子當時的情況有多危急,簡直就是往鬼門關走了一回。 老爺子的病情簡直是九死一生??! 這種情況他居然能死里逃生,還恢復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實在是聞所未聞。 王太醫放下脈案,近乎急切地打開剛剛蕭燕飛給的那小瓷罐。 如果說,殷老爺能康復,真的是因為這所謂的安宮牛黃丸的話,那么這種藥簡直是神藥啊。 王太醫把那小瓷罐湊到鼻尖嗅了嗅,試圖判斷這藥的成分。 從藥香看,里面應該有牛黃、雄黃、梔子…… 他正瞇眼凝神,卻聽蕭燕飛云淡風輕地笑道:“這顆可以給您?!?/br> 為了治療殷老爺,萬草堂那邊第一批只加急做了三丸安宮牛黃丸送去臨青城救急,之后,萬草堂又弄到陳年犀角后,就又制了一批藥丸出來。 現在蕭燕飛的手頭上還有十顆。 真的?王太醫差點沒脫口說出這兩個字,但還是及時抿住了唇,勉強維持住了老太醫超然的風度,右手死死地捏緊了那小瓷罐,雙目灼灼,哪里肯再撒手。 王太醫瞇了瞇眼,沉默了半晌后,沉聲問道:“老爺子在中風前,有沒有吃過什么不妥的東西?” “還請王太醫明示?!笔捬囡w微微蹙眉。 王太醫朝隔壁的宴息間望了一眼,攏了攏衣袖,徐徐道:“從脈象來看,老爺子痰濁壅塞,瘀血內阻,是以氣血失調,痹阻經脈?!?/br> “急性中風發病多因氣機逆亂,營衛失常,或因正氣虧虛,臟腑氣化失常,許是老爺子吃了些引發氣血逆亂之物,這才導致了中風?!?/br> 王太醫是老太醫,說話間用了不少中醫的專有名詞,但蕭燕飛還是大致聽懂了。 在中醫里,常有在醫食同源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