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瓊枝 第128節
書迷正在閱讀:撒嬌四福晉最好命(清穿)、重生之再度利用GL(純百NP)、穿成美艷女配親媽[九零]、【穿越到春秋】色誘夫差、重生八零,我靠撿破爛拿下高嶺之花、青云妻上、女配要避免和男主糾纏[穿書]、方舟[廢土]、重生后反派她被迫洗白、我爹是滅世反派,而我才三歲半
她一邊挑一邊問雅姝:“你知道我這次入宮,也有你母親的意思吧?” 雅姝笑了一下:“你這說客還不夠分量,前些日子,我那表哥太子都苦口婆心地勸我在宮中要機靈逢迎些。不過最近不知怎么的,他倒是不勸了。也許是覺得若真像他們想的那樣,這以后的稱謂要亂些,不好叫吧?” 皇家的姻親向來是親上加親,可聽雅姝這么一說,琳瑯才醒悟,雅姝若為后,跟她的表兄太子便要成了繼母子…… 這種親上加親,的確是她這個平頭百姓理解不得的。 想到這,她伸手握了握雅姝:“我們在這多聊一會,就當我勸過你了。你可別跟別人泄我的底……只是你不愿,也不要得罪了太后,你若不走那步,她便是你宮里最大的依靠?!?/br> 雅姝微微一笑,低低道:“你同司徒晟如何了?準備何時成婚?” 楚琳瑯覺得自己跟司徒晟定親的事情,不好講給雅姝,只是含蓄道:“咳,也就那個樣子,有什么好不好的!” 雅姝看著琳瑯,卻有些心疼她,低低道:“如今朝臣中看好司徒大人的可越來越多了,都想招他做乘龍快婿……我們女兒家,過活本就不易,心里要有些數,無論何時,都要保護好自己?!?/br> 在雅姝的心里,她的好友琳瑯是世間難得的奇女子,配那司徒晟更是綽綽有余。 可惜世間都是俗人,衡量事情時,也不得不用世俗的眼光。 偏偏琳瑯的這般情況,在世俗中又是絕對配不得司徒晟的。 雅姝不好預判司徒晟可能會喜新厭舊,更不能說得太過,只能悄聲提醒琳瑯,不要陷入太深,難以自拔。 琳瑯明白陶雅姝的意思,卻只笑了笑,語氣堅定道:“他不會……至少目前不會!” 司徒晟有太多秘密,在他沒有徹底放下身世負擔前,只怕對那些名門千金,都是敬而遠之。所以這反而給了琳瑯心安理得的底氣。 因為這一段路太晦暗不明,只有她能陪著他前行。至于以后的事情,那便留待以后再說吧。 二人正悄悄說話的功夫,就聽前面傳來一陣銀鈴般笑聲:“雅姝jiejie,原來你在這,可讓我好找!” 楚琳瑯循聲一看,只見一個滿頭珠翠的女子,在兩個宮女的陪伴下,巧笑嫣然走了過來。 在陶雅姝小聲提醒下,楚琳瑯知道了原來這位女子就是新得陛下愛寵的蕭淑儀。 她長得并沒有陶雅姝好看,但楚琳瑯總覺得有種似曾相識之感。 細細品酌下,便會發現,蕭淑儀跟靜妃娘娘的長相頗有些類似,都是小家碧玉,眉目清秀的一類。 聽說靜妃又跟她的表姐方良娣很像,所以這位蕭淑儀得寵的原因有些不言自明。 這次入宮的女官,身份都不低。一個個都是頂著家族希望入宮。 年輕女子之間,便如同窗學習一般,難免有爭強好勝,爭跳龍門的心思。 可這蕭淑儀入宮之初,樣樣不如陶雅姝。既沒有她的女官品階高,更不能像她那般幫襯太后,手里握著實權。 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紅眼病的風一旦刮起來,那可就沒完沒了。 陶雅姝若得了什么賞,那位蕭淑儀就看得眼紅腦脹,覺得憑什么只她得了這么多好處? 時間久了,再加上些不起眼的小事糾紛,她心里就跟陶雅姝結了梁子。 如今,她時來運轉,竟然得了陛下的愛寵,成為女官里第一個受封成為妃嬪的,自然心情舒暢。 想要揚眉吐氣一番,于是沒事就到陶雅姝跟前炫耀下她從陛下那得的封賞。 今日也是如此,她笑看著陶雅姝朝著自己施禮問安,突然一低頭,低聲道:“哎呀,我這繡鞋怎么迸上泥點子了?” 聽了她的話,楚琳瑯和陶雅姝不約而同地看向了蕭淑儀的鞋子。 那鞋可真不錯,兩種緞面縫合,鞋尖頂著攢在一起的珍珠花,一看就名貴無比。 說完,蕭淑儀故意提了提裙擺,微笑道:“這鞋是陛下賞賜的如意雙錦鞋,鞋面可是嬌嫩呢!我怕帶來的這兩個宮女粗手粗腳的,弄壞了鞋子,就勞煩雅姝jiejie幫我擦一擦了!” 她羞辱人的意思也太濃了! 要知道陶雅姝雖然不是后宮妃嬪,卻是一品的女官,又是在太后跟前伺候的。 太后她老人家都沒讓陶雅姝干過這種粗活,她一個小小的淑儀,哪里好差使陶雅姝??? 偏偏她最近正得隆寵,陛下連著好幾夜歇宿在那,正是春風得意之時。 陶雅姝若是生硬拒絕,只怕蕭淑儀就要在陛下跟前吹起枕頭風,說陶雅姝目中無人,一個小小女官,卻不敬宮里妃嬪了。 陶雅姝身為國公的嫡孫女,這輩子都不曾蹲下給人擦鞋,聽了蕭淑儀這話,一時間竟是氣得臉頰微微添了些紅。 就在二人僵持的功夫,楚琳瑯卻往前走了一步,從容跪下,笑著對蕭淑儀說:“淑儀不知,方才陶女官幫奴家挪動花盆的時候,閃了腰,正疼得呢!她蹲不下,正好我來!” 說著,她便掏出了手帕,做勢要給蕭淑儀擦鞋。 這一邊擦鞋,楚琳瑯還不往溜須拍馬逢迎著:“哎呦,不虧是陛下的御賜,當真精致得很??!” 說著,她便用手帕,輕巧撣掉了鞋面的壓根看不見的灰塵。 什么鞋子臟了!就是故意惡心為難人罷了! 不過楚琳瑯卻不在乎這個,她又不是貴女出身,這一進宮,跪誰不是跪??! 于是就這么三言兩語,輕輕巧巧地替陶慧茹解了圍。 這蕭淑儀原本是要刁難陶慧茹,沒想到半路殺出個楚琳瑯。 這個女jian商,滿嘴阿諛奉承,一臉甘之如飴的樣子,哪里還會讓她有刁難人的快樂? 想到這,蕭淑儀的臉色不禁難看了幾分,沖著楚琳瑯冷冷道:“陛下御賜的東西,也是你這等蠢貨碰得的!” 蕭淑儀是從太后宮里出來,自然也認得楚娘子,卻也很看不起她。 一個沒根沒系,慣會耍弄嘴皮子飛黃騰達的商婦,還真以為陛下賞了她一個六品“安人”的封,就配跟她們這些官宦出身的女子平起平坐了? 所以蕭淑儀羞辱陶雅姝不成,就將一股子邪火發泄到了楚琳瑯的身上。 看蕭淑儀發火,楚琳瑯絲毫沒有慌亂,她可是經歷過靜妃逼到太后跟前刁難的陣仗。 跟葉大根深的靜妃娘娘比,這位小小的淑儀可真不夠瞧的! 聽說她家是武將出身,這次負責前線的糧草輜重。陛下如此愛寵她,除了看她有幾分像故人,大約也有用宮隆寵鼓舞前線戰將之意。 畢竟這次除了蕭淑儀外,另外提拔成妃嬪的兩個女官也都是出自武將之家。 所以說在楚琳瑯看來,老皇帝大約并非起了色心,而是在犒賞三軍呢! 小人得志,大概就是這么猖狂的德行。 蕭淑儀非要發發邪火,她就這么誠惶誠恐地跪聽著,嘴里敷衍著“是是是,對對對!” 不過琳瑯心里有數,她是太后放牌子請進宮里的。 這小小淑儀的隆寵,可不夠將她押下去打,抽太后的臉面呢!這蕭淑儀頂多也就是在她跟前耍耍威風罷了。 可是楚琳瑯忘了陶雅姝正在一旁。 聽著蕭淑儀當著宮人這般言語刻薄,全無涵養地刁難楚娘子,陶雅姝的心都要氣炸了。 她何嘗不知楚琳瑯是犧牲自己在替她解圍,又何嘗不知蕭淑儀這邪火本是沖著自己發的。 陶雅姝本該閉口,讓蕭淑儀耍完威風走人,好承了楚琳瑯的這份厚重人情。 可眼看著好友受折辱,陶雅姝慣愛跟人辨個是非黑白的執拗性子——又犯了! 她的指甲使勁兒扣著手心,到底忍不住,清冷開口道:“……記得先皇時,曾賞了一雙名貴的西域牛皮靴給我之曾祖父。下人粗鄙,竟然潑灑熱湯在鞋面上。下人惶恐,自請受罰領罪,畢竟他弄臟的是御賜之物!可是曾祖父卻擺手表示,雖然是御賜之物,可是先皇賜他鞋履的目的,是獎勵他治理湘西水患,助他腳力為國為民之意,豈能因為一雙本就該沾惹塵埃,踏行千里的的鞋履重罰下人?這豈不是‘重物輕人’,失了先皇賜下這鞋的本意?先皇聽到后,再次嘉許了曾祖父??墒捠鐑x你卻為并未臟污破損的鞋子,如此刁難陛下親自封賞的六品安人。知道的覺得淑儀愛重陛下的心意。不知道的,還以為淑儀您為人刻薄,缺了些寬容大度的心腸呢!” “你……”蕭淑儀聽了這話,臉騰地漲得通紅,氣得手指都在發顫! 陶雅姝是瘋了!竟然敢這么在宮人前擠兌她!看她一會向陛下哭訴,好好告她一狀! 想到這,蕭淑儀氣哼哼道:“你這意思,是暗諷陛下不如先皇?且給我等著,看我不到陛下跟前告你的狀!” 就在這個關口,卻有老邁聲音穩穩道:“不必了,朕都聽見了!” 蕭淑儀心里一驚,回頭一看,晉仁帝正帶著太子,還有幾個太監,立在花園旁的臺階上。 顯然,方才發生的一幕,陛下都看在了眼中。 蕭淑儀心里一驚,連忙嬌柔跪下,跟陛下急急補救:“臣妾實在愛重陛下的賞,一時心急,便跟新梅安人說話語氣重了些,沒想到卻惹了陶女官的惱,是臣妾的不是……” 老皇帝這輩子擁有的后宮女子不勝枚舉,可他自覺依舊看不懂女人。 為何在他跟前嬌弱似病柳的女子,轉身沖著別人時,可以瞬間變得驕橫跋扈,趾高氣揚。 以前他寵了幾十年的靜妃如此,而這個蕭淑儀,也是如此。 眼看著佳人梨花帶淚,孱弱不堪,可老皇帝卻再難聯想故人良娣,反而想到了靜妃那個蛇蝎毒婦! 所以也不等蕭淑儀扮完柔弱,老皇帝便冷冷道:“既然鞋子臟得罵人,還不趕緊回去換了!” 蕭淑儀一聽話頭不對,嚇得再不敢多言,連忙跟陛下告退,灰溜溜地走人了。 老皇帝這時將目光調轉向了低頭跪下的陶雅姝,開口道:“……你是陶國公家的閨女?抬頭讓朕瞧瞧?!?/br> 若是別的女子,聽了這話,必定欣喜若狂,可是陶雅姝一聽,卻面色慘白,艱難抬頭。 晉仁帝先前雖然看過陶雅姝,可卻并沒上心。 可今日卻有不同,他先前聽到了陶雅姝不卑不亢,貶損淑儀將死物看得比人金貴。 這等說話入情入理的氣韻,不愧是國公家的嫡女。 現在想來,他愛寵的靜妃也好,蕭淑儀之類的也罷,雖然并非出身貧寒之家,卻也不是什么底蘊大家的女兒,少了士卿子女的寬容風度。 這個陶雅姝不失大家風范,難怪得了母后的連連夸贊。 等陶雅姝抬起頭時,老皇帝又發現這女子還真是后宮的一股清流。 正是愛美的小小年紀,臉上未施粉墨,更無金釵銀環裝飾,從頭到尾的素雅,卻更顯出了幾分書卷之氣。 母后說得對,后宮的邪風吹得甚久,也該扶持個大家閨秀,品行端正的女子來主持大局了…… 想到這,老皇帝便又溫和問了問陶雅姝的年歲,最近在太后宮里當什么差 正陪著父皇游走御花園的太子見了這苗頭,臉色不喜反憂。 他的外公陶國公,前陣子還跟他抱怨陶雅姝表妹生性木訥,不會在皇帝的跟前逢迎,虧得他信以為真,暗暗松了一口氣。 可萬萬沒想到,今日他入宮,就正好看見陶雅姝在御花園里侃侃而談,吸引父皇注意的一幕…… 說好的人淡如菊,不爭不搶的表妹呢?原來竟是這般工于心計,投父皇所好! 太子甚至已經能想象,這位看似端雅的表妹,將來一旦登上后位,再懷揣龍胎時,該有多大的野心! 失策!當真是失策,當初他怎么就一時昏了頭,許了讓表妹進宮幫襯的話呢? 正在心內彷徨的功夫,老皇帝轉頭看看一直杵在旁邊的太子,語氣轉而變冷道:“你的提議,朕已知,天色不早,你早些出宮去吧?!?/br> 最近父皇跟他說話都是這么淡淡的,太子心里一時沒底,只能出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