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場下凡塵 第134節
書迷正在閱讀:小石妖、靳總的隱婚甜妻又上熱搜了、宋醫生的心動報告、秩序之外(骨科 1V1)、You finally will be mine(1v1)、難以抑制【兄妹骨科】、誘媳(這是一篇公媳文)、殘缺的寶貝(1v1 骨科)、今天我的怨種上司搞事了嗎、小寡婦今日重振妻綱了嗎
而且只是打一頓都是輕的。 想明白這些后,石光珠只能唉聲嘆氣的跟著石興國、石興泰走出大帳。 石仲魁嘴角一笑,自己都明說了,讓石懷勇為石光珠多配些賬房、師爺和仆役,這要是還不能完成任務。 該打的就是石懷勇了。 甚至把老管家派過來協助石光珠,石光珠都不用日日盯著器具的打造。 目光看向賈璉和薛蟠時,這兩人果然被嚇到了。 不僅坐的身板筆挺、面色嚴肅,甚至看都不敢看自己。 石仲魁嘿嘿一笑,也不去管薛蟠,笑著對賈璉問道,“璉二哥這次來,可是有事?” 賈璉忙起身拱手道,“大人……” “?!?,石仲魁打斷道,“璉二哥又沒在我軍中任職,用不著這么謹慎。 之前小弟那么做,只是防范于未然。免得舅爺一糊涂,被人當槍使了還不自知?!?/br> 話是這么說,但賈璉哪里還敢像以前一樣隨意。 薛蟠倒是聽完就松了口氣,露出笑容。 可對上石仲魁不懷好意的目光時,薛蟠又被嚇了一跳。 心里難免嘀咕著,別石光珠沒挨打,自己卻撞到槍口上,那肯定會被石光珠笑話死。 賈璉想了想后,表情雖然沒之前嚴肅,但舉止上還是很謹慎的說道,“賢弟讓薛蝌給我和蟠哥兒傳話后,之前買八寶酒的那些老親、世交就找上我兄弟倆。 說想請賢弟去修國公府一敘?!?/br> 石仲魁不置可否的擺擺手,“上門敘舊以后再說,璉二哥還是直說,他們是不是想控制河道碼頭?” “這”,賈璉有些吃不消石仲魁如此直白的話。 因為這種生意都需要大家一起合作,那不就是說,勛貴們不僅權勢大跌,還基本上都是窮鬼? 只能硬著頭皮點點頭,“賢弟的意思是?” 石仲魁當然沒意見,“只要征調50艘萬石船,碼頭的事就和我無關。 至于他們如何控制碼頭,如何分配利益也是他們自己的事。 不過既然是老親和世交,本官提醒一句,這合作者過多也不一定是好事?!?/br> 賈璉聽完不在意的說道,“我等只管辦好疏通河道的事便是,那些齷齪讓他們自己解決?!?/br> 說完,賈璉偷偷看了眼石仲魁,想著有石仲魁在,今后文官們想打壓他們這些勛貴,心里多多少少都會有些顧忌。 而石仲魁此時只覺得賈璉的話沒錯,辦好自己的差事才是首要目標。 再說,別看勛貴沒落了,但這些人世代盤踞在京城,上百年結交和經營下來的人情關系網可不小。 像王子騰、鎮國公府的一等伯牛繼宗、理國公府的一等子柳芳、修國公府的一等子侯孝康這些人,也都擔著要職。 惹急了他們,一旦聯合起來,大事做不成,但找麻煩、使絆子的手段也不少。 …… 搞定沖沙的大船后,河道清淤的進程一下子就加快了很多。 石仲魁清淤的辦法其實很簡單。 基本上完全照搬明清時,眾多負責疏通京城河道的官員們的做法。 至于那50艘大船,只是用來拖動大號鐵犁耙來沖沙和運河道里的沉船、大石。 同時簡單的起吊原理,他還是知道的。 在大船上裝上鐵鏈木頭掉機,清理速度絕對能提高十倍以上。 而且他有柳魚兒和常白玉在,疏通起來就更容易。 第151章 侍讀學士 在生產力無法飆升的前提下,古人清理河道的辦法,基本上一靠河水沖刷,二考人力挖。 而人力去挖時,別說鐵器鋤頭了,就是木頭的工具都不一定人人都有,可想而效率有多低。 所以石仲魁很快想到了船只。 50艘大船分成十組,每隔半個小時開船拖動放大了幾十倍,只有四十公分長的鈍頭鐵釘的鐵犁耙,順著水流一路往下行船。 輕易就把大量淤泥從河道內攪動起來,慢慢匯集到河道拐彎處。 按照柳魚兒和常白玉這些天的實地考察,除了京城內的河道,整個京畿的河道一共有17處角度比較大的彎道。 石仲魁一邊命大船攪動泥沙,一邊命人在彎道處挖開一道分沙渠。 按照彎道背面必然會不管沉積泥沙的原理,有了分沙渠,泥沙自己就會往分沙渠沉積。 這辦法清理起來不僅消耗最低,速度也不慢,五十條大船來回行駛,輕易就能把大量泥沙從河底攪動起來。 唯一麻煩的是,大量淤泥還是會順著河道,沖進京城內的河道。 不過京城河道每一段都有關閘,用來蓄水抬高水位以通船。 未來三峽大壩其實也是利用了這原理,才得以讓船只順利通過高度相差巨大的上下兩段河道。 既然可以蓄水和關閘,淤泥沖進來反而更利于清淤。 等上流河道清理了幾遍后,京城內的水閘一關,上千人跳著簸箕、鏟子,下滿是淤泥的河段,一上午就能清理出大量泥沙。 等上一段水閘水位到了警戒線時,挖泥的人離開,再利用水流沖刷,輕易就能把剩下的淤泥,沖到下一段。 而且為了防止泥沙沖入河道下游,石仲魁干脆把護城河當成堆積泥沙的蓄沙池。 如此反復,京城內河道的清理工作居然速度最快。 當然,這也和沒人跳出來搗亂有極大的關系。 同時石仲魁因為手里有兩萬六千石糧食,不僅一天三頓可勁的吃,甚至默許三千屯田兵把一個家人召集過來打下手。 這些人負責燒水做飯、搬運泥土,待遇雖然是一天兩頓,可每次四個比拳頭還大的饅頭足以吃飽。 最關鍵的是,石仲魁親自抓糧草,也就沒人敢貪腐。 可以說,朝廷每次辦事,至少一半以上都被上上下下給吞了。 大量人手參與下,6月中旬前,京城上游和京城內的河道全部清理完成。 一場大雨之后,京城內居然沒出現任何水漫河堤的情況,瞬間讓石仲魁獲得朝堂和民間的一致表揚。 接下來把護城河的水流切斷,靠三千人力肩扛手挖,清理護城河反而最容易。 不過也不是沒人跳出來找他的麻煩。 畢竟按照他這辦法,效率雖然確實不錯,卻也代表著沒五年、十年就得耗費一大筆銀子來疏通。 但這次不需要石仲魁自己站出來申述,有的是得了好處的官員支持他。 最有利的辯解理由,就是朝堂每年都得派一位重臣,在5月份雨季來臨前,負責疏通河道。 這本身就是筆不小的開銷,而且年年征調勞役,百姓早已苦不堪言。 更讓人無奈的是,錢出了、人力也耗費了,效果卻出奇的差。 除了上下貪腐外,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人浮于事。 甚至把清理河道當成一項固定的撈錢機會。 而石仲魁一聲令下,屯田營上上下下的官吏,生怕被他抓到錯漏,用軍法給斬殺了。 干活那叫一個積極。 所以石仲魁把自己的賬本,有選擇的交到工部后,想找他麻煩的言官只能閉嘴。 而且這事傳到民間后,京城內外的老百姓和士紳基本上全都支持他。 最關鍵的是,六部侍郎們甚至內閣幾個閣臣,為了避免今后自己被任命為京城河道大使,這次算是自發的全站在石仲魁這邊了。 不僅石仲魁被彈劾的風波輕易被壓了下去,朝堂上還已經有人開始商議如何為他請功了。 等于同甫上門后,石仲魁這才明白,有人是打算在京城河道下游,還沒著手清淤的時刻。 用升官的辦法,把自己調離以便撈點功勞。 甚至聽說設立在濟寧府的河道總督衙門,都打算用相同的辦法,來疏通大運河上,一些淤塞比較嚴重的河段。 “伯謙,父親讓我轉告你,能避免與河道總督衙門發生爭奪,還是盡量避開他們為好?!?/br> 石仲魁明白于同甫這話的意思,河道總督是實實在在的正二品重臣,不僅位高權重,還是利益極大的關鍵位置。 如果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來比較的話,河道總督就能撈百萬之巨。 明末東林黨大佬李三才的家財就有470萬兩銀子。 而這位大佬曾經以右僉都御史的身份,總督過漕運和礦產。 至于是不是因為這差事,而家資巨富,那就見仁見智了。 道理石仲魁明白。 而且之前賈璉就說過,只要自己愿意提供八寶酒,那些個勛貴們看在銀子的份上,絕對會幫自己把河道清理一遍。 那時候自己拒絕了,還能用不敢相信勛貴的辦事效率來推脫。 但現在既然能升官了都還拒絕,難免會被人猜疑。 再說清理河道之事,本來就是搶了一些做過準備的官員們的立功機會。 要是連口湯都不讓人家喝,不恨死自己就怪了。 想明白這些的石仲魁,心里已經打算見好就收了。 不過他現在想確定,河道總督衙門是不是和師門有什么關聯。 盯著于同甫問答,“師祖或者師叔們,是不是和河道總督有舊?” “這個”,于同甫頓時被問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