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場下凡塵 第84節
書迷正在閱讀:小石妖、靳總的隱婚甜妻又上熱搜了、宋醫生的心動報告、秩序之外(骨科 1V1)、You finally will be mine(1v1)、難以抑制【兄妹骨科】、誘媳(這是一篇公媳文)、殘缺的寶貝(1v1 骨科)、今天我的怨種上司搞事了嗎、小寡婦今日重振妻綱了嗎
因為要是詩詞好,名次又好,對本來就和皇帝在爭奪權力的整個文官集團來說,并不一定是好事。 當然,你要是在詩詞上狗屁不通,又說明這人沒真才實學。 所以說科舉的路上,運氣確實很重要,因為主考的主管思維往往會占據絕對作用。 …… 這天甄老太妃病重的事,早已經傳遍京畿。 時間也到了會試快要公布成績的時候。 第117章 連中五元 會試張榜前三天,石中魁站在書房的案牘旁邊練字,邊聽著薛蟠和賈璉匯報酒樓的事情。 酒樓雖然是用來算計賈赦、賈珍,但石仲魁也明白,要是賺不到錢,沒人會傻乎乎的還往坑里跳。 所以這些天,名義上外面跑的人是賈璉和薛蟠,但石仲魁自己也花了不少心思。 現在一切準備都做完了,就等著石仲魁為酒樓取名。 賈璉拿著石仲魁親手寫下的‘會賢樓’的宣紙,就去讓人加急把牌匾做出來,免得萬一高中,還得在別家酒樓請客。 但賈璉最后還是本著保險一點的心思,把離會賢樓只有幾十米的聚德樓和廣元樓包下三天。 到時候客人再多,應該也能坐下。 又過了三天,薛蟠、賈璉再次來到石仲魁家。 三人坐在正堂上喝茶、閑聊時,薛蟠仿佛椅子上有釘子一樣,左扭右扭的怎么也坐不住。 一炷香后,再也忍不住的站起來,嘀咕道,“怎么報信的人還沒來?” 賈璉一樣擔憂的站起來看向石中魁,卻見石中魁笑著道,“該是你的就是你的,急也沒用?!?/br> 除了沒預料到,會有人利用自己來為甄老太妃沖喜外。 算計了那么多,要是還拿不到會元,那自己也認了。 不過石中魁這些天常?;叵胱约旱拇鹁?,怎么都覺得自己的文章即便拿不到第一,也沒沒道理落選。 這最低期限有了保證,心里就沒那么難受了。 再對比一下前些天上門的于同甫,送來他自己默寫下來的文章,石仲魁怎么都覺得自己比他的文章好了至少一個級別。 而于同甫看了他默寫下來的文章后,感嘆一句道,“父親看到賢弟這篇文章后,必然會高興?!?/br> 隨后指著放在身邊茶幾上的木盒道,“賢弟,為兄也沒什么好東西,這一套32塊徽墨組成的‘上園圖’集錦墨,就當是為兄的謝禮了?!?/br> 石仲魁這次沒任何客套的意思,伸手拿起木盒打開,表情立馬意外和驚喜起來。 上品徽墨本來就有一兩墨一兩金的說法。 而被加工成各種形態的墨板,再雕刻有各種圖案的集錦墨,就真不是有錢能買到的好東西了。 這玩意已經上升到了收藏品,甚至孤品的行列。 而于同甫會重禮謝他,無非是石仲魁想辦法化解他考前緊張情緒的同時,又在會試前一天提點了他一番。 既然會試之前和于同甫一起讀書,又是同門師兄弟。 今后一起入官場,兩人就是天然的同盟,而且還是關系會非常牢固的那種同盟。 所以石中魁在不影響自己的前提下,當然會想著把自己知道可能出的題目,用二十幾個其他題做掩飾。 告訴于同甫這是自己猜的題。 要是換成一個半月前,于同甫肯定不會在意。 但經過一個多月的朝夕相處,他是真的佩服,甚至敬佩石中魁的學問。 同時石仲魁開導自己的事,也早就明白了過來。 雖然石中魁給題時,時間已經不足以仔細做題,但在腦子里想一想的時間還是有的。 而且他也是有真學問的,這有了準備,在考場上時,心里方面的優勢,直接抵消了于同甫的緊張。 心里不急也不緊張,那真實水平就能發揮出來,所以于同甫考完有信心的同時,又覺得萬一真考不上,自己也沒遺憾。 這才上門親自道謝。 于洪高和于石氏知道石仲魁猜到考題,又告訴了于同甫后,當然想過道謝。 但仔細想想,寶釵的過書和定下迎春的事,都是他們和繕國公府出面,哪還用得著刻意去謝石仲魁。 石仲魁也不敢接老師和師母的謝禮,有于同甫上門道謝則剛剛好。 …… 上午9點左右,貢院外早已人山人海,但無數人看著主副考官一起走出貢院時,表情顯得有些怪異。 按說會試張貼榜單,主考官應該高興才是。 畢竟按照科舉的規矩,考中的士子,今后都得拿他當老師。 也就是說,一下子有兩百個新科準進士為潛在助力,對主考入內閣都是一份不小的助力。 但這位主考官在二月寒風里,腦門居然在冒汗。 可以說,主考和一些心思詭異的副考官,在看到眷抄卷子上的封條被一一打開時,表情那叫一個精彩。 千算萬算,這些人如何也想不到石仲魁居然一改行文風格不說,做出來的詩,頂多只能算還過得去。 至于那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卷子,則被他們用理由,放在了第二等79名。 等于是第二等倒數第二名。 這事傳出來后,范道恨死主考的同時,也把石仲魁給恨上了。 可惜主考哪有心思去管他,所有算計都成空,想死的心都有了。 而一旁正站著5個欣賞石仲魁的副考官,雖然同樣吃驚,但看到結果后,臉上頓時笑了起來。 大家都不傻,知道十幾個考官全被一個舉人給騙了。 至于那個叫犯道的舉人,為什么忽然能做出一首足以被后代銘記的詩詞,大家只能會心一笑了。 反正這事只要石仲魁和范道不認識、沒見過。 又不是親戚、師兄弟關系,想找麻煩都沒理由。 把取中的會試名單寫好,一份立刻送去宮里,一份送去龍首宮之后。 這才開始在黃榜上眷抄一二三榜名單。 但今日之事,必然會傳到朝堂內外,十幾個副考官看主考的眼神里,已經帶著些看死人的味道在。 主考官心里同樣明白,自己這算是把兩方勢力全得罪了,能辭官歸家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 一陣吹鑼打鼓的聲音遠遠傳來,薛蟠、賈璉和眾多下人神色一喜。 急匆匆的就往大門那邊跑,很快遠遠看到至少2、30個穿著衙役服,頭上帽檐上盡皆插著紅紙簪花的差役吹落打鼓的來報喜。 而且這些鑼鼓聲還把沿街的各家各戶都吸引了出來。 大家都知道石仲魁連中四元,這要是再奪會元,整條街的人都有面子不說。 心里也都在想著,自家的孩子說不定就能沾沾石仲魁的文氣。 更重要的是,一旦關系處的不錯,石仲魁又一直住在這條街的話,未來說不定就能求他指點自家子弟一番。 這可是連中四元,這次至少也過了會試,說不定就是會試第一的五元魁首。 光指點一番如何針對考官的喜好來寫文章,那就是千金不換的秘訣。 所以但凡家中有男孩的家庭,這次全都命人拿出準備好的喜糖、糕點零食和銅錢出來。 擺在自家的正門外,分發給來報喜的差役和看熱鬧的行人。 差役和路人們沒想到還有意外之喜,嘴里的好話就如不要錢一樣不斷喊出來。 等主人家確定石仲魁中了會元后,立刻笑盈盈說這是為會元公道喜。 一些人很快明白,這必然是別有所圖。 想來想去,無法外呼希望石仲魁能看在左鄰右舍的面子上,指點一番各家的晚輩。 一時間大家都在羨慕這條街的住戶。 今后有個小官辭官歸鄉時,就一進的小房子,都賣到2400兩。 足足比市價貴了4成。 而這一切全都因為石仲魁履行承諾,讓繕國公府石光柱兒子石懷吉上門求學后,又推脫不過賈政、賈璉的求情,讓賈蘭也跟著上門讀書。 收了兩人后,想著多一兩個也不會多耗費自己多少時間,干脆時不時也會指點、指點這條街的兩個同齡孩子。 當然,石仲魁肯定不會讓這些孩子住自己家里,可即便只是布置作業,5天一上門請教的舉動,足以讓無數人羨慕不已。 一旦石懷吉、賈蘭等和其他兩個孩子中,有人中了秀才,那這條街的住戶百分百會極力維護他。 所以此時聽到石仲魁再奪會元,整條街的住戶全都跑出來一同往石家而去。 …… 如果說鄉試奪解元時,來報喜的人多到人山人海,那這次奪下會元來報喜和看熱鬧的人,就連相鄰的兩條街都堵滿了人。 好在薛蟠和賈璉早有準備,在石仲魁出來對大家行禮答謝時,大喊著石家在聚德樓、廣元樓和會賢樓擺三天的流水席。 每座酒樓每天中午開始,連續做兩百桌2兩銀子一桌的席面。 去晚了就吃不到不說,用來答謝的撒錢環節,也會在會賢樓舉行。 一聽2兩銀子一桌,很多人心里一算,這鐵定全是rou菜。 而且想到鄉試時,石家可是直接撒銀瓜子的傳聞,頓時就有很多人鬧哄哄的對著石仲魁大喊吉利的話。 然后擠著往外走,趕去占位置。 到時來報喜的差役不用擔心,和上次一樣,但凡來報喜的差役,人手一個50兩的銀元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