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農場下凡塵 第46節
書迷正在閱讀:小石妖、靳總的隱婚甜妻又上熱搜了、宋醫生的心動報告、秩序之外(骨科 1V1)、You finally will be mine(1v1)、難以抑制【兄妹骨科】、誘媳(這是一篇公媳文)、殘缺的寶貝(1v1 骨科)、今天我的怨種上司搞事了嗎、小寡婦今日重振妻綱了嗎
而賈璉雖然沒那些擔憂,榮國府此時也沒到真正沒落的時候,可一想到那句‘鋼刀加身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話。 一樣嚇的冷汗直流。 一把奪過于家家仆手里的板子,腳揣在自己小廝身上,劈頭蓋臉的就打了起來。 “狗奴才,快說你等做過什么jian猾之事,否則爺今日就直接打死你等?!?/br> 小廝分很多種,有書童,有伴當,有長隨。 年齡小的做書童和伴當,年齡大了一些,當然就會被主人用來幫忙處理外事。 賈璉的這兩個小廝早已20多,不說身強體壯,但也算是壯年勞力了。 可挨打時,只敢喊疼,半點反抗的念頭都沒有。 被打的急了,只能開口喊道,“二爺饒命,小的一時鬼迷心竅,想著既然都挨了那些潑皮們的打,不如傷的看起來再重一些,好多得些養傷的銀錢。 再報一個材料多有損毀,又能再得些銀子。 所以就和他們三個商量一番,互相在對方臉上打了幾拳、幾巴掌,絕無謀害二爺的心思啊?!?/br> 這下其他兩還沒挨打的小廝,嚇得臉更白了,甚至有一個年齡看起來17、8歲,看起來還算清秀的小廝,身下已經出現一灘水跡。 賈璉和薛蟠聽到這話后,反而放心下來。 不是他們不生氣,也不是不擔心自己的安危,而是確定石仲魁不是無理取鬧,心里難免疑惑他是如何看出來的。 這心思一偏,就沒功夫去管幾個小廝了。 賈璉又是一腳踹在小廝身上,把板子扔還給于家的家仆,忙上前問道,“伯謙,你是如何一眼就看出問題的?” 說完行了一禮,“兄弟還請教教哥哥,免得今后哥哥還被那些奴才們蒙騙了還不知道?!?/br> 薛蟠也忙點頭,石仲魁對著順兒擺擺手,“把這四人捆起來,等璉二哥和蟠哥兒走時帶回去?!?/br> 薛蟠立馬接話道,“還帶回去干嘛,直接送官就是了?!?/br> “閉嘴”,石仲魁再次演戲一樣的,運氣靈氣手抓在官帽椅的扶手上用力一抓,木頭的扶手上頓時出現一個手印。 “絲……” 賈璉、薛蟠、四個小廝和順兒、5個于家的家仆,全都心里咯噔一下。 這要是捏在自己胳膊上,不得直接被扭斷了手? 第66章 偽善或是仁義誰又能說的清楚 賈璉和薛蟠還想著,這石伯謙看起來斯斯文文、滿肚經綸,卻沒想居然還是個身手極好的練家子。 如此一看,不就是文武雙全! 薛蟠心里畏懼的同時,又隱隱高興起來。 換成2年前還在金陵時,薛蟠那是覺得天老大,地老二,自己就是第三。 但差點吃人命官司和來了京城一年多,見多了權貴后,雖然還是不喜歡理事的紈绔,卻也一直待在賈家的學堂里胡混。 現在覺得石仲魁厲害,那就和小弟見了有本事的大哥一樣激動。 賈璉則再次后悔和惋惜迎春沒能嫁給石仲魁。 石仲魁見兩人心思各異,被罵了也不還口,反而搞得自己有些意外。 瞪了薛蟠一眼,卻見他嘿嘿一笑,不由氣笑了。 好一會才說道,“既是罪不至死,也用不著送官。歸還他們四人賣身契,再一人給10兩銀子打發走,也免得他們生活沒了著落,餓死街頭?!?/br> 賈璉和薛蟠對視一眼,心里那叫一塊重石落下一樣,大大松了口氣。 不怕石仲魁厲害,就怕他心狠手辣、待人過于嚴厲。 現在這處置其實剛剛好。 別看石仲魁又是歸還賣身契,又是送銀子,可對家生奴來說,被趕出去的懲罰,僅次于直接被打死和送官。 一個只會侍候人,又過慣了衣食無憂的奴仆被趕走,等于現代社會被關在監獄里幾十年,出來后什么都變了,甚至適應監獄外生活都困難的人。 而且還肯定會影響到家人的名聲和在府里的地位。 但有了薛蟠一句‘直接送官’的話,石仲魁歸還賣身契又送10兩銀子的處罰,就顯的更有人情味了,也讓他們不用擔心今后一兩年的生活。 劉姥姥得了王熙鳳20兩銀子時就說過,夠她一家五口一年的生活,也就是說4、5兩銀子一年餓不死人。 四個小廝忙跪好,目光看向賈璉和薛蟠,見兩人不說話。 最后只能對著石仲魁磕頭道,“謝姑爺憐憫?!?/br> 石仲魁卻搖搖頭,“我對爾等無半點憐憫,但既然某和薛家、賈家成了親戚,不能坐視兩家被你等蒙騙。 況且此次運來的材料,全是用在為土地公建廟宇,以求今年能風調雨順。 這舉頭三尺有神明,爾等好自為之吧?!?/br> 本來還對薛蟠、賈璉和石仲魁有怨恨之心的四人,一聽這話心里一緊,暗罵自己鬼迷心竅。 害怕的同時,三個小廝心里的怨恨,全放在出主意,也被打的最重的那個小廝身上。 石仲魁一眼就看出三人有怨恨,甚至報復的心思。 要是按照心里的想法,哪管出主意之人的死活,但他也知道這人決不能因為自己而死了。 吩咐順兒道,“讓運材料的車隊帶他們一程,你再派人跟著送去醫館醫治一番,免得外人說薛家和賈家的閑話?!?/br> 聽到這話在場的人都得在心里豎起個大拇指,夸他一句仁義。 但石仲魁卻知道,不這么做,保證有人懷疑自己偽善,有拿薛家和賈家抬高自己的嫌疑。 薛蟠賈璉忙點頭和道謝,四個小廝此時心里覺得石仲魁處置公正,又不失人情味。 心氣一泄,怨念自然而然就消散了大半。 別說恨他了,還把責任怪到自己頭上。 對著石仲魁再次磕頭之后,四人在于家的家仆和聽到小丫鬟通知,早就趕過來的莊戶的幫忙下,離開了院子。 莊戶們此時也沒罵四個小廝的念頭,滿心都在想著石仲魁未來絕對是個好官。 而一句好官,大概是對一個人最好的評價了。 一直在旁邊看著的土地公,心里對石仲魁的評價也是極高,見石仲魁對自己微微點頭,知道此時不是說話的時候,對著他一禮,沒入地里離開了。 帶著薛蟠和賈璉來到自己的書房入座,喝完茶賈璉開口道,“伯謙,那群潑皮如何處置?” 石仲魁皺眉想了想,報復是肯定的,但也用不著自己上場。 想了想后,提筆寫了一封書信,讓人送給于洪高。 既然這群潑皮時常在大興和皇莊附近活動,那大興的捕頭、差役肯定有的是辦法教訓他們。 抓到了打板子不說,鐵定會被捕頭、差役敲詐一番。 賈璉和薛蟠聽到之后雖然沒自己動手來的滿意,但這算是出了這口惡氣。 有了這事的賈璉和薛蟠,之后做事就更加用心了,不僅次次跟著車隊,還直接吃住在農莊,一有空就待在工地上監督。 而四個小廝被趕出去的事,直接讓賈家和薛家議論紛紛起來。 薛家那邊還好說,薛姨媽和薛寶釵很快明白,這是家中出了手腳不干凈的蛀蟲,石仲魁的處置也沒半點不妥的地方,這才放心了下來。 薛姨媽還因為家中總算有人能治治這些下人,并且未來也肯定能震懾更多下人而高興。 但賈家那邊就熱鬧了。 能做賈璉的小廝,那父母在賈家至少有些體面,甚至幾代人都是奴仆的那種。 一下子被趕出賈府,自己沒了生計不說,還連累家人在賈府的地位和臉面。 一開始還有人哭天喊地,可薛家那邊兩個小廝的家人,一聽自己兒子是被賈璉的小廝唆使,心里那叫一個恨啊。 這事一下子就鬧了起來,隨后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傳開了,最后即便是兩家的下人,嘴里雖然說石仲魁越權,但心里卻沒覺得石仲魁的處置有問題。 而且賈璉和薛蟠不僅就在現場,又沒反對。 賈母、賈赦和家政即便心有不滿,也不會為了兩個小廝,就打賈璉的臉。 更別說賈璉此時還在幫著親戚做事,就更不能傳出閑話。 派人把賈璉和薛蟠叫回來一問,薛姨媽、薛寶釵母女倆心里更滿意,賈家那邊不免就后悔起來。 賈母甚至和賈赦、家政、賈璉說,石仲魁一旦考中進士,未來的前途絕對比林如海高。 這事很快就過去了,但坊間還是流傳著,石仲魁斷案了得的話,一時間他的名聲就更大了。 而且石仲魁想不到的是,古人的想法其實很簡單,能被稱呼為青天大老爺的官員,大部分都和秉公辦案有關。 可想而知古代的冤案有多少,也難怪戲曲里的包大人僅僅是審案,就能流傳千古,甚至說他還在世,就預訂了閻羅王的位置。 第67章 及時止損 事情傳到皇宮里時,景隆帝正在用晚膳,聽完夏守忠的匯報,皇帝不由放下筷子沉思起來。 斷案高手在古代可以說絕對是統治者和上官急需的幾種人才之一,民間冤案少,民憤就少,而民憤少生活才能更穩定。 石仲魁之前就表現出會農田水利之事,現在有表露出斷案的本事,那至少也是能治理一州的人才,景隆帝不由更加期待8月的院試和鄉試。 甚至皇帝還想過,萬一石仲魁科舉不順,干脆賜他一個同進士出身,先下放到地方當個縣令看看。 真是人才,就調回京城在工部屯田司或者刑部任職。 石仲魁要是知道皇帝這心思,心里肯定會暗罵,但萬一真的多年科舉不順,最后大概也會妥協。 然后皇帝想了想后對夏守忠說道,“既然有潑皮搗亂,你派些人手暗中看護,免得再出事?!?/br> 夏守忠忙答應,當天夜里一對繡衣衛的人就出現在大興縣,甚至繕國公府和隔壁的楊家都來了幾個新人。 而這些人一來,大興土地就匯報給了石仲魁。 這下石仲魁總算是安心了下來,不過今后做什么就得更加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