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敵國郡主后 第124節
徽寧初年皇帝登基時,清剿廢魏王余孽,殺得人頭滾滾不計其數,受牽連的朝臣數不勝數,為此六部乃至五軍都督府中下層官吏足換了一半有余。 這還只是皇室內斗。 一位位高權重、人脈廣闊、有扶立之功的皇室郡主涉嫌通敵,甚至連身份都是假的,這足以將朝野間再度血洗一遍了。 如果說廢魏王一案中,殺的大多還是朝臣,宗室尚且可以置身事外。那么這一次,連宗室也跑不掉了。 “王爺……”王妃顫抖著抓住鄭王的手。 鄭王安撫地抬手去拍老妻的脊背:“別怕,別怕?!?/br> 他拍撫著妻子的脊背安慰她,似是知道妻子內心的焦灼不安:“愔琴,你聽我說,這件事沒有你想的那么可怕,更不會牽連很多人,你想想,我剛才跟你說的什么?” 鄭王妃竭力按捺住心底的惶然,努力冷靜下來,終于后知后覺地從丈夫的囑托中品出了異樣:“皇上是想將消息壓???” 這是好事,不管原因是什么,只要皇帝有意遮掩消息,就不會正大光明的清算,牽連范圍也就不會那么廣。 不知為什么,王妃覺得剎那間鄭王的神情變得非常怪異,于是她問:“怎么了,王爺?” “……沒什么?!编嵧跤职矒岬嘏牧伺钠拮拥募绫?,“愔琴,你要守口如瓶,知道么?這其中更多的事不是你該過問的,更不能宣之于口?!?/br> 王妃握住鄭王搭在她肩頭的手,溫婉地望著鄭王:“妾身知道輕重,王爺安心,這話出你口入我耳,妾身絕不會再說給旁人聽?!?/br> 鄭王點頭。 他和王妃夫妻多年,最信任的便是妻子。于是在她肩上一按:“我明白,這府里能讓我安心托付的,只有你一個?!?/br> 王妃柔和一笑:“王爺一早入宮去了,天寒地凍的,灶上還燉著人參雞湯,王爺喝一碗暖暖身子?!?/br> 鄭王點頭道好,王妃便起身喚侍女進來,轉頭只見鄭王靠在榻上的迎枕上,溫聲道:“王爺先在榻上靠一靠,喝了湯再睡?!?/br> 鄭王心不在焉地嗯了一聲。 他又想起在文德殿里的那一幕,竟然開始情不自禁地懷念今早入宮之前、一切茫然無知的自己。 ——到底為什么,要讓他這一把老骨頭來承受過于驚悚的現實呢? 今晨,文德殿 “鄭王叔祖?!蹦贻p的皇帝從御階上一步步走下來,伸手親自扶起躬身行禮的鄭王。 鄭王連聲謝恩,直起身來,目光往殿后的梁柱一掃,只見梁柱后的桌子空了,平日里坐在那里負責記錄皇帝言行的起居郎不在,心中一動。 皇帝負手立在殿中,他不坐,鄭王自然也不敢坐,心中思緒飛快轉動,用眼角余光以一個高明的方式偷覷著皇帝的臉色。 “叔祖先看看這個?!被实蹨睾偷?,同時遞來一封奏折。 宗親等閑不得參與政事,鄭王驚疑不定地接了奏折,低頭飛快地看了一遍。 這封奏折大致是奏請皇帝不要因私廢公,應當盡早查驗永樂郡主身份,并提出請皇帝擇選宮內外身份貴重、人品端正的命婦來擔當此任,好使天下信服。 奏折末尾,用朱筆批了個‘準’字。 “朕的意思是,定在十二月初七,屆時由叔祖母與左都御史鄧誨的夫人來擔當此任?!?/br> 鄭王應道:“皇上信任,臣夫婦必不敢負?!?/br> 與此同時,他心底慢慢生出了一絲不祥的預感——皇帝派人傳道口諭就能辦成的事,為什么非要一大早將他召進宮呢? 果然,只聽皇帝繼續道:“叔祖莫急,朕還另有一事?!?/br> 禮下于人必有所求,鄭王咽了口唾沫,等著皇帝開口。 只是皇帝開口之后,說出的話卻與鄭王的猜測截然相反。 “等到初七那日,叔祖母無論看見什么,對外都說沒有?!?/br> 好像咣當一聲一把重錘敲在了天靈蓋上,鄭王初初聽到這句意味深長的話時,心中的震撼并不比王妃少半分。他怔愣片刻,難得失態地追問:“皇上,難道那南朝暗探所言非虛?” 少年皇帝轉頭看向他,食指在唇邊輕輕一壓。 鄭王當場急的額頭上都滲出了汗珠,他在宗室中地位極高,不僅因為他輩分極高,還因為他一直擔任大宗正,掌宗室事務。永樂郡主的身份,直接牽涉皇室血脈真假,正是鄭王不容推辭的分內之事,豈能輕易含糊過去。當即連尊卑都不大顧得上了,連聲追問皇帝。 桓悅被他追問半天,終于難得開了金口:“叔祖所想不錯?!?/br> “那——”鄭王感覺腦袋一陣陣發暈,“皇上,宗室血脈不容混淆,稍有不慎貽禍無窮,斷不能……” 桓悅對他做了個止聲的手勢。 “叔祖誤會了?!被笎倻睾偷?,“三司中扣押的那個南朝暗探,是假的,真的湘平郡主早已幼年夭亡,沒有活下來的可能?!?/br> 他的言下之意是,真的湘平郡主已經不在了,只要將永樂郡主認定為武安王親女,就不會留下任何可以鉆的空子。 鄭王本能地反對:“皇上,這個頭不能開!” 大晉宗室不能參與政事,宗室獲得的一切待遇全都依賴于血脈。正因為他們的生死榮辱都來源于血脈,所以對血脈的看重執著到了極點——這是他們立身的根本。 桓悅看人的眼力一向很準。 他一看鄭王肅然不已的神色,就明白很難輕易說服他——宗室的根本利益根植于血脈,而鄭王身為大宗正,對宗室血脈的維護和在意程度絕非三言兩語可以輕易動搖的。如果桓悅搬出朝野安穩的大道理來勸服鄭王,可以糊弄他一時,卻不能糊弄鄭王一輩子,往后還要留下后患來。 桓悅喜歡一次性把所有問題解決掉,更何況鄭王身為大宗正,宗室玉牒也由他掌管,即使現在隱瞞,到了往后也會讓鄭王摸出蛛絲馬跡來。 于是他搬出了自己早就準備好的說辭。 “宗室血脈不會混淆,往后朕也不會允許第二例出現?!被笎傓D過頭,對著鄭王微微一笑,“皇姐已經有孕了?!?/br> “……” 殿內短暫地陷入了靜默,顯然可憐的鄭王一時間被這句話沖昏了頭腦,還沒來得及深思。 桓悅神情淡淡地注視著鄭王的表情,果然片刻之后鄭王驀然回神,爆發出一聲難以置信的驚叫。 “這是□□……”鄭王神思昏亂地吐出幾個字,隨后又恍然回神——永樂郡主根本不是桓氏血脈,□□一說自然無從談起……不對! 永樂郡主離京月余,直到數日前才返回京中。鄭王就是再不懂醫術,也知道回京的這些日子絕對不夠診出喜脈來,也就是說,永樂郡主在離京前就已經有了身孕! 那時根本還沒有什么真假郡主的流言!也就是說在永樂郡主身份被揭穿之前,這二人就已經有了首尾。這個簡單的時間賬沒人不會算,一旦走漏風聲所有人都能猜出來! 鄭王眼前一陣陣發黑,皇帝與郡主背著姐弟的名分私通,這和郡主身份為假比起來,明顯還是前面那個更要命——《晉律》中可是寫的明明白白,同姓兄弟姐妹婚者,當誅。雖然沒人能拿這條罪名來約束皇帝,但傳揚出去,這是連帶著皇帝的聲名也要嚴重受損,倘若落到史書之上,堪與諸位昏君并列了。 而今南北戰況一片大好,朝中尚算安定,北方七州欣欣向榮。如果南北成功一統,皇帝的威望聲譽將更上一層樓,未來鐵定能得個‘文’‘武’‘高’‘宣’等頂尖的謚號,將來青史記載,必然是彌合南北一統天下的明君,甚至可堪與大晉太祖皇帝并肩。如果這個時候傳出此等消息,鄭王簡直不敢相信。 “皇上——”鄭王驀然爆發出駭然的叫喊,“此事絕不能、絕不能走漏風聲!為天家顏面計,絕不能使眾人所知!” 他不是傻子,當然不敢置喙皇嗣,那與尋死無異。 “叔祖放心?!被实勰菑埗他惖拿嫒萆细‖F出奇異的笑容來,“和入后宮相比,皇姐當然還是更愿意做郡主?!?/br> 鄭王仰起頭,唇角抽搐,終于明白自己是被架到火上下不來了。 要說動最看重宗室的鄭王,桓悅從鄭王最在意的天家聲譽下手。而轉過頭去說服鄧誨時,桓悅則換了一套說辭。 鄧誨是個忠耿直臣,心心念念都是天下安定君主圣明?;笎傸c出這是為了朝局安穩,隨后開始自由發揮,編造了一套永樂郡主早在數年前就已經主動坦白了她的身份,一直兢兢業業忠于大晉真假摻半的鬼話。等他搬出大宗正鄭王之后,鄧誨終于被他說動了。 明湘:“……” “你對鄭王說,我已經有了身孕?!彼⒅笎?,“幾個月之后,孩子從哪里變出來?” 要知道,鄭王之所以能被迅速打動,永樂郡主的‘身孕’才是最關鍵的因素。這個根本不存在的孩子本身就是皇帝與永樂郡主私通的鐵證,卻又沒有人敢于讓皇帝放棄自己的皇嗣,故而鄭王就算心里在罵娘,也不得不咬著牙認了,甚至出手為其描補。 “這個么?!被笎傒笭?,笑容中帶著說不盡的風致,“反正朕的子嗣,未來必然是皇姐所出,只是早一點說出來,也不能全然算作騙了鄭王叔祖?!?/br> 明湘以袖掩面,喃喃道:“我以后無顏再見鄭王了?!?/br> . 雪醅從嘉州送來的急信上,寫了一樁功勞。 為了反擊采蓮司,雪醅接替明湘之后,展開了一系列報復。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聯絡受制于鸞儀衛的南朝士族對采蓮司施壓,展開對南朝官員的刺殺,同時埋在朝中的青鳥各自出動,開始給采蓮司找麻煩。 鸞儀衛為此付出了很多代價,但同時,也確實達到了雪醅想要的目的。 南朝這潭水,被她攪得愈發渾了。 此時的南朝皇宮中,皇帝怒氣沖沖揮退了王經等人,轉過頭來惡狠狠逼視陸蘭之:“采蓮司都是吃干飯的廢物么!” 陸蘭之并不辯解,低頭請罪。 采蓮司比鸞儀衛可囂張多了,抓人頂罪屢見不鮮。因為這三位官員相繼遇刺,必須給朝廷交代,現在采蓮司大牢里已經關滿了人——但這一次抓人頂罪沒用,真正的北晉刺客抓不住,往后還會有刺殺發生。 陸蘭之表現出恭順的一面,皇帝的火氣發作一會,慢慢消退了。他呵斥陸蘭之幾句,責令其盡快抓捕北晉刺客,隨后又道:“北晉太過張狂,采蓮司無能,陳橋也沒用,勝仗才打了幾場?” 一聽這話,陸蘭之心里咯噔一聲,他別的不怕,只怕皇帝下旨督促陳橋盡快主動出兵打一場大勝仗。 皇帝和世家還沉浸在自欺欺人的幻夢里,陸蘭之卻是清醒的。南朝敗退非陳橋一人之過,而是上下盤剝、過度壓迫等導致的南朝軍中士氣極低,士卒疲敝。陳橋穩扎穩打,謹慎用兵,北晉贏也贏得有限,而北晉時間拖得越長,糧草銀兩軍資等壓力也就越大,這對南朝恰恰是大大有利的。 陳橋的步伐很穩,但如果皇帝硬要橫插一腳,打亂了陳橋的布置計劃,逼著陳橋出兵,兵敗如山倒恐怕就近在眼前了。 果然,陸蘭之所料不錯,皇帝開口的下一句就是:“責令其盡快出兵,不得畏縮?!?/br> 陸蘭之:“……” 皇帝愚蠢起來,是很難辦的。陸蘭之嘗試了一下,發現無法勸動皇帝,反而招致了皇帝的怒火,遂自覺地閉嘴告退了。 出宮之后,陸蘭之先去采蓮司,而后折回了陸府,他招來從小看著他長大,忠心耿耿的老仆人,只囑咐了他一件事:“去把府中上下篩查一遍,那些來歷不干凈的人不必留著了,全部處置了?!?/br> 陸蘭之重新接管陸府之后,曾經篩查了府中上下,發覺其中混進來許多眼線,那時他按兵不動只做不知,但現在既然他準備為自己打算,那這些人就不必再留了。 吩咐完老仆人,鎮撫使也趕來了陸府。 陸蘭之面色如常,喚他過來:“北邊照影有消息了?” 第146章 “永樂郡主到——” 自從進了大晉京城之后, 照影就從采蓮司睡蓮目光所及的范圍徹底脫離了。 照影在昏暗的天光中睜開眼。 天色半明半昧,朝陽還未升起,耳邊一片寂靜。 她張了張嘴, 喉嚨干澀發痛, 想要呼喚侍女奉茶,然而發出的聲音嘶啞輕飄。 照影不得不咳嗽著,裹緊身上素色的棉襖下床,顧不得桌上茶壺里的水已經冷了, 狠狠灌下去一大口,冰冷的茶水滾入喉中,壓下了干澀的疼痛。 冷風從窗縫里鉆進來,凍得照影一激靈,終于后知后覺從困倦中醒過神來。 她抓著棉襖,一聲不吭地回了床上, 用厚重的被子裹住自己, 再也沒有想過叫侍女進來伺候。 在到達大晉京城之前, 她還抱著天真的向往,認為自己能揭穿那個假郡主的身份, 認祖歸宗,從此過上人上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