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246節
立皇夫的事定下來,接下來便是定皇夫的人選。 這一下,又人頭打出了狗腦子。 不說舊勢力內部的爭奪,便是之前反對立皇夫的一派,都猶豫了。 既立皇夫之事已不可擋,就該改變策略,想辦法去爭奪,否則,利益不全落到對家手里。 一時間,京城有熱鬧非凡。 仿佛重現了剛立國,打破了舊規制新建二府三司的那時候,名利場中人人奔走的場面。 楊相府中自然聚攏了一批新貴。 有人不甘:“總不能就這么拱手讓給舊族吧?我們為什么不爭一爭?” 也有人道:“我看陛下是不愿的,選我們的人總比選他們的人強些?!?/br> 更有人道:“那個,犬子今年正及冠,生的也還可入眼……” 楊相抬起眼,掃視了全場。 屋中安靜了下來。 楊相有種強烈的感覺,皇帝她并非“不愿”,正相反,他覺得她是非常樂于看到如今的場面的。 他甚至懷疑,此時此刻,她是不是正在宮中笑吟吟地猜著,都有哪些人家正在為此事奔走、焦慮。 袁相亦在房中,沉默不語。 事情的走向和他預期的相差太多。 袁相開始莫名地感到不安。 皇帝妥協得太容易了。 他抬眼看向楊相,有些理解他先前的擔心了。 若說對皇帝的了解,眼前沒有人能越過楊相,楊相是看著皇帝長大,陪著皇帝起家的。 正因他比他更了解皇帝,所以更早就開始憂慮。 參與,還是不參與。 眾人都在等楊相發話。 楊相緩緩抬起眼:“誰也不許動?!?/br> 大家面面相覷。 剛才說自己兒子還不錯的那個,尤其不甘心,忍不住喚了聲:“相爺……” 楊相的目光卻像刀子似的射過來。 “都是跟著陛下一路過來的人,竟還對陛下有這般癡心妄想?!彼獾?,“仔細品品陛下的話,她對皇夫有何要求!” “陛下要出身好!” “什么是出身好?自己做個四品五品的官,就覺得自家兒子算是出身好了?” 此話一出,許多人都訕訕。 因和那人有一樣想法的人其實還真不少。便沒有合適的兒子的,也有侄子,沒有侄子,還可以從家族親戚里找嘛。 總能找出個俊秀能讓皇帝入眼的。 當利益的誘惑擺在面前的時候,人的野心自然而然地就被喚醒了。 上一刻,還在殿中與舊族激辯,力拒立皇夫之事。 下一刻,“我兒子也不錯”。 上一刻是真心的,下一刻也是實意的。 只被楊相一點,不由都訕訕。 因要真論起出身,新貴實在沒法和舊族去比。 能屹立至今不倒的舊族,哪家祖上沒出過個把宰相,數個學士,哪一家的家庫里沒封存著一代代人幾十塊大魏朝的進士及第的匾額。 這才是出身。 眾人面紅耳赤。 已經有人反應過來:“那陛下,陛下她的意思……” 楊相和袁相對視一眼,兩人心意相通。 “這就是陛下的意思?!倍嗟?,“我們的人,誰也不許參與?!?/br> 差不多的情況,在赫連響云的府里也發生了。 誰規定皇夫只能從文臣家里出了。而且大家都知道,陛下的口味還是偏向硬漢的。 武將們也動心。 但赫連響云十分簡單粗暴:“誰想死,誰就去?!?/br> 大家面面相覷。 四皇叔都噔噔蹬地親自跑到隔壁兒子家——四房一門三親王,三座王府挨著,十分方便互相串門。 四叔自然是來找三郎。 “陛下真要成親?”他問。 三郎卻很平靜:“爹,陛下的事,別插手?!?/br> 如今跟往昔不同了。 從前葉四叔還能仗著是長輩的身份說兩句。 如今不行了,皇權大于天,叔叔都要跪侄女。 四皇叔袖起了手:“我不管,我就問問。你心里有數不?” 三郎道:“有?!?/br> 他說有,四叔就放心了。 三郎已而立,四叔已老。 父子間的話語權早就形勢顛倒了。 四叔砸吧砸吧嘴:“我就是沒弄明白,他們非要立皇夫?;史蛩悴凰闳胭??如果不算,這事怎么算呢?” 夫妻夫妻,夫為妻綱,自然是妻子聽丈夫的。 可妻子是皇帝,丈夫是臣子,臣子又該聽皇帝的。 從禮法上來說,到底誰該聽誰的呢? 這事也沒個參考。 大魏女帝是皇后登基,她登基后也沒有立過皇夫。 實在沒有參考,這是頭一遭。 三郎聞言,抬起眼,眸子深沉。 皇夫的人選提出了四個,供女帝挑選。 舊族獨霸了備選名額。 他們亦不感到意外?;实鄱颊f了要出身好的,文武新貴,在過去有為奴的有算賬的,許多都是白身起家,哪有什么出身可言。 根本就沒有拿得出手的人選。 葉碎金仔細看了候選人的介紹,贊道:“都不錯?!?/br> 這怎么選呢? 她問:“這個崔氏子弟,祖上是清河崔?” 清河崔是古之大姓。 魏朝初期,清河崔位列五姓七望十家。 當然,魏朝力興科舉制度也就是皇權為了對抗這五姓七望。幾百年科舉下來,古早世家都敗落,再沒有姓氏可撼國的能力了。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眼前的這個崔氏,就跟關中的李氏一樣,只能說是古世家的后裔而已。但即便如此,他家屹立于現在,仍是旁人攀不上的高門。 葉碎金問:“崔氏族人在哪里?總不會現在還在冀州吧?!?/br> 清河郡屬于冀州,河北道。但郡望都得有一千年的歷史了。 那人嘆道:“古時戰亂,衣冠南渡,古之大姓早已離落。他家這一支,如今聚族而居,闔族都在宋州?!?/br> 葉碎金點頭:“離京城很近?!?/br> 她又看其他幾個候選人。 雖也是高門,但也沒有清河崔那樣榮耀的姓氏了。 葉碎金很容易就做出了選擇。 “清河崔?!彼f,“就崔家郎君吧?!?/br> 那人嘴角含笑。 一切正如所料。 皇帝果然選了最大的大姓。 鄉下土包子出身,自然要想辦法往臉上貼貼金。 如楚國的開國皇帝崔涪,就強行想和清河崔氏聯譜。 其他幾個候選人,不過是給崔郎君陪跑的而已。崔郎君才是他們推出來的正選之人。 那人道:“陛下真是好眼光。清河崔氏祖上十二人為相。最盛之時,號稱‘門榜盛于天下,鼎族冠于海內’。今之世家,根本無法望其項背?!?/br> 葉碎金拊掌:“好,就他家?!?/br> 皇帝的眼睛亮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