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245節
待過完年,女帝登基的消息送過來,二王勸降的信跟著過來。 杜老將軍哭一場,祭了晉帝,帶著北線邊軍,悉數歸附了大穆。 葉碎金給老將軍回信:“先南后北,燕云十六州必得還故土。在我北上之前,將軍請替我守國門?!?/br> 葉碎金登基后,更專注于內政。 因無論未來是南下,還是北上,都首先得保證國內的安穩。百姓也需要休養生息。 在政事堂和樞密院軍、政分立的架構穩定下來之后,葉碎金開始動手剝離政事堂手里的財權。 葉碎金使戶部掌戶口及賦稅。 使鹽鐵司掌全國茶、鹽、礦冶、工商稅收、河渠及軍器之事。 使度支司掌統籌財政收支及糧食漕運。 此三處,合稱三司,最高長官為三司使。 葉碎金看來看去,把八王叔抬了出來。 “我是中意蔣引蚨的?!彼f,“只三司水太深,他一時扛不起來?!?/br> “八叔受累,先扛一扛,給我時間理順?!?/br> 至于蔣引蚨,葉碎金只暫讓他擔任度支司長官。 三司便從政事堂剝離了出來。 全國財政,悉在三司,從此脫離了宰相的掌握。 軍事、財政,都獨立了出來,比起魏朝,大穆宰相的權力大大地被削弱了。 與之相對的,卻是軍事、行政、財權前所未有地都向皇帝傾斜,集中。 權力永遠不會消失,只會從一些人的手里,流向另一些人的手中。 流到葉碎金手里的權力不是憑空出現的,是從別人手里剝奪過來的。 這別人,主要是指舊勢力。 大穆女帝難搞的程度,超出了舊勢力諸人的預期。 沒有人喜歡權力從手心里流失,但新帝的改革無可阻擋。 既然失去一些,就要想辦法用另一些來補償。 于是,一個空著的位子被盯上了。 奏疏擺到了女帝書案上。 天地人倫,以夫妻為基。 帝者萬民之敬仰,當為百姓做出表率。 男當娶,女當嫁。 陛下宜立皇夫。 給牛上鼻環。 給馬上籠頭。 給女帝娶皇夫。 第172章 立夫 葉碎金笑了。 她知道或遲或早, 這些人終會拿她是女子這個事做文章,但沒想到今生他們會從這個角度切入。 男人們不僅制定規則,還真的很會變通。 三郎四郎聞聽了此事, 聯袂來到宮中。 “你想怎么辦?”他們問。 葉碎金道:“他們說的沒什么不對, 男當娶, 女當嫁?;实鄣拇_當為萬民表率?!?/br> 別氣人了,她哪是這樣的人。 四郎直捏眉心:“正經點?!?/br> 葉碎金哈哈大笑。 那份奏章當然被駁回了,女帝不愿意立皇夫。 舊勢力怎可能就罷手。當然由此引發了一場廷議。 文人們激辯起來, 也會面紅耳赤擼袖子,急眼了把笏板當燒火棍照著對方臉上招呼也是有的。 一時官帽與笏板齊飛, 斯文與粗語并作。 武將們叉腰的叉腰, 抱胸的抱胸,看得樂呵。 “徐侍郎又下黑手?!?/br> “啊呀,這一腳缺德?!?/br> 十二娘指揮殿前衛:“把這些殿前失儀的給我叉出去!” 記下來,她要挨個參。 袁相不知楊相為何不說話, 他實在看不下去,出列:“陛下, 陛下管管?!?/br> 葉碎金在上面撐著腮笑,道:“也不好阻塞言路……” 看袁相臉色實在難看, 她咳一聲:“好了,都收斂些,不要辱了斯文?!?/br> “今天就到這里, 散了吧?!迸叟呐氖? 散了朝。 大清早看熱鬧, 神清氣爽。 這一天處理公務人都有精神了。 “楊相!楊相!”散了朝, 袁相追上了楊相, 扯住了他的衣袖, 質問他,“皇夫事大,楊相如何袖手旁觀?!?/br> 楊相卻眉頭緊蹙。 袁相:“楊兄?” 楊相長長嘆了一口氣:“茂生,我有不好的預感?!?/br> 袁相問:“怎么說?” 楊相卻不說話。 說出來不吉利。 袁相放開了他的袖子,道:“我覺得你多慮了?,F在畢竟不是從前了?!?/br> 他們這位皇帝,是自己打下來的天下,她殺戮重,又是女子,文人中對她風評不算很好。 文人心中期待的英主,是偉丈夫。 但現在終究不一樣了,葉碎金已經坐上了皇位,她再面對的不是戰場上的敵軍,而是自己的臣子了。 她總不能舉刀相向。 袁相是這樣相信的,打天下和坐天下是不一樣的。 “你瞧,陛下都知道不阻塞言路??v他們想做是她不喜的,她也肯讓大家好好爭一爭、辯一辯?!?/br> “明君英主正該如此?!?/br> 楊相頷首:“但愿吧。希望是我錯了?!?/br> 但他內心的憂慮不減。 因殿中爭辯激烈時,他看了一眼皇帝。 皇帝在龍椅上撐著腮笑呢。 她眸子幽幽,笑得讓他都感到害怕。 袁相道:“你就是想多了。如今畢竟不是從前了。陛下比我們更曉得何是為君之道?!?/br> 文人夢想輔佐明君。 怎么才算是輔佐,主要就是諫議、幫助君主決策。 再托大一些,甚至教導君主、替君主決策也是有的。 但他們這位主公好像天生便知道怎么當皇帝,根本無需他們諫議、教導。 在這位女帝的手下,他們更多只是執行者。 執行她的意志。 袁相拖著楊相:“走,去公房,一大堆公事等著辦呢?!?/br> 可往政事堂公房去的路上,袁相情不自禁地回顧這些年的許多大事。 然后他發現,自他追隨了葉碎金以來,她所有的意志都得到了貫徹。 她想做的都做到了,她想殺了都殺了,她想得到的都得到了。 這場廷議持續了兩個月之久。 實際上在禮法上,反立皇夫的一派一直居于下風。 因君臣父子夫婦,原就是世間綱常。尤其是,穆國初立,休養生息,為著恢復人口,官府甚至鼓勵寡婦再嫁,不提倡守節。 若說在戰場上,的確女帝無人能敵,可朝堂終究跟戰場不一樣,文人掌握著更多的話語權。 比起楊相這種白身出身的新貴,舊勢力顯然擁有更多的文人的力量。 兩個月后,女帝妥協了。 她說:“可以。但我要他出身好,學識好,相貌好,如此才堪為皇夫?!?/br> 老家伙們笑吟吟地保證:“陛下放心。不是人間菁華,豈能與陛下匹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