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39節
因為許多人已經許久沒有吃飽過。聽到吃飽這兩個字,腳底下便不由自主地往那邊走。 再聽到“一百文、四斗糧”,那腳步變得匆匆起來,生怕被別人搶名額。 這可是兩袋糧能換一個大閨女的世道啊。 “排隊!排隊!”有穿青衫、挎腰刀的人維持秩序。 一排青衫,整齊統一。穿青衫的人,俱都面色紅潤,身體強健。一看就是吃得飽的人。 這青衫如今鄧州誰人不識,這是葉家堡的人啊。 “怎地是葉家堡的人在登記?這當兵是給誰當兵?” “聽說,是葉家堡招兵?!?/br> “咦,可坐在那里的不是縣臺大人?” “聽說葉家堡的葉堡主,現在管著鄧州啦!” “嚇,一個女人?” “這世道,誰的拳頭大誰當官。誰的拳頭最大,誰當皇帝?!?/br> “噓……別胡說!” 縱如今皇權在百姓心目中雖沒有過去那么有威嚴了,到底還是像大山一樣讓人只敢仰視。 何舟坐在涼棚下,聽著周圍傳來的話語。 葉家堡的堡主葉碎金要主事鄧州已經不是秘密。因這消息本就是葉家堡自己放出去的。 何舟也想明白了,不管新朝肯不肯給這個名分,葉碎金都要把鄧州握在手里。 新朝若是不認她,大概也一樣不會認他們這些前朝的官員。他們如今還能安穩在這里做官,可不是因為北邊那個國號為晉的新皇帝,而是因為踞在鄧州的葉家堡。 他們已經和葉碎金綁在一起了。 “那到底是誰在招兵?招來的算是誰的兵?” “悄悄告訴你,名義上是鄧州軍,實際上……就是葉家軍?!?/br> “……要是葉家堡,我愿意去?!?/br> “俺也愿意。瞧,那些青衫黑褲的,一看就能吃飽?!?/br> “管吃飽就行!走!去葉家堡當兵去!” 招兵的登記桌案前排的隊最長。 有青衫的人管登記,有青衫的人管檢查身體,殘疾的、生病的是不要的。 被挑中的,當場便可以領走一袋安家糧和五十文,第一個月的餉銀。 太平年月五十文當不得什么??涩F在沒人嫌少,這錢和糧能救命。 城門外有平板大騾車,一個晌午的時間就發走了好幾輛大車,拉滿了人。 最先上車的那些多數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父母、妻兒哭著追在車后跑。 接車的青衫人無奈:“就在葉家堡,沒多遠??己撕笕舨缓细窬屯嘶貋?。若錄正有探親假?!?/br> 家人們聽了才稍稍收了眼淚,問:“軍爺,我們能去看嗎?” 青衫人道:“他們不讓出來,你們進不去。不要折騰。真的不遠。你們去旁的登記桌看看去,那邊有給安置房子田產的,你們去看看,合適的話,分了田地,就能留在鄧州了?!?/br> “家里有人入伍的,可優先?!?/br> 一時間眾人也顧不得哭了,都奔去打聽怎么回事。 原來不光是招當兵的,還招農人。但凡會種地,便給田。 田在哪里呢?說起來也不算遠,就是新近剛并入了鄧州的方城。 托杜金忠的福,方城讓他禍害得半空了,一路走過去,都是空村子,荒廢了田地。 葉碎金在方城的口號是“凡持兵者,不留活口”。她大開殺戒,方城就連城里都空蕩蕩了。 當然許多人是被裹挾的。 然葉碎金深知“裹挾”是怎么回事。 一個人的壞膿一旦都流出來,變成了惡鬼,是再也變不回去的。所以她不許鄧州有亂,也不留方城亂匪的活口。她把惡膿都擠出去,就是為了要把鄧州嚴嚴實實地經營好。 楊先生在方城做的就是清查人戶、田畝、房產。許多許多空蕩蕩的房子,地板、墻壁都是大片噴濺的暗紅色,桌翻椅倒,箱空碗碎。 楊先生快忙瘋了。 因為要要搶農時——若來得及,還能種一茬豆子。 安家落戶的條件是有人作保,互相連坐。 本來逃荒大多就是整鄉整族的,或是街坊鄰居一起。認識的人家可以互相作保,若有事,大家連坐。 給房,按人頭給田畝,第一年不收稅。 許多人好生猶豫,與家人互相對視,難以抉擇。 最終,老人或者妻子含著淚說:“就留下吧,走不動了?!?/br> 且人的心里,還總是記掛著故鄉。鄧州總比江南離故鄉近,說不得什么時候,還能回去。 于是拉兵的車走了,又有大騾車拉整家子整家子的人,往方城去落戶。 至于匠人,葉碎金什么匠人都要。 直接跟著拉壯丁的騾車一起拉到葉家堡去。 內鄉縣令何舟站在涼棚下望著一輛輛拉滿人的車遠去。 這是第幾天了,拉走多少人了。 葉家堡來的青衫人那里自然是有詳實數據的,但何舟不在乎這些數據,他只是長長地吐出一口氣。 縣尉站在他身側:“大人?何故嘆息?!?/br> 縣尉不知道何舟嘆什么氣。 城墻根下的窩棚空了一半,街上要飯的叫花子、找活兒苦力的驟然少了很多。他作為縣尉壓力一下子輕了。 縣城的整體治安都好多了。 怎地縣臺大人卻反而嘆氣? “我不是嘆,只是感慨而已?!焙沃壅f,“一個女人……” 縣尉指了指葉家堡方向:“大人說的可是那位?” 如今連葉碎金的名號都不敢直接提起。 何舟說:“她很小的時候我就見過她了,這些年見的次數不多,但勉強也算是看著她長大的。真是想不到……” 據他所知,葉碎金從未離開過鄧州。 且她父親去世的那年,她才十七歲,也沒有表現出除了聲名在外的武力值之外的其他令人驚才絕艷的能力。 但現在,很明顯,她有“治”的思想。 她不只是招兵那么簡單。她還曉得人口的重要性,知道農事為本,知道對上怎么應付朝廷,對下扯虎皮拉大旗。 這次定下三縣,她也只追繳三年的糧稅。三年之前的,就此抹去。 這是給他和孫向學留活路啊。事不能辦死,這是官場學問。 旁的人不說,便是何舟打過許多次交道的葉家四老爺,便沒有這成體系的思維。 若是葉四老爺,何舟可以想象,他至多也就是趁著人口賤,多買些奴婢、壯丁,擴充擴充自家部曲,好多一些打手。 也就這樣了。 而葉碎金,何舟只能猜測,或許葉家堡里,她有一位好老師。 經過這位老師教導,使她從一個鄉下土堡主脫胎換骨。 當然何舟不知道,這位老師的名字叫作—— 上輩子。 第29章 變化 方城的杜金忠被葉碎金一槍挑了, 整個方城都被端了。杜金忠和他的人這幾年在方城吃人喝血刮地三尺積攢的財物都落在了葉碎金的手里。 已經都運回了葉家堡。 三郎、四郎俱都被召回了葉家堡。留下了趙景文、五郎等幾個人在那里輔佐楊先生。 楊先生親自盯著第一批流民入駐方城。 先到有先到的好處,第一批人分到的房子大多齊整,稍加修繕就可以住了。更重要的是, 第一批人分到的田都是良田。尤其是家有入伍者, 拿到的都是上等田。 這批人幾乎是一到, 登記了房宅田畝,立刻就被分發了農具,懵懵地被驅趕著下地去了。 時間不等人, 七月整地種豆子,十一月收豆子。 若晚了, 豆子還沒長好天就寒了, 會影響收成。 鄧州這邊收完豆子還要種麥子,種完了麥子這一年才算徹底閑下來。等著來年六月收割。 春日里可以種蔬菜,但沒有那么緊張了。 粟和麥的耕種時間有重疊的幾個月,只能擇其一。方城到底種什么, 葉碎金主意很堅定,還是種粟米。 因粟米是軍糧干餅最主要的成分。 粟米保存得當, 能放九年不腐不霉。遠長于其他糧食保存的時間。 唐州本就以粟米高產而出名。 楊先生親自看著第一批人安排停當,所有的接收流程都捋順了, 才把這邊的事交給了其他人,快馬趕回了葉家堡。 他好久沒有這種忙碌卻興奮的感覺了,走起路來都生風。 一回到葉家堡抓個人就問:“堡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