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真不是我爹? 第31節
他猛地扭頭,發現不光扶蘇在這里,就連蒙毅也身披軟甲佇立在不遠處,兩人表情都有些古怪,也不知聽到了多久。 除此之外,扶蘇身后還站一人身著士子袍,拱手行禮一直保持著微微低頭,只看得出年齡不小。 “你都聽見了?” 扶蘇恭敬地行禮,他抬首,眼底寫滿了不贊同。 “父皇,此事……” 嬴政擺擺手,打斷對方想繼續說的話,“你即刻帶他去封地?!?/br> “可是……” 嬴政壓根沒給扶蘇繼續說的機會,叮囑完想叮囑的。 他意味深長地瞥了張嬰一眼,轉身干脆利落地離開。 張嬰心里一抖。 “阿兄阿兄!” 張嬰也扯住扶蘇的衣袖,他可不希望兩位大腿吵起來,倘若是為了他就更不行,“仲父!仲父莫不是,有詐!荒田?流寇?阿兄救我!” “你想些什么?!?/br> 原還想追過去的扶蘇身體一頓,哭笑不得,“百畝良田,治安很好,并非訛你?!?/br> 張嬰松了口氣,高興道:“阿兄阿兄!那我們去吧?!?/br> 扶蘇見狀抿了抿唇,微微頜首。 罷了,那些事與他一介稚子說又有何用,左右他也要跟過去,老秦軍的問題由他去解決。 …… 張嬰完全不知道身后的扶蘇的所思所想。 從張嬰獲知百畝田地的位置,抵達長安鄉,來到田野間,再沒出現過任何幺蛾子。 他站在田埒旁,眺望良田,滿心豪情萬丈。 沒辦法,這就是種花家種花人的土地情緣吧! 至于陛下最后那一眼或許并非意味深長,畢竟他白得宮里那么多好東西,陛下說不定是氣不過,眼角不幸抽搐了呢。 思及此,張嬰忍不住笑出了聲。 他身后忽然傳來嘈雜的聲音。 “那人是不是準備‘盜徙封’?” “年歲這般小,應該搬不動,還在傻笑,該不會是個愚笨的……” “你們笨吶,這人身著絲綢,又這般年幼,定是阿父他們在里屋議論過的人?!?/br> …… 張嬰一愣,他回首,便發現自己忽然被一群孩子給圍上了。 “你就是管我們的人?” 張嬰:??? “這么???頂不頂用??!” “不管了,我們是公士后裔,服從軍令是第一要務?!?/br> 那半大的少年說著,臉上還帶著狐疑的語氣,“那我等八十戶,三百余口人的身家就交給你了?!?/br> “什么?!” 張嬰一臉懵逼,語氣都有些飄忽,“等等,怎么回事?” 作者有話要說: 注: 1:《史記商君列傳》 第19章 咸陽宮內。 “哈哈哈……” 馮去疾,李斯,和王綰三人剛進來,便看見嬴政哈哈大笑的模樣,彼此驚疑不定地對視一眼。 “你們來了?!?/br> 嬴政放下手中的竹簡,眉梢還帶著點喜色,“來來,都過來坐。無須多禮?!?/br> 馮去疾和李斯都看向王綰,王綰手一抬正欲行大禮時,旁邊的趙高在嬴政眼神的示意下連忙趕過來。 他湊著趣道:“王丞相您這邊請,茶湯、烤豆腐都給您備好了?!?/br> 王丞相依舊想行完大禮,但想到這段時間因郡縣制、眾封建制,與陛下起了不少爭執。 現在面對陛下的善意,倒也不好拒絕。 這么一想,他一撩袍子,順著趙高指引的地方坐下。 李斯和馮去疾也跟著跪坐下來。 “來來……看看?!?/br> 嬴政心情很好地將竹簡分發出去,尾音微微上勾,“我倒要看看那小子,還能怎么弄!” 王綰微微挑眉。 李斯和馮去疾也有些驚訝陛下的態度。 他們不說耳聰明目,但對陛下與張嬰在少府爭執一事也是早有所聞。 李斯什么心理暫不說,馮去疾挺擔憂張嬰,他來時還特意與王綰打了聲招呼,為的是萬一陛下發怒,兩人聯手盡力保張嬰,不浪費一個好苗子。 但直到現在他們才發現,陛下的心態與他們猜測的完全不一樣。 陛下,好像并不憤怒。 更像是在享受一場斗智斗勇的小游戲。 三人心下有了計較。 他們打開竹簡,這上面詳細記載了三十日前到至今張嬰做過的點點滴滴。 比如,張嬰是如何用一枚陛下的承諾,忽悠得少府和光祿寺官吏們團團轉。 又是如何借皇家愛豆腐的名聲,忽悠得整個咸陽老百姓都開始磨制豆腐。 …… 他們越看越驚訝,借力打力,聲東擊西,順勢而為…… 環環相扣,每一個點都用得渾然天成。 “此子果然很有天賦!” 馮去疾忍不住感慨,語氣中還帶著點不解,“陛下,您何必將他丟去長安鄉當里正?” “什么!” 李斯翻看竹簡的速度較慢,聽到“里正”這一句話,驚得茶湯差點灑落,“這,這……秦國十七歲方可當官。他年不足三歲,也并未學習過律法,當里正是否太過……” 嬴政揮揮手,很自然地開口道:“用人唯賢。甘羅十二拜相,不也做得挺好。至于秦律,有扶蘇在旁盯著,他可以邊學邊當?!?/br> 李斯嘴角一抽,陛下您也太偏心了。 過去再怎么破格,也沒破格過讓不懂律法的文盲當小官吏吧。 趙高在旁輕輕咳嗽了一聲,低聲提點:“長安鄉,西南邊?!?/br> 李斯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一片記憶,居然是那個地方?! 長安鄉西南區的里民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 他們都是功勛人群,是身體致殘,不能留在軍中,也不愿歸鄉的退伍士卒。 最低是公士,如上造、大夫的軍爵也不少,甚至還有幾位家中無人的公大夫也放棄大宅,跑來和袍澤們擠在一起住。 秦朝是一個主要是以軍功制來當官。 也就是說這里的里民隨便抓一個出來,都可能比管理者——里正的爵位高。 再加上秦朝的官員本身也不好當,考核制度非常嚴謹,每年都要進行大考。 這份大考試卷又被稱為“上計制度”,也就是地方郡守??h令制定的年度工作計劃,什么開墾荒地,人口、治安和 賦稅等。 完成的好的官吏,有獎勵、提拔。完成的不好也會因此被處罰。 地方郡守對這一片地方的功勛士卒比較照顧,定下的要求也比較高。 有抱負的里正自覺場面過于棘手,做不下去,都是主動找關系調離。 擺爛的那種里正,又被這些狂熱愛秦國的軍卒看不上,沒能混多久,便被舉報給轟下去。 久而久之,這里竟成為一個三不管的地帶,俗稱爛攤子。 李斯頓時閉嘴不言,也明白張嬰為何會被丟過去當代理里正,反正是個爛攤子,也不能更爛了。 …… 嬴政由他們繼續看了一會有關張嬰的竹簡。 見三位重臣都在稱贊張嬰優秀,張嬰聰慧,神童。 嗯,雖然他也覺得張嬰值得被稱贊,但…… 嬴政敲了敲桌面,漫不經心道:“竹簡還未看完?后面沒看?” 王綰聞言一頓,了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