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醫生,別慫! 第743節
就在眾人恭維聲中,忽然一個人站了起來說道: “我覺得,這種配伍方法,是一種錯誤的方法!” 此話一出,頓時現場忽然安靜了下來! 眾人尋聲望去,發現是陳南站了起來! 陶功書的臉色,一下子難看了起來,不過他還是很有格局的笑了:“哦?陳醫生有什么看法嗎?” 陳南微微一笑:“當然了!” 補中益氣湯治“元氣脾胃之虛”,六味地黃丸治“腎水真陰之弱”,“二方兼而濟之,乃王道平和之劑”,合用似極為高明。 但是! 你真的理解補中益氣湯嗎?” 陳南就是秉承著懟人的出發點去的,說話根本毫不留情! 此話一出,趙建勇本能的一哆嗦。 他太他媽熟悉陳南的這個懟人的策略了。 他親身體會過的! 不過,這一次,他和陳南是一個立場,因此,趙建勇很激動! 陳南的話,真的是一點情面沒給對方。 陶功書認真笑著說道:“哦?難道你比我更懂補中益氣湯?” 陳南微微一笑:“當然!” “你從一開始就走錯了!” 陶功書努力讓自己不憤怒,但其實內心早就炸了,他用僅存的一絲素養強行笑了起來:“哦?愿聞其詳!” 陳南直接說道: “從李東垣“立方本指”去認識,則茯苓、半夏沉降有余,六味地黃丸降入下焦,皆不利于“升其陽”。 可見,你根本不解東垣本意,隨意加減極易“動手便錯”。 這一番話,語氣很沉,如同重劍無鋒一般,殺人于無形! 而周圍擁護陶功書的人已經開始指指點點,小聲議論起來。陳南不為所動,繼續說道: “誤用極易壞事,于是后世醫家提到了補中益氣湯的禁忌癥。 如張景岳說:“元氣虛極者,不可泄;陰陽下竭者,不可升?!?/br> 柯琴說:“惟不宜于腎,陰虛于下者不宜升,陽虛于下者更不宜升也?!?/br> 這些論述對后學者的臨證是極其有用的。 但從李東垣“立方本指”看來,這只是低層次的、形式上的認識?!?/br> 陳南說話從來不留情面的,是非就是是非,哪有什么迂回? “張元素立方“非為治病而設,此乃教人比證立方之道,容易通曉也”,作為張元素的弟子,李東垣深受其影響,所有方劑皆為“從權而立”。 也就是重在教人立方之法,而不是傳授他人所謂效方、驗方。 補中益氣湯方后有一系列加減法及較大篇幅的“四時用藥加減法”,示人方不可執,靈活應用?!?/br> “所以,你從一開始就錯了!” “當然了,補中益氣湯和六味地黃丸,不是不能配伍?!?/br> “實際上,內傷脾胃病證中,腎虛完全是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的,只是用藥時需斟酌升降浮沉?!?/br> “我請問,您考慮到了嗎?” 這句話一出口,就是老陰陽人了! 但是! 楊鴻年內心卻激動的難以附加。 這他媽...... 自己以后絕對是?;庶h! 去他媽的! 陳南,老子這條命,梭哈了! 第238章 嚴重級差評獎勵豐富 其實,楊鴻年又何曾不想跟著陳南在中醫領域成就一番事業呢? 但是,天賦這個東西,有時候決定了一個人的上限! 出身不錯,拜師名醫陶訓義,而且跟師好多年,卻依然能力有限,楊鴻年內心對于自己情況十分清楚。 他在被陶功書懟的啞口無言的時候,其實何曾沒有萌生過也懟回去的心思呢? 可是! 相比自己而言,陶功書作為晉省中醫藥的業務牌面,全國名老中醫,他的水平,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即便是他有心,也無力??! 但是! 看著陶功書享受眾人稱贊和恭維,楊鴻年更加氣急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陳南挺身而出,他站起來,用他最擅長的方式,一語擊潰陶功書的理念。 這種感覺讓楊鴻年內心激動不已,陳南這小子真的不錯,有事兒他真的上! 而楊鴻年內心…此時只有一個想法:太他媽的甜蜜了!被人保護的感覺,真的是太幸福了。 但是,相比楊鴻年的激動,現場的氣氛卻瞬間凝重起來。 要知道,這一次會議可是陶功書的主場,也是省中醫院的主場,但是陳南卻在這樣的場合下,直接一言不合就懟的對方無話可說。 此時的陶功書臉色青紅泛紫,雙目駭然,額紋更是緊緊地皺在一起,整個人渾身所有的素養都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一張憤怒的面孔! 你這陳南一點不做人了是嗎?別人說話的時候你他娘的乖乖的坐在那里一言不發,我一開口,你就有意見了? 而且,你這相當于直接推翻了我關于補中益氣湯的學術理念! 你要點臉行嗎?! 淦! 陶功書內心是真的很生氣,但是他做不到像陳南這樣掀桌子擺挑子那樣的勁兒,說白了人家有偶像包袱! 相比之下,陳南反倒是一個混不膩的一樣的人,百無禁忌,反正人家就是一個二十五歲的小大夫,你能拿我怎么滴? 【叮!恭喜您,收到來自陶功書的差評,差評等級:高級】陳南聽見系統提示音之后,面不改色。 呵呵......高級的差評? 看來還不夠勁兒??! 這一次不搞個嚴重級,陳南都覺得對不起自己這一次出場費! 不過,不著急...... 打擊人,不能一下子擊潰,要給他反擊的余地,不能cao之過急,要有節奏感! 現場一眾晉省中醫領域的主任們一個個看著陶功書,等待著他說話。 而陶功書這個時候…卻沒有沖動! 他一直在內心做自己的思想工作,這輩子積攢的所有理智都用了出來,這才強壓住內心的怒火。 畢竟是五十大幾歲的人了,他的情緒管理,相比年輕人,還是要沉穩太多了。 陶功書開始思考陳南剛才說的話! 而此時,現場更多的人,此時都在思考陳南剛才的那一番發言。 關于張元素和李東垣的學術思想,這些都是大家十分在意的問題。 張元素被譽為現在的臟腑辨證的大佬之一,他的追隨者很多,最重要的是他和現在的學院派的中醫大夫而言契合性很高! 大多數人在思考“補中益氣湯”的正確用法。 但是...... 此時臺上的六位國醫大師,卻在思考一種理念! 那就是陳南剛才那一番話中,對于關于張元素和李東垣之間的傳承變化。 陳南剛才那一句話,直接如同一劑強心劑一般,直接打動了耿鵬興老爺子的那一顆心: “所立此方,非為治病而設,此乃教人比證立方之道,容易通曉也!” 這句話說得太有意思了! 耿鵬興似乎找到了新一代關于中醫人培養的新思路。 現代中醫,缺乏創新性,多以經方使用,高明點的使用經方化裁加減,或者是組方,這是一種十分容易上手,也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 作為河南中醫藥大學校長,耿鵬興這輩子在學校待得時間遠超于其他國醫大師,所以,他更加看重的是中醫人才培養方面。 而陳南剛才說出的那些話,讓耿老爺子內心觸動不已! 自從民國后期誕生的那一批國手還在開辟新思路之外,現在的學院派中堅力量,反倒是成為了保守派! 他們對于新方的開發,逐漸失去了耐心,也失去了信心。 耿鵬興沒想到陳南這個年僅25歲的中醫人口中竟然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所立方劑皆為“從權而立“! 也就是重在教人立方之法,而不是傳授他人所謂效方、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