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醫生,別慫! 第337節
先用紫葛丸行氣破五臟積熱。 然后十補丸助陽而通三竅。 有意思??! 陶訓義越看,越覺得有意思。 這就如同兩種思維在交匯,這就是古代那些讀圣賢書,如和圣賢坐而論道一般…… 陳南的病例中,展現的是一種中醫文化的特殊符號,也是代表了陳南的中醫思維。 中醫八法,不可偏廢,也不可偏取。 陶訓義似乎置身于患者診治的現場,親眼目睹了患者服藥之后先是上吐繼而瀉下的畫面。 如此的驚心動魄,而又別出心裁。 秒??! 一旁的李光明也是眼睛瞪大,轉身對著陶訓義就說到:“我剛才模擬了十幾種治療這個叫做李孟三患者的方法!” “可是……我想不到比起小陳這個治療方法更加精妙而且有效的方案!” “如果進行清法,清開五臟,太慢!” “如果用和法,太柔,力氣不夠!” “如果寒熱并用,有些不合時宜!” “反倒是陳南這個先吐后瀉之法,有些水平??!” “中醫八法,被這小子理解的有些深厚??!” 陶訓義看著李光明稱贊陳南,內心也是頗感欣慰。 就如同……陳南是自己的關門弟子一樣。 不過…… 仔細一想,也差不多。 楊鴻年是陳南的主任。 自己是楊鴻年的老師。 這四舍五入,等價交換,陳南不就是自己的關門弟子嗎? 沒毛??! 越想,陶訓義越是笑的開心。 “是啊,小伙子不錯!” “楊鴻年比起差遠了?!?/br> 李光明笑著擺了擺手:“不!” “陶老,您想一想,這樣一個患者,癌癥術后,又有一身雜病的患者,交給你手下的人,他提出來了這樣一種方案,你敢讓他執行嗎?” “我說句心里話,如果陳南在我手下,提出了這樣的思路,我……我還真的不一定敢讓他試試?!?/br> “你看這里的病例記錄,患者大瀉十余次,精疲力竭之狀,您不怕嗎?” “我真的是……寧可使用清法也不敢使用這樣的吐瀉之法??!” “這說明了什么?” “這不僅說明,我們不僅低估了小陳對于疾病的理解?!?/br> “同時,也低估了楊鴻年楊主任對于疾病的把握!” “楊主任能讓陳南進行這樣一番治療,說明什么?” “您還覺得楊主任難登大雅呢?” 此話一出,陶訓義頓時瞪大眼睛。 也是哦! 自己……自己難道小看了自己這個不爭氣的關門弟子了? 楊鴻年……其實也不是那么一無是處??! 想到這里,陶訓義嘴角再次抽搐,想笑,卻只能忍??! 他怕笑出來,楊鴻年會驕傲! 楊鴻年:??? 您夸我一句,我能死了? 不得不說,被人夸自己的學生有有本事,當老師的還是打心底高興的。 陶老爺子計劃好了,今天回去以后,得好好跟楊鴻年聊一聊當時的事情,著實有些好奇??! 楊鴻年此時眼皮還在跳! 都跳了一天了。 怎么回事??? 還有什么不好的事兒發生??? 想不明白,中午被老師罵了一頓,總不能晚上再被罵? 不對,下午跳的更加嚴重了。 難不成還要打我一頓? 不至于吧! 拳怕少壯,老爺子也打不過我啊…… …… 而此時! 陶訓義看到后面,陳南竟然通過望舌,光瑩無苔舌根有凸,就能診斷出胃部有息rou? 這是怎么做到的? 陶訓義自覺自己四診功底了得,望聞問切都有擅長。 可是,他還是想不通陳南是怎么辨別出來的! 但是,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地方。 現在西醫喜歡什么? 循證醫學! 喜歡把中醫的診斷技術和西醫的診斷放在一起研究。 他們如果發現這個東西以后,會不會進行大數據比對分析,然后形成類似于蜘蛛痣、肝病面容、二尖瓣面容……一樣的西醫診斷學里面? 很可能??! 小陳啊小陳。 你真的再次讓我眼前一亮啊…… 說句心里話,陶訓義現在只覺得陳南是越看越看不透。 越看越迷離! 本來第一次見面,一手推拿之法傲視群雄,然后今天更是大開眼界啊。 陶訓義真正擅長的是脈診,甚至在晉省有著“陶一手”的威名。 據說,只要經過陶訓義把脈,疾病便能原形畢露。 而今天看到陳南望見舌苔便能診斷疾病以后。 陶訓義甚至多了幾分一較高下的心思。 若不是陳南只有二十多歲,他已經七十多歲,非要和陳南斗個你來我往,好好交手一番。 可惜??!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想要同臺競,終究有些說不過去啊…… 楊鴻年啊楊鴻年,你守著陳南,怎么能不好好學習學習呢? 你這混球小子! 陶訓義儼然給陳南娶了一個外號:“陳一眼” 嗯,不是說他只有一只眼,說的是陳南看一眼患者,就能診斷出疾病來! e……這個外號,陳南應該會喜歡吧?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終于! 雙方看完了自己的病例。 田孟山笑著說道:“好了,現在開始吧!” “工作人員現在把病例依次投放到大屏幕上,大家看完討論之后,進行投票?!?/br> “開始吧!” 田孟山坐在總審衛治上,看著提交上來的大名單,若有所思。 陳南這小子,不錯啊…… 果然有一份病例入選了。 咿? 不對! 這個王俊書后面怎么還加了一個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