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醫生,別慫! 第336節
…… 而此時陳南,剛要出門,就聽見耳邊幾個聲音想起來。 【叮!恭喜您收到陶訓義的差評,差評等級,不入流!】 【叮!恭喜您,收到楊鴻年的差評,差評等級:初級,獲得獎勵:沉香20g!】 【叮!恭喜您,收到江偉翔的差評,差評等級:初級,獲得獎勵:麝香20g!】 陳南愣住了! 這…… 真-一脈相傳了?! 真的是……上陣親師門,差評父子們? 陶老爺子,我這是……做了什么對不起你們山門的事情了? 陳南哭笑不得! 真的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自己要是有所成就,絕對離不開這一個師門的支持。 …… …… 陶訓義沒有聽到陳南的消息,心情有些寡淡無味,如飲冷水,還有三分凄涼。 哎…… 陶訓義忍不住嘆了口氣。 這個時候,李光明笑著說道:“陶老,您這是怎么了?” 陶訓義笑了笑:“沒事,這不是閑得無聊嘛!” “哎,剛才聽徐茂才說今天審核的病例里面有小陳的,就給我家那個不爭氣的徒弟打了個電話?!?/br> “結果……這廝這段時間竟然沒有關注陳南!” “你說說,氣不氣人!” “守著寶山在,置之高閣處,這不是胡鬧嘛!” “要是我,恨不得天天一有空就跟小陳聊一聊,好好溝通溝通,進步進步!” 楊鴻年:??? 誰說不讓我“不恥下問”的? 李光明忍不住笑了起來:“哈哈哈……” 人家陶老可以責怪自己弟子,但是李光明可不興說啊。 所以打了個哈哈,換了話題。 “陳南??!” “好久沒有見到這個小友了?!?/br> “今天的病歷大賽,說實話,我還是挺期待看到陳南的病例的?!?/br> 李光明是附屬醫院的院長,也是這一次的主審之一。 這一次病歷大賽復賽是要選出十佳病例的。 中醫組和西醫組就在一個辦公室內。 兩邊總共堆積了將近幾百份病例,想要從其中選出前十,雖然不能說是百里挑一,但是也絕對是一件難事兒。 為了保證這一次病歷大賽的公平性,這一次考核的地點選擇在了晉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這樣一家,中醫西醫都不打架的地方。 中醫組和西醫組每個小組推舉出十佳病例,然后由最終的主審委員會進行投票,選出最終十佳。 其實就是西醫出來十份,中醫出來十份,然后最后投票從這二十份里面選出十份。 而陶訓義、李光明這些都是最終主審委員會的成員。 主審委員會共計九人。 西醫五人,中醫四人。 中醫這邊除了陶訓義、李光明之外,還有省中醫院的副院長王珩,針灸研究所的退休老院長鄭易復。 去年的時候,中醫組只有三個人,以至于去年十佳病例竟然只有一份中醫,而且還是第十名,名落孫山。 這就讓中醫們有點不樂意了。 憑什么我們中醫組只能進一份病例? 而且前五名直接剃了光頭! 一群老爺子們就開始到衛健委鬧意見了。 這不,今年這邊改了形式,邀請了四個主審評審。 除此之外,還有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院長鄧明,鄧明是晉省消化醫師學會的會長,在中西醫結合醫院做了六年的院長,對于中醫的接受程度還是很高的,所以,這一次也算是平衡了中醫領域的力量。 而作為主審委員會的總審,是晉省衛健委副主任,骨科醫院院長田孟山。 可以說,這一次評審,已經屬于竭盡公平了! 兩邊,各大專家組都在認真審核病歷。 陶訓義作為三晉名醫,中醫這邊主審之一,還是對中醫專家組這邊開了個小會。 陶訓義和李光明交流一番之后,來到了中醫專家組這邊,面色凝重的說到: “我希望大家能秉承公平的原則進行審核!” “改一改窩里斗的這個不良風俗!” “我們這一次,不僅僅是要在內部競爭,還需要和西醫進行競爭?!?/br> “我不希望看到一些良莠不齊的現象出現!” “審核病例之后,專家組要簽字的,如果存在徇私舞弊的情況,明年的主審大名單上,我們直接剔除名額?!?/br> “所以說,大家慎重一些!” 眾人聞聲點頭,認真審核起來。 時間在這一刻,過得很漫長。 每一份優秀的病例,都是從那些醫務人員臨床之中精挑細選,經過第一次審核殺出來的。 審核工作緊密進行! 這一次的評審工作,直接從早晨八點開始,持續到了下午四點多。 上百人的審核團隊,終于審核結束。 挑選出來了優秀的十佳病例。 不過,這才只是開始,每個人都很清楚,接下來的最終主審環節,才是中西醫角逐的真正舞臺。 當兩邊專家組把最終病例提交到主審委員會的時候。 雖然沒有人說話,但是大家誰不希望自己這邊的病歷可以出現在年度十佳上面? 這對于醫院來說,都是一次十分難得的榮譽。 因此,這就注定了競爭勢必會比較激烈! 每一份病歷,主審專家看完之后,都需要進行投票決定。 兩邊的主審都開始認真看了起來兩邊專家組提交上來的病例。 這邊,陶訓義連忙翻看起來中醫組提交上來的病例。 稍微搜尋一番,終于看見了陳南的病例! 不錯! 小伙子,有點水平,竟然能通過專家組的評審,提交到主審官這里。 這意味著,陳南的實力,還是得到了大多數中醫專家的認可! 而這邊,李光明看見了陶訓義的笑容,好奇問道:“陳南的病例上來了?” 陶訓義瞇眼一笑:“若是第一環節都沒有辦法通過,這只能說明小陳實力不濟??!” 說完,陶訓義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 當他看到第一句話的時候,陶訓義原本舒展的笑容,瞬間收齊,面色也逐漸凝重起來。 “中和之書不可不讀,中和之法不可偏廢,吐下之法,應有其用武之地!” 這句話,讓陶訓義頓時臉色有些復雜。 陳南這小子,真的有些……唐突??! 或者說不走尋常之路??! 若是一般人,絕對不會把這樣一個帶有爭議的病例放在舞臺之上。 畢竟,吐法、瀉法著實有些駭人聽聞啊。 之所以現在被越老越多的醫家置之高閣,不是因為他的效果不好,而是因為不容易被現代的醫學理論和現在的患者接受。 小陳有點莽撞了。 那群西醫,能接受這樣的病例嗎? 陶訓義有些面色凝重起來。 他繼續觀看! 當他看到患者的情況之后,陶訓義越看越是認真,越看也越是仔細起來。 五臟積弱依舊,長期補益,導致虛不受補,五臟積熱,郁熱化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