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皇位之爭
    在路上顛簸了一路,等到了行宮,覃如只想往榻上一躺睡個昏天黑地。    她屁股剛碰到床榻,門口忽然傳來一聲行禮問候,“珍嬪娘娘安,我家主子想請娘娘過去敘敘舊?!?/br>    透過屏風,覃如撇了一眼來問安的人。    是靜賢妃身邊的掌事嬤嬤。    原書里靜賢妃沒什么存在感,平日里只愛吃齋念佛。    或許是遠離了紛爭,她也是唯一一個從那場陪葬悲劇中活下來的,以太妃的頭銜隱居于順安寺。    原身和她沒什么交集,也不知道靜賢妃打著這個由頭想做什么。    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頭,覃如剛想開口回絕,那嬤嬤像是瞧出她的意思,先一步開口道:    “娘娘還是去一趟吧,今日有幾位名門世家的夫人來給我家主子請安,或許這其中還有娘娘的故人呢?!?/br>    覃如一噎,只能應了下來。    靜賢妃的宮殿比較偏,背靠一片淡雅寂靜的小竹林。    甫一進去,淡雅寧神的佛香撲面而來。    繞過屏風,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玉身觀音像。    香火縈繞的佛龕面朝著門口,清冷厚重的氛圍襯得這帳子不像是妃嬪的居所,反倒像肅穆的佛堂。    靜賢妃似乎是剛念完佛經,被一旁的宮女緩緩扶起來。    畢竟位分比自己高,覃如規矩地福身行了個禮,“妾身給賢妃jiejie請安?!?/br>    借著行禮,她悄無聲息地環顧了一圈,帳子里除了靜賢妃以外,也就兩個婢女在這兒,分明沒有什么請安的貴婦。    她正胡思亂想著,頭頂響起靜賢妃溫和的嗓音,“meimei的臉色少了些血氣,可是這幾日伺候陛下太勞累?”    為穩定朝堂內外,皇帝中風的事情仍然死死瞞著,偶爾的招寢也只叫覃如過去。    此次春獵之行,后宮三千妃嬪里也只有覃如有隨侍的資格,能隨意出入皇帝寢宮。    若想知道皇帝的近況,也只能從她嘴里問出點端倪。    覃如自然也清楚這點,所以故作嬌羞地垂下眼眸,隨口胡說道:“陛下正當龍虎之年,所以…”    后宮妃嬪對床上那點事都有點諱莫如深,一方面是不愿分享自己的閨房情趣,另一方面也不愿將那些取悅皇帝的技巧泄露出去。    大家自然而然形成了默契,提到這種事只會笑一笑,不會追問下去。    “meimei當真是好福氣?!?/br>    靜賢妃果然沒有多問,轉身坐到了一旁黃花梨圈椅的首位。    她撥弄著手里的佛珠,笑呵呵地關切道:“侍奉陛下固然重要,但meimei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子才行。巧了,方才右相夫人臨走時送了帖滋補藥方?!?/br>    覃如心里一咯噔,提高幾分警惕。    “據說是早就隱居山林的廖神醫寫下的最后一貼,我特讓小廚房多熬了幾碗...”    她抬了抬手腕,屏風后繞進的兩個宮人,手里端著冒熱氣的瓷碗。    自從淑妃一事后,覃如就很少會收其他妃嬪送來的東西。    她還沒想好推辭的由頭,那碗黑漆漆的補湯已經端到了她的面前。    托盤里還放著一白瓷小瓶。    一看就不是什么好東西。    “既然meimei如今深受圣寵,想必與太子碰面的次數也不少吧?”    靜賢妃攪著手里的瓷碗,漫不經心地問。    她似乎不想聽覃如的回答,繼續說道:“這藥無色無味,可是右相為太子求來的上好補品呢?!?/br>    不需要著重強調什么,覃如便明白了她的意思。    右相想殺陳玄卿。    亦或者,靜賢妃也想殺陳玄卿。    右相的意圖倒是能理解。    他年輕時為了奪權,利用陛下的猜忌害得陳玄卿舅家滿門抄斬,逼死他母妃。    這深仇大恨,右相不會忘,陳玄卿更不會忘記。    原書中,陳玄卿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血洗右相府。    可靜賢妃與他又有什么過節?    眼下覃如沒精力想這些,在路上折騰了一路,她本就疲憊不堪,如今又要被逼著毒殺太子,心情自然很不爽,說出口的話也就冒犯了些:    “賢妃jiejie素來最厭惡權勢紛爭,自詡出淤泥而不染,怎么如今反倒與右相走的近了?”    靜賢妃臉色上沒半分惱怒,朱唇微啟,緩緩吐出四個字;“形勢所迫”。    “這皇位誰都能坐得,唯獨陳玄卿不行?!?/br>    平和的神色,仿佛說的不是大逆不道的話。    卻在覃如心里激起層層巨浪。    “可陳玄卿是太子…”    “太子失德?!膘o賢妃倏然笑了一聲,她手里捏著佛珠,唇邊笑意冰冷,“早就該換一位了?!?/br>    那輕飄飄的語氣背后,仿佛藏著無盡的怨恨與痛苦。    逐漸偏離原書設定的劇情讓覃如有些招架不住,她第一次產生了動搖。    自己是不是應該及時止損,隨便換一個人借種。    宮廷沒有不透風的墻。    如果她以后真的生下了陳玄卿的孩子,先不管陳玄卿會不會念著點血脈之情。    和陳玄卿有仇的人那么多,誰知道會不會有人報復到她們母子身上。    她的沉默落到靜賢妃眼里,還以為是拒絕的意味。    “meimei瞧著這端藥的宮女可眼熟?”    覃如隨著她的話低下頭,剛好對上小宮女的視線。    端著碗的宮女年紀不大,頭頂扎著兩個宮髻,或許是剛進宮沒多久,身上那件宮女服不甚合身。她乖順地跪在地上,葡萄似的圓眸怯生生看著覃如。    輪廓是有些陌生的,偏偏眉眼有幾分眼熟。    覃如心里頓時泛起了波瀾。    原身離家太早,記憶里對家人的印象早就模糊。    唯一印象深刻的畫面,是她被那個嗜賭成性的爹賣掉的那日。    瘦成皮包骨的幼妹死死地拉著她衣角,不停地喊著:“爹爹留下阿姐吧,阿姐...”    如今細想一下,面前這個小宮女的樣貌竟與記憶里的幼妹有幾分重迭。    覃如試探性地開口:“秋娘?”    小宮女咬著唇沒作聲,但倏然變紅的眼眶驗證了她的猜想。    “這宮女原是右相夫人身邊的丫鬟,聽說年幼時生了場病,她娘親跪在醫館前求了三日才撿來一條命?!?/br>    靜賢妃漫不經心地攪著手中的瓷碗,“這家人倒真是可憐,幸好右相夫人心善,收留了她們?!?/br>    “只是天下苦命人這么多,右相夫人或有分身乏術的時候,那時,她們又該如何…”    她的目光沉重,壓抑。    仿佛化作一把利劍,想要刺穿覃如的咽喉。    “全在meimei一念之間?!?/br>    ——    PO真的很難登??!早就寫好了就是登不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