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是個嬌氣包 第148節
“我是這村的里正啊?!?/br> 他不怕官府的責難,是心里覺得對不住鄉親。 來了事自己要走,他不知道這么些鄉親當怎么才好。 “此行雖商隊去北域的鄉民親屬不得不管,我已經提前去了這些出了男丁在外的人家,一旦起事就先行到渝昌避難。上午得到消息官府派兵時,已經讓大牛去通知了這些人,再讓他們知會鄉民,若是想走的,收拾了東西隨我們一道?!?/br> 霍戍平靜道:“亂世之中,非親非故,沒有那么多的情分與之一一勸誡,有心活命可以拉一把,執拗不肯只能任其?!?/br> 紀揚宗啞然,他沒想到霍戍的安排里,竟然把這些也已經顧及,怪不得先前就沒見了大牛的蹤影,原則早被霍戍給派了出去。 “如今給了他們一次機會,也算是仁至義盡?!?/br> 霍戍同紀揚宗道:“到時候走留下些糧食在公倉里,給不走的人最后條路,爹也可問心無愧,大難當頭不是非要與固執之人一同等死才算是仁義?!?/br> 聽完霍戍的一應安排,紀揚宗一雙眼通紅,再是有些抑制不住老淚縱橫。 紀揚宗一向表現的強硬,是個精明公正的里正,嚴慈相濟的父親,在兄弟姐妹間也是大度可依賴能照拂親眷的角色。 自爹娘長輩逝世以后,再是沒有他能所依靠的,事事都要他撐起來,要他出面拿主意,做決斷。 可無論老幼青壯,人皆為血rou之軀,并非銀鐵所鑄,也都有彷徨無助茫然之時,可此番時刻,他卻無所依靠。 妻兒弱勢,當是他護佑,怎又好叫他們再擔驚受怕。 高堂去世以后,今時今刻,他頭一回在大事面前受到了妥帖安排,也實實在在的依靠了一回晚輩。 雖霍戍只是他的女婿,卻遠勝了兒女。 霍戍素來冷淡,唯獨對待桃榆另是一番,他和妻子時?;ハ鄬捨?,只要霍戍對桃榆與旁人不同,哪怕是沒把他們當親人看待都不要緊。 而今遇事,方才曉得霍戍的用心。 他不免也欽佩起霍戍的決斷起來,不過:“阿戍,到時候那么多人一同走……” 霍戍知道紀揚宗要說什么:“亂世之中,人手是大助力,一滴水火來即被蒸發,可一汪水火來卻有熄滅之力。既要壯力男丁作為助力,就不可能沒有老弱幼小?!?/br> “帶那么多人走確實不易,可世間難有萬全之策,怎能事事順意,總要擔下些困苦?!?/br> 紀揚宗心中一定:“你說的不錯,讓愿意走的一并走已是仁義,人多不好轉移,卻也因人手多而有所抵抗之力?!?/br> 霍戍頷首,道:“夜里就得走,早一刻走出關更順暢一分?!?/br> “我先去收拾了?!?/br> “噯,去吧,快去?!?/br> 紀揚宗看著霍戍進了屋,他連忙擦了擦臉,也打起精神來去收拾。 屋里亂糟糟的,比過年還拾騰的忙碌,但比之過年收拾時的熱鬧,大伙兒都像是噤了聲一般,只埋頭匆匆的裝整東西,誰都沒多言。 只聽得見箱子開關的沉悶聲音。 家里養了些雞鴨家禽的,霍戍幾刀子給解決了一并都帶走。 村里不光只此紀家,那些要走的人家一樣翻箱倒柜的在打包東西。 既是通知了村戶,那村里便沒有人再不曉得打仗了紀家號召了要走的事情。 怕是訛傳假話,偷偷的跑去紀家外頭張望了幾眼,發覺紀家屬實是在打包東西,當機立斷的二話沒說,回去召集自家人按照通知的時間趕著收拾。 自也有猶豫果決不下的,想走又舍不得村里的田地家業,不走又是怕戰火。 著急之中家里孩子大人的哭做一團。 還有吃了秤砣鐵了心不走的,團在家中指罵紀家沒有良心,身為里正不守著村子,竟然想著跑。 “大哥,紀家已經收拾了幾箱子東西在大院兒了,咱們要不也趕快收拾了東西出去躲躲吧!” “駐兵南下了,要是官府抵御不住起義兵,到時候打過來怎么辦??!” 尤家去打聽消息的跑回去,轉聚在尤氏大房的院子里頭。 紀尤兩姓不對付,但大難上自也留意著對方的動靜,以此來做出應對的安排。 不想尤家大房聞言卻直直道:“好,走的好!” “我們跑什么!紀家這一走,他這里正的頭銜可就再別想保住,這么些年都沒抓著他的錯漏,這朝全然就是自送上來的。我們走了還有這機會?” “大哥,這都什么時候了,你還想著這些,不要命了不成?!?/br> 二房道:“外頭打的那么兇,只怕是沒命享這富貴?!?/br> 大房道:“亂世出梟雄,你們遇事便這么膽戰心驚的如何能得什么成就。到時候真要打過來就躲進山里去,我們自留山那邊有個廢棄的木場在山谷林深處,拾理出來躲難最好。就是打到這邊來無事他們也不會往那林子里去打,等戰事消停下來咱們出來便是?!?/br> 五房聞言一笑:“是啊,我怎么忘了大哥自留山有木場可以躲避,當初那山頭遠,牲口都不好進去,木場沒用多久就荒廢了,雖然現在必然是有些荒舊,但卻正好是個好的落腳地兒?!?/br> 幾房人頓時大松了口氣,一時間都不如何慌忙了。 大房又道:“也都別閑著,這當頭正是收攏民心的時候?!?/br> 尤氏人相視一笑。 村里登時分做了兩派,一派是要跟著紀家出去逃難的,一派是要與尤家人留在村子的。 那些猶豫不決的,看著尤氏言辭懇切,十分大義的守著村子莊稼,多數都選擇留了下來。 許是心中到底還是不安,竟還前去勸要走的人也一并留下,說著外頭艱難,到時候出去沒田沒地,連個遮雨的地方都沒有,像是城中沿街乞討一般的人一樣,活得沒臉面,不如死在自家地里。 有經不住說的咬牙放棄了走。 紀揚宗忙著收拾東西,他全然依霍戍所言,左右是通知了走,既是不愿,他也沒必要再去勸。 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出去了的日子會是怎么樣,再者那么多戶人家,他總不能再像去收糧時一樣一家家的登門去說。 其實尤氏不走,他反倒是有些安心,尤家在村里是大戶,紀家走后有人主持大局,于留下的人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只是但愿尤家人有些良心吧,要是都像尤凌霄母子一般,那就沒得說了。 先前與他唱反調讓村里人別囤糧食,安心耕種不會打仗,結果仗打了起來,這母子倆不知一早躲去了哪兒,這兩天大門都緊閉著。 村民想上門去質問都尋不見人。 入夜,村里靜悄悄的,好像白日里的急促慌亂都只是一場假象一般。 人定以后,陸續才響起了車轱轆滾動的聲音,以及低聲的喧嚷,慢慢朝著村口涌去。 “爹,走吧?!?/br> “我們一定還會回來的?!?/br> 桃榆在霍戍的攙扶下上了馬車,偏頭見著他爹還站在已經落了鎖的大門口,矗立在夜風之中望著他們的房舍。 紀家房舍修建的氣派,在村里可謂是名列前茅。 須知當年紀氏分家時,他并沒有分到房舍,這處宅子是紀揚宗自己掙下來的。 一點點擴建,改建,才落建成今日的模樣。 黃蔓菁曉得丈夫舍不得,她何嘗又不是,昔時她第一次來這里時,宅子起碼只有這一半大。 是他們成親,紀揚宗說要給她過好日子,把宅子擴修了一回,后來有了小桃子,又再擴修了一回。 這一走,可就不知宅子會落成何番景象了。 她捂住紀揚宗的手:“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br> 紀揚宗提了口氣:“走?!?/br> 待著他們到村口的時候,已經聚集了幾十號人,板車牲口糧食行禮,扎滿了一道。 一雙雙眼睛都看著來了的紀家人。 紀揚宗叫各家主事的男人站出來,報出自家的人數。 簡單清點了一下,此行有足足六十人! 此間除卻本村的,還有隔壁紅梨村家里男人跟著霍戍的商隊走了的人家。 霍戍沒管人數,到了城里那邊還有上十人,他迅速把壯力清出來,其中有勞力男子二十個。 倒是可使喚一二。 他把老弱放在隊伍中間,漢子分于前后,給強壯的男子自己一早打造的長刀防身,一旦遇事,可以直接抵抗。 沒太敢耽擱,霍戍得力的人手還在城里,匯合以后會安心些。 于是一大行隊伍趁夜走,人數過多不敢全數走官道,還得一部分走小路。 村里沒走的人也睡不下,有人摸黑起來目送離開的村民,此番真當是生離死別了,到底是一同生活了好些年的熟悉面孔。 一時間誰的心情都不太好過。 此般逃難前去渝昌,最難走的其實是同州這段路,只要出了同州城,他們這般逃避戰亂的隊伍,其實沒有商隊那么容易惹人紅眼。 桃榆坐在馬車里,夜色之中也不敢打太多火把,他在窗口看了好幾眼一馬當先的霍戍,叫黃蔓菁和元慧茹給拉了回去。 “夜里風大,別瞧了?!?/br> 黃蔓菁拉著桃榆,讓他安分的坐下。 桃榆雖已經出過一次院門,路上什么事情都碰上過,其實自己沒多害怕,只不過他也擔心自己肚子里的寶寶。 不過此行家人都在,倒是也還好。 他抓著黃蔓菁的手應了一聲,轉看見神色憂愁的元慧茹,道:“干娘別擔心,阿盼他們定當在等了?!?/br> 黃蔓菁有些疑惑:“阿盼是誰?” 桃榆輕聲道:“娘一會兒過城與那邊匯合見到人的時候就曉得了?!?/br> 此番亂世,桃榆覺著這許是阿盼認祖歸宗最好的機會,畢竟大家逃難之間,誰還管那些禮義,背后也不會敢議論什么。 黃蔓菁看了兩人一眼,心中雖然十分好奇,但到底是沒有繼續追問。 第89章 隊伍長,行程慢,等到城外匯合地的時候已然子時了。 那頭有十多個人正在焦急的等著,騎射場里余下了四個騎射師,一個北域老鄉,外在前來追隨霍戍的獵戶肖甬。 黃引生帶著藥童黃芪,吳憐荷跟趙盼一起。